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欲望中的罪与罚——创伤理论视角下《榆树下的欲望》剧本分析

2015-03-17 23:33李丹
关键词:罪与罚

人性欲望中的罪与罚——创伤理论视角下《榆树下的欲望》剧本分析

李丹

(洛阳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471000)

摘要: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奥尼尔运用心理分析学中的创伤理论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人类悲剧,揭示现代人灵魂深处的欲望、罪孽产生的根源,将裹着希腊悲剧外衣的现代美国悲剧演变为各式人物在自身创伤驱使下心理不断变化发展的结果,从而表达了他对人性、罪与罚、救赎的思考。

关键词:《榆树下的欲望》;创伤心理;罪与罚

作者简介:李丹(1984-),女,河南洛阳人,助教,硕士。

中图分类号:I106.35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4-12-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

Sins and Redemption of Human Desire: Modern Trauma Theory inDesireUndertheElms

LI D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0, China)

Abstract: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O'Neill perfectly uses trauma theory, a small branch of modern psychological analysis, to explore human tragedy in the context of a new era, revealing the real root of human desire and sins, changing the modern American tragedy covered in Greek mythology into the definite conseq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storted mind driven by humans' inner trauma, reflecting modern thought of humanity, sins and redemption, and salvation.

Key words:DesireUndertheElms; trauma; sins and redemption

尤金·奥尼尔是20世纪美国的戏剧巨匠,他的剧作是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与发展,并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小说的影响。奥尼尔剧作中经常反复出现原罪、赎罪等主题。在他看来,“科学和物质主义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新上帝来为残存的原始宗教本能找到生存的意义”[1]。在其创作中期的剧作《榆树下的欲望》中,奥尼尔将心理分析融入剧本创作,展现了在精神荒芜的现代美国,人们如何压抑自己内心,否定存在的价值。

一、现代创伤理论及其在《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应用

创伤理论作为心理分析理论的一个小分支,主要被应用于研究遭受创伤后人的不断扭曲的心理以及因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反常甚至疯狂的行为。早在《心理分析引论》一书中,弗洛伊德就提出了创伤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毁灭作用。创伤记忆主要源于战争、事故或其他危及生命的可怖经历,给人们的内心世界留下无法治愈的伤痕。因此,“在遭受创伤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将产生根本性的动摇,对现在和将来都无法产生兴趣,一生将沉浸在创伤记忆之中”[2]218。简而言之,任何剥夺人生命中无法或缺之人、物的行为都将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创伤,而这种创伤对人的内心世界及未来性格发展都将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弗洛伊德之后,凯罗琳·格兰 (Caroline Garland) 等心理学家学者不断地完善、改进创伤理论。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创伤与一个人的幼年经历及其成长史有紧密联系,对受创者内心世界影响深远。一旦遭受严重创伤,人们将无法摆脱创伤记忆留下的阴影,内心世界将逐渐变形扭曲,直至坠下痛苦的深渊。这一对创伤理论的重要补充印证了创伤对一个人童年及成长过程的影响作用,修正并完善了弗洛伊德的创伤记忆理论。可以说,现代创伤理论的贡献正在于完善了创伤对人受创后生活的严重影响——创伤不仅摧毁了人的内心世界,更加导致了人自身的无安全感及对他人的不信任,最终改变人的性格及以后的人生道路。更重要的是,创伤带给人的毁灭性影响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不仅如此,创伤和本我、自我、超我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遭受创伤后,本我将无法再次承受与受创情境相似的情境。人所遭受的创伤越沉重,时间越久,本我就越难以压倒创伤的控制而返回以前理智的状态。每个人受创后的表现不一;有人完全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人对自我产生怀疑,还有些人会热衷于追求极度刺激甚至威胁自身安全的冒险行为[3]。

《榆树下的欲望》中,埃本与阿比之间的爱情悲剧不仅借鉴了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王恋母情节,同时也与埃本和阿比幼年所遭受的创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创伤在他们身上发挥出毁灭性的力量,将他们带入人性覆灭的深渊,并为自身欲望背后的罪孽付出了代价,借用此剧,奥尼尔也实现了对当时那个摧残人性美德的病态清教社会的讽刺与批评。

二、《榆树下的欲望》中人物心理创伤根源

奥尼尔剧作中经常出现推动人物命运的“背后的力量”[4],在《榆》剧中,这种力量则演变为掌控他们精神世界、带领他们步入死亡深渊的创伤心理。而卡伯特农场旁的两棵榆树,“那弯曲蔓生的树枝覆盖着屋顶,看上去既像在保护着房子,又像是抑制着它”[5]9,既象征埃本已故母亲的亡灵,同时也象征剧中人物内心深处暗藏的创伤,预示着农场中即将发生的悲剧。

具有强烈俄狄浦斯情节的埃本,热爱自己的母亲,厌恶自己的父亲老卡伯特。埃本幼年丧母及目睹父亲对母亲的冷漠与无视,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不可愈合的创伤。在人遭受极大心理伤害时,创伤就会形成,并使受创者安稳舒适的生活被打破,内心世界留下无法愈合的伤口。自幼丧母的埃本,在得不到父爱补偿的境况下,深受创伤影响;创伤支配着他的心理,与兄弟、父亲争夺农场所有权、报复自己父亲为已逝母亲进行复仇。正如埃本所说:“我是母亲的,每一滴血都是她的。”[5]16埃本认为要让母亲安息,唯一的办法就是夺回属于母亲的一切财产,向父亲不惜一切代价的复仇。当年轻貌美的继母阿比来到之后,在创伤心理的内在驱动下,埃本有意或无意地实施将自己与其他人推向深渊的复仇计划。与阿比的相恋,不仅是埃本恋母恨父情结的体现,同时也是埃本内在的创伤借机向自己父亲报复的结果。尽管阿比用混杂着性爱与母爱的情感诱惑埃本,“将代替你的妈妈,我将做她曾经做过的所有的事”[5]65,致使常年缺乏母爱,极度思念母亲的埃本将对亡母的感情转移到阿比身上,然而他对阿比的爱却不是那么纯粹,其中掺杂了他因自身创伤而形成的复仇欲望。

而阿比在嫁给凯伯特之前受尽磨难,很早成为孤儿的她不得不替人家干活以维持生计;前任丈夫是个酒鬼,总是虐待她,最终孩子夭折,丈夫也病死了。所以对阿比来说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家成了压倒一切的欲望,她认为“一个女人是得有个家”[5]36,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家才能得到生存的保障。幼年痛苦贫困的生活、无家可依的绝望成为阿比的创伤记忆,驱使她嫁给大自己30多岁的老卡伯特,勾引继子借腹生子图谋农场的所有权。因此,当阿比被年轻健壮的埃本吸引而勾起情欲时,内心更多地涌起的是对过去痛苦记忆的不甘和怨恨,并在创伤记忆的支配下勾引埃本达到自己争夺农场的目的。

埃本与阿比两人间的猜忌、对农场的争夺、畸形报复式的爱欲,各自内心深处的创伤记忆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不纯粹的爱情终究不会经得起考验,掺杂复仇欲望的爱情也定以悲剧收场。

三、《榆树下的欲望》中的罪与罚

《榆树下的欲望》中,奥尼尔运用“堕落-受罚-忏悔-救赎”这一叙事模式揭示人在罪与罚后如何完成自己最终救赎的心理路程,“客观上说这一结构与基督中的罪与罚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6]。由于自身所受的创伤及创伤支配下产生的欲望,埃本与阿比本就乱伦的爱情掺杂了更多利益的因素;尽管奥尼尔为二人的爱情惋惜,对禁欲制度下人性的沦丧愤慨,依然借用罪与罚的叙事模式向世人展示内心受创扭曲后的悲剧下场。

剧中最后一幕,埃本认为阿比只是利用他生下一个男孩,“就像当初我怀疑的那样,把一切都吞掉了”[5]79,从而达到她谋求农场的目的,埃本心中因爱欲而被压制的创伤再度浮现。这时,埃本回想母亲因被父亲欺骗而失去农场及生命,受创的内心无法抑制创伤对他心理的支配,驱使他否定二人间所有的情感,驱使他逃避现实,最终酿成亲生儿子惨死的悲剧。而在埃本要离开自己时,阿比再次感受到了无家可依、孤苦伶仃的痛楚;在创伤心理的内在驱使下,阿比狠心杀子,借此向埃本证明自己对他的爱。

阿比与埃本所生的孩子之死,不仅是阿比与埃本在清教压抑统治下的悲剧,也指代了二人因犯下不伦之罪而遭受的惩罚,就如埃本所说:“他是我们的罪过生下来的孩子”[5]97;最终二人认清自己犯下的罪孽,共同接受最终的惩罚。剧中的新生儿之死不仅象征着埃本与阿比乱伦爱欲的罪孽与惩罚,同时也象征着二人内心创伤记忆的消逝;在经历由内心创伤引发的复仇欲望、生存欲望后,在经受乱伦的罪孽和丧子的惩罚后,埃本与阿比完成了对自身的救赎,二者爱情因此变得纯粹。

榆树下的欲望,不仅是在禁欲式清教徒统治下对肉体的渴望,同时也是埃本本我受创后的复仇欲望及阿比创伤记忆支配下对家的追寻欲望。埃本与阿比的悲剧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展现当时被压抑、扭曲的人类情感,控诉当时清教的高压禁欲统治。但同时,他们的悲剧也因自身欲望被各自的创伤记忆所驱使,在利用与被利用中迷失了自己的本心,犯下罪孽。而最终的惩罚不仅意味着创伤对人心理的毁灭性打击及本我受创后二者必然的悲剧结局,更意味着罪与罚之后的解脱与救赎。

四、结语

《榆树下的欲望》创作于20世纪中期,其人物间错综复杂的恩怨纠葛及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值得不断地探索和诠释。奥尼尔摒弃了希腊神话中神祇对人类命运的绝对掌控,将心理分析中的创伤理论应用到剧中,洞察人性的内心世界及意识形态,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人类性格悲剧,阐述了现代人对人性、罪与罚、救赎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弗吉尼亚·弗洛伊德.尤金·奥尼尔的剧本——种新的评价[M] .陈良廷,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506.

[2]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 高觉敷,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218.

[3]Garland Caroline. Understanding Trauma——A Psychoanalytical Approach [M].London: Duchworth, 1998:9.

[4]Berlin Normand. O'Neill' s Shakespeare[C].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74.

[5] (美)尤金·奥尼尔. 榆树下的欲望·漫长的旅程[M].欧阳基, 蒋嘉,译.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6]廖可兑.尢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1999)[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42.

猜你喜欢
罪与罚
明星逃税罪与罚
解脱与救赎
从《罪与罚》中的女性形象看作家的女性观和宗教观
房地产的“罪与罚”
浅析《罪与罚》中的犯罪、惩罚与救赎
百度商业模式“罪与罚”
浅谈“中介新娘”的堕落与救赎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描写艺术之比较——以《罪与罚》和《安娜·卡列尼娜》为例
10年“罪与罚”,宽恕那个偷走女儿的情敌
从《鸿门宴》《项羽之死》看项羽的罪与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