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农村劳动力流失对本地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5-03-18 11:06王甜甜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渭南农业经济

王甜甜

摘 要:城乡二元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与随之而来的国家农业改革中提出的城乡统筹兼顾政策还有待完善,但广大农民还是在地区要素流动理论的推动下,选择离开低收入的农村转而进入高收入的地区,由此带来的劳动力流失引致农业经济下滑、土地利用率低甚至弃耕和农产品生产量下降等问题,应引起关注。

关键词:渭南;劳动力流失;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4-0031-03

引言

渭南市是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因位于渭河南岸得名,西距陕西省省会西安市约60公里,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最东端,处于关中平原最宽阔的地带,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历来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同时,渭南也是一个较为贫困的地级市,数据显示,2012年渭南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 80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602元,在全省范围内,属于较低水平。

本研究项目,主要针对渭南市“两县一区”即白水县、澄城县和临渭区三地劳动力流失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这一现象对渭南地区的影响,并寻求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渭南市农村劳动力流失现状作一调查,其中以问卷法和访谈法为主,了解该地区劳动力流失现状,并探究劳动力流失的原因以及对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和寻求相应的政策建议等。

一、渭南市“两县一区”农村劳动力流失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农村农产品经济效益的频频降低,广大农民在比较经济成本的驱使之下纷纷离开农田离开土地,放弃第一产业的生产转而进行第二或者第三产业的生产。通过调查,得出渭南市“两县一区”农村劳动力流失现状如下:

1.劳动力流失人数在逐年不断攀升。据不完全统计,渭南市2009年累计输出务工人员80余万人,2010年累计输出务工人员92余万人,2011年累计输出务工人员108余万人,2012年累计输出务工人员119余万人,2013年劳动力外出就业数量为130万左右。由这五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渭南市的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呈现攀升的趋势,同时也说明了渭南市劳动力流失人数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这是渭南市的农村劳动力流失最显著的特征。

2.劳动力流失输入地的多样化。据调查统计,2013年渭南市外出务工劳动中,在乡外县内就业的占21.9%,县外省内就业的占35.3%,跨省流动的占41.6%,境外就业的占1.2%。

3.流失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业的趋同性。在对渭南市“两县一区”的调查发现,从2000—2013年从事牧副渔行业的劳动力人数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转移的劳动力几乎都从事了其他非农产业的生产,在选定的行政村采访得知,农村劳动力在第二产业中从事建筑产业的劳动力比较多,说明了这些转移的劳动力大都成了 “农民工”,他们从事的都是比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更辛苦的工作。而在第三产业中,从事交通运输与从事零售买卖的劳动力人数较小,可以推测出,这部分转移的劳动力主要从事餐饮等服务性工作。

4.流失的农村劳动力收入结构多样性。统计数据显示,渭南市农村劳动力的纯收入从2000年的1 465元增加到2012年的6 602元,增长了3.51倍。从调查中得知,渭南市的农村劳动力收入的60%来源于农业生产,45%来源于副业,15%来源于其他收入,由此可知,渭南市的农村劳动力的收入结构不是单纯的依靠农业生产而是也依靠于其他的非农生产。

二、渭南市“两县一区”劳动力流失因素分析(定性分析)

据统计,截至2011年,渭南市总人口530.4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24.39万人,占总人口比率为80%,总耕地面积为70.43万公顷,占用耕地面积为50.7万公顷,所占比率为71.99%,由此可知,作为兼具农业和人口资源的一个比较大的地级市,其劳动力流失意味着农业产值的降低和人力资本的减少等问题的凸显。通过对“两县一区”的走访调查,以及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得出了这三地的劳动力流失因素。

1.大部分流失的农民对自身经营的农产品失去信心。在对渭南市白水县潘家村一组的村民的访谈中了解到,80%的村民都是一边进行农业生产一边有副业在忙,据村民们反映,村子里种苹果树的户数由五年前的150户减少到现在的60户,减少了60%。由于村里有几处煤矿,导致地基不稳出现塌陷,果树得不到灌溉,又由于今年前半年大旱,果树产量剧减,每亩产量为3 000斤左右,较之以前,产量减少了一半;每斤苹果价格在1~2元,较之前也减少了1元左右,这样一来,减去成本,收益都不够孩子上学报名用的,所以在摘完苹果之后,果农都会在镇上或者县里找一份副业。

2.农村生产资料成本增加。农村家庭的支出主要集中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以及孩子教育、婚嫁、住房等。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原材料、运输费用、工人工资以及化肥农药等价格的持续上涨,对生活本不富裕农民来说,这无疑更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支出。依据对澄城县韦庄镇西白村的调查,了解到现在农村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最保守的估计也需要花费近15万元,还有子女婚嫁,由于不同家庭间的对婚嫁的不同态度,好多人都是举债给孩子置办比较体面的婚礼,大都选择在比较“上档次、讲排场的”酒店举行,这样一来好多农民的孩子到了适婚年龄都不得不举债结婚,这样更加多的支出是一年的农产品收入换不来的。另外,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改善,现在的村民们对住房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纷纷在邻近的城市买房,由此带来的建筑成本已经是无法通过简单的种地来满足,因此农民们只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并且这种趋势也愈演愈烈。

3.煤矿等工业对农田产生不可遏制的破坏性。在对白水县和澄城县的调查中,了解到这两个县都是“小煤窑”遍地丛生。这两个县距离比较近,大约40公里左右。白水县的县域面积为986.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为28 533公顷,澄城县的县域面积为1 112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为45 494公顷。调查组选取的白水县西固镇潘家村和澄城县韦庄镇西白村这两个行政村。在这里,了解到的是由于“小煤窑”的常年开采,已导致公路、住房和农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其中农田呈现出了“牛角缝”之类的深坑,导致农民们根本不可能对苹果、小麦、玉米等进行灌溉,再加之2014年前半年的持续干旱,农产品的产量锐减。据调查,有一户农民承包了20亩农田种植玉米,由于干旱在玉米还没抽穗的时候都已经干枯掉,导致直接损失为40 000元~50 000元左右。

4.“笔杆子”比农活轻。据了解,大多数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摆脱农田摆脱农民的帽子,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更好的发展。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就受到父母的启发,“知识改变命运”,而这也恰巧是广大农民的心声,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耕作,且不说多苦多累,就是按照农民的话说“干了一年到头还是一把黄土而不是黄金,要是效益好,谁还出去打工啊”,的确,广大农民对农田观念的转变,只是不希望子女只从自己手里接过的还是一黄土,但由于他们年龄的增长和学历的限制,也只能去离家近的城市打工,然后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就是“抓住了笔杆子就抓住了财富”,这样一来,劳动力外流的数量在不断上升。

三、渭南市“两县一区”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渭南市作为一个有着占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的地级市,据统计,农业产值从2000年165.47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 212.45亿元,从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农业市根本没有显示出第一产业或者说农业的产值的独当一面,而是第二或者第三产业的一点点优势,由此不得不让引人思考,农村劳动力流失会引发一系列的影响,其对消极影响如下。

影响一:主导产业发展不均衡,劳动力流失严重地导致主导农业产业失去活力,使得农业产值急剧下降。据了解,这三地的主要农产品为临渭区是苹果、红提、葡萄、玉米,白水县是苹果、玉米、小麦,澄城县是苹果、玉米、小麦,但据一个个行政村农民们反映,好多人都把苹果树砍伐掉,种植玉米和小麦的也就是平均一户1~2亩左右。这样一来,主导产业的发展只会呈现出产值下降,产业面积缩减的不良局面,加之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主导产业将会失去活力,直接严重影响到整个市的农业经济。

影响二:影响了农村的粮食产出。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12.73万亩,比上年增加57.29万亩,增长7.58%,粮食总产190.28万吨,比上年减少1.17万吨,同比下降0.61%;棉花总产6.79万吨,下降7.87%;油料总产6.84万吨,下降13.53%;水果受生产周期影响,总产128.36万吨,比上年减少10.23万吨,下降7.38%,其中苹果96.18万吨,下降12.04%。2011年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807万亩,较上年下降7.9%,粮食总产量210.47万吨,下降20.3%。其中,夏粮面积472.79万亩,增长0.1%,产量103.93万吨,下降17.7%;秋粮面积334.22万亩,下降17.1%,产量106.54万吨,下降22.8%。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520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3 %。其中,夏粮293千公顷,下降1.6%;秋粮227千公顷,增长1.5 %。粮食总产量211.17万吨,下降5.9%。其中,夏粮97万吨,下降13.9%;秋粮114.16万吨,增长2.3%。这三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粮食产量较之上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劳动力流失成为了粮食减产的关键因素。

影响三:影响农业生产的劳动投入量。这三地的农村农业生产劳动投入量不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留守劳动力数量不多影响了对农业生产的劳动。劳动力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一要素。中国农村的农业生产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占主要地位,主要是人力劳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数量是相当大的,所以现有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与原来相差甚远;二是农村留守劳动力的质量不高影响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中国农村外流劳动力的主体大都是有文化有技能素质好的青壮年,性别上以男性劳动力为主,而留守务农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以及一些残病者;三是外流劳动力的兼业性不强影响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外流的劳动力中有常年在外务工的,他们一般只在春节期间才回家,因此他们就根本没有兼顾到农业生产。另一部分则是在离家不远的城镇务工,他们同时也兼顾到农业生产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利益偏低收入增长缓慢,这部分进城的农民工敷衍农事不想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农业生产上,同时他们兼顾内外精力有限,也不可能对农业生产有过多的投入。

四、政策建议

1.政府农业部门要激励并鼓励广大农民对农业生产树立起信心。农民是农业经济中最重要的劳动力要素,要是没有农民,那么农业生产只会止步不前,政府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政策来鼓励流失的农村劳动力返工,比如“农业补贴政策”等,只有广大农民树立起信心,那么农业生产才会保持活力,农业产值才有可能上升。

2.建立了以临渭、白水、澄城为主的 6 000 亩苹果产业基地。由于白水苹果口感好、口味独特,有机苹果供不应求。由此也带动了苹果包装等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临渭、白水、澄城为主的6 000亩苹果产业基地,吸纳了当地 50% 的劳动力从事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人力资源,防止劳动力流失。

3.多管齐下解决劳动力流失对农业生产劳动投入量不足的问题。从前文影响上看渭南市农村粮食产出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的劳动投入量不足,因而只有劳动投入量提高了,粮食产出量才会提高。解决好这些问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继续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农村的道路建设,首先要将村里遭破坏的公路修好,要使农民所种植出来的农作物能顺利的销售,解除农民担心种出来的粮食难以售卖的后顾之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守农民和找回流失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其二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农村的扶贫资金,国家对渭南市扶贫资金,数据显示,2012年,渭南市获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达1.7亿元,因而该项措施旨在主要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农村筹办小企业,比如养殖业,这一举措可以吸引一部分在城里即将落伍的劳动力回乡在家做好养殖业,从侧面带动农业的发展。

4.鼓励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针对农村劳动力外流而造成的农村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的问题,我们要给予相当的重视。解决好渭南农村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而且还要用法律的形式规定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农户不允许向土地承包者收取过多的转包费用,以刺激留守农民去接种外出务工农民空下的良好田地;其二要扶持种田大户的发展鼓励规模经营提高规模经营的素质和组织程序,在经营形式上鼓励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其三建立责任管理机制,建立责任管理机制就要使外流的劳动力必须保证完成其本应有的农业生产任务,对撂荒耕地进行按量征税保证不再撂荒对土地使用权有价转让对出租实行收税以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创造收入,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土地管理局在农村的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仲东.对渭南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西安金融,2006,(3):32-33.

[2] 许林.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3,(9):12-13.

[3] 彭小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经济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13,(4):54-58.

[4] 高建勋.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6).

[5] 葛旭萍.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35-37.

[6] 刘静.陕西省定边县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失情况调查报告[D].合肥:安徽大学,2012:6-8.

[7] 徐玉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以渭南市临渭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5).

[8] 夏莉艳.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1):14-19.

[9] 王答雄,刘百宽.渭南年鉴[K].农业与农村经济,2012:162-165.

[10] 王答雄,刘百宽.渭南年鉴[K].渭南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2012:413-414.

[11] 申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08:21-23.[责任编辑 吴高君]

猜你喜欢
渭南农业经济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征稿启事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征稿启事
三国渭南之战
我国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概述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