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构建研究

2015-03-18 07:53韩承辉
终身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实训室基地实训

韩承辉,孙 雷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构建研究

韩承辉,孙 雷

结合高职教育实训体系的特点,通过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功能定位分析,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实训基地为实例,给出了高职院校构建与管理实训基地的方法与解决方案,以期能够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起到有效的借鉴作用。

高职院校;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实训基地;运行管理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以岗位应用为基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实训基地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的重要实践场所。[1]实训基地的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实训基地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对实训基地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那就是:以社会实践需求为基础,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与企业的横向联系,加大企业的参与力度,把基地建设成专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得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由传统的教室搬到了实训基地,教学形式也由传统教学变成了模拟企业实际生产工序的情景教学,即生产项目为载体,学生边做边学,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被引入国内,社会对应用人才的要求不断上升,这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程,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对实践训练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应在原有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在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将当前最新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整合为一体,建设综合应用的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基地能够完成实际应用原理学习、工艺的训练,以及设备运行调试、故障分析等综合训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掌握专业技能。

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及对策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在建设和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很多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利用率不足40%,实训基地使用效率较低,实训设备、仪器闲置现象严重;第二,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经费不足,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设备需要更新维护,由于学校经费不足,造成部分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第三,校企合作运行不畅,很多高职院校仅仅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与企业合作,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校企合作建设与运行实训基地的机制,造成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第四,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没有引入科学的管理制度,造成实训基地管理不善;第五,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造成学习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需求脱节。

笔者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为例,针对问题,给出对策。

1.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

实训基地既能进行基础性实践环节训练,还要包括综合性实践环节训练,其功能有:为学生实训活动提供实训平台;提供接近实际训练的场所,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社会为企业职工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学院在建设“基地”时,依据专业建设目标,重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训基地的建设符合专业的职业功能定位,通过建设以专业岗位基本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基础性实训基地和提升岗位职业能力为教学目的的专业性实训基地,形成实践教学的优势。实训基地建成以后,充分发挥功能,积极实施多证书教育,承担“水质检验工”和“三废处理工”的培训和鉴定考核工作,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获得相应的职业证书。另外,依托专业优良的师资队伍,在基地内积极开展横向课题和技术服务,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形成良性循环。

2.实训基地的实施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应结合专业,突出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实现实训、培训、服务、教学、科研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基地建设应依托专业实训体系[2],以专项实训的典型项目为载体,按照项目课程、任务驱动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此体系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应具备岗位适应、多岗迁移和能力提升的素质,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素养培育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依托项目化的实训室、综合化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实施系统性的能力培养。

“基地”的建设以专项实训室的典型项目为载体,按照项目课程、任务驱动模式,对学生进行环境监测和环境控制两个模块的专业技能训练,努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系统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环境监测的工作一般过程是“采样—保存—运输—预处理—分析—报告”,按照“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模式设置环境监测的专项实训室,通过对水、气、固三种不同形态污染物的监测,强化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

环境控制工作的一般过程是“监测—预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分析—报告”,按照“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模式设置环境控制的专项实训室,通过设备运行,了解水、气、固等环境物处理的工艺流程的特点,模拟实验和仿真训练强化学生的污染控制综合能力。图1是“基地”示意图。

图1 “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实训基地”示意图

3.实训基地的管理

在完成实训基地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应注重软件条件的建设。[4]实训基地应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引入6S管理制度,建立实训室6S考核标准。引进“E3-Lab”实验室管理软件,实现从实验记录、物料、仪器、采购等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基地”的管理遵循6S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实训制度。制度细化到每一个实训区域,“基地”对工具的管理采取定点管理、专人负责的方法,器材、药品分类放在适宜的位置,实训用量要详细记录,对学生的实训现场进行整顿,实现现场无杂物,保证现场通道畅通。

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

1.政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1)政校合作共同申报和建设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当地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申报成功并建成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当地环保部门从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论证、验收、使用各个环节都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建议和帮助。

(2)引企入校,引研入校,建立“校中厂”和“校中研”。实训基地建设中,与省内知名环保企业和环保科研院所合作,将企业和科研院所引入校园,借助企业和科研院所拉近专业与市场的距离,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企业科研院所积极主动参与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派专家参与专业建设,校企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课程建设;成为学校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每年接受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定岗实习及就业;设立奖学金,共同举办技能大赛,资助学生进行创业,开展环保公益等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专业岗位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实现资源共享,增加实训基地能够实际使用的实验设备等资源;共同开展对外服务。

(3)和企业共建“开放实训室”。“开放实训室”全天对学生开放,满足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技能训练的需要。学生在实训室完成的实训内容主要有:学生选做实验;学生自拟课题;学生创新项目;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参与科研项目;进行技能大赛实训。实训室日常管理由企业负责,进行企业化运作,进入实训室的学生必须遵守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否则企业有权终止实训。

2.加强管理,注重软件建设

(1)引进现代工厂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实训基地内营造职场氛围,实现对学生技能训练场所的管理与企业平台对接,通过对实训现场和学生训练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促使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加强信息化建设。引进实验室管理软件,实现了从实训申请、实训记录、药品和仪器使用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3.打造对外服务平台,实现“产学研”融合

“基地”先后成立了“水质检验工(中级)”“三废处理工(中级)”和“化学检验工(中级)”三个技能鉴定点,成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积极参与了企业的污染调查、计量认证、技术研发、样品分析等工作。实训基地成为“产学研”一体的对外服务平台。

4.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营造企业氛围

在实训基地内积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从外部环境上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元素等不断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5.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了促进教学的作用

“基地”建成以来,以“水环境监测”和“水处理技术”为代表的多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的“基础知识平台+工作项目模块”的课程体系。此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学生岗位、多岗迁移和能力提升,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以环境污染监测治理能力和环境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兼职教师精湛的操作技能和中心的监测项目,实施进阶式系统性的能力培养。通过实训基地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实现了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衔接,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质量普遍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1] 李强,刘继平,任东.国外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6):46-48.

[2] 孙岩.高职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17):162-163.

[3] 李忠华,姚和芳.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35-36.

[4] 陆小荣,李冬.陶瓷实训基地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2):162-163.

G718.5

B

2095-6576(2015)04-0065-03

2014-11-27

韩承辉,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从事高校实验实训研究;孙雷,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sunlei@jsou.cn)

2013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高职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虚拟实验室构建与应用研究”(2013JSJG317)

猜你喜欢
实训室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我的基地我的连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