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 马 鹏
“好的培训就是一盏灯,照亮了前方的路,也点燃了自己的人生。”2015年2月4号至2月8号,我有幸在上海同济大学参加了中职学校示范校中高层管理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沉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这既说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同时也是对目前形势下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即要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沉下心来搞教育,少点浮躁,多些耐心,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去教书育人,那么我们的教育一定会积小步为一大步,学生也会在爱的雨露中潜移默化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是我们教师信奉的准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德育人,用自己的真诚质朴唤醒学生的责任心和上进心。爱校心,就是爱学生,只有爱学生,就是爱学校,才会为他们服务。“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职教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职业教育才有希望,才能带好班。每当走进教室,面对一群有生机的学生,得时时问自己,我今天该怎样教这些孩子才行,怎样教育他们才对。学生的那些问题,还有没有给解决,那个学生的心理,还没有被疏通。只有老师的勤奋,才能鼓励孩子的勤奋,只有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孩子中,我们是学生的玩伴,是他们的支持者,是朋友……要有一颗慈母心,对孩子既要有耐心又要有细心,更要有爱心,时常为他们做一些细小的事情,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孩子情感世界的知心人,了解他们的苦乐,成为他们感情世界的依靠人 ,只有这样认识正确了,学生的思想工作就不难做不通。
作为老师,我们要成功的把握中职学生的性格成因,因材施教,班级管理做到有的放矢。进入职中学习的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多数为中考落榜生。可分为三类学生:第一类,成绩好已经考上高中,但家庭中无力供帮,来职中想学一门手艺,达到改变人生命运的目的。这类学生,当然无需怎样管理,我们只需做好服务工作,解决家庭困难。第二类学生,属于生理上的问题学生,说白了就是学习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占大多数,他们能够遵守校纪校规,在管理上不会给班级造成麻烦,但是由于在初中学习不好,成绩差,长期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自闭心理严重,有性格自闭的倾向。这类学生只要经常谈心,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让人格明亮起来,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第三类学生,即被中学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的脑子灵活好动,但坏毛病多。这类学生大多由于经常在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碰撞、逆反,很容易和老师造成正面冲突。对这类学生,我们应该顺之导之,更尊重他们的人格,借助他们身上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闪光点,进行引导教育。
首先我们教师要迎难而上,敢字当头,勇挑重担,大胆管理。实践证明,只要管理得有理有节,方法得当就不会有管不住的学生,也没有不服管教的学生。生活中,我们每天几乎要和学生在一起,按时上班,从不迟到和早退,言传身教。工作中,平时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学生参加劳动,我们要和大家一起劳动;本着平等与尊重的原则,面对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以平等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参加他们的活动,和同学们成为朋友,建立起了一种平等的、朋友间的师生关系。利用空余时间去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和心理动态,和同学们谈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存在的问题,争取进步。在学习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各种机会让同学们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从而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尊重学生个性的存在,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大力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职业教育办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的具有熟练技能的一线产业工人。那么,教学管理必须引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效益意识、质量意识、商品意识、经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说白了就是讲质量,追求效益,只认纪律,不讲人情。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时时体现时间观念,迟到就意味着怠工,旷课就意味着失业。一定要为此付出代价,并贯穿于教学始终,班级管理始终。强化这种理念,依照企业,建立按时点名、每项事务完成质量的奖罚制度、以及旷课迟到惩罚制度,使学生逐步适应模拟企业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为进入企业打下基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职业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要让教职工爱岗敬业以校为家,学校与教师共同成长,学校就是教师的精神家园,因此要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让学校摆脱仅仅靠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误区,让教职工积极投身到学校改革发展创新中来,成就一番事业中来,用新的发展性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的进步,德塑人生,技行天下,成就美好人生。我们必须基于对传统评价制度进行深刻的反思,重建各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制度。要把集体备课制度,创造性组织教学,专业教学课改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及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纳入考评的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形成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新的教育观念。最后,要正确对待评价结果,既要看评价结果,也要看教师成长的全过程,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促进教师获得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