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晶
“如果我是那个小孩该多好,可以在你怀里淘气的撒娇,在你关爱的话语中满街的乱跑,好想听听你那久违的声音,宝宝别摔跤……”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
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孩子集中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一、祖辈的“爱”助成长
现如今在农村,隔代教育已经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家庭教育模式。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温室效应”呢?
1.老年人要注意学习利于孩子成长的新思想
尽量用现代科学的、文明的方式来抚养教育孩子,而不要遇事即责骂、鞭打孩子,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以身作则,尽量戒掉以往的陋习,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
2.“不是不爱,不可错爱”
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有尺度,一方面要表现亲情之爱,同时也要彰显教育之爱,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才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3.外出的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给孩子更多的关爱
寒暑假尽量接孩子在身边,让他们明白自己是被呵护、被惦记着的,而不是被遗弃在寂寞下成长的孩子。多与老人和老师联系,这样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
二、学校的“爱”助成长
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大部分的家长因为经济条件受限而选择在外经商、务工,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已经占到了学生总数的80%以上,那么,如何关爱“留守孩子”,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呢?
1.每个班级都应建立留守孩子档案
包括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等等,教师应不定期的家访留守儿童,与其家人互相沟通,从而制定出有利于其精神成长的计划,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以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活动
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各种活动方案,让孩子在游戏中懂得道理,例如,通过“亲力亲为”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争分夺秒”活动,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的时间。通过给孤寡老人“送爱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懂得在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3.一对一的“爱”
让两个离家比较近的留守儿童成为“手牵手好伙伴”,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在每个节日里,让他们共同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送给其他学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在班上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的专栏,制作一些爱的标语,记录孩子每天的心情与发自内心的话语。让这一句句爱心宣言组成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让孩子从内心发出阳光般的微笑。
三、社会的“爱”助成长
由于政府的相关政策,导致农民工的子女上学问题得不到保障,所以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由老一辈人来教育抚养。据调查,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而地方政府作为管理公共事务的主体,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担任重要角色。那么,如何让孩子在有限的条件下身心健康地成长呢?
1.地方政府应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并积极联合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
联合公安部门集中清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把网吧作为整治重点,严格执法加强监督,为留守儿童创造绿色空间。联合卫生部门,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保健工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成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阳光驿站”
动员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发挥他们的余热,建立农村留守儿童跟踪教育服务点。开展针对老年人的隔代教育培训,学习教育新观念,为留守儿童举办爱心活动,开展法律讲堂让他们能知法懂法守法。
3.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存在缺陷,监护力度不够、监护方式不稳定、监护倒置、监护职责不明确等
地方政府应建立并完善举报机构,防止他人虐待留守儿童,由群众实行监督,尽量阻止对留守儿童进行辱骂、恐吓,联合公安部门突出特殊保护,严厉打击拐卖、虐待、伤害留守儿童的犯罪行为,违者将依法严惩。
农村隔代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的问题,如此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教育,将会变成一个难解的社会问题!虽然农村隔代教育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无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已无法改变。但减少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给农村隔代教育孩子更多的关怀却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不仅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此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解占彩.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经济论坛,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