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关联

2015-03-17 21:24朱丽霞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本质主体理念

顾 硕,周 婷,徐 娜,朱丽霞(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当代高校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关联

顾硕,周婷,徐娜,朱丽霞*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大学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生为本、以师为本,这是当前人们关心的一大热点问题。文章首先论述这三者的本质内涵,探讨了其内在联系,从本质、认识、内容、实践以及发展这五个方面来区别,认为当代高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根本教育理念,全面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师为本;关系探讨

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大学教育的内在驱动力,是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信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教育理念把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是人类对教育活动长期以来的理性认识,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起着很好的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对于“以人为本”的解读却有不同,如有的解读为“以生为本”、有的解读为“以师为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些做法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那么这三者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在大学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呢?因此,我们有必要厘清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各自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从而确立高校到底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一、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本质内涵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其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人才培养,除此之外,还有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其它职能。高校作为开展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办学理念应该是统筹兼顾,关注到高校的所有方面,不仅仅是从某一个方面去谈理念。首先,我们廓清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大学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提出及涵义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1]我国古代管子最早提出“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就是指的人民。《大学》首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我国自古代以来,就重视人的心性培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本,才能拥有“大学”。因此,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因子。

古希腊的普罗泰戈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哲学研究的对象从自然转向了人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一时之间成为社会的主流,人们从对神的崇敬转向对人的崇尚,高扬人的意义与价值。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因子由此显现。

我们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是准确把握“以人为本”本质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共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公开使用“以人为本”,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进一步阐释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理念具体落实到高校来,就是坚持高校主体为根本,尊重主体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促进高校主体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这句话包涵以下几层信息:一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背景是相对于高校中的物本思想;二是以人为本的主体问题,高校有着多重主体,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学、科研中教师是主体,教辅部门中行政人员是主体;三是多重主体具备的三个属性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主体发展的根本和出发点;四是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主体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单个人的发展带动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

(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提出及涵义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西班牙思想家加赛特指出:“时代本身和当前全世界的教育现状正在再次迫使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为学生服务。”[4]西方教育的发展浪潮涌入了我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我国已经积累很多经验。以人为本的理念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后,人们对高等教育中学生这一部分进行了特别强调,重视学生的需求,从而“以生为本”呼之而出。要将学生利益放在首位,树立服务观念,增强责任意识,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学生变得更丰富、更智慧、更快乐,让学生的明天比今天更美好。[5]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以生为本是指大学教育尊重和关爱学生的自然属性,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进行,培养学生社会属性,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以生为本的理念降低了对教师的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的正当需求,从而冲击了以师为本的地位,这明显不符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中国古代就是以老师为中心,要求学生必须服从老师的教导,把老师的地位推崇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中华民族历代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文明古邦。

学术研究是大学的灵魂。[7]教师作为教学灌输知识过程中的主体,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的主心骨。教师,学校变迁的核心力量,是大学的心脏和灵魂,其职责对大学的健康至关重要。[8]欧洲中世纪大学注重师徒制,注重教师在学问中的权威,其实质上是“以师为本”。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说,大学“是教师和学者集中的地方”[9]。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师为本亦是在以人为本的范畴之内,强调老师的地位,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教育培养主要依赖教师,科研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师的位置推崇到一个核心地位,以此推动学校学生、科研的发展。在这里,学生是教师的一个工作对象,并没有充分全面地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学生的关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与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理论阐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三者虽内涵不同,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与“以师为本”都是以人为主体,强调主体是不同于纯粹自然界和自然界中其它的“类”生物。三者是内容与形式、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其核心是人,只是身份有差异,所以造成其表现形式、外延方向不同。

(一)以人为本在高校中统领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两方面

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都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的,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非“物化”。这三者的主体都是不同于纯粹的自然界及其非人“类”的生物,都是由社会群体集合体中的每一个个人。因此,“人”和“师”、“生”是包含和包含于的关系。

我们约定:集合A为“人”,集合B为“师”,集合C为“生”;集合B(C)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集合B(C)叫做集合A的子集,记作B(C)包含于A 或A包含B(C);如果集合B(C)的是集合A的子集,并且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C),那么集合B(C)叫做集合A的真子集,记为B(C)真包含于A或A真包含B (C)。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人”包含且真包含“师”、“生”,“师”、“生”包含于“人”。

教学相长,“师”、“生”却不能简单地用包含与包含于的关系来描述。这两者是在运动中变化着的,并没有绝对的界线,只有特定相对的区别。因此,以人为本统领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是以人为本的两个方面。

(二)以生为本是高校从教育教学方面对以人为本的拓展

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的职能之一,学生来到学校是为了学习知识,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学校加强自身建设是为了练好本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从这个方面来讲,以生为本是高校从教育教学方面对以人为本的拓展。

从以生为本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其主体是“生”,“生”这身份与职业区别于“人”,是“人”的一部分;尊重和关爱学生的自然属性,是对“人”的发展的尊重与关爱;从其模式和目的来看,就是要把“现在式”存在的人与“未来式”存在的人统一起来,并以此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从高校主体的分类来看,以生为本在特定方面更为具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吸收知识的主体,有着自己的主动意识,是一种有选择性地、量化吸收地学习,并不是全盘接收教师的信息。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自身心理的发展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最大效率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其它有关学生成长的工作也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以师为本是高校从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对以人为本的延伸

教师作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是大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是因为大学里有着知名的专家学者,有着浓烈的学术氛围。高校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还要承担科学研究任务。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在高校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师”与“生”是“人”的多种身份中的两种,其范畴还在“人”之内,是包含于“人”。这里的“师”主要是指“现在式”存在的人,兼指“未来式”存在的人和“过去式”存在的人。

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两大任务,表面上是“以师为本”,其实实质还是“以人为本”,是在科研、服务方面对“以人为本”的延伸。教学工作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科研工作是为了学校自身的成长。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科研的关系,促进自身的成长。在教师的事业生涯中,需要评定职称、晋级工资等,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教师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事业,在追求自己事业的同时要努力为高等教育服务好。

(四)坚持以人为本是为了更好服务以生为本、以师为本

“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人”、“本”。其中,“人”是不同于纯粹的自然界及其非人“类”的生物,都是由社会群体集合体中的每一个个人,主要指“现在式”存在的人,兼指“未来式”存在的人和“过去式”存在的人;“本”是根本的意思。

作为统领“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以人为本”,其内容包涵了人的所有身份,考虑到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兼顾到所有人,并不是以某一类人或是某一种身份的人为中心,而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最大程度在满足人民的需要。显然,这里的“人民”包括了教师与学生。

因此,高校坚持以人为本需要我们考虑到高校中的多重主体——学生、教师、教辅人员等。把多重主体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正确处理多重主体间的关系,要让每一类主体都有着自己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同时,高校的工作还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升到全人类解放的高度,激发主体努力工作的内在驱动力,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理清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区别,确立以人为本的根本教育理念

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以师为生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认清三者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处理好这三者间的关系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但是这三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实践中容易被人们混淆,需要我们理清这三者的区别,从而确定以人为本的根本地位,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高校各项工作的整体健康快速推进。

(一)从本质来看,以人为本更为准确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特性,是同一类事物最为普遍的性质。离开了这个本质,就不能称为“同一类事物”。高校中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理念,其本质都是“人”,因此,我们要抓住“人”这一个本质。

“人”中有“师”和“生”,“师”、“生”只是“人”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全部。同时,“生”、“师”也是“人”在不同时期的角色变动,唯一不变的是“人”这个角色。高校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概念相对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来讲,更为准确。具体来说,高校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各岗位的主体,学习吸收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学科研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教辅部门行政人员是主体。因此,高校工作中简单地“以生为本”或“以师为本”有些以偏概全,有失偏颇。

那么,我们要抓住“人”的哪些本质呢?首先,我们要抓住“人”的自然属性,这是一个最为基本的本质,高校所有的主体最为基本的都是“人”,具有“人”的一切属性;其次,我们要重视“人”的社会属性,高校所有的主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个范围是由一定数量的单个的个体人组成;再次,我们要尊重“人”的精神属性,“人”并不是除了物质以外什么都没有,而是具有相当丰富的情感,这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当然对精神有所追求。

(二)从认识来看,以人为本更为深刻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人们在实践中产生的,为实践服务,并受到实践的检验。人们的认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还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过去和现在,而且还能预示事物的未来。从认识论来看,高校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对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来说,其内涵更为深刻。

以人为本,是以“全体人”为认识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不是高校中如教师、学生等某一类人,包括了所有高校中的“人”;实践的客体是高校所有的工作,而不是某一项单一工作,从实践对象来看,高校的工作涉及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是比较全面的,基本涵盖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从主客体的范围来讲,以人为本更为深入全面。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实践客体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实践方法也是多方面的,是需要我们从全局通盘考虑。在工作中,我们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深刻地认识到其中的规律,紧紧抓住“人”这个规律,并且把握这些客观规律,将其运用于工作中。我们既要认识“人”的普遍规律,还要分清不同时期、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尊重各种“人”的基本权益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样可以较好地促进人们工作的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工作。

(三)从内容来看,以人为本更为丰富

从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看出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这三者间的表面差异,其内容当然有所不同。正是因为这三者间的内容有所差别,所以我们才需要全面客观地认清这三者间的差别。

“以人为本”,其核心是“人”,这里人的“人”并不是个体本位,而是“类”,一切工作围绕着“人”来进行,需要考虑到“人”的所有需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生为本”的核心是“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这个群体,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师为本”则是尊重教师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把所学的知识用于教学和科研,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科研工作的提升。

由此,有几个问题显现出来了:一是“师”、“生”与“人”的内容是包含和包含于的关系,“师”和“生”虽然没有绝对对立起来,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异;二是推崇“师”或是拔高“生”的地位,势必会影响其它身份的主体的利益和发展;三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师”、“生”属于同一个“类”,这样简单地用以生为本或是以师为本来表达高校的理念,是否有些浅显。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以人为本在其内容上相对其它两者来讲更为丰富,表达的意思更为全面、清楚。

(四)从实践来看,以人为本更为客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使得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都是需要不断实践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对其的认识。实践中,需要我们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艺术,注重工作效率。

实际工作中,以人为本要求广大工作者要多方面考虑到学校的各个层面,把高校中的“人”考虑全面,并围绕着“人”开展工作,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生为本要求高校中的广大教职工所有的工作围绕着学生来开展,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改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提高;以师为本要求高校要尊重教师的地位,让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为学校的科研和自身的成长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人将“以生为本”单纯理解成教学方法,认为是要改善教学方法,增添课堂活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有人将“以生为本”简单地理解成所有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学生来开展,从而与教师的利益发生冲突,有些高校要求教师上课不坐着[1],但是现实中确实有部分教师因为身体等原因有时需要坐着讲课,这些做法未免有些不尽人情,与教师的利益发生直接的冲突。以师为本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地位,同样也不能全面地照顾到“所有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在实践方面来看,比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更加客观、全面、准确。

(五)从发展来看,以人为本更为合理

人的发展是长远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这三者间有着一定的差异。

以人为本是站在人类的整个发展历程上来看待问题,认识问题比较清楚,看待事物比较长远,可以从整体上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规划,更为科学、合理地来处理当前的工作;以生为本,它是选取“人”的某一个时期、某一个身份来开展工作,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筹谋工作;以师为本是选取“人”的某一类职业人来开展工作,它要求充分尊重教师的地位。

上述可以看出,以生为本只是选取“人”的某一个时期和某一个身份,并没有从长远的利益角度来看待问题,这种做法无疑有些欠妥,不利于“现在的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师为本选取“人”的某一类职业,这一范围显得有些狭隘,所有教师的一生不可能就只从事教师这一个职业,必然会有而且也非常符合情理地出现部分“现在的教师”在将来的某个时候离职从事其它工作。学生需要成才,教师需要成长,这些都是“人”发展的一个本质呼唤,符合“人”的自然属性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故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合理,更能反映并尊重“人”的本质规律,最终开发“人”的潜力,激活“人”的创造力。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高校坚持以生为本或是以师为本均只能从某一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不够全面、深刻,具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高校要满足“人”的本质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注释:

① 据《楚天金报》2006年12月08日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出台《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基本》、《华中科技大学教师调课、代课、停课及补课的规定》、《中共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的若干意见》等3项文件,规定内容包括:教师上课着装应仪表端庄、使用普通话;授课时必须关闭一切通讯工具;在无法正常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坚持使用粉笔板书,照常上课;教师应“站立授课”;在不涉及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应允许学生拷贝多媒体课件等。

[1]刘向.管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8.

[2]大学·中庸——中华经典藏书[M].王国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294.16.

[4][西班牙]奥尔特加·加赛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0.

[5]姚利民.论大学教育以人为本[J].现代大学教育,2005,(6):69.

[6]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70.

[7]罗家伦.学术独立与新清华[A].杨东平.大学精神[C].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32.

[8][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风桥, 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70.

[9][英]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1.

The Connotation and Relationships of the Human-Oriented, Students-Oriented, and Teachers-Oriented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GU Shuo, ZHOU Ting, XU Na, ZHU Li-xia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

The idea of university is human-oriented, students-oriented, or teachers-oriented, this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people mainly care about at present. The pap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and internal relation of them; distinguishes them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essence, epistemology, content,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holds the view that the colleges should establish the fundamental idea of university of human-oriente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human-oriented; students-oriented; teachers-oriented; relations research

2095-414X(2015)02-0080-05

G647

A

猜你喜欢
本质主体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