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 方振英
跳绳是小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也不需要很大场地,容易开展普及,花样繁多,可简可繁,随时可做,一学就会,经常在校园中可以见到学生们欢快地跳绳。
跳绳活动,能使身体的上、下肢肌肉变得丰满、结实、富有弹性,促进儿童肌肉的生长发育。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锻炼孩子们身体的快速反应、时间和空间感觉,发展观察、判断能力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促进脑功能的发展,培养他们密切协作的精神。
此外,跳绳时,人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大,儿童可以此来促进其心脏收缩功能,加快血液循环,提高输出量,以保证机体活动的需要。
跳绳是一项集游戏、锻炼于一体的全面性运动项目,是培养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虽然现阶段的跳绳项目非常普及,但是影响小学生跳绳的技术水平有很多原因,包括有身体姿势、手脚协调的动作、呼吸节凑、绳的长度以及场地等的主客观因素。通过多年在低年级的教学,结合与正确的动作对比,跳绳学困生在初学时表现出来易犯的几种集中错误动作。
第一,不会摇绳;第二,跳绳时,不是绳到了脚边还没起跳,就是绳还没到脚边就先起跳了。这两种情况都是没有掌握好跳绳时的节奏,也就是上下肢不能协调配合;第三,起跳时不是向上跳而是向前跳。害怕绳子不会过去,干脆停下绳子,向前跳过去;第四,双脚收不拢,习惯分开起跳和落地,两脚不会同时用力起跳。有的同学甚至只会向前跨步跳(要求并脚快速纵跳);第五,每次起跳后落地都要下蹲,停顿,导致重心降低,不能再次轻松起跳,影响动作连贯;第六,摇绳时抬头挺肚,上体后仰;或者低头哈腰,上体前俯。使身体不能正常起跳;第七,起跳时不会脚尖用力蹬地,而是全脚掌用力蹬,且落地沉重;第八,起跳后双小腿过度向后折叠,导致落地时脚尖撮地。脚需要再垫跳一小步还原到正常位置,调整重心后才能再次起跳。即摇一次绳子跳两次,我在网上查阅资料时有一位老师还为这种现象取了一个名字叫“抖抖病”。这种跳法虽然可以跳,但是速度慢,又费力,效果不好。
以上几种错误动作是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也是那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出现的。虽然这部分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少,但作为教者,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当我遇到这样的学生,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去教会他们,而且我总是“情不自禁”地要去帮他们纠正。
根据以上的原因,我经过在低年级的多年摸索与教学实践,认为可以运用以下策略进行尝试。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工其器”,适合的器材是必须的。跳绳太长太多都不好,不利于顺畅的练跳绳。可以根据你的身高选择适合的跳绳长度。
跳短绳用的绳子的长度,一般来说以学生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脚踩在绳子上,两手握绳两端(或两把柄),两臂于体侧屈肘成直角,然后拉直绳子时为宜。
对于不会跳绳的学困生来说,关键问题是不知道怎么协调用力和如何把握跳绳时的节奏。因为跳绳不但需要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配合,还需要良好的节奏感。因此,需要分步练习。
一是强化跳绳时的节奏感;二是分解难度,掌握甩绳动作。
这样分步练习的好处是:减少了绳子绊脚对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防止学生对学习跳绳失去信心,而且掌握比较快,容易全身协调。这样练习也为教师指导学生动作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同时,为以后的跳绳测验奠定了基础。
为了使全体学生快速学会跳绳动作,有时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平时教学中,跳绳练习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练习,为了避免学困生在这样长的时间里“不务正业”,让会跳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这样可以提高自己,也帮助不会的同学。
一般采用这样“小老师”的方法,学困生的孩子容易学会些。充当“小老师”角色的同时,会发现他人的问题,然后主动讨论问题,从而一起解决问题。大概就是在玩的过程中比较有乐趣,孩子更容易接受吧。
这些动作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也许他(她)头脑灵活,语言能力及其它方面都不错,可就是在做动作时显得十分不协调。想要学会跳绳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容易,而且他们又各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不协调性动作也是不一样的,在教这些学生时,还必须一个个有针对性的去纠正他们的动作。由于他们的动作各有特点,必须有针对性的单独辅导。
第一,首先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技术概念;第二,有针对性纠正错误;第三,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表扬。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表扬具有推动技能学习的作用。对低年级的学困生来说,教师的鼓励无疑是最大的奖励,许多学生都是在教师的鼓励当中找到自信心,学会运动技能的。
其实,要教会他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错误的动作一旦形成“动力定型”,是很难改正的,何况跳绳这一动作,教师除了讲解、示范,再让他观察、模仿外,不能手把手的教,也不能代替他摇绳,更不能代替他跳,必须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错在哪。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某个部位的动作,再重新理解和模仿正确的新的动作,才能慢慢学会。这一过程是一个困难的,艰辛的,甚至是漫长的过程。他们在心理上还要克服一定的压力,觉得自己的动作“丑”。不好意思跳或不愿意跳。教师还要先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才能使他们顺利的学习。在努力下,这些学生也许几次课后就学会了正确的跳绳方法,有的学生也许要几个月后才能学会。他们即使是学会了,但由于先天的素质差异,他们也许不能与那些协调性好,速度快的同学相比,但他们毕竟还是学会了。
在我们的教学中他们学会的不仅仅只是跳绳,重要的是,他们体会到了成功背后的艰辛,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他们成功了,自信了。他们不再害怕上体育课,也不会因为自己“笨”而躲躲闪闪。平时,我们还要去努力发现他们表现出的每一点进步,并加以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对自己更加自信,更加积极的去参与各种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