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春爽
南和县小麦生产发展情况分析
温春爽
南和县是农业大县,耕地总资源44万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壤肥沃,土体结构良好,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小麦是主要商品粮和口粮作物,也是南和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深入,小麦单产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到2013年全县小麦单产实现十连增,但在小麦生产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关键技术落实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麦单产和种植效益的提高。
我县冬小麦种植面积最高达到35万亩,平均单产达到475公斤。目前,我县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已达32万亩,比上年扩大了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4%,预计产量约15.2万吨,比上年增加1.16万吨。机械化作业率95%以上。
1、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仍然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
近十几年来,除播种面积变化外,干旱、洪涝、严寒等自然灾害是造成小麦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
2、小麦生产向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
对于小麦品质的影响,除品种特性之外,生态环境、栽培耕作措施、品种、环境与措施的互相作用、产量与品质的关系、干燥与贮藏方式等都是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必须是优质小麦品种与适宜的生态环境和配套的栽培技术优化结合,才有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优质小麦原料。
3、重视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品质和产量
在种植面积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小麦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主要归因于科技的投入,尤其是在生物技术和种植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高产、优质是对小麦品种的主要需求,人们也愈来愈关注品种的抗病性和适应性,很少有能使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使用寿命长久的品种,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周期短。农机现代化使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人们摆脱了气侯条件对人类的束缚,也是小麦产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
1、小麦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主要原因:一是小麦需求减弱。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增加了动物性食品及水果的消耗,逐步减少了对小麦等主食的消费量,导致小麦价格偏低,种粮收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二是全县农业发展结构调整,增加了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三是工业园区发展。
2、小麦生产结构、规模不够合理
目前农村仍然实行的是以单个家庭承包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模式表现出来的弱点非常明显,如经营规模小,投资能力非常有限;经营手段、经营方式落后、经营分散;成本高;科学技术应用难,信息渠道闭塞,种什么如何种非常被动。抗风险能力差,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竞争力不强。
3、灌溉条件差
在灌溉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轮灌周期较长,水浇条件好的麦区轮灌周期为7—8天,差的地块为半个月左右,技术上讲的是什么时候该浇水,而生产上则是什么时候能浇水,麦田由于不能及时浇水影响产量提高,而且限制麦田节水技术的推广。二是灌溉设施陈旧,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县麦田灌溉仍是以垄沟和地下防渗管道为主,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方式还没有大面积在大田推广。三是灌溉制度不科学,浪费灌溉时间。在麦田灌溉上缺乏管理,户与户之间缺乏连续性,今天浇地南,明天浇地北,浪费浇灌时间。
4、农机作业达不到农艺要求
目前,随着小麦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节省了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农民只需把种子、化肥运到地头即可,基本上是机手在种地。但是由于商业化耕作,机手追求的是效益,往往是又快又省,结果耕作、播种质量往往达不到农艺要求,如要求深耕的地块,秸秆往往不能完全被掩埋;要求旋耕的地块,深度一般只有10厘米左右,达不到农艺要求;播种时拖拉机行走速度过快,播种不均匀从而造成出苗不整齐、缺苗断垄、越冬死苗等问题。
5、耕作管理粗放
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农田基本上靠妇女和老人来管理,缺乏科学种田的意识,管理粗放。例如,人工做畦的习惯已逐渐被农民丢失,大部分地块是播种机播种过程中自动生成畦垄,一般畦宽为1.8米,畦埂0.3米,造成土地浪费,达不到超高产要求,还有,农民在漫灌浇水过程中,对地表冲刷厉害,往往是蒙头水一水过后,地表变得凹凸不平,对苗全、苗齐、苗匀造成很大威胁。另外,有些农民不注重播后镇压,早春中耕等技术措施落实起来难度很大。
6、有机肥用量偏少
目前,麦田有机肥以秸秆还田为主,腐熟有机肥的用量逐年减少,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很慢,不能适应逐年提高小麦单产的需要。
结合我县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实际情况,在小麦生产上要通过改善灌溉条件、逐年培肥地力、规范农机作业、推广普及集成高产技术,来提高小麦的抗灾、减灾能力,稳步提高小麦单产,实现小麦的可持续增产稳产。
1、改善灌溉设施,发展小麦节水生产
针对目前水资源缺乏,麦田耗水量大的现状,必须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浇水方式,增加麦田灌溉面积,提高小麦抗旱减灾能力,确保小麦单产稳步提高,建议水浇地块示范滴灌、喷灌技术,推广抗旱品种,发展小麦节水生产,实现小麦可持续性增产。
2、逐年培肥地力,实现小麦可持续增产
变“重施化肥”为“有机无机相结合,增施有机肥”,逐年培肥地力,实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据研究,小麦吸收的氮肥,土壤占73.3%—87.3%,肥料占26.7%—12.7%(其中基肥占4.9%—9.4%追肥占8.2%—11.3%),可见培肥地力的重要作用,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培肥地力。
3、推广简化集成技术,实现小麦高产高效
小麦是主要口粮作物,国家为了鼓励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而农民要的是效益,如果种小麦效益低甚至没有效益,农民是不会有种植积极性的。为此,我们必须从高产、高效、简化措施等方面入手,示范推广配套的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从而达到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麦效益的目的。
4、农机农艺相结合,实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
一方面,必须通过对农民和机手的培训,提高农民特别是机手的科技知识水平,使机手认识到农机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对农机作业进行规范,以达到农艺的要求;另一方面,农业技术人员在高产技术方案设计时,要紧密结合农机具的操作要求,方便农机作业,这样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发挥农业的活力,实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
保持小麦持续增产能力的途径必须从保持小麦种植面积不减少和提高小麦单产两方面入手。在适宜于小麦生长的生态区通过政策拉动和依靠科技提高小麦生产效益,发展以小麦为基础作物的间套复种等途径,保持小麦面积稳定。相对面积而言,提高小麦单产是保持小麦持续增产能力的主要途径。根据我县的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对限制单产提高的因素和提高单产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我县麦田均为高产麦田。全县约有34万亩小麦,平均亩产为467公斤左右,土地肥沃,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和较充足的水源,在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修整田间水利设施的基础上,通过推广新品种和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近期几年仍可实现大幅增产。
1、筛选和推广适宜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我县已有达到近3年增产目标的小麦品种与栽培技术,这些品种与技术从产量水平上来说已达到先进水平,只要认真推广,将技术落到实处,能够为实现小麦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未来几年,根据当前生产发展对小麦品种的高产优质、抗性等总体要求,本地的情况,综合评选推荐出几个适合推广的高产优质冬小麦品种。经过长期的研究与生产实践,总结形成更完善的中产变高产和高产更高产的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包括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等。
2、栽培技术研究的创新
经过较长时期的研究与积累,小麦栽培技术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已研究成功并推广了适用于小麦高产优质、节水等小麦栽培的配套技术。现有的栽培技术可以支持近年我国小麦增产目标的实现。从长期发展来说,小麦栽培技术应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解决粮食安全和不断满足人民对小麦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提高小麦单产。在主攻单产的同时必须兼顾优质、高效、生态和食品安全问题。过去用高投入的方法片面追求高产,忽视品质和效益,并带来环境污染和产品高残毒,近年来一些地方过分强调省工省力、粗放管理、导致产量下降等问题都必须克服,必须探索能满足上面几个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简化栽培方法,根据我县小麦主产区的生态特点与生产条件研究与完善各类麦田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从而使我县的小麦栽培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1、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因此应该加大支持和保护小麦生产力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的投入,控制小麦生产资料上涨,同时要建立小麦市场风险基金,深化农业保险体制改革,推行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和农民抵御风险能力;政府应给予政策性保险,以及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
2、建立专用小麦保优节本栽培技术体系
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的增加潜力比较小,而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是提高单产的基础。通过品种品质标准体系、肥水运筹技术体系、机械化生产体系、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科学化生产水平,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在高产麦田建成一批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示范园区。
3、建设专用小麦商品生产基地
在总结发挥商品粮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稳定完善良种繁育和农技推广体系,提高保优栽培技术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在三大优势产业带中,每省(区)选择—个县(市)及农场,建成高标准的优质专用商品小麦生产基地,提高优质专用商品小麦的生产能力,稳定商品小麦质量。
4、大力发展加工业,延长小麦产业链条
发展小麦加工业,延长小麦产业链条,提高小麦的附加值,是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相当薄弱。为此,应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技术含量高、规模大的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积极开发优、精、深和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小麦加工新产品,拓宽加工层次和加工深度,拓宽增值途径,最大限度地扩大小麦转化利用。
5、切实保护粮食耕地
现在,滥占耕地的现象已得到有效制止,但是,有些工业开发区对土地的利用仍然存在浪费现象,某些地区科技水平不高,难以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因此,切实保护粮食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南和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