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志伟(内蒙古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排球比赛经验表明,二传手是场上的灵魂,一个队的进攻水平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传的水平,二传好,可组成各种进攻战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二传不好就会使全队被动挨打.现代排球进攻战术快速多变,二传队员的传球技术及其发挥情况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掌握好正面上手传球技术,才能掌握和应用其他的各种技术,如背传、侧传、跳传等.所以学习好正面上手传球是学好传球的第一步,也是提高个人及全队技战术水平的关键.排球基本技术主要为传球、垫球、扣球、发球,其中传球在比赛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好的传球可以弥补一传的不足,为进攻创造有利条件,相反,如果传球不到位,则会大大降低本方的进攻效率,所以二传技术的好坏和发挥状况将极大地影响比赛结果。教学实践发现,传球技术是一项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正面上手传球技术则是其他传球技术的基础,只有掌握好正面上手传球技术,才能掌握和使用“背飞、跳传、侧身传球等技术。所以排球学习过程应对正面上手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技术是初学者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其原因包括一,传球动作用力比较复杂。因为传球动作的发力点是手指,学习者传球时对手腕、手指的发力,以及对手掌肌肉的牵张反射不够灵敏,因此难以从容用力。二,传球的手型不易掌握。触球时,十指应自然伸开,两手成半球形,手腕稍后仰,并以拇指内侧,食指及中指二、三指节触球后下部。由于人体手指屈肌力量大于伸肌,所以触球时不易形成半球手型,很难与吻合并均匀发力。第三,课程安排过程中,上手传球的课时数不够,学习者还没有形成动作的固定还,就开始学习其他内容,这样极易形成错误动作。
除此之外,学习者还经常产生击球时身体后仰,手指易挫伤,怕高球、重球,传球力量过小或过大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心理恐惧外,还包括手指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对队友传球轨道的熟悉。
教材将传球技术分为五个环节:准备姿势、迎球、击球、手型、用力。实践证明,这些环节中最易出错和最关键的环节为手型和用力。这两个环节都需要手腕、手指的力量、柔韧性以及两个部位的协调发力。初学者往往因手腕、手指的不灵活,在触球瞬间会出现发力僵硬、拍击球、挫伤手指等错误动作。而对手型的问题,拇指是关键,因为大拇指接触球的底部,承受球的压力最多,是主要受力点,传球发力也是主要靠大拇指屈伸发力,其他手指和手腕则是协同发力。因此,掌握拇指的运用,会对正确手型的掌握起到关键作用。
对于传球的用力环节,可以将其分成两个阶段:缓冲阶段和发力阶段。如果没有缓冲,就会出现拍击球和传球效果差,甚至挫伤手指的现象。而这个过程必须在0.025至0.03秒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过长则会造成持球犯规。因此,掌握缓冲动作是学习传球用力环节的关键。
可首先采用一人一球,用上手传球手型持球,靠墙或肋木,体会正面传球的手型和手感。使学习者了解正确击球点位置及手型手感。保持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微曲,重心稍前倾,双眼看球的基本姿势。并逐步体会原地向上发力。重点体会正确触球的手型和手感。完成上面练习后,保持人与墙20公分距离,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和手型,通过手腕、手指发力对墙传球,通过反弹做连续上手传球练习。这个练习的重点是体会轻力量、短间隔时间的正确手型,以及手指对球的控制。
在正确手型熟练掌握后,将距离调整为60公分左右,传球高度约过人体150公分左右,这个练习一是为了巩固前面的练习成果,二是为了结合上下肢做出全身多部位协调发力的完整动作。其重点是提高协调性和掌握正确的击球点。在动作熟练后,将距离调整为2米左右,传球高度也适当提高,目的是强化之前的练习。练习之中可以有意识地改变传球的方向和落点,结合脚步的移动,完成移动中的传球动作,逐步提高动作的难度和实用性。
对墙练习法过程中,人对球的控制可以随练习的进展而改变,比如初级阶段可采用对墙近距离传球,人控制球的时间长,以便于理解动作要领,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细节的提高,改正错误动作等。练习过程中重点明确,易于改正。并且不容易掉球,可以有效提高练习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练习者练习时,传球的弧度不应太低,否则人会站的“太死”也不容易掌握正确的击球点。练习时把传球弧度提高,当形成正确手型后,不断变化传球的方向,以结合步伐的练习。另外,避免练习的枯燥,可以结合垫球,以及原地连续向上的传球练习。
首先,每人一球,向自己头顶上方抛球,然后用传球手势接住。通过这个动作自我检查街球时的手型。手型固定后,采用连续自传,高度在50公分左右,尽量减少位移,重点体会触球时手指、手腕的发力和对球的控制。
完成上述练习后,可采用两人持一球,相距3米左右,一人抛球,一人传球,要求传球时从脚发力,通过下肢,过渡到躯干和手臂,全身协调发力。重点是体会触球点以及触球时手腕、手指的缓冲过程。抛球者应掌握合适的抛球高度和弧度,以利于练习者有针对性的改进动作。双方交换自己的练习后可采用相互传球的方法,以巩固和提高技术动作。熟练传球后,双方可采用隔网传球,以增加传球的高度和难度。这个环节就要求练习者全身发力,把注意力从小范围扩大到全身。之后可采用多人上手传球练习,目的是为了适应向不同角度传球,与接不同角度的来求,以提高难度,向实际比赛靠拢。除了多人原地传球外,也可以使用行进间传球的方法,提高多方向传球的控制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传球练习相对对墙传球练习来说,难度有所增加,所以初学者最好先进行对墙练习,当手指对球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后,在使用人与人之间传球的练习方法。但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练习条件相对宽松,即使没有专用场馆的情况下也可露天进行练习。另外,这种练习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间相互纠错的作用,一边提醒,一边改正,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纠错作用。当基础动作掌握后,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相互传球来提高练习难度,快速适应比赛的节奏和要求,对上手传球技术的提高能起到非常好的练习效果。
总之,在正面上手传球技术中,应以准备姿势、迎球、击球、手型和用力的顺序进行学练。对于初学者,尤其应该以手型和用力环节的练习为主,并以这两个技术为核心,循序渐进的提高上手传球技术的质量和难度,这样才符合上手传球技术学习的规律,并为排球课程目标的实现打好坚实的基础。
[1]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叶珠莲.提高排球二传手传球技术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3]叶文,傅军.浅谈青少年排球二传队员的技术训练方法[J].四川体育科学学报,2010,9.
[4]韩静,金姗.广东省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7(6).
[5]刘宁凌,吕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在排球教学改革中的渗透分析[J].太原城市職技术学,2010,18(9).
[6]黄善球.刘显.排球竞赛新规则的实行对比赛的影响[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201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