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柿蒂纹空间性研究

2015-03-17 16:18刘焱
关键词:空间性

汉画像柿蒂纹空间性研究

刘焱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汉代墓葬建筑以石头为基础材料,经工匠技巧繁复式雕刻手法刻画出内容题材丰富的汉画石。柿蒂纹起源于西汉末年,广泛用于汉代墓葬建筑装饰,是汉画像中屈指可数的植物类装饰纹样,柿蒂纹研究为数甚少,旨在从结构空间、叙事空间、心理空间三方面对汉画石柿蒂纹进行诗学性质的空间阐释,从柿蒂纹自身图式、在天地人鬼四界空间的位置等诸多方面揭示柿蒂纹物象作为汉代艺术升仙符号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画像;柿蒂纹;空间性;升仙

作者简介:刘焱,在读硕士,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汉画像艺术研究。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6-0053-3

中图分类号:K203

作者简介:李敬科,在读博士,浙江大学;副教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项目(2013YB08)阶段性成果;浙江省教育厅项目“近二十年中国休闲哲学发展态势的计量研究”(Y201430931)阶段性成果。

海德格尔说过:“人与位置的关联,以及通过位置与诸空间的关联,源始地归属于人之栖居。人与空间的关系无非是从根本上得到思考的栖居。”①汉画石出土于汉代墓葬建筑,汉墓形制按照天人合一宇宙观构建,柿蒂纹在汉墓中所处方位特殊;其形态样貌也蕴涵远古原始信仰,作为图画天地的汉画石丰富纹样中植物纹样的代表,折射出汉代人追求理想乐土达到升仙终极目标的心理空间。

一结构空间

汉初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修生养息政策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文景之治盛世局面。汉代人在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的背景下,产生了热衷追求长生不死或死后升仙的浪漫主义情怀,由此兴修墓葬,盛行厚葬之风。

汉代墓室选址深山,依傍山体凿山深入而建,墓室深藏山体内部。墓室建造依据“天圆地方”模式,顶部呈圆拱形,密布天文图案:三足乌代表地太阳,玉兔、蟾蜍和桂树象征地月亮以及群星等;其他区域一部分可以看做是汉代人将日常生活场景复制进入墓室:历史故事图像、祥瑞图、战争图、狩猎图、庖厨图、乐舞百戏图等;②汉人渴望死后升仙进入西王母等仙人居住的昆仑山仙境,所以墓室最核心的部分为升仙图案,汉墓设有诸多升仙意象,有代表性的墓室内壁画像石图案为汉阙、墓门、兔车、鱼车、鹿车等,棺椁内部头部或脚部挡板也有升仙途径意味。墓室建好或者说埋葬仪式完成后,墓室内部构成表现为一种宇宙象征主义的图式。③

1.结构空间样状。

基础形状柿蒂纹为中间圆形,四周呈发散状四片花瓣指向四方,形似落叶大乔木柿树果实花萼柿蒂而得名。然则柿蒂纹图案非一成不变,为四片花瓣图式,“图式”的概念,带有“图像模式”的含义,④柿蒂纹变异体:由五个柿蒂纹组合成复合型柿蒂纹;柿蒂纹周围四瓣花变异而为八瓣样式;中部出现类圆形莲蓬状柿蒂纹。

2.结构空间方位。

汉代墓室顶部象征天,天象构成完整,是外部世界的缩影,更是死者升仙场所。柿蒂纹于汉墓室装饰方位多处于墓顶部正中方位,在天的正中间,所以在墓室方位上柿蒂纹图式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巫鸿在《礼仪中的美术:马王堆再思》中指出:“帛画不再是一件独立的‘美术品’,而是整个墓葬的一部分;墓葬也不再是现成的建筑,而是仪式过程中的产物。”⑤这里的仪式囊括在死者升仙这一大仪式之中,结合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中柿蒂纹处于升仙入口的方位来看,其重要程度在汉画中不言而喻。

二叙事空间

汉画石柿蒂纹不仅是究其结构空间样状与方位而言较为特殊,仔细分析其内涵意义,可以发现柿蒂纹有广泛的叙事空间。

1.柿蒂纹与河图洛书。

《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⑥之说。河图洛书为两幅高度抽象符号图片,著名国学家张一指在其系列讲座《大易漫谈》第十四期详细地对这两幅图进行解读。五行学说起于西周末年的“五材说”, 《国语·郑语》有:“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⑦《左传》中:“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⑧以及 《尚书·洪范》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⑨五行属性渐次抽象出来,形成固定组合用法,用于推论其他事物。五行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河图是五行相生图,按照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循环相生;洛书为五行相克图,遵循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轮回相克,相生为德相克为功,如此相生相克相反相成使得大自然运转井然有序。汉画像柿蒂纹由中部圆形与四瓣花彼此相生相克聚结组成为一个整体,呈现五行叙事空间,就其自身形状而言可以看做与河图洛书相同五行相生相克原始思维的表现形式。

河图洛书也叙述宇宙立体空间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河图与洛书两幅图四周抽象数字图案方位有细微变动,而中部形似柿蒂纹样图案没有变化。柿蒂纹在象征宇宙世界墓室顶部正中方位,也可以说明柿蒂纹宇宙中心地位的叙事空间。

2.柿蒂纹与楚帛书。

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晚段的楚帛书四周绘有十二月神并附有文字,文字略述十二月神职责,将十二月神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神,每一季节最后月份之神为主管该季节之神。柿蒂纹指向四方的四瓣花叶也可看做指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帛书中有这样的描述:伥曰青 □檊 二曰未〈朱〉四单(檀) 三曰 □黄难(橪) 四曰 □ 墨(黑)檊。这里出现“青”“朱”“黄”“墨”四色,让我们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象。古代将二十八星宿平均分成四个星区,将每个星区幻想为一种动物,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四神也称为四象,其中东方以青龙为代表,西方以白虎所指,朱雀指南方,北方以玄武为代表。柿蒂纹装饰于墓室顶部苍穹正中方位,柿蒂纹样状本身呈四瓣花指向四方,即指向东西南北四方。

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阐释了他的宗教观:“我说的宗教,指的是对被认为能够指导和控制自然与人生进程的超自然力量的迎合或抚慰。”⑩《金枝》中有诸多植物崇拜的巫术介绍,体现西方原始思维中对植物的敬畏。植物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亦是不可或缺之元素,帛书四个角方位也画有植物样貌,柿蒂纹则作为指向四方的画像石植物纹饰折射出古人原始思维中植物崇拜信仰。

三心理空间

有研究者这样刻画汉画像艺术整体的心理空间:“汉画像艺术是汉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图画天地、品类群生,刻绘出一个汉代人心目中的理想乐土。它最直接地描绘了汉代人对死亡与重生的态度,描绘了汉代人对世俗与超越的追求,描绘了汉代人对长生不死、长乐富贵、长宜子孙以及天人合一的向往。”汉墓作为汉人死后升仙场所可谓无所不包,墓室内部各处设计皆有其存在意义,正如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哲学观。上文已从结构空间与叙事空间两方面,从柿蒂纹自身结构方位、柿蒂纹与阴阳五行、四季运转等方面简要论述其在墓室中有其独特意味,那么柿蒂纹被设计配置于墓室顶端是人为的,必有其人化的心理空间可供探讨。

1.柿蒂纹与汉代升仙思想。

汉代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时代,人们追求长生不老,对炼丹术的热衷追求也从不是裹足式地,更加笃信灵魂不死,所以墓室建造完全服务于升仙思想。柿蒂纹作为汉代人运用于墓室内部的植物装饰纹样,体现浓厚升仙内涵。

(1)升仙是为了不死——灵魂升天。

汉代人为灵魂不死信仰找寻一套升仙模式,柿蒂纹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被发现时是覆盖在內棺顶部,这幅帛画是描绘天地人鬼四层世界的生动写照,由下往上看来:最下面一层是鬼怪世界,上一层是人间万象,这两层在“T”形帛下部,人间上层是以西王母为代表的昆仑山仙境,最上面一层是天界,这两层处于帛画上层,上层宽于下层。在人间与仙境入口处,人间有一个待开地花苞,仙界有两个仙人呈作揖形态,这是汉代人升仙梦想实现过程中重要一环,可谓抓住时机,促成飞跃。这里的花苞样状植物纹饰可看做汉代人的植物崇拜信仰,柿蒂纹饰在宇宙仙界入口处扮演重要角色,蕴涵汉代人浓郁的升仙思想。

(2)升仙是为了重生——宇宙轮回。

人类对植物怀有崇敬之心,弗雷泽在《金枝》中说:“在原始人看来,整个世界都是有生命的,花草树木也不例外。它们跟人们一样都有灵魂,从而也像对人一样对待它们。”“在原始社会常常把树木看作为神,认为它是帝王神人的体现。”汉代墓室构造呈现天圆地方,汉画石中柿蒂纹出现在墓室顶部处于宇宙中心方位,可将墓室拟作一个巨大果实样状,推而广之与墓室宇宙象征主义构造结合,墓室亦可以看作新生植物果实。除了植物果实,柿蒂纹四周纹样类花瓣状,果实由授粉后花的子房孕育而成,基于原始植物信仰,不管墓室是植物花苞或者是人类母体之脐,柿蒂纹广泛运用于汉代墓室顶部都富含孕育新生命意味,是汉人宇宙轮回不断情感的心理寄托。

2.柿蒂纹与汉人防火意识。

旧石器时代,人类获取自然之火使用并储存,传说中上古时期燧人氏利用工具钻木取火。民以食为天,人类由食生到食熟,火的发明为人类生活翻开文明进程新的一页。然而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火的灾害也是不容忽视的,智慧的先民又在长久的生活经验中找寻各种防火方式,以文与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莲华出自水中,佛教建筑在佛教愿生净土思想笼罩下多有莲华纹装饰。藻井是佛教建筑顶棚独具特色凹面装饰物,分为方形或圆形,其中圆形藻井形状为类似莲蓬的伞盖形,凹面内的绘饰或雕刻以莲华纹为主。张衡《西京赋》有云:“风俗通曰: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藻井中莲华纹用于压伏火魔,有为建筑防火作用,那么佛教莲华纹饰重要作用之一是防火。柿蒂纹形似佛教莲华纹样,二者可以解释为人类共通的原始信仰,将佛教莲华纹泛化,柿蒂纹饰在汉代墓室中也有防火作用,这表明汉代人心理上有完整地构造升仙空间的设想。

已有的图像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种类型就是从外在客观自然或上帝出发,把图像视为人对外在世界的模仿;一种类型就是从内在主观自我意识或欲望出发,把图像视为人的内在精神的表现。”从结构空间、叙事空间、心理空间三个维度分析柿蒂纹的空间性,是对外在的植物样状的模仿,对宇宙图式的参照。“人是会思考的苇草”,柿蒂纹是历久以来汉代人积累丰富生活生产经验前提下利用图式表达升仙诉求的重要植物纹饰。

注释

①[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②朱存明:《汉画像之美》,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46页。

③朱存明:《汉画像之美》,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39页。

④顾颖:《论汉画像乐舞图的艺术图式——以沂南汉墓汉画像乐舞图为例》,北京:《装饰》,2013年第2期,第76页。

⑤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2页。

⑥[清]阮元 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0页。

⑦[春秋]左丘明:《译注国语》,秦峰译注,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609页。

⑧[清]阮元 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36页。

⑨[清]阮元 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99页。

⑩[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2][英]弗雷泽.金枝[M].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2006.

[3]巫鸿.礼仪中的美术[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朱存明.汉画像之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李鸿祥.图像与存在[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6][春秋]左丘明.译注国语[M].秦峰,译注.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7][梁]萧统,编.文选[M].[唐]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清嘉庆刊本)(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

[9]邢龙,朱存明.汉画像神话“理想乐土”的空间诗学探讨[J].上海:中国美术研究,2014(3).

Calyx Pattern Extensity of the Carved Stones of the Han Dynasty

Liu Yan

(School of Literature,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China)

Abstract:The rich theme and content of the stones of the Han Dynasty are depicted by the artisans’ complex sculptures skills. Calyx Pattern is originated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the tombs’ building decoration. It’s the portrait of plant decorative patterns in the Han Dynasty Stone in a few lines and few of people research it. It not only explains the poetics of space of Han Dynasty stone Calyx Pattern base lines from structure space, narrative space, mental space, but also to reveals the spe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Han Dynasty art from the pattern images of Calyx Pattern and the position in the four world which is included in the Heaven, the earth, the world and the ghost.

Key words:carved stones of Han Dynasty;calyx pattern;extensity;immortal

Class No.:K203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空间性
《哈莱姆二重奏》的空间性探微
“公共阐释论”与审美活动作为时间意识的空间性、同时性
语言与认知的空间性及其时间拓展
装置艺术对壁画应用的影响
论《古代文学》教学中的“钩联”
浅谈夸饰文学
走进孩子心灵深处,倾听花开的声音
南京明城墙维护与空间性分析
借助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有效突破英语的“时间性”难点
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审美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