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梦的人民性之三重维度

2015-03-17 19:28
关键词:主体理论群众

易 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广东 深圳 518172)

论中国梦的人民性之三重维度

易 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广东 深圳 518172)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把来自人民的中国梦交给人民,并以人民群众为基点来考虑中国梦践行过程的所有问题,是中国梦伟大实践应有的题中之义。基于此,中国梦的理论和实践可以从实践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来理解。在实践论维度,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活动赋予了中国梦的实践品格,实践中的人民则是中国梦的群众基础;在价值论维度,“以群众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肯定人的尊严、关心群众的生活并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旨归;在方法论维度,要使中国梦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和认同,必须确立面向群众日常生活的宣传教育路径。

中国梦;人民性;实践;人民群众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来的一个重大命题,中国梦的理论清晰勾画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刻叙述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当前,中国梦的理论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和研究的焦点。推动中国梦研究不断向纵深化发展,前提就是要明晰中国梦的核心本质。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人民幸福梦,但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把来自人民的中国梦交给人民群众,并以人民群众为基点来考虑中国梦践行过程中所有问题。基于此,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

一、实践论维度:从群众的实践出发并回到群众

从群众出发是中国梦的逻辑起点,回到群众则是中国梦的价值旨归。中国梦并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7这句话,不仅道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也道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体现——中国梦理论的实践品格和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不仅是要能够科学地解释世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合理有效地改造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正是这种实践性决定了中国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中国梦必须自觉植根于实践、引领实践,在实践中发展自身、检验自身并最终实现自身,这是中国梦的生命之基和活力之源。

投身实践和投身群众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基本方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群众的实践是认识世界、批判世界和改造世界最为重要的力量。中国梦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因此,投身实践就是走向群众,引领实践就是掌握群众,实现自身就要依靠群众。离开群众,中国梦就失去了最为坚实的民众基础和主体力量。中国梦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我们党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推进中国梦的当代实践,要求我们在理论宣传普及活动中要对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作出积极回应,直面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设计中国梦的内容和具体阶段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教育,而不能只停留在“自说自话”的小天地里,或者向群众宣传那些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陈旧呆板的教条与规范。当代中国梦的实践只有从更加广阔的领域出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为群众所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才能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也因此中国梦才能在理性的反思与重构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需要指出的是,从群众出发并回到群众,并不是简单消极地迎合大众,而是要积极正确地引导大众,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群众既是中国梦实践的起点,也是中国梦的归宿。

二、价值论维度:“以群众为本”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是人民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只有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现实性出发,才能把握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是价值主体不断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它始终离不开“以群众为本”的价值导向,对中国梦的任何分析和论述都表达了这一价值追求。这里,我们可以把“以群众为本”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群众为本”肯定人的尊严

尊严,作为人所固有的特殊本质,历来受到马克思主义的观照。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就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离学说“解决了一个在希腊哲学史上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按照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来解释人的活动,人除了受动性外,还具有打破“命运的束缚”的主体能动性。后来,马克思的这种主体思想不断发展,并最终在清算黑格尔绝对观念异化的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对抽象的人崇拜的新宗教的基础上,高高地弘扬起人的主体性思想和人的尊严的伟大旗帜。当广大人民的尊严得到切实维护和体现后,就不再是“以单纯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3],使“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4]。根据这一思想,一种外部事物成为主体对象性活动的有意义的客体,不能仅仅因为它是客观的存在,而应由主体同它的具体关系来规定。

中国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一认识过程既内含着接受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的反映性认识,又包含着从其自身需要出发,依据自身的价值观念等的建构。正是因为每一个主体对中国梦实现的积极意义,使得这种建构成为可能和必然。作为主体的人民的接受活动既不是简单地继承,也不是盲目地否定,而是一个复杂的重构过程。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中国梦的理想,推进中国梦的实践,理应自觉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人们的主体发展欲望。主体意识的培育当然应该充分尊重人民的尊严,依据主体的特点和诉求来培育主体,最终推动群众对中国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2.“以群众为本”强调关心群众生活

关心群众生活就是要关心群众的现实需要,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 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5]

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的展开,始终以关注群众的需要、倾听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的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立足于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实现了历史跨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权益的日益改善和实现,真正做到了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中国梦理论与实践,必须从解决群众问题、关注人们的诉求着手,深刻分析背后的思想动因和物质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中国梦理论与实践的纵深化发展。

3.“以群众为本”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诉求

马克思主义的主旨是人的最终解放。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的解放。但阶级解放并不等于人的解放,阶级解放只是人的解放的充分条件。因此,阶级解放之后,新社会的焦点就应该由以阶级解放为核心的革命转换为以人的解放为旨意的社会生产。因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243。作为实现人的解放的根本途径的中国梦的理论和实践,它满足了现实社会各阶层群众对于自身存在发展的利益诉求,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诉求、价值实现的要求等都可以在中国梦的理论和实践中找到相应的话语表达。因此,更好地研究并实践中国梦的理论,能够增强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情感认同,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证明,历届党的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人的解放,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质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的解放。从饥饿贫穷到生活富足、从人身依附到当家作主、从承担义务到享有权利,无不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解放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理论,在“以群众为本”的基础上实现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中国梦理论从新的话语空间中提出了人的解放的主旨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实现形式。中国梦理论肯定广大人民的尊严、关心广大人民的生活、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奋斗的价值特征,能够确保其为广大群众所乐于接受、传播和践行。真正把人本身和人的发展、完善置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的核心地位,更明确地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作为其宗旨,使当代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成为闪耀着人文关怀、充满人情味、富于人性魅力的实践过程。

三、方法论层面:面向群众日常生活的宣传教育路径

中国梦的实现依赖于其理念精神、本质内容、价值目标,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同和积极参与支持,因而面向人民群众的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就显得异常重要。日常生活既是人民群众活动的现实活动图景,即人民群众是日常生活的主体,也是中国梦宣传和教育必须重视的领域。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好东西,但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带来人民生活的改善,谁还相信马克思主义?”[6]历史经验证明,在方法论原则上,开展面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宣传教育活动,有助于中国梦理论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与实践。

基于群众利益的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内在的要求不能远离或绕开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现实需要。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无关的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是一种忽视人的存在的空洞理论与实践,它无法参与并见证每一个人的丰富、完善与发展,无法取得人民群众的心理适应和情感认同,最终结果将导致人民群众对中国梦的拒斥。

首先,开展面向群众日常生活的中国梦的宣传和教育要塑造新的社会主体。当今时代日常生活的剧烈变动和急剧变化,要求人民群众除了依赖于传统日常生活中的习俗、常识和本能之外,也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 构成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7],因而需要通过理论的传播和观念的变革,甚至是精神世界的重塑来培育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新主体。当前塑造新主体的核心是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素养甚至是信仰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必须看到,作为培育对象的受众的认知水平、接受习惯、情感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客观看待并理性分析,科学确定传播策略和传播路径。一是要通过文娱休闲等隐性载体,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进行传播,如各种影视、文学、网络、社区活动等形式,使广大群众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活动中接受、理解、认同并自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注重人际传播的重要意义,通过数量庞大的党员、干部以及各行各业的先进榜样人物的示范和带动,达到群众对于中国梦的认知水平、理论素养、接受程度的普遍提高。

其次,要从群众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经验出发。生活观念和生活经验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历程在其精神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在历经时间累积和经过现实生活印证的基础上,成为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的直接经验与感性依据。列宁曾指出:“工人特别容易明白和领会社会民主党的纲领,因为这个纲领所说的,全是每一个有头脑的工人看见过、经历过的东西。”[8]所以,列宁强调:“要使鼓动工作对群众发生影响,就应该根据压迫的种种事实和表现来广泛开展经济鼓动和政治鼓动。”[9]当代中国梦的宣传和教育应自觉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

事实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无不是中国梦的精神与实质的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人民群众从党的好政策中得到很大实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受惠的群众普遍认同我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贡献。这些鲜活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通过人民群众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经验来推进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完全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我们要善于从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和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丰富经验来推动中国梦的宣传和教育。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提及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经验应该是个体经验、观念与类的观念、经验的统一体。传统的知识论观点往往认为个体经验是零碎的,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事实上,每个具体的个体都亲身参与了现实生活,并能够从中获得自己的生活经验,就类的经验而言,它也只有和个体的生活经验相融合,才能真正融入每个人的头脑与心灵。如果置个体经验而不顾,作为普遍经验的类的经验就不能作用于个体经验,因而应当把这两者看成一个整体。

最后,要建构符合人民意愿、保障人民利益、面向群众日常生活的制度体系。“思想……为了在社会中找到一个不仅是知识上的存在,而且还是一个物质的存在,他们必须被制度化”[10],而体现中国梦的精神和实质,面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制度体系“就是在权力的支持下,将一种思想体系转化为一种法律、习俗、实践系统,从而产生具有强制性的力量”[11]。建构面向群众日常生活的制度体系,应当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逐步建立并完善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实现机制和保障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重点是除基本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之外的与人们利益攸关的具体制度,如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环保、教育等。只有在制度中真正促进了人民群众生活问题的解决、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理想的实现,才能使“在制度认同的基础上,人们逐步培养与发展出保证制度良性运行的合适的行为方式”[12]成为可能,中国梦的精神和实质才能真正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开来,得到人们真实的拥护和彻底的实现。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1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137.

[6] 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社,2004:688.

[7] 英格尔斯.走向现代化[M]∥徐学初.世纪档案——影响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100篇文献1896-1996.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435.

[8] 列宁.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6.

[9] 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79.

[10]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372.

[11]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49.

[12]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责任编辑 勇 慧]

2014-10-09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2012JK29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专项课题(编号:201304).

易 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D24

A

1009-3699(2015)02-0136-04

猜你喜欢
主体理论群众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多让群众咧嘴笑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