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胜任视角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探讨

2015-03-17 19:28梁小威
关键词:胜任硕士研究生

梁小威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职业胜任视角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探讨

梁小威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针对当前高校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市场化就业挑战与培养模式变革压力,界定了宽口径研究生职业胜任素质层次与内涵,并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将其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关联,提出职业胜任视角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一体化路径和相关的实施建议。

硕士研究生;职业胜任素质;培养模式;变革路径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自1999年开始,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快速增长,2006年以前年增幅均达到10%以上,而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近5年年均增幅达33%;2013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已达到53.9万人,2014年预计将达到56万人, 研究生招生总量近10年扩招了1倍多;同时,2014年彻底取消公费研究生和40岁年龄限制,将进一步加速研究生教育大众化与市场化进程[1-2]。

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看,除少数继续深造外,约90%以上硕士研究生将面临就业市场机制的“双向选择”,而其中占有较大比例的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大多在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因此工作经验相对缺乏,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不比本科生有明显优势,一部分雇主甚至更青睐可塑性强、薪酬期望值较低的本科生[3]。相关统计显示,曾经是就业市场宠儿的研究生的就业现实变得尤为严峻,如山东省2010届研究生的就业率为62.01%,比本科生的82.68%低了20多个百分点,甚至不及专科生78.04%的就业率[4]。从直接原因看,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功底不能与博士研究生相提并论,就业收入预期又远高于本科生,在其择业过程中往往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地位。相关调查表明,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并没有“扩”出更多的就业人口,它只不过是将一部分本科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推迟了几年,其就业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因为硕士毕业生“供过于求”,而是由于毕业生职业胜任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期望和要求而引发的劳动人口相对过剩所致[5]。从被培养者、培养者与用人者三方的定位看,一方面研究生读研目标和职业规划不明确,自身缺乏职业能力建构意识;另一方面,对研究生能力结构的培养并不是基于其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的,而用人单位是基于职位分析下的胜任力与相应的劳动力价格机制进行人才选择的,是源于工作领域对于研究生的能力预期,注重的是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可转换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具体到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水平[6]。因此,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何提升他们的职业胜任素质是高校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硕士研究生职业胜任素质培养内涵

自麦克莱兰提出胜任素质(又称职业胜任力)概念以来, 不同研究者从各自视角出发, 构建了各种胜任力模型。针对目前大学职业技能教育定位上的片面性和对职业胜任力认识的狭隘与模糊性,有学者指出大学的职业胜任力教育不等于职业技能教育[7]:胜任力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是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一般情况下,胜任力要素分为知识、技能、能力、品性和身体素质五个方面。人们通常用冰山模型来描述胜任力的构成[4],水上部分代表表层显性素质特征,如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即基准性胜任力);水下部分代表深层隐性素质特征,如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等品性特征(即鉴别性胜任力)。后者是人格中深层和持久的部分,它显示了行为和思维方式。职业技能指对某一特定领域或行业所需技术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一个人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熟练程度,其水平高低与工作熟练程度有较大的关联性。显然,职业技能只是胜任力的表层特征中的一个要素,它会因特定任职领域和行业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可见,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大学教育,强调研究生培养获得的不应只是知识,也不应只是特定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胜任某个职业并实现长久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从目前大学较为流行的创业能力教育看,鉴于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仅1%左右[7],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应主要定位于解决人的一生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问题,包括辨别生活中机遇的能力、通过产生新想法和组合必需资源来寻找机遇的能力,即应当首先遵循就业取向的创业教育定位,借助高校培养平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胜任力[7]。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尤其在传统职业技能教育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毕业生实际就业贡献极其微弱的情形下,努力培养学生在职场中的胜任素质与核心竞争力,也应成为研究生就业取向培养模式的现实选择。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将宽口径研究生职业胜任素质内涵按照可观性和层次性归纳如下(见表1)。

三、基于职业胜任视角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关键领域及路径

根据表1所示胜任素质培养内涵看,硕士研究生职业胜任力可分为六个领域,其中显性职业胜任力易于培养与测量,而隐性职业胜任素质一旦形成较难改变,但却是区分优异者与平庸者的关键要素。尽管硕士研究生阶段处在学历教育生涯的较高层次,较本科生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相对成熟,但相对于有着资深职业生涯者,其隐性的职业胜任素质大部分仍然处于从职业探索期向职业建树期发展阶段,从而具有较强的可塑性[8]。因此,通过优化变革硕士研究生基于隐性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模式,对于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发展成功具有关键的影响力。由于显性的职业胜任素质与隐性素质具有不可分割性,以及隐性素质形成的累积性和潜移默化性,这使得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路径设计应当遵循培养平台、培养项目和培养方式及有利于塑造研究生相应职业胜任素质要素相匹配和一体化的原则。职业胜任视角的研究生培养平台一体化的落脚点,就是要将这类培养平台围绕学生职业胜任素质的形成,设计成一个按照能力发展逻辑有机联系、没有割裂的培养体系,而厘清研究生的职业胜任素质形成的层次及侧重领域与培养目标实现路径的匹配性是前提。从现实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看,对于其职业胜任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可通过三个主要路径实现:导师胜任力示范效应、体验式课程设计和实战化项目实践。

(1) 研究生导师胜任力示范。研究生的基本培养体制(如导师负责制)决定了导师与其学生的密切学习生活关系,是影响学生尤其是隐性职业胜任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国外有学者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师承关系进行过研究,研究发现,研究生导师的专业知识、学术兴趣、科研能力、治学态度、工作作风和道德修养在研究生教育及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国内有学者则对研究生导师的胜任力模型进行尝试性构建,其胜任素质要素包括专业胜任力、心理胜任力、职业道德特征、行为胜任力4个维度,其中的基准性胜任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两部分内容,可以脱离拥有者而独立存在,而鉴别性胜任力主要包括学术兴趣、创新意识、成就导向、主动性、适应性、责任心、合作精神、组织认同、影响力、思维能力、人际理解力、关系建立、获取信息能力和寻求咨询能力[9]。尽管该胜任力模型还有待影响效应检验和完善,但无疑是可资参照的研究生导师胜任的准则。

(2) 体验式课程设计。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课程学习可占到研究生培养时限的50%以上,充分挖掘课程学习中对研究生基础职业胜任素质形成的贡献潜能,应是研究生课程体系变革的主要任务。国内研究者将体验式教学界定为: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导学生主动而且积极地参与情境体验,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3]。该模式经历激发动机——创设情境——实践感知——体验内化——反馈外化等流程,是一种实践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渠道。该课程培养模式设计可遵循三突出原则:①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即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研究生在实践中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并积极发现和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努力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融合。这种实践使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的内容,拓展了教学时空,有助于加深研究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夯实个人的专业能力。②突出研究生学习的主体性,即主张研究生主体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并从理性认识扩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引导研究生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心、控制欲、成就欲,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行为习惯,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③突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即把教学内容融入能激发研究生兴趣的教学情境中去,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有趣的实践体验过程,使研究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并体验到学习的趣味性,促进不同研究生主体之间积极的交流与互动,激发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

(3) 实战化项目实践。实战化项目培养不仅是贯穿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的需要解决专业或职业和个体社会化实际问题的不可替代的载体,更是研究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其职业社会的桥梁。在这类实践活动中,研究生通过参与和承担项目的实际任务,体验真实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并接受各类专业化、职业化与社会化问题的挑战,在解决或参与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职业经验、职业成就感或职业教训,从而形成研究生进入社会后具有优势的职业胜任素质。这类培养路径的开发,有赖于培养方对各类项目来源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的积累以及开放化与协同化开发,以期吸引研究生的参与和让其感受到所期望的真正的职业发展利益。

为初步检验上述培养路径或方式对研究生胜任素质优势形成的关联性,我们召集企业界、学术界和入职两年内成为部门主管的毕业研究生代表就上述培养路径或方式与职业胜任素质层次的匹配度进行了访谈,并请他们作出评价,以三类培养路径对相应层次职业胜任素质贡献评分高低定义匹配水平,结果见表2。

表2 研究生培养路径与不同层次职业胜任素质的关联性匹配度(N=32)

注:***表示相关程度非常显著(P<0.01);**表示相关程度比较显著(P<0.05);*表示相关程度一般显著(P<0.1)。

从表2的评价结果看,导师胜任力示范与体验式课程对个体化和专业化层次的研究生职业胜任素质形成影响较为突出,而对社会化层次的研究生职业胜任素质形成贡献相对较弱,这可能是毕业研究生进入社会后感受到的校园与真实工作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诸多所学与所用的不一致所致;以实战化项目为代表的培养路径则对所有层次素质的形成都具有较强的贡献,尤其对专业化和社会化层次的职业胜任素质形成贡献最为突出。从这三类培养路径涉及的培养内容设计一体化的原则看,这三类路径显然具有互补性并具有衔接各培养阶段职业胜任素质的侧重点,可将这三类培养路径内容按照协同化与时序化原则,结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高校研究生基础职业胜任素质培育平台,以避免传统培养模式中可能出现的对学生能力缺乏关联性和整体性提升的或条块割裂或时序错位的课程模式。

四、职业胜任视角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实施建议

(1)研究生培养决策者应确立为社会培养职业胜任者的理念。由于绝大部分毕业研究生进入社会首先要成为合格的职业者,他们不仅需要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培养成为特定文化(如独立思考与创造性精神)的传承者、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掌握者等,更需形成社会化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大学作为培养研究生的一类管理组织和社会化载体,同时也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社会资源网络中心节点,理应有条件地构建起有利于促进研究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培养模式与支持性实务管理体制。如将职业胜任力植入研究生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研究生的需求特点以及目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现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宽口径的研究生职业胜任力指标体系,以此为指导设置学位课、选修课、实验课、实践课等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为目标;其次,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请企业家、高级员工参与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可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家、高级员工、学生代表等组成咨询委员会,共同为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提供意见和建议。

(2)从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向其职业胜任素质形成倾斜的变革。如对遴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注重基于职业胜任素质的岗前培训与考核;在构建促进研究生职业能力与支持性实务体系过程中,引入研究生未来可能的职业载体(用人单位)早期介入制,即在研究生整个学习阶段,校方通过社会网络及各方社会力量向校园引入用人单位,展开各专业化的项目实习岗位招聘,使传统的研究生毕业时才开始集中求职的时间前移并分散到各学习阶段。这种变革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研究生通过早期的职业体验,明晰自身的职业生涯定位、后续努力方向与目标,同时通过这类自我选择空间较大的准工作求职(因可能在毕业时成为正式工作)与职业实训,高效率地获得职业能力。②有利于社会用人方以较低的招聘和培养成本获得具有较高匹配性职业胜任素质员工或研发型人才,降低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率,提升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③有利于大学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基于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学分制,使得在读研究生课程或专业方向选择上会更加自主有效地结合自身的职业定位与目标提升学习效能,并在思考与解决职业实践的问题中获得和展现创造力。

(3)实施以研究生职业胜任素质形成为目标的培养平台资源开发战略。学校可做的具体努力为:①以大学自身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优势吸引用人方共同参与“早期介入”培养与招聘模式变革计划或项目,并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为研究生早期职业实训创造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②以网络为依托,全面提高职业信息服务水平,如高校与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加强联动,提高网上就业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加快实现区域间、高校间、校企间求职招聘信息共享,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咨询、企业推介、职业培训等多种服务;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建立远程面试室,使学生和用人单位能够依托网络实现远程交流和网上初选,降低求职成本)。③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早期宽口径基础课程设置与后期基于学生职业胜任素质发展需要的专业课与选修课有效结合的学分制培养方案,为提升研究生毕业后的职业社会化适应力打下基础。④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建设,高质量、多样化地开展研究生的职业素养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使其成为学生职业胜任素质形成的灵魂工程师。

[1] 北青网.2013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60.8万人 十年翻了一番[EB/OL].(2013-04-13)[2014-10-03].http://kaoyan.eol.cn/nnews_6152/20130413/t20130413_930246.shtml.

[2] 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EB/OL]. (2014-04-11)[2014-10-03].http://www.eol.cn/html/ky/report/index.shtml.

[3] 詹晶.体验式教学在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以经济学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3(1):105-108.

[4]龙三平.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胜任力关系研究——职业倾向的中介效应分析[J].镇江高专学报,2012, 25(4):63-66.

[5] 甘露,曾志坚.硕士研究生职业胜任力问题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41-144.

[6] 姜成娟,朱晓晨.研究生就业率与学历“倒挂”[N]. 大众日报, 2010-08-02(3).

[7] 曹大宏.求职能力与职业胜任力:创业教育的落脚点[J]. 江苏高教,2012(6):104-106.

[8] Thomas W H Ng, Daniel C Feldman.Organizational embeddedness and occupational embeddedness across career stages [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7,70(2): 336-351.

[9] 李玲萍,罗英姿.基于胜任力结构的研究生导师培训方式设计[J].中国农业教育,2011(2):30-33.

[责任编辑 勇 慧]

2014-10-20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225);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编号:yjg201423).

梁小威,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G643.0

A

1009-3699(2015)02-0208-04

猜你喜欢
胜任硕士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