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安海幼儿园 颜婉卿
有句俗话说:“心灵手巧”就是要想心灵敏就要手灵巧,心与手是有联系的,即为手巧心则灵。开展撕纸活动就是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好方法。撕纸是美术活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深受幼儿喜爱,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幼儿智慧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探索撕纸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兴趣,还可以使幼儿增强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我想让幼儿从小接触民间手工艺撕纸活动,激发幼儿去感受美、表现美;使幼儿学会撕纸的技能技巧;在撕纸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且能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及创造能力。
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创设丰富的民间艺术环境对孩子感受艺术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走到班级门口就看到对面的墙面用木块做了富有闽南特色的屋顶,在屋檐上挂上纸制红灯笼,墙面分成四部分分别是民间撕纸艺术欣赏、幼儿撕纸作品、照片剪影等。这些作品和照片时刻吸引着幼儿在自由活动、餐后散步、离园活动等自主地欣赏、回忆相关的经验,唤起幼儿参加撕纸活动的兴趣。在墙面边上布置一个区角让幼儿操作和展示作品,并随着撕纸活动主题的不断推进而丰富、更替。在撕纸角中,所有的工具和材料都分层放在较矮的柜子上,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随意取放。老师有计划地投放活动材料和更换活动内容,使撕纸角成为促进孩子发展的活动之角。
新《指南》提出:艺术领域在于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这就需要我们从欣赏出发、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事物,为幼儿用自己方式表现和创造打基础。因此我在选择的撕纸内容时,关注幼儿喜欢、熟悉、结合闽南特色文化的活动,如国庆节选择撕碎纸装饰灯笼、冬至节撕汤圆、元旦节撕烟花、清明节撕清明果、端午节撕龙舟等。
由于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不完善,动手能力较弱的特点,撕纸活动的开展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第一阶段先让幼儿撕长条纸、碎纸,锻炼他们手指配合能力和耐心的品质;第二阶段学习沿轮廓线撕纸的方法(提供画好轮廓线并打孔的纸)撕出长方形、圆形、旗袍型;第三阶段在有形状的图形里撕出镂空如窗花、汉服;第四阶段逐步提高要求,提供没有打孔的废旧报纸让孩子沿着自己画出地轮廓线撕纸如花瓶、房子;内容的选择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的安排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幼儿掌握了撕纸的方法,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撕纸能力也有了进步。在一次次的撕纸活动中,看到了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及他们体验到成功的笑脸。
撕纸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幼儿对撕纸感兴趣是个关键。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方法,经常运用儿歌法和图谱法,让撕纸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如在撕圆形时需沿着轮廓线撕,我想到了幼儿喜欢玩手指游戏,把撕纸技能编成孩子易懂的儿歌,五个手指是一家人,拇指是爸爸,食指是妈妈。“爸爸、妈妈真能干,变成啄木鸟,张开大嘴巴,一口、一口咬下去,害虫消灭啦!”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掌握了正确的撕纸方法。在学会了撕圆形的基础上,我又安排幼儿学撕三角形、长方形,因为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起来比较快。
新《指南》提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撕纸除了可以灵活地撕出物体形象外,还可以用它来进行游戏或美化环境。如撕窗花、花瓶等。用撕出来的各种图案装饰孩子们的玩具、布置活动室等,激发幼儿对美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有限,利用孩子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的纸杯、纸筒,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让幼儿运用撕纸的方法进行装饰。每位幼儿都积极动手,撕出了各种图案、花纹,有规则的、不规则的等,孩子们可以大胆地进行装饰。通过撕纸装饰纸筒用来做个漂亮的花瓶,多鼓励、多支持并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撕纸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评价幼儿作品,教师应把孩子的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当孩子完成一幅作品后,其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希望与他人分享。小班幼儿呈现的作品较粗糙,跟教师设想的不一致,但作品都是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我会对幼儿说,不要怕撕坏,只要用心撕了就好。如果一味对幼儿严格要求,他们可能心理受挫。所以,老师对幼儿的点滴进步都要积极正面地肯定,对不足的地方则用建议的方式商讨的口吻。把每一次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并把幼儿的作品进行积累,从中了解幼儿每一次的进步和提高。
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能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弱,在幼儿园开展的活动中时间有限,不能每次都关注到每一个幼儿,这就需要家长参与,共同指导幼儿学习技能。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如建议家长在家中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撕纸活动。比如,让幼儿画下自己喜欢的物体,再进行撕贴,在玩乐中一举两得地练习绘画,又提高撕纸技能。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撕纸兴趣的激发,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同时也给予了幼儿与家长沟通的机会,促进了幼儿与家长亲子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提醒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坚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把孩子的作品保存好,定期翻阅,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使孩子体验到成功。
通过开展了一系列撕纸活动,让幼儿感受了民间撕纸的艺术美。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培养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陶冶了性情,提高了艺术素养;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能力,幼儿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