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大村镇中心幼儿园 张晓燕
葱郁藏马山,灵秀白马河,是黄岛区大村镇留给人们最鲜明的印象。这里还是丁氏家族和龙马文化的发祥地,悠久的人文历史,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风情,都成为大村中心幼儿园特有的景观。幼儿园的老师们充分挖掘并引入了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内容,使园本课程缤彩纷呈。
地方民间艺术存在着一种天然的感染力,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对孩子们的教育影响是任何教育因素都代替不了的。因此我们运用这些低成本、自然的乡土材料深入挖掘民间艺术的独特价值,装饰环境、开展活动。小班侧重泥工、拓印等方面的探索,中班侧重剪纸、印染等方面的挖掘,大班则在年画、脸谱等方面深入开采,班班有风景,处处有艺术。
户外活动孩子们最喜欢的便是蹲在地上玩土。老师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将原始化的泥土引进到了课堂中、区角中,利用随处可见的低结构的泥土与孩子们一起和泥制作,堆小山,塑形涂色等,运用多种形式将乡间最接地气的泥土玩出了不一样的东西。“老师,看我的巧克力!”“老师,这里面有只小蚂蚁。”“老师,山上盖了房子。”孩子们在自然的材料中发现了很多乐趣,泥土中植物的根、小蚂蚁甚至是一颗小石子都让孩子玩的不亦乐乎。
拓印又称为拓石、碑帖,指把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图画印在纸上,也可用纸紧覆在物体(如植物的叶等)表面,把纹理结构打拓在纸上。萝卜、土豆、藕、青椒这些生活中常吃的蔬菜,花生壳、瓜子壳、玉米骨,甚至是院子里随手捡起来的一片树叶,这些本土最常见的东西,都成了孩子们手中的拓印工具,老师们心灵手巧,利用这些日常材料,雕刻出各种不同的形象,小兔、小狗、小猫、星星、花朵等,孩子们进行组合、排列,沾上颜料进行拓印。
剪纸(又叫 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我国着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立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筋”。在课堂上、活动区中提供各种各样的模板,供幼儿临摹、练习。同时我们利用本土资源,请来了镇上有名的剪纸达人——丁奶奶,孩子们在丁奶奶的带动下,练习折、画、剪,孩子们不仅学习了剪纸的技能,同时也感受到“剪纸”这项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快乐。
印染是对纺织物进行物理、化学处理过程的综合。如在纺织物上增加花纹、图案,改变纺织物的颜色以及相关的前处理工艺等。4~5岁的幼儿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同时关注其形状色彩等物征。我们收集孩子们穿小的衣服、袜子等,孩子们尝试在衣服上作画,在布上作画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天,我发现一个孩子将背心折了两折,点上颜料,红的一圈,绿的一圈,把衣服展开后,是一个连环的圆形,孩子们纷纷围了上去,讨论是怎么弄的,有的开始大胆尝试,折起来画个太阳、画棵大树,打开后是几个一模一样的图案。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使用的是废旧的衣服,在互相模仿,大胆探索中发现着印染的秘密。
年画和京剧脸谱都是我国传统的精粹,线条简单,色彩鲜明,不同颜色表达着不同的含义。通过给幼儿提供空白脸谱和年画,进行创作。结合自己对色彩的感受和我国民间艺术的独特价值,设计脸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等,表现出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自身感受。
“老师,没有绿色了。”“老师这只笔画的线条太粗了。”在进行年画和脸谱绘制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颜色不够用的,孩子发现了色彩与色彩能碰出新的色彩,画笔不够细,孩子们发现可以在握笔和力度上进行调节。孩子们发现不只在纸上,在各种材料上都能创作。
幼儿在对年画和脸谱的探索中,延伸出了各种不同的创作形式。在池塘边经常看到的大蛤砺皮,街上随手就能捡到的砖头、瓦片,种花生用的薄膜纸筒,用完的一次性纸杯,各种各样的酒瓶子、大缸,甚至是家里烧火用树枝,都是孩子们创作的载体。
在大蛤砺皮上的故事创作,砖头、瓦片、纸筒上的线条彩绘,幼儿园墙上的年画,大缸上的脸谱,酒瓶上的色彩,花盆垫上的花纹,这些都是乡土材料与年画、脸谱等民间艺术的碰撞。在这些本土化的自然材料上,教师给幼儿提供了开放的空间,让孩子从自己的兴趣、发展需要和生活经验出发,经过共同的探索、深究所生成的一种崭新的亮点。其中的色彩、方法是幼儿自己探究进行的,在合作、互模的过程中,寻找新的突破点。生活即教育,正是这些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的东西,教会了孩子用美的眼光看待生活,进行装扮。
正是乡土材料与传统民间艺术的碰撞,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无穷的灵感,在这些低成本,随处可见的材料上,与孩子们一起发现、创新,用这些乡土材料与民间艺术相结合,使本土风情无限的传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