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武术文化的影响探究

2015-03-18 03:01蔡言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武德儒家思想儒家

□ 蔡言国

在我国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对传统思维方式的突破,同时要做到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集成。完善我国武术理论是推动我国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武术界都比较关注武术套路和技击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武术文化内涵的研究。在对这种倾向作出调整的基础上,我国武术文化应当重视将儒家思想的研究融入到武术文化体系当中,从而对我国武术文化内涵作出进一步的丰富。

一、儒家“仁”的思想对武德的影响

武术道德观即武德,这是武术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武德练武之人在武术发展过程中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汲取而形成的道德标准。从我国传统文化来看,兵家尚武而儒家崇德,也正因为如此,儒家和兵家对武术与道德的关系所作出的认知更加深刻。在武术的发展初期,就与社会道德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儒家思想中的“仁”对武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儒家所提出的“仁”思想几乎涵盖了社会中的所有道德内容,同时也是武术传承过程中所追求的重要思想标准与行为标准。“仁者爱人”强调社会个体要具有博爱,其中“悌”是儒家“仁”思想中的核心内容,这要求社会个体能够做到尊师重道、兄贤弟恭。对于习武之人而言,不仅要强调以上两点内容,同时要做到“忠恕”,对“忠恕”的践行不仅体现在对师门的忠诚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方面。

(一)影响武术文化的伦理规范。从儒家“仁”的思想对武术文化中伦理规范的影响来看,尊师重道是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因为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主要道德准则之一。这种道德准则表现为习武之人要尊重师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如父子”等受到武术领域推崇的名言实际上是使用模拟血缘关系的方法来对“尊师重道”的道德准则作出形容。另外,万籁声先生也通过“非忠义纯笃者,难得有大造就”这句话对武德中的这种精神作出了强调,由此可见,尊师重道思想是武术文化体系中伦理规范方面的重要内容,而这种武德思想的形成与儒家“仁”的思想具有着紧密的关系。

(二)影响武术文化的人际观。从儒家“仁”的思想对武术文化中人际观的影响来看,谦和忍让是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因为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主要人际关系处理文化之一。儒家所提倡的人伦思想重视“和合”,而这种人伦目标的实现则要求社会个体能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做到宽容和谦虚,这种处世态度也是儒家“仁”的思想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武术文化中,谦和忍让这种武德要求习武之人具有高尚情操,并使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无知狂妄之人。当然这种武德思想并不意味着要一味迁就甚至姑息养奸。

(三)影响武术文化优良传统。从儒家“仁”的思想对武术文化中优良传统的影响来看,重守承诺是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因为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主要优良传统之一。儒家文化强调“信”,同时这种思想也是我国传统契约文化中的重要形式。武德中强调言行一致与信守承诺,同时将这些标准当作对武林人士人品作出衡量的重要指标,因此,习武之人需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些内容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武德中所作出的重要要求。

二、儒家中庸之道对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

儒家所提出的中庸之道体现出了儒家所崇尚的世界观,这种思想不仅是儒家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构成元素,同时也是儒家面对问题时的方法论和原则。从中庸之道的内涵来看,中庸即是朱熹所提出的“无过无不及”,这一内涵体现出了儒家中庸之道和唯物辩证法的相似点。中庸之道对质与量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即量的积累会导致事物产生质的变化,但是此时的事物与原来的事物已经具有了差异与不同。武术则在技艺方面追求随曲就伸、舍己从人,对这些思想的追寻不仅让武德体现在武术的表面,同时也能够让习武之人的处世之道与武术技击融入以善为本的重要原则,从而让武术体现出真善美,并让武术所具有美实现内外统一。另一方面,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对追求平衡的思维方式作出了反映,同时体现出了对社会个体和自然和谐发展价值观的追求。这种思想不仅对我国武术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武术文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种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我国武术欠缺对自然的探索以及人体机能的开发。这让我国传统武术虽然具有着博大精深的内容体系,但是同时也具有着杂乱无章的特点。如在武术理论方面,对技法或者内涵的表述都往往具有着神秘的色彩,但是却欠缺精确的定义,具有着过于抽象和含蓄的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我国武术在技能培养、身体锻炼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对运动理论和健身理论方面的研究却并不彻底。在当前社会中,我国武术需要获得更好的完善与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求武术家以及习武之人对我国武术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作出认知,在对儒家思想带来的积极影响作出继承与发扬的同时摒弃儒家思想中欠缺理性的成分。

三、儒家“礼”的思想对武术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倡导礼让,并将礼让当作对君子作出衡量的重要标准。如在《泰伯》中提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由此可见,儒家对不谦虚的行为持有反对的态度。谦恭礼让不仅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应当是习武之人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这种思想不仅对武术中的人际交往观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当前武术规则的制定产生了影响。从儒家所提倡的理想人格来看,一个人需要具有坦荡的胸怀、宽容的心态以及严于律己的精神。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种理想化的人格同样成为了武术伦理中追求的重要思想,并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中留下了烙印。正因为如此,可以在武术的传承、选徒、育人中看到许多规则和要求,如武当所要求的“十传十不传”,少林寺所要求的“传徒十戒”等。这些规则的制定目的在于将习武之人培养成严于律己、谦恭礼让的人,并将这些品质当作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内涵。另外,这种思想与我国各类比赛中推崇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也具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武术比赛中,对手需要在上场后以抱拳礼进行问候,完成比赛之后需要以鞠躬礼来表达敬意,这种谦恭礼让的精神已经渗透到武术比赛的模式当中。虽然武术比赛是需要分出胜负的,但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以德服人”成为了获得胜利的最高境界,因此,习武之人往往将德行放在更高的地位上。对于习武者而言,要对我国武术文化作出良好的传承,就必须做到以礼待人、与人为善,并在谦恭礼让中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儒家思想对我国武术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同时对我国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所发挥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武术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通过不断渗透而成为了武术文化中稳固的根基内容,并让我国武术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而这也要求在武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将儒家思想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内容渗透到武术教育过程中,从而让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体现出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并让我国武术保留最根本的文化底蕴。

[1]李再燕.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渗透[J].搏击·武术科学,2007

[2]张智,孙刚.论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武术[J].搏击·武术科学,2007

[3]林志刚.儒家“仁礼”思想对武术的影响及其现实价值[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4]马敏卿,张艳霞.地域文化对武术拳种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以齐鲁文化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猜你喜欢
武德儒家思想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