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
目前,小学美术课堂仍然存在“重讲授、轻参与,重技法、轻创造”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也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维空间,所以学生的技能、兴趣与创造得不到发展。新课改积极倡导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课堂,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自主探究中得到体验、得到发展。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下面是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个人探求知识的源泉,是一个人发展思维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具有学习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才会在课堂上动起来。因此,在学习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时,我总是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好奇心强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1.用“新”激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他们会对那些新奇的东西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在学习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时,我常常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新意,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例如,在学习《印出来了印出来了》时,上课时,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湿泥块,让学生印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孩子们有的拿出小刀印,有的拿出尺子印,有的拿出铅笔印——这样的事情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是新鲜的,他们的兴趣顿时浓厚起来。
2.用“美”激趣
“美”是美术课最独特的地方,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在学习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时,我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需要、审美意识、审美潜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教材之美和生活之美,给学生营造一个美的氛围。例如在学习《装饰瓶》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部分中国的陶瓷艺术品,同学们被这些美丽的作品深深吸引住了,对本课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参与意识,孩子们正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起来。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巧妙地牵动那一颗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我们的课堂才能活起来,学生的心才能动起来,才会唤起孩子们内心的情感,让他们主动进入探索当中。因此,在学习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时,采取这样的措施:
1.运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
音乐是一种启动联想和想象的听觉艺术,它激荡我们的心灵,抚慰我们的情绪,对渲染气氛有很好的作用。如果说音乐是一种抽象艺术,那么美术就是一种形象艺术,如果我们把音乐语言和美术语言结合起来,那就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学习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时,我常常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走进大自然”时,上课伊始,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轻音乐,孩子们在起伏的旋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2.运用实物创设教学情境
实物是直观、形象的,也是最有效果的,有时,我们千言万语说不明白的东西,一览实物就很清楚了,直观性教具在许多科目中都有运用,可是,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得更广泛。因此,在学习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时,我常常用实物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学画虾”时,我就带着几只虾进入了课堂,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他们主动地观察着虾的形态和动作,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总之,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动起来是目前美术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我们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只有带着激情走入课堂,运用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我们的美术课堂才能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闫琴.立体教学,让美术课丰富生动起来.教与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