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 赵成全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涉及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培养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人对该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进行思考和探索,得到了一些体会供化学同行参考和探讨。
尽管中学化学教学全程贯穿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体现了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实践性,但初中阶段注重化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能力培养注重定性分析和形象思维,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实验入手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高中化学更加注重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既与初中衔接,又为一后的分流和高考打好较高层次的基础。高中化学知识在科学化的基础上,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要求“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能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并能在一些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第一,有些内容初中已有,但高中要进一步加深、完善。这些内容由于在初高中时所涉及理论或者解决思路不一致,容易导致学生的困惑。初中的概念形象易学但不全面科学,适合初中生接受特点,高中阶段要让学生接受新的理论观点,需要将不同的观点进行优缺点比较,以理服人。
第二,新课标删去的部分初中老教材内容,在高中教学却又要用到。如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物质的溶解过程、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离子的概念、电离的概念以及溶液导电性及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等。
第三,初中老教材中没有、新教材中新出现的内容,如物质的量、焰色反应、营养素、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等。这对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还存在新老教材的衔接问题。新教材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与高中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差距越来越大,也给高中阶段教学增加了难度。
初中化学教学,由于受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进入高中以后,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容量大、难度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而且高中教学侧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又加上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部分学生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节奏。
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时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依赖性较大,习惯于被动接受获取知识,记忆、模仿较多,主动分析、理解较少,往往把课后学习等同于完成作业。高中学习无论是知识难易程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有着质的跨跃,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前自学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梳理评估来加深理解,通过思考和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高一新生多数满足于过去的学习方式,在潜意识里普遍乐观估计高中阶段的学习,对挫折承受力差,情感脆弱,一旦遭遇困难便动摇了学习的信心。所以,一些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作业都有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影响了学习成效,并往往形成恶性循环。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处理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其核心是一定要充分发挥高中教师的教学能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适时组织初高中教师相互听课、座谈、交流、研讨初高中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衔接点及教学对策。初中教学适当延展、高一教学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将初高中的教学自然过渡,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新老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应在初中解决而实际并未完全解决,哪些知识点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等,做到心中有数。
高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向学生介绍优秀的学习方法,必要时还可请高年级学生谈化学学习的体会。针对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培养学生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兴趣,帮他们积极主动地适应高中化学知识结构的变化。此外,在高一化学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在讲授新知识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复习和区别旧知识,加强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的分析、比较和区别。在高一前半段,还可有意地控制教学节奏和难度,由慢至快,由易到难,给予学生充分的适应期。
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习惯,从细节想起,从小事做起,改变其较为机械、死板的学习方法,逐步适应高中化学学习。明确要求学生自觉预习、自主探究、主动提问、做读书笔记、学习小结及问题反思等。课堂上,要通过提问、演示、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最好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让学生学会对比、归纳、迁延、演绎的方法,学会在新情境、新条件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可让学生将元素之间的相似性、递变性、差异性、特殊性进行归纳总结,还可以采取一题多变的形式,让学生习惯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缜密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