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年立 张界新
基于内涵发展需求的高校财务管理新思路
杨年立 张界新
内涵发展是教育走出困局的必然选择,而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是高校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当前众多高校在践行内涵发展时,忽视财务管理创新,从而使内涵发展存在形式化、模式化、单一化的倾向。本文从分析内涵发展本质出发,提出了构建内涵发展理念要求的高校财务管理新思路。
高校 内涵发展 财务管理
上世纪末以来,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然而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优质大学”的渴求也越来越突出。面对社会的呼声,高校正面临着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变革。显然,在这种变革中既往粗放型的财务管理方式和僵化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高校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重心调整的需要,并已成为制约高校内涵发展的瓶颈。因此,高校必须根据新的发展目标,突破固化的财务思维,选择符合教育规律、适合学校特征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治理能力,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
(一)财务管理理念从“收支平衡”向如何“经营大学”转变
大学不是产业,也不能当企业来办,但是必须学习和引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借鉴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现代的大学制度。目前的大学制度,虽然已制定了《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规,但依然留有很深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制度的烙印。怎样通过经营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实际上就是要从大学的投入产出出发,思考什么是大学的最佳规模?什么是办学的盈亏点?如何通过学科结构的调整、专业的设置,实现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财务管理重心从微观管理更多地转向宏观调控
目前,高校办学财源基本稳定在财、费、贷三个方面,其他渠道则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大多处于少水甚至无水的境地。持续庞大的贷款规模、亟待改善的贷款结构、渐行渐远的资金投向、稳中有升的筹资成本,将社会方方面面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进而出现了不同声音。因此,在缓解扩大规模与提升层次的双重压力、推进管理机制创新与防范潜在风险的有机结合进程中,高校财务管理的复杂性、综合性、精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外部环境对财务信息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要求财务信息从可理解性尽快向决策有用性扩展,一些管理企业的专门方法,如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差量分析方法被大量引用到高校财务管理中,为学校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
(三)财务管理形态从相对封闭逐步走向公开透明
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决定着非盈利组织的高校其办学成本和收费受到社会的关注,要求把培养人的成本尽快公诸于世的呼声日益高涨。但由于地域和层次差异等因素,办学成本各不同,即使同城高校间、同一学校不同科类间、同一科类不同年份间的培养成本均有差异。因此,高校只有秉承公共受托责任,及时完整地将财务信息向社会公开,才能满足公共利益需求的挑战,真正落实教育培养成本的分担机制和财政增加对教育投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财务管理面对的问题从共性趋向于个性
由于高校所处地域、所属的部门以及高校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高校的发展将不再是相对均衡式、趋同化发展,高校的财务管理有的可能会比较粗放,更多地注重投入和筹资;有的则会趋向精细化,更多地讲求产出和投资效益。财务管理职能也伴随高校的快速发展不断拓宽,管理战线越拉越长,管理边界越来越模糊。因此,构建与学校发展目标高度一致的财务管理体制,解决如机制失灵、操作失范、监管失效等突出问题,切实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规避风险,已是当务之急。
相对于内涵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在理念、方式与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财务管理理念陈旧
目前高校大多处于扩张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内涵发展是突出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但在实际中,一部分财务管理职能由财务部门行使,但财务部门更侧重于会计核算;一部分财务管理职能被支解了,由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及相关部门行使了;一部分职能因为认识所限没有被利用,由于体制及机制的不顺畅、约束机制不健全、管理者的业务素质不高等原因,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依然停留在重视举债发展,忽视风险防范;重视集中管理,忽视二级管理和精细化管理;重视教学、科研管理,忽视人才的培养和建设、资源的配置与优化的阶段。
(二)管理的“孤岛”依然存在
实际工作中,高校财务管理涉及到人事、国有资产、教务、建设规划、科技开发、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各个部门虽然自身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办法与手段,但从学校整体上来看,无论是信息的采集、加工、维护还是对外公布,均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综合控制,造成管理的“孤岛”和综合运行上的矛盾、低效,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和优化,管理得不到顺畅和高效发展。
(三)优化资源配置内容单薄
高校资源是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受教育者或其家庭投入高等教育领域,使高等教育活动得以维系与发展的要素或条件的总和,预算只是资源配置的一个方面和一种方式。目前,在某些高校中,配置资源缺乏科学性,仅体现在如何进行资金分配上,形成二级部门视学校资源为免费午餐,争资源、争项目,造成资源分配中公平与效率、重点与一般、局部与整体、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矛盾突出,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不能有机结合,效率低下。
(四)绩效管理不完善
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和过程,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帮助管理者维持或者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结果与目标符合程度的管理系统,包含绩效战略、绩效评估、绩效控制、绩效沟通、绩效改进等内容。但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绩效管理仅孤立地停留在对专项预算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行为上,并没有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和制度,也没有强化对绩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和控制。
(一)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教育观念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具有先导性作用。在现代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理念必须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以物为本向新环境下的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本转化。因此,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就是要突破局限,站在学校层面和高度,充分体现人本理财、共赢理财、风险理财、融智理财、信息理财、战略理财等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战略发展角度出发,重视决策的知识含量,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等手段,按业务进行流程,以实时反映和风险预警机制为控制手段,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变被动的事后控制为主动事前参与管理
高校主要财源非常单一,加上大学内部不是一个经常能统一意见的机构,外部也是复杂的关系网路,大学的财务经营管理进入一个新领域、新方法、新策略的时代,但财务管理活动大多是事后管理,没有主动地进行发现问题、主动地进行相应分析,这就使财务管理落后于现实需要。所以大学的高层管理者应该鼓励财务人员主动地对学校的财务管理进行探索,将财务经营“嵌入”到每一项学校行政事务中,使财务管理延伸到学校各个层面,全方位监管学校的财务活动。同时,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对大学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等方面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等各种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寻找解决大学财务经营管理中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构建基于绩效管理的全面预算控制模式
发展方式的实现,必须以发展要素的配置和使用为依托。全面预算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和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管理模式,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而绩效管理是将工作目标转化为关键的业绩指标(目标值),通过对绩效指标体系的监控与考核,明确各绩效考核对象在考核期内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应将编制全面预算与建立绩效指标体系、测定绩效考核指标两者结合起来,以预算数据来确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指标值,在预算执行时以对绩效实现的控制来落实对预算的控制,在绩效考核时以预算各科目运算结果来验算绩效指标值可能缺乏与目标高度统一、整体协调的问题,从而实现最佳的资源配置。在预算评价时以绩效考核结果来实现对预算考核与评价。通过将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二者的有机结合,既能解决全面预算管理的最大障碍(执行过程控制),又能解决绩效管理。
(四)强化财务管理的全面控制
内部财务控制是用控制论和经济控制论的科学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每个具体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过程的一种科学而合理的管理工具或手段。美国注册会计师David M.Willis和Susan S.Lightle两位博士在《内部控制管理报告》指出,现代财务内部控制无论在目标上还是在内容构成上都超出了传统的内部财务控制的查弊和纠错,而更多关注于每个单位如何发挥管理功能,如何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因此,为保证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高校应使财务控制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渗透到内部的各个业务过程、各个经营环节,建立既有事后的监控措施,又有事前、事中的监控手段的全方位、多元的财务监控体系。同时,运用控制论中的平衡偏差原理,对经营管理及其活动进行沟通、调节和约束,保证其经营行为不偏离其预定目标。
(五)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是科技、经济、信息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重组业务流程,全面集成管理信息,使财务与其它业务协同处理,实现内部的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四流合一”及财务信息实时动态化。因此,高校要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需求和效率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金字塔状的职能型组织结构(Function-Organization),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Process-Oriented Organization),从而使之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大的灵活性,能适合员工参与内部管理,满足单位上下左右的有效沟通,实现办学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1]钟秉林.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重庆高教研究.2014(1)2
[2]廖开锐,张界新.基于精细化导向的高校财务管理研究.会计之友,2011(34)121
[3]王黎黎.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之研究.学理论.2011(11)205
[4]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14
[5]刘昆.政府绩效预算:国外经验与借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36
[6]梅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辽宁.东北财政大学.2004.4
[7]邹韶禄.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湖南.中南大学.2004.25
New Ideas for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Connotative-Development Needs
YANG Nian-li,ZHANG Jie-xin
Financial and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Department,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0 Financial Department,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25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helping education out of predicament,and improv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capability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for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current practices about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in most universities lack the innovation on financial management,which leads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tending to be formalized,stereotypical,simplifi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ture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and proposes a new idea abou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inancial management which places emphasis on building a concept about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nnotative Development;Financial Management
F271
A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绩效管理与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重构》(项目编号TJW06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杨年立,女,贵州铜仁人,经济学硕士,暨南大学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广东广州,510630
张界新,男,湖南沅江人,管理学硕士,广东海洋大学财务处正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广东湛江,52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