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丹丹
2012年5月,一部七集的饮食题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这部纪录片以超过同期任何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创造了空前的成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对于它的品读与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叙事元素这一纪录片中关键的视听语言的分析与研究又是重中之重。
叙事元素,包括了故事的主题和结构、画面音乐音响,镜头画面的组接,色彩,叙事的时间线索等等。《舌尖上的中国》画面与声音的巧妙结合,突破单纯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思想等等,纪录片叙事元素的创新运用这部成功的饮食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元素分析,显然很有必要。
(一)协调性的集体叙事。纪录片有着画面、文字、音响等多种叙事元素,各专业人员运用各种手段,将这些元素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在整个环节上,编导,摄像,后期等人员需要进行分工合作,将整个故事的链条进行串联,使之完整。就叙事方面而言,第一,要求叙事的主体即编导,剪辑等主创人员,按照人们正常的逻辑进行编写、编排,同时对于纪录片的内容也要适应正常的逻辑线路。第二,将所有的素材全部归为一个统一的主题,所有的素材全部为这个统一的主题服务。
(二)建立在声画一体基础上的叙事。在纪录片的叙事过程中声音与画面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同时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画面使得声音有了神态和神韵,而声音则使得画面看起来更有生命力和真实感。而纪录片就是建立在声画一体上的一门艺术形式,声画一体的叙事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因此它无法像电影或者电视剧一样使用声画错位的技巧。《舌尖上的中国》对于声画一体的使用,可以说是一种成功。每一次对于一道烹饪菜品的叙事,不管是大厨烹制的大餐,还是平常老百姓蒸炒的家常小菜,高清画面被烹饪时的各种声音所衬托,使得受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受着自己的胃在抗争的煎熬。
(三)叙事突破题材的制约。有“事”才有“叙”,但是对于纪录片而言,不一定必须是含有矛盾和冲突才能成为叙事对象。也就是说必须有了矛盾冲突才具有了叙事条件。而纪录片则不需要这种矛盾,即使是像食材这种平常的事物也可成为叙事的对象。纪录片拍摄的是现实中具体的事物,这种事物无法流露出导演自己的主观印象和感情,必须要事实求是。在这种严格的题材制约下,纪录片多数都是教条式的叙事,对于被叙事的对象完全没有进行表达的张力。
(一)题材选择的小众化。纪录片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题材选择的小众化,比方说饮食题材纪录片,不是每一个人都对饮食感兴趣。所以太过专业的题材导致了纪录片受众的横向面积明显比较小,受众有着明显的范围和固定的群体。并非所有的纪录片都能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反馈。因此,题材选择的小众化,是叙事元素在纪录片运用中的不足,同时也是制约纪录片发展的一个瓶颈。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只是简单介绍了各种美食,像餐厅的菜单介绍一样,相信也不会获得如此的成功。其成功可以说是突破纪录片选题小众化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二)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绝大多数的纪录片,结构设计并不是特别紧凑,是一种松散的结构。这就使得主题和重点无法突出,整部片子显得特别长而且乏味,受众不易于接受。至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对于悲情的重度刻画,好比一部关于抗日战争的纪录片,只是说着各种先烈英勇就义的故事,而没有全面介绍战争的前因后果和战争之后我们所了解到的深层东西。另一种是主题结构设计轻浮,无法体现对事物最为本质的挖掘与发现。一部纪录片只是给你展现美丽画面,好听的音乐,那还不如去看看照片,每部纪录片都是有灵魂的,也就是说深层次的东西,就比如《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美食,其实是想要给受众传达一种人与自然合一的人文思想。这种结构设计上的偏差与不合理,使得留给电视机前观众思考的空间极为有限,甚至有可能将观众引向一条错误的思想和舆论道路上,使得纪录片的传播起到一种反作用,传递了一种负能量。
(三)主题提炼不足。正如前面所说,主题是一部纪录片的灵魂。但是对于主题的提炼如果不足,或者是不深入,容易造成整部影片的深度不足,也有可能造成会错意表错情的后果。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叫做《西藏人文》,但是整部片子大部分都是在介绍西藏的高原,西藏的风景,珠穆朗玛的巍峨。对于西藏人文风情的体现,只是一笔带过,给观众一种文不对题的感觉。而《舌尖上的中国》这方面就作出了一个杰出的榜样。其在介绍祖国各种美食的同时,在每一集的结尾都配上解说词和优美的画面,对每一集的主题都有一个优秀的总结。从美食的层次上升到一种人文的高度,说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因此,《舌尖上的中国》进行了一次主题提炼成功的示范。
叙事元素在饮食题材纪录片中使用的好坏,完全影响了一部纪录片是否成功。因此,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提出几点在饮食题材纪录片中运用叙事元素的合理化建议。
(一)在拍摄前扩大选题范围。在拍摄前,编导应该精心准备拍摄的范围,选择每个大主题中具有代表性的小故事,小章节,使整部影片的故事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也为体现主题进行服务。《舌尖上的中国》就有很多能引发人们共鸣的故事情节,朝鲜族姑娘回家学习做泡菜,西安方言演唱陕北面食的说唱乐队等。编导在拍摄前对所要拍摄内容做足功课,结合所要拍摄内容,实地考察,以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围绕一个相同主题构造出一个个精美的故事,并结合受众喜好,使这个故事尽善尽美。在开始拍摄之前,就要取材好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怎么样拍,要拍摄怎么样的画面,同时,还要规划出后期应该如何去进行剪辑来突出整个主题。前期进行的准备工作是后期成功的保障。
(二)后期加工注重音乐音响的运用。《舌尖上的中国》除了故事很打动观众之外,对于音乐音响等细节的运用也特别到位。肉和菜在锅里咕咚咕咚炖煮的声音,吃美食嘴里发出的声音等,使得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对于每一个小高潮故事结束后的转场都会运用音乐来进行,给人特别舒服的感觉。音乐影响作为叙事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进行叙事的重要部分,这就使得编导在拍摄和剪辑中要注重到音乐和音响的运用,在拍摄时多注重采集同期声,多多录制故事主人公的原话音。如果现场的音乐音响的效果不是很符合叙事的要求,就要进行后期的配音,配乐。旁白的声音要符合整部影片的风格,历史题材的就要声音深沉厚重的,男性最佳,而娱乐旅游的题材就需要欢快轻松的配音,女性旁白最好。在每个部分进行转场时,注意加入音乐,从而不显得转的特别突兀。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影片的结尾挑选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很好体现出影片主题的结尾乐或者是主题歌。
(三)加强叙事节奏的控制。叙事的节奏基本上影响着受众的心理和情绪,因此得当的叙事节奏,也会使饮食题材纪录片的成功事半功倍。《舌尖上的中国》每个相对独立的片段组成了全篇故事的架构,每3到5分钟就进行一次兴奋点、高潮点的剪辑,使得观众始终都有一种好奇的心态,始终有一种想看下去的冲动,不会使得观众感觉无聊。对于整部影片叙事节奏的控制,就使得编导在后期剪辑时,考虑到全局,对于每一个拍摄素材进行认真审查,选取最能体现全篇内容的素材进行剪辑。同时还要有选择地进行取舍,不要主观认为好就照章全搬,这样就会让纪录片变得拖沓,沉闷。最好在剪辑之前进行制定一个全方面的计划,有的放矢。
[1]杜磊.让故事还原真实,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技巧[J].当代电视,2012
[2]刘涛.理论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元素探析[J].电影评价,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