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干部“圈子文化”的负面影响及有效防范*

2015-03-18 03:06文丰安
观察与思考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公权力圈子领导

□文丰安

论领导干部“圈子文化”的负面影响及有效防范*

□文丰安

领导干部“圈子文化”源自于帮派文化,具有江湖义气、帮派意识、家长制、追逐利益等特点。“圈子文化”对我国党政组织伦理价值观、对当代党政组织内部成员交际手段,领导干部相互之间团结和谐的环境,党组织的凝聚力,政治生态的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利影响。使得追逐官位、谋求特权之风;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之风;抱团取暖、权力异化之风;拉邦结派、人身依附之风等方面的危害加大。领导干部“圈子文化”往往和贪污腐败相伴而生,在罔顾党纪国法、涣散党政组织的同时,往往造成“塌方式系统性腐败”,使地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生态出现严重恶化。防范“一把手”圈子行为干扰公权力的正常运行;干部选任方式的改革与提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等三个维度是领导干部圈子效应的破解和防范之道。

领导干部 圈子文化 政治生态

群体化本是人类或者说是动物界赖以生存的一种有效方式。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照应,抱团取暖;在自然灾害或强敌来临时,他们以群体的力量共同应对灾难,抵御外力侵害,同生共死。这种以共同生存、友好相处为目的,不损害他人利益的群体行为本无可厚非。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然而,当这种群体行为演变为“团团伙伙”、“小圈子”,并进入领导干部行列,同公共权力相勾结,以捞取更多的小团体利益、挤占更多的他人或公共利益为目的时,就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危害,近期揭露的多起塌方式腐败就是典型案例,严重恶化了政治生态,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失。

一、领导干部“圈子文化”的发展及特征

(一)领导干部 “圈子文化”

圈子本身的含义是指人与人因为相同兴趣、爱好、阅历或共同的目标而结合成的非正式团体。古有“竹林七贤”、“兰亭盛会”,今有各类义工组织、志愿者协会等,这些志同道合者组成了自己的圈子。然而,当下社会和领导干部中流行的圈子却完全脱离了志趣的主题和情感的联合,而是一些党政官员为一己之私,拉关系、找门路,结党营私、编制利益联盟。有的领导干部搞“官官相护”,个别官员就是热衷于去拉各种关系、架设“天线”,触角延伸到很多领域,一些人大搞“勾兑”;个别领导干部搞“山头主义”,将其分管的领域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把自己的下属看作是家臣;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搞“官商勾结”,与企业主之间保持着一种相对较为隐秘而稳定的所谓圈子,大力去搞封闭式的权钱交易……运作方式虽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始终离不开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和权力变现、腐化堕落。

(二)领导干部 “圈子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什么是领导干部圈子?旧时多指在官场因同乡、同行关系而结成的利益小团体。现亦指在组织内部拉帮结伙进行非组织活动的小集团。春秋战国的门客制度是官场圈子的雏形,历朝历代的党争伐异是官场圈子的现实写照,但从文化角度来说,官场圈子文化脱胎于所谓的帮会文化。而帮会则是由历史上的江湖秘密组织发展而来,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组织。清中期以后,传统农业社会的渐渐解体,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以及近代都市化运动等多方面的作用,引来了大批脱离宗族乡村、行会组织的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一些破产和失业人群。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为了最基本的生存、为了保护自己家人和进行正常的交往活动,则会形成一些秘密的团体,特点是有着共同的利益。需要重新建立起自身所处的阶层之社会的网络,在这一网络组织中拟制了父子从属关系和兄弟横同关系的封建家族制度,并通过对传统宗法文化中的“忠”以及家庭传统伦理关系的“孝”之变异,而形成了以所谓义气作为核心的伦理观。为了其所谓的江湖义气而去进行所谓的“兄弟互助、肝胆相照和扶危济困”,在其内部形成了较为巨大的凝聚力,……形成了领导干部圈子文化的最初来源。

(三)领导干部 “圈子文化”的特征

领导干部“圈子”文化是个顽疾,少数人因利益结盟,把个人需要、个人利益凌驾于组织之上,胡作非为,中饱私囊,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安定团结和民主法制。虽组织构架、运行方式各有不同,但领导干部圈子沿袭了帮会文化的标志性特征:

1.江湖义气

帮会文化最基本、最核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伦理价值观就是江湖义气。帮会组织从成立之时起就会对其成员进行义气观的培养,使组织成员在这种伦理价值观的影响下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领导干部“圈子”内部也在宣扬“义气”的文化氛围,来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

现代官场文化,找“乡缘”“学缘”“业缘”盛行。把团结变成“结团”,整天忙着加入这种“圈子”,奉行“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封建遗训,所以更加“讲义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对圈子老大言听计从,以各种名义“聚会”,既部署任务、交流信息、相互帮衬,又联络感情、密切关系,能够“入会”即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时间一长,因为他们的人遍布政治、经济、金融等领域,你帮过我,我帮过他等关系,共同“效忠”同一“老大”,所以,这样结盟就会更加“牢固”,更讲“义气”,对抗法律政策更加肆无忌惮,手段更加多样,撬动国家利益付出的代价更小。因此,危害更加巨大。对政治生态的危害之大,对政治规矩的破坏之深,对同志关系的异化之大,莫此为甚。

2.帮派意识

在我国,拉帮结派的圈子意识自古有之,最为典型莫过于”战国四公子“等权贵招揽“门客”。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大光明,不染纤尘,这样的交际往来就是一种美德,不仅增进个人友谊,还有利于社会和谐。可眼下部分党员干部在所谓“圈子”里,深受封建思想荼毒,禁不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在“公与私、对与错、荣与辱”的问题辨别不清;在坚持党性原则遵守规矩上放松约束;在生活作风上打折扣,丢掉了党性原则,忘记了组织纪律,迷失了工作作风。“圈子”也就成了少数官员的牢笼。更有甚者,受派系意识影响,只知有门户、不知有组织,只知有私利、不知有公义。干部选拔,不问能力水平,只看“是不是自己人”;决策论证,不凭实情民意,只看上边喜好。以利益输送为纽带,以人身依附为特征,将正常交往庸俗化、圈子化、派系化,对政治生态的危害之大,对政治规矩的破坏之深,对同志关系的异化之大,莫此为甚。

3.家长制

封建主义以及小生产意识,在人际关系上较典型的特征,就是惟命是从以及人身依附,在人格上亦不独立。在当前反腐斗争中所表现出的一些实际情况就是,有些处于较高位置的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的标准就是以是否忠于自己,将下级作为自己的家臣,建立自己权力的圈子。作为“家长”,他掌控着圈子外各种资源的获取以及圈子内资源的分配,其成员唯他马首是瞻,老老实实服从其指示。大家都“忠心耿耿”的对所谓的“老大”,而“老大”则“义薄云天”对待大家,对于是否违背党的组织原则,是否与党纪国法要求一致却在所不惜。这种“圈子文化”,是与民主法治根本对立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的。但这种腐朽、落后甚至反动的东西在我们党员干部中滋生蔓延、沉渣泛起,应引起高度警惕。

4.追逐利益

不论以任何目的加入“圈子”,始终都离不开“权”、“利”二字,大案往往变成窝案,在近年来一些落马的所谓“大老虎”的背后,基本都有一些官员与之有着一定的利益方面的勾连,有意或无意的形成了松散或紧密,暗中或明显的“团伙”以及“圈子”。腐败问题与政治问题往往是相伴而生的。搞拉帮结派,封官许愿、收买人心,离不开金钱美色,也就不可能离开贪污腐败。反过来,如果有腐败行为,那就会想着如何给自己找一条安全通道,找保护伞,就会去搞团团伙伙,甚至想为一己私利影响组织上对领导班子配备的决定。

个别较高级的领导干部利用其自身所任职务的便利以及其在领导干部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去通过多种途径而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圈子,去寻求圈子内成员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圈子的平台进行各种权钱交易。大家极力去架设天线,官官相护,将自己所管的领域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或是以同乡会、同学会等为名义,暗中相互提携、互通款曲……

二、“圈子文化”对政治生态的负面影响

(一)“圈子文化”对我国党政组织伦理价值观的影响

“江湖义气”是“圈子”组织伦理价值观的核心特征。具体表现在:对于组织首领,为了巩固地位、扩充势力要表现出对组织成员的守信用、讲义气、扶危济困等一系列笼络人心之手段;对于其组织内部的成员,对首领一定要做到马首是瞻、誓死效忠和盲目的崇拜;其他组织的成员之间,要平等互助、福祸共担。传统圈子文化对党政组织的影响从伦理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权威观、等级观、圈子意识、哥们义气、严格的帮规帮纪对我国部分党政官员有很大的影响。邓小平曾告诫:“小圈子那个东西害死人呐!很多失误就从这里出来,错误就从这里犯起。”①《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1页。从近年落马的贪官身上,人们常能发现“小圈子”的影子。圈子内外,首要的规矩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圈子内部一人仕途高升,必定相互提携,所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要是出了问题,则必定要官官相护,百般包庇。因此,社会上常常听见某个地方出现“塌方式腐败”,班子领导被“一锅端”。

(二)对当代党政组织内部成员交际手段的影响

当前领导干部圈子性质类的所谓组织往往存在种种不想为外人所知的禁忌,并忌惮于圈子成员组成和利益关系的泄露,其组织内部联系方式、交际手段更加隐蔽。要想在当代官场中游刃有余,就必须遵守领导干部的游戏规则;此规则是游走官场必备的行话、潜规则,并且还以“义”字当头。用血缘和亲情以及同乡、同学结成的“朋党”,不断在现代政治中复活,因势力强大、盘根错节,其成员都掌握不小的权力和资源,勾连起来形成的巨大能量,会对政治、经济等产生较大影响,乃至影响政局。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社会及价值判断的体系,是基于个人情感的,也忤逆了基于现代性的国家的制度以及伦理的维度。当然也正是因为我国现代性上面的孱弱,使得江湖义气在政治上的盘踞有了契机,才会导致公共规则被私人伦理所替代,也造成了我国现代官场上的许多的乱象。

(三)领导干部 “圈子”成员心理的动态机制

所谓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仕途通畅或得到一定的物质利益,模仿其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之关系而形成一些“小圈子”,在内部以兄弟姐妹相称,其首领则是大哥,有着绝对的权威,大家对大哥的认同在于面对波诡云谲的官场,急需有一个组织或者个人让他们依赖、依靠,共同取暖。进,可以相互提携、利益共享;退,可以相互保护、风险共担。这样,“圈子”式的组织就应运而生了,加入了组织,与“大哥”有了一定的关系,就有了归属感。在组织内部营造了一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文化氛围。同样在当代官场,“大哥”和普通成员的角色万变不离其宗。在古代有派系之争,发展到如今更多表现为小的人际关系网,即所谓的小圈子、小团体,所以腐败窝案、上下数名官员同时落马的事件并不鲜见,这种在领导干部中流行的圈子文化是一种严重隐患,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在领导干部圈子中起着策划和组织以及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就是“老大”,其内部则称其为“大哥”,他是组织内的最高领导。是罪恶行径的罪魁祸首。一些手握实权的领导干部,就充当了“大哥”的角色,把属下变“家臣”,搞“小圈子”,他们通过大讲兄弟义气和知恩图报等纲纲常常,而把那些通过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死心塌地卖命于这种公权与私利结盟的小圈子。这些人把小圈子当作自己的靠山,把其中的头头当作自己政治上的主脑,鞍前马后、唯命是从。这种把其分管领域作为了其“私人的领地”,把其下属干部和群众都作为自己的“家臣”和“家丁”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我们党和国家政令的畅通,使党员和干部相互之间团结和谐的环境受到了破坏,党组织的凝聚力也削弱了,当地的政治生态亦受到了恶化。

三、领导干部入“圈”动机及危害

领导干部搞“小圈子”,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原因,这里面既有一些封建陋习的影响,当然更有较为深刻的社会现实背景的,也有少数党组织或个别党员干部在政治敏锐性方面不够强,对一些领导干部管理失范等有关。群众则认为一些领导干部大搞圈子,其主要就是积极“谋官”,或大力“搞钱”等方面的原因。

(一)追逐官位、谋求特权之风的蔓延

要在封建社会,在官品和官阶之间等级比较森严的,其差别也是较为悬殊的,一点也不允许僭越的,其特权也是不一样的,官司大一级压死人,下官是上官的仆人,那时的官不仅只是职务,更是地位和权力。这样就使得官员一门心思想当官和当大官。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的中期,旧官场中的那种对官位的追逐、对特权的谋求这样的风气已经没有了市场和基础,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影响发挥不了一点作用,社会主导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干部与群众的平等,有个别干部受消极影响,虽有谋求特权和地位的欲望,也只能埋于心底,不能显露于外。在“文化大革命”中期以后,对干部政策进行了落实,个别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特权意识慢慢显露了出来。改革开放后,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干部等级,职位高低待遇标准的体现。不同职级在住房、工资收入,用车标准、医疗待遇等等方面也拉开了差距,使一些人更加注重位置和权力,激活了一些人的特权意识,更采用不同手段去谋求官位和特权。说明封建社会中的追逐官位、谋求特权的风气已经浸染了现实的官场。

(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之风的催化

虽然干部的公开选拔任命已经得到了大力推行,但对干部的选拔主要还是委任制,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其选拔任命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没有得到根本的落实,在任命上主要还是由上级进行拍板,在民主选举上基本是流于形式的。因此,部分官员把自己仕途升迁的希望寄托于与上级搞好关系,催化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之风气。

(三)抱团取暖、权力异化之化的盛行

“圈子”文化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根深蒂固,作为一个自然人,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脱离人群。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以说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圈子。圈子并没有什么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大家聚在一起探讨共同的爱好,还可以齐心协力共同做事情。但圈子一旦与滥用权力现象联系到了一起,那自然就使得圈子内的人得到了各种利益,也使得圈子变了质。很容易成为诱发腐败的温床。

其实,个别领导干部搞“圈子”,主要就是给自己找到一个避风的港湾和强劲的靠山。“圈子”内部的人核心就是利益,纽带是权力,对内他们是抱团取暖,对外则是相互扶持,最终结果却是导致权力变味,罔顾党纪国法,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也被破坏贻尽。这对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较坏的影响,也易诱发腐败,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若任其发展,必然导致党内风气不正,政治生态受到较大恶化。

(四)拉邦结派、人身依附之风的危害

领导干部“小圈子”是指在市场经济上出现的趋利的“怪胎”。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缺位、失位,是领导干部“小圈子”的形成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的党组织对其范围内的党员领导干部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在其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较为薄弱,对一些有一定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没有重视,听之任之,甚至放任自流。现在有些党员把党内关系庸俗化,信奉那种拉帮结派的所谓“圈子文化”,整天就是去琢磨如何去拉关系和找门路,遇到事情就通过熟人来解决,办事不是靠组织程序而是靠熟人、靠关系。

有的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不健全,有的是“民主”不够,一把手搞“一言堂”问题,有的是“集中”不够,班子成员把分管领域当成“私人领地”,各自为政,内耗严重;有的只对上级领导负责而不对组织负责,把与上级领导的关系搞成封建主义人身依附关系,眼里没有组织,只有“主子”;有的办事不靠制度、规则,而靠关系、潜规则,编织形形色色的关系网;有的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管理不严,组织生活形式主义、走过场,等等。

部分领导干部以牺牲公共利益换取个人的职务晋升和经济利益,形成官官勾结、官商勾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连环输送的利益链;一些领导干部与企业老板推杯换盏、称兄道弟,结成利益纽带,进行封闭式权钱、权色交易;一些干部兼职普遍,制造权力寻租的空间,进行利益输送,使权力变现。这种“圈子文化”往往和贪污腐败相伴而生,在罔顾党纪国法、涣散党政组织的同时,往往造成“塌方式系统性腐败”,使地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生态出现严重恶化。

四、有效突破圈子效应的机制与思路探索

近些年来,个别领导干部为了照顾亲戚、朋友、下属、战友、同学、同乡,滥用职权、任人唯亲,有的借搞战友会、同学会、同乡会,到处拉关系、找门路、搭天线,搞“小圈子”,或谋求升官,或贪图钱财,搞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将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变成了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这些实则是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危害了党的肌体健康,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终将受到党纪国法严惩。如何打破“圈子文化”对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三个维度论述领导干部圈子效应的破解之道。

(一)防范一把手圈子行为干扰公权力的正常运行

当前随着反腐败斗争的进一步深入,自从山西出现“塌方式腐败”现象,这一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挖出一个,牵出一串”这样的的案情真是令人触目惊心,“一个人倒下去,一群人睡不着”这样的现象更值得很多人去反思的。腐败窝案,折射出了搞团伙,拉帮派的症结。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铿锵宣示“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①《维护团结不许拉帮结派——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人民日报》2015年1月22日。,这就更显得振聋发聩。

于个人方面,要远离这种“小圈子”,领导干部首先要加强学习,锤炼党性。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当领导干部的,只要自己行得正和坐得端就一定能立得住,也就不怕别人拉拢和腐蚀。只有大力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就自然有了拒腐防变方面的能力。因此,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政绩观,反对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次要慎交友。领导干部在结交朋友方面尤其要慎之又慎。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与人之间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有距离才能产生美,不要搞得黏黏糊糊的。要加强党性修养,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择友观,把各种不良的交友思想和行为扼杀于萌芽。

创新公权力运行体制机制,确保在地方公权力机构,集体领导体制、民主集中制原则、任期制的权力形式。在制度建设方面,完善中国特色集体领导体制,使之成为中国独特的政治优势。要用创新的行政运行体制机制,确保每个地方公权力机构,在公权力运行中,集体领导体制、民主集中制、任期制,能够切实得到准确、稳定、连贯地执行。用创新体制机制的办法,根治在地方公权力运行中,出现的“一个人决定权”表现出得“人治”和“官本位”给个别区域和单位造成政治文明退步的现象。构建长效体制机制,避免地方公权力机构,在公权力运行中偏离正确轨道,制造寻租空间。

解决“一把手”监督难题,摸索确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形式,代替决定权单一的传统模式,解决国家公权力体系内,在公权力运行中“一把手监督难题”。从宏观视角和运用系统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完善健全我国的公权力运行体制机制,探索更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方式方法、科学路径。

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加强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体制机制,树立下级干部不是领导干部家臣的意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数十万个公权力机构,都是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同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施行统一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是为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等,公权力全体,都是为了上述同一目标,而不是为个人谋私利。

(二)用干部选任方式的改革与提高来破除 “圈子”效应

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先进的集体领导体制、民主集中制原则、任期制的权力形式,是破解“圈子”难题的制度保证。好的政治制度,还需要运用管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好的政治制度的贯彻执行,创新公权力运行体制机制成为必然。

1.加强集体领导制建设。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班子内部定期轮换工作岗位,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和责任机制,形成决定权在每位成员手中短期、透明和决定权在班子成员内,使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地位平等、话语权平等、行使决定权机会平等;完善班子成员内部激励机制、监督制衡机制、岗位责任制,保障地方公权力机构,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决定、命令准确性,破解政令不通顽症;施行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岗位责任制,谁在岗位谁负责,在什么岗位负什么责。形成地方公权力机构,党政领导班子内部的运动平衡机制和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以此强化“集体领导制”。

2.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健全各级领导班子实施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的机制保证。用党政领导班子民主运行机制,消除“一霸手”、“一言堂”,产生的“人治”根源,真正消除有些地方“一人一票”,已经成为“一人全票”的现实。完善健全地方公权力机构领导班子成员,民主运行公权力的机制。“打铁还需自身硬。”施行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更需要公权力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在公权力机构运行中,首先实施民主运行机制,确保“集体领导制”优势的充分展开。保障“民主集中制”的准确执行。

3.加强任期制建设。消除“一把手”任职期内产生的“一个人为中心”的各种顽疾。领导谁在岗位谁负责,在什么岗位负什么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体制,终身追究。同时加强公务员准入、晋升制度建设,逢进必考、逢升必察,健全公职人员选拔机制,让德才兼备的人能够脱颖而出。

4.加强宣传警示和教育引导,以预防机制抵制“圈子效应”。新媒体环境下运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手段进行宣讲教育,注重典型示范,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对照中反思反省,深刻了解“圈子文化”对我国政治生态与个人发展的危害,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远离和抵制“圈子文化”的侵扰。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通过党性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价值观念的灌输与培养,营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公职廉洁氛围,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廉洁行政、依法用权,在各种诱惑和考验下,具备识别判断的慧眼和具备抵制反对的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源头上破解“圈子文化”的印象,净化我国政治生态环境。

(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 “圈子”效应

要对权力的结构进行改革,对权力运行进行规范。其实腐败的本质就是对权力进行私用以及滥用,所以,破解领导干部圈子现象必须以“权力过分集中”这个“总病根”为原点,就是以权力的结构改革作为核心,用立法去对权力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制约。要对权力的结构进行改革,首先就是要坚持有限政府这样一种理念,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积极简政和放权,对政府的职能进行转变,行政审批制度要进行改革,发挥好市场的重要作用。其次就是要加强监督,要完善好监督制约体制和机制。要通过立法去实现权力的法治化,从而对圈子进行限制。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圈子效应,权力要依法行驶,要建立好制度,从制度上去根除圈子文化及其发展,廉洁就是要做到:在决策上要严格依法依规,要使用权腐败从源头上得到遏制和根除;要在具体的行政过程中依法,对政府权力行使采取清单制;要积极对政务进行公开以及阳光司法,从而做到以公开去促进公平;要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注重让群众参与,通过一系列的立法,使领导干部的权力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这样既服务了群众,让广大群众满意,又依法行政,促进了法治治理的现代化,从而破解了圈子的效应。

(四)加强纪律建设,通过严明纪律来破解 “圈子”效应

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如果缺少严格纪律和制度来加强约束,对一些干部来讲就好象“牛栏关猫”,只有加强纪律的约束,让基层党员干部们树立法纪的意识,思想防线筑牢,做事讲规矩,就不会加入圈子,不会做与法违悖的事情来。有严密的纪律并有效的执行,形成了长效制度,“圈子”效应就能得到破解。

责任编辑:凌 雁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党的基层组织法治化治理腐败研究”(15BDJ023)、重庆市社科规划课题“加强一把手权力行使监督研究”(2014ZDZZ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文丰安,男,重庆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部副部长,重庆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重庆 400020)。

猜你喜欢
公权力圈子领导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司法能为约束公权力做些什么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向度
行政诉讼法视野下的行政合同探析
朋友无圈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你的圈子在哪里
朋友无圈
公权力为何这般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