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战略

2015-03-18 12:17张鹏举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服务化制造业转型

张鹏举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战略

张鹏举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组织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地凸显。在这一形势下,众多的制造企业开始由单纯关注有形物质产品的制造,逐步转向为顾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产品-服务“组合包”,服务成为企业增值的主要来源。这种价值中心从产品向服务转移的现象成为制造业服务化。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愈加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进行服务化转型则变得尤为迫切。如何进行服务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现状;服务化模式;服务化战略

1 制造业服务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组织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地凸显。在这一形势下,众多的制造企业开始由单纯关注有形物质产品的制造,逐步转向为顾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产品—服务“组合包”。这种组合包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有形物品,还包括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等部分。对于企业而言,“服务”在整个“包”中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增值的主要来源。这种“服务”在制造企业中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就是业界通常所说的“制造业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最先兴起于发达国家,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其成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通用电气推行的“技术+管理 +服务”业务和IBM实施的“服务产品化”策略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制造业服务化”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首先,得益于顾客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驱动,顾客对于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次,全球制造业竞争不断加剧,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制造业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竞争优势,“服务”便是其中的一个突破点;最后,高新技术的发展及信息网络的推广。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发展及信息网络的推广,使得技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复制时间越来越短,这使得仅仅依靠核心技术为基础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优势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便捷的网络平台为企业不断进行服务创新和服务供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使核心产品增值,制造企业为顾客提供更加完整的产品—服务“组合包”,该“组合包”主要包括有形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值的主要来源。Vandermenwe和Rada把这种趋势称为“制造业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制造体系和商业模式,其核心是高度的顾客中心导向,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聚集效应的外部性产生的范围经济。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业往往具备范围经济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地理空间上的产业聚集及产业链分布上的产业整合。二是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到以满足顾客价值为标志的企业行为模式的转变。为顾客提供差异化服务价值的导向带动了外部企业市场行为与内部企业功能、组织架构两个方面的变化。三是知识驱动知识资源整合,客户需求驱动的信息采集和快速响应。四是通过产品和服务的集成,形成产品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的价值需求。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制造企业推进服务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系统集成服务、产品生命周期服务、解决方案集成服务、价值网络协作服务。其中,应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是解决方案集成服务与价值网络协作服务。解决方案集成服务是指企业从客户的业务或者技术问题出发,通过专业团队的探讨,帮助客户界定问题,提供基于商业价值和技术价值的解决方案式的集成服务。价值网络协作服务则是指企业在做好自身核心业务的前提下,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共生,从而提升自身在非优势领域的竞争力,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服务外包”。

2 我国制造业企业实施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制造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中国也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还远远谈不上制造业强国,制造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首先,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率较低,环境污染严重。国内制造企业整体上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次,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严重缺乏。制造业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的投入较低,大部分关键技术仍依赖进口。最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层次较低。一方面,企业一味追求扩大规模,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另一方面,生产体制不合理,产业组织结构散乱。国内制造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尚未形成国际化大企业作主导,专业化中小企业相配合的产业格局。

针对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现状,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无疑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其一,制造业服务化能够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收益。一方面,由于服务具有无形性、即逝性等特点,因而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容易形成企业自身的差异性,产生新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服务化可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客户满意度,进而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收益来源。

其二,制造业服务化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向服务化的转变能够促使制造业在产业价值链中抢占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从而实现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三,制造业服务化能够降低资源依赖性,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社会效益。“产品中心”到“服务中心”的转变使得制造业对天然气、石油、煤炭等非可再生性资源的需求相对下降,而对环保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再生性资源的需求相对上升。同时,制造业服务化也激发了对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源的需求,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储备及创新。

总之,制造业服务化既顺应了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阶段性要求,也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是适宜我国国情的产业发展路径。

3 如何推进我国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目前,我国制造业服务化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尽管已经陆续有一些企业明确提出从传统制造领域向制造服务领域转型,但是数量较少,规模普遍不大。如何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服务化仍是当前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宏观层面:第一,充分认识制造业服务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新的制造业发展观。具体来说,首先,改变传统制造业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观念,增强服务化的竞争意识;其次,充分认识到制造业服务化是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将制造业服务化作为新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最后,强化全球化竞争意识,充分了解当前国际制造业动态。第二,加大技术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一方面,要根植于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现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大力推行人才发展战略。第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环境。首先,应将制造业服务化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纳入先进制造业发展纲要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纲要。大力推进大型制造集团在服务领域的发展,同时,强化中小制造业企业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造业服务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降低企业服务化的风险;最后,加大对制造业服务化的资金投入。政府可以通过提供银行低息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手段和金融信贷产品等手段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资金支持。

微观层面:在企业内部,首先,构建支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文化意愿。以服务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能够有力地引导企业内部人员的服务行为。其次,培植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资源基础能力。毕竟服务化转型的成功离不开以服务为基础的核心能力的支撑。最后,建立适合组织服务化转型的组织结构。与服务化相匹配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地支持服务的创新、研发、配送、监管等流程地运行。

4 总 结

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加快制造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经济持续而高效地运行。就当前我国的制造业而言,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到制造业服务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有效地贯彻落实,对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R Oliva,R Kallenberg. Manag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roducts to Servic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2003,14(2):160-172.

[2]H Gebauer,E Fleisch,T Friedli,Overcoming the service paradox i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5,22(1).

[3]陈艳莹,叶良柱.制造业服务化的环境效应[J].商业研究,2009(8).

[4]董达善,俞浩.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9).

[5]李刚,孙林岩,李健.服务型制造的起源、概念和价值创造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7).

[6]李洪磊,于洋.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13(4).

[7]胥军,杨超.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81-84.

[8]叶广宇,冯惠平.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商业时代,2007(14):92-94.

[9]赵一婷,刘继国.制造业服务化:概念、趋势及其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8,30(7):45-48.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4.0124

F424

A

1673-0194(2015)04-0167-02

2015-01-12

猜你喜欢
服务化制造业转型
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服务化模式和服务化收益研究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转型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
沣芝转型记
制造服务化发展战略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