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①

2015-03-18 07:23北京交通大学朱保念
中国商论 2015年21期
关键词:综述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 朱保念

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①

北京交通大学 朱保念

摘要:服务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服 务业的发展水平意义重大,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权威的服务业综合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回顾已有研究,认为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学者对服务业发展的评价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某些不足,应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及《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对服务业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

关键词:服务业综合评价 综述 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制造业企业普遍出现了产能过剩等问题,服务业已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曲哲涵、吴秋余、欧阳洁,2015),并且将逐步引导我国从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从工业主导走向服务业主导,唯有如此,中国才有可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中高端水平(迟福林,2015)。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综合评价一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回顾已有研究,认为根据评价体系的不同,我国学者对服务业发展的评价研究可以大致分为3个阶段:偏重数量阶段,数量、质量并重阶段与多元化阶段。

1 偏重服务业数量阶段

2000年以前是我国服务业综合评价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此阶段对服务业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更偏重于服务业的数量,包含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两个方面,是服务业综合评价研究的起步与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包括李江帆、叶天勇、吴玉鸣等,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阶段。

李江帆(1994)是我国较早研究第三产业及其评价指标的学者,他最早认识到综合评价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并提出用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服务密度四个指标评价服务业发展状况。叶天勇、郭万山(1996)首次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第三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经济效益四个维度构建了服务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吴玉鸣(2000)首先提出将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纳入到服务业的综合评价体系当中。现在来看,这些研究意义重大,对后面的研究有启发、引导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对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只强调了服务业数量的重要性,对服务业发展质量等问题重视不足。从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来看,此阶段更偏好客观赋权法,主要包括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实证评价方面开展得较少,只有针对沿海12省市与我国31省区的研究。

2 数量、质量并重阶段

2001年至2005年是第二个阶段,此阶段在继续关注数量的基础上,开始强调服务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性,是服务业综合评价研究的相对成熟阶段。代表人物包括黄景鸿、胡霞、周良军等,其中黄京鸿、葛永军、刁承泰三人在2001年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

黄京鸿、葛永军、刁承泰(2001)在继承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产业高级度、产业可持续发展度四个维度构建了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首次提出用金融保险业增加值、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之和比上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果表示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度,这实际上已经涉及了服务业发展质量的内容,即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问题。胡霞(2003)、周良军(2004)、陈学刚、李晓东、夏富强(2004)等研究基本沿袭了黄京鸿等人的观点,胡霞(2005)更首次将新兴服务业这个名词引入到评价体系当中。

此阶段的研究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相对成熟的指标体系,对我国的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对象既包括我国的31省市、各大区域,也涉及某一省份内部的评价研究,如新疆等。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既有层次分析法等主观赋权法,也有因子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

3 多元化阶段

2005年至今是第三个阶段,此阶段在继续强调服务业数量、质量重要性的同时,开始从其他方面加强对服务业的评价,是服务业综合评价研究的大发展与繁荣阶段。代表人物包括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课题组等。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课题组(2007)将服务业地税水平、服务业行业集中度、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比重、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服务业投资效果系数等指标纳入指标体系,丰富了指标体系的评价角度与指标内容,李翠艳(2008)、许景儒、彭永明(2009)等人的研究沿袭了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课题组的思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课题组(2009)将人均GDP、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影响了众多研究。柯培钦、陆玉麒(2009),冯华、孙蔚然(2010),吴传清、李绍腾、陈扬亚(2013),田秀杰(2014)等人的研究继承了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此外,张海鹏(2015)将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等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义。

此阶段无论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是指标体系内具体指标的数目、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都超过了前两个阶段,以指标体系内具体指标的数量为例,前两个阶段具体指标的数目均维持在10个以内,而此阶段的指标数目已在20个左右。赋权方法方面,此阶段在主客观赋权方法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了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方法,并且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方面也运用了计量方法,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课题组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从35个初选指标中确定了15个最终指标。评价对象仍集中在我国的31省市、各大区域与某一省份方面,针对城市层面的评价研究较少。

4 结论与展望

总体来看,我国学者对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从只注重评价服务业数量到数量、质量并重,再到多元化阶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包括对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指标体系的设计越来越完善,评价方法越来越科学等。但同时,我国的服务业综合评价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城市层面的评价研究不足,对影响地区服务业水平的因素讨论不够,与国家有关规划结合不够紧密等。《“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提高服务业比重,提升服务业水平,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提高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发展目标。本文认为,服务业综合评价研究也应当以之为基础,从生产性服务业、生活型服务业与服务业发展环境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服务业数量、质量、吸纳就业能力等因素,进一步完善服务业评价体系,加强对我国各区域的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学刚,李晓东,夏富强等.新疆各地区(州、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干旱区地理,2004,27(4).

[2] 迟福林.形成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建言“十三五”) [N].人民日报,2015-08-26(19).

[3] 冯华,孙蔚然.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各省区发展水平研究[J].东岳论丛,2010(12).

[4]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课题组.中国服务业统计监测体系研究[J].山东统计,2009(3).

[5] 黄京鸿,葛永军,刁承泰.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2001(01).

[6] 胡霞.中国第三产业区域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3.

[7] 胡霞.中国第三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当代经济管理,2005(03).

[8] 柯培钦,陆玉麒.长三角地区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及空间演化研究[J].江苏商论,2009(06).

[9] 李翠艳,孙文生,张亚梅,李红梅.河北省第三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8(02).

[10] 李江帆.第三产业的产业性质、评估依据和衡量指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3).

[11] 曲哲涵,吴秋余,欧阳洁.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EB/OL].http://nm.people.com.cn/ n/2015/0505/c356219-24740460.html,2015-05-05.

[12] 田秀杰.区域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算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4(03).

[13] 吴传清,李绍腾,陈扬亚.湖北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统计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23).

[14] 吴玉鸣.我国31个省市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最新评估[J].中国软科学,2000(10).

[15] 许景儒,彭永明.河北省区域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J].统计与管理,2009(06).

[16] 叶天勇,郭万山.沿海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比较与评价[J].统计与预测,1996(04).

[17] 张海鹏.第三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5(05).

[18]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课题组.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如何衡量——区域服务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浙江经济,2007(03).

[19] 周良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D].湖南大学,2005.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c)-138-03

基金项目: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13&ZD026)。

作者简介:朱保念(1989-),男,汉族,河北衡水人,北京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服务经济、城镇化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综述发展
2021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