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兵,金漩子
(1.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2.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湖南湘潭411201)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
罗文兵1,2,金漩子1
(1.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2.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湖南湘潭411201)
从公共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梳理企业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揭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
利益相关者;企业环境行为;影响机理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严重的水土污染等事件频频发生,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一般而言,环境问题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但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活动成为环境污染最直接的原因。据《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估计,我国工业企业污染约占环境总污染的70%,污染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是因为环境使用的负外部性,因此,要有效地减少和消除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污染的排放,关键就是要解决环境使用负外部性向企业内部性转化的问题。一部分学者试图通过研究“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寻求解决环境负外部性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利益相关者通过各种途径施压于企业进而影响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1],利益相关者压力成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主要驱动因素[2]。笔者通过梳理国内外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揭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为发现改善企业环境行为的最优方式和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引导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达成,或者在企业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影响的个人和群体[3]。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但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机理不同。一些理论模型认为利益相关者的突出性由其“权利”、“合理性”和“紧迫性”三个方面决定[4]。另一些理论模型则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主要源自其对企业产品和运营的“使用”与“撤除”,即对企业需求资源的控制与影响。如果利益相关者掌握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则其对企业的影响较高,反之,则较低;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像环保组织等没有实际控制企业需求资源的利益相关者,或者影响不显著的利益相关者,也可以经由其他利益相关者间接地影响企业战略的选择[5]。笔者从利益相关者的所有权、经济依赖性与社会利益三个维度[6],整合主动性、重要性与紧急性的利益相关者分类方法[7],将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公共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内部利益相关者三类。其中,政府、社区与环保组织等属于公共利益相关者;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与债权人等属于外部利益相关者;股东、管理人员与员工等属于内部利益相关者。
(一)各级政府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
中央政府的环境利益诉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政策执行者和区域企业环境行为的具体监管者。各级政府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环境规制,对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和调节,降低环境污染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各级政府的环境规制是企业环境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在对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城市的企业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环境规制和环境标准是企业环境行为的主要驱动力[8];在对比研究政府环境规制压力和市场压力对跨国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程度后,发现政府环境规制能对跨国企业环境行为进行更有效性的监管,尤其在跨国企业环境保护的自我调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9];但Moon(2008)对不同期参与绿色照明项目的企业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早期参与的企业主要受市场压力的驱动,而后期参与的企业则更多是受政府等机构环境规制压力的推动,达到缓解监管压力的目的[10]。
第二种观点:基于环境是生产函数中的要素,当生产函数中环境要素的成本提高,在产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就成为函数关系解决环境和增长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环境规制的制定和执行程度有利于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如Frondel等(2007)在对7个OECD国家400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清洁生产技术创新较之末端治理技术创新更能减轻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限制投入和相关税收政策能促进清洁生产技术创新行为的发展[11]。在缺乏外部监管的情况下,企业不愿主动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但政府规制能迫使企业将环境外部成本转化为企业生产成本,解决企业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问题[12]。Valuntine(2012)以新加坡企业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政府环境激励政策能鼓励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但政府严格而强硬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加强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控制[13]。Gray等(1996)在研究美国41家钢铁企业的环境行为和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时发现,较强的执法力度能使企业更好的遵守环境法规[14]。Dasgupta等(2001)基于1993-1997年中国镇江640家工厂的环境数据,分析得出政府的环境监察显著影响企业环境绩效,该结论得到了其他学者的普遍认同[15]。Khanna等(2002)调查研究了美国标准普尔500家公司,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和OrderedProbit回归分析方法显示规制压力有助于推动企业制定内部环境政策、执行环境标准,企业构建环境管理体系、公开环境报告能改善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16]。
第三种观点:基于博弈论方法的威慑理论来研究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与演化规律。威慑理论假定企业在进行环境行为选择时,能清楚地计算可能的所获与代价以及政府反应的基础上,保证企业价值立场最大化。政府对企业本身或者其他企业环境行为的认可、纠正和整治企业负面环境行为或因企业违犯环境法律法规而对企业处以罚款等措施的案例,都会使企业感知违犯环境法律被发现的风险、违犯环境法律遭到惩罚的风险、停产整顿的风险,甚至关闭的风险等,从而迫使企业采取相应的环境行为。如果企业自身曾遭遇过政府的环境检查、违犯相关法律法规的警告和罚款等,这种特殊威慑经历就会成为这类企业实施环境行为的主要驱动力[17]。如果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遵守环境规制,那政府的环境检查、警告和罚款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措施就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不明显[18],学者们称这种类型的威慑为一般性威慑。事实上,特殊威慑和一般威慑没有明显的界限,一般共同作用于企业环境行为。Earnhart (2004)从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个层面,研究两种威慑的共同作用对公共污水处理厂环境绩效的影响,发现两个层面的两种威慑都对公共污水处理厂的环境绩效产生显著正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联邦政府的一般威慑比其特殊威慑更能促进环境绩效提升,而州政府的特殊威慑和一般威慑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两个层面的特殊威慑效应可以替代,但两个层面的一般威慑效应却不存在替代或者互补的关系[19]。
社区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Huq等(1992)对孟加拉国7大国有肥料企业的调查发现,其中3家企业受社区压力而采取了良好的环境行为[20]。Brooks等(1997)、Arora等(1999)通过研究发现,拥有更多关注环境利益团体成员和较多投票率的社区型企业的有毒物质排放量比较低,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21-22]。
(二)公共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影响企业环境行为
学者们认为公共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利益诉求存在交集和互补关系,他们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将政府的环境规制、社区压力、公众压力等均设为影响企业环境行为的变量,一些学者论证了公共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利益诉求传导的压力是影响企业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如 Andersson和 Bateman (200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OSL回归分析研究164位企业环保倡导者的问卷,得出的结论是规制压力、竞争压力、其他企业的环保范例对企业做出环境管理决策有显著影响[23]。兰竹虹(2008)对政府、公众和市场间的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它们是影响企业环境因素的重要因素等[24]。
而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对同一情景下,各公共利益相关者变量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程度和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认为环境规制压力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程度更大,如 Kagan等(2003)通过对澳大利亚等各国家14家纸浆和纸张生产厂的环境绩效研究发现,造纸业的环境绩效在环保政策的压力下大为改进,大部分生厂商都从被迫遵守环境政策的行为转为主动保护环境行为,规制压力、政治压力、当地社区、环保人士和环保组织的压力可以促使企业更加积极的完善环境行为[25]。Lee(2007)基于企业和制度化理论资源基础视角研究了企业环境策略的演化,对韩国造纸企业2001-2004年间的邮件调查数据进行纵向分析,研究表明韩国造纸企业的环境战略呈现了非线性的演化路径,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经济危机等宏观层面制度因素的变化会影响企业采取积极环境行为[26]。Liu(2009)将企业环境行为划分为防御型环境行为、预防型环境行为和主动型环境行为,通过对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321家企业发放结构式问卷,采用LISRE10.0路径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压力和企业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外部环境压力与企业环境行为显著正相关,政府规制压力是企业防御环境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市场压力是企业预防环境行为最重要因素,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压力是主动环境行为最重要因素[27]。
而另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则显示了社区公众压力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力最大。如 Banerjee (2003)对收集的美国240多家企业数据进行多组路径分析,在有着高环境影响的部门中公众压力对企业环保影响力最大,其次是监管力量。在较温和环境影响的部门中竞争优势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力最大,监管力量也起到促进作用[28]。Gary等(2004)对美国400多家纸浆/造纸厂1985-1997的水、空气污染数据进行方程建模和回归分析,确定了社区公众压力是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量的主要动力,减排技术基金、规制监管、生产效率是影响企业环境绩效的主要因素[29]。
消费者花钱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相当于对企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费用性投资,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前往往会对其即将做出的消费性投资对象进行慎重的选择,在购买后通常还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来实现与企业的谈判。Grunert S C(1993)认为30% ~40%的环境恶化是由于私人家庭消耗所引起的[30],随着消费者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绿色产品的偏好,企业越来越重视其产品的绿色与环境友好程度,否则企业的产品会遭到消费者的抵制和排斥,企业有可能面临破产或倒闭[31]。消费者重视产品和企业环保性的压力能提高企业环境管理计划的质量。Ilomakia等(2001)对芬兰41家中小型工业企业进行了访谈调查研究[32],Anton等(2004)对美国500家采用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普尔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均发现消费者、投资者和公众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传导的压力能促进企业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消费者传导的压力[33]。因此,以消费者为主形成的市场压力是企业采取积极环境行为的动力[9]。而金融可能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积极环境行为的企业会受到投资者、商业贷款和保险的青睐[34]。如果企业实施积极的环境行为会更容易获得投资者资金的支持,因为积极的环境行为表明环境带来的风险相对而言较低[35]。媒体曝光和环境信息的公开是促使企业环境行为变迁的重要因素,因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能让公众获得和共享相关信息,环境行为良好的企业能受到消费者、投资者更多的关注以获取更多的市场回报[36]。另外,国外的行业协会在促使企业采用环境管理实践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规章约束企业行为,并对企业违规行为的行业处罚,虽然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力,但却能将本行业的企业严格控制在行业准则中。社区和环保组织通过投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环保行为引起企业对环境战略管理的重视,为了构建良好的社区关系,企业会追求ISO 14001认证和遵守环境利益集团的环境保护协议,自觉修改环保措施以应对环保组织压力,减少对社区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环境诉求反应是建立在管理者对其重要性的认知基础之上[37],管理者对企业环境形象的关心能促进企业环境行为的发展[38],如果管理者认为环境问题越重要,环境问题进入企业战略的层次将越高[39]。Debby(2007)对耶路撒冷61家洗衣店和46家机动车维修公司进行了调查,评估了小型家庭服务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变量,虽然政府压力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企业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和态度才是决定企业实施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40]。Zsoka(2008)根据466家匈牙利制造企业的调查问卷分析与研究,发现管理者的环保知识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实施企业环境行为的先决条件,管理者环保态度和意识才是影响企业环境行为的显著因素[41],研究结论支持了Debby的研究成果。根据管理者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不同,有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之分,Giorgos等(2012)对142家希腊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层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能通过塑造环保态度的方式间接影响企业环境行为,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环境行为,利益相关者期望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比高层管理者环保态度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更大[42]。Bowen等(2001)的研究发现:企业中层管理者环境意识与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之间是正相关关系[43]。在美国葡萄酒行业推行自愿环保措施期间,Cordano等(2010)评估了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态度意向对企业实现环境管理计划的影响,评估结果发现:股东和管理者的环保态度及其对企业的施压程度是影响中小企业自愿实施环境管理计划的因素[44]。
企业员工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殊工艺投入到企业,是企业重要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利益诉求既表现为薪酬福利、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及职位等显性契约利益,也表现为荣誉感、工作舒适程度等隐性契约利益,当他们的环保意识水平越高,尤其是环保拥护者占员工总人数比重大时,或者管理层中有环保拥护者时,企业采取良好环境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23]。
综上所述,学者们普遍认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并且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学科研究视角和不同的学术主张,形成了以下三类主要观点:
1.一些学者认为企业是理性的“经济人”,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诉求的响应实质上是企业在权衡成本和收益后,理性选择的结果。
2.一些学者认为利益相关者能对企业环境行为造成影响是源于企业谋求组织合宜性,从而获得各利益相关者的接受和支持,即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不良环境表现的反应、对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期许等形成了强制性的、规范性的和模仿性的驱动力,驱使企业在做环境管理决策时考虑利益相关者的环境诉求。
3.一些学者则结合利益相关者的异质性与企业异质性等,研究和解释企业环境行为为什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
这些不同理论视角、不同层面的研究结果相互印证,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解释企业利益相关者如何影响企业环境行为提供了理论参考,但利益相关者和企业都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环境行为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演化过程,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至少还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企业的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基于自身利益需求的角度来向企业提出利益诉求,导致企业在利益相关者环境中,面临着来自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不同环境利益诉求,这些利益诉求有些是统一的,有些是冲突的。因此,区分并定量某一时期内,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在环境管理上的合法性、权力性和紧急性,确定不同利益相关者环境诉求的轻重缓急程度,构建一个合理的企业响应利益相关者压力的决策机制。
2.不同行业的企业、同一行业的企业,甚至同一企业集团内的不同工厂的环境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一些企业会因积极的环境管理行为而受到政府褒奖,而另一些企业则因为没有遵守环境法规而被罚款。因此,未来研究应该侧重于分行业研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的驱动机理,制定分类引导企业环境行为的政策。
3.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是复杂且动态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方式、影响效应各不相同;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别、所有制结构、规模大小、技术水平、财务状况和企业管理者对利益相关者压力的感知和解释不同,加剧了企业环境行为的差异性;内部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公共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并没有明显的边界性,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这些因素本身是动态变化的,不同的组合方式导致其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效应呈非线性特征演化。因此,在假设利益相关者理性的前提下做出的研究结论有其局限性,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应该在单一的数理方法基础上,集成计算实验方法,最大限度的模拟企业复杂动态的利益相关者环境,充分考虑企业异质性和环境行为的多样性,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模式,或者改变参数等反复实验,揭示利益相关者作用下的企业环境行为演化过程。
[1]Delmas M,Toffel M.Stakeholder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actices: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4(13):209-222.
[2]Buysse K,Verbeke A.Proactive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A stakeholder management perspectiv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5):453-470.
[3]Freeman R 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Pitman,1984.
[4]Mitchell,Ronald K.,Bradley R.Agle,Donna J.Wood.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22(4): 853-886.
[5]Frooman J.Stakeholder Influence Strategies[J].Academy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2):191-205.
[6]Freeman R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7]贾生华,陈宏辉.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战略性环境管理[J].科学学研究,2002,02:209-213.
[8]Jorge Carrillo,Robert Zarate.The Evolution ofMaquiladora Best Practices:1965-2008[J].Journal of Business Ezhics.2009,88:335-348.
[9]Graham,D;Woods,N.Making Corporate Self-regulation Effectiv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World Development,2006,34(5):868-883.
[10]Moon Seong-gin.Corporate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in Voluntary Programs:Does Timing Matter?[J]Social Science Quarterly,2008,89(5):1102-1120.
[11]Frondel M,Horbach J,Rennings K.End-of-pipe or Cleaner Production?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Decisions Across OECD countries[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7,16 (8):571-584.
[12]Biglan A.The Role of Advocacy Organizations in Reducing Negative Externalitie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management,2009,29(3-4):215-230.
[13]Valentine S.V.Policies for Enhanc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 Framework and an Applied Example[J].Business Strategy and Environment,2012,21 (5):338-350.
[14]Wayne B,Gray,Marye Deily.Compliance and Enforcement:Air Pollution Regulation in the U.S.Steel Industr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6(31):96-111.
[15]Susmita Dasgupta.Benoit Laplante.et al.Inspections,Pollution Prices,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a[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6):487-498.
[16]Madhu Khanna,William Rose Q.Anton.Corporate EnvironmentManagement:Regulatory and Market-based Incentives[J].Land Economic.2002,78(4):539-558.
[17]Gray W B,Shadbegian R J.When and Why Do Plants Comply?Paper Mills in the 1980s[J].Law and Policy,2005,27(2):238-261.
[18]Thornton D,Gunningham N A,Kagan R A.General Deterrence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Behavior[J].Law and Policy,2005,27(2):262-288.
[19]Earnhart Dietrieh.Regulatory Factors Shap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t publicly-Owned Treatment Plant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4,48(1):655-681.
[20]Huq M,Wheeler D.Pollution Reduction Without Formal Regulation:Evidence from Bangladesh[M].Mimeo:The World Bank,1992.
[21]Brooks S.The Distribution of Pollution: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Exposure to Air Toxic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7(2): 233-250.
[22]Arora C.Do Community Influence Environmental Outcomes Evidence from the Toxics Release Inventory[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99(4):691-716.
[23]L M Andersson,T S Bateman.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championing natural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US business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2000,43(4):548-570.
[24]兰竹虹.企业环境行为的经济分析[J].生态经济,2008(5):98-100.
[25]Kagan R A,Thornton D,Gunningham N.Explain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How Does Regulation Matter?[J].Law& Society Review,2003,37(1): 51-90.
[26]Su Yol Lee,Seung-Kyu Rhee.The change i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a longitudinal empirical study[J].Management Decision,2007,45(2):196-216.
[27]Liu Y.Investigating External Environmental Pressure on Firms and Their behavior in Yangtze River Delta of Chin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9,17(16): 1480-1486.
[28]Subhabrata Bobby Banerjee,Easwar S.Iyer,Rajiv K.KashyaP.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Antecedents and Influence of Industry Type[J].Journal of Marketing,2003,67:106-122.
[29]Wayne B,Gray,Ronald J.shadbegian.‘Optimal’pollution abatement-whose benefits matter,and how mu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4(47):510-534.
[30]Grunert SC.Everybody seems concerned about the environment but is this concern reflected in(Danish)consumers’food choice[J].European Advances in Consumer,1993,(1):428-433.
[31]Drobny N.L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mpetitive Solu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Cost Engineering,1994,36(8):19-23.
[32]Mika Ilomakia,Matti Melanen.Waste m inimiz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o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help[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lion,2001(9):209-217.
[33]Wilma Rose Q.Anton,George Deltas,Madhu Khaima.Incentives for environmental self-regulation and imp 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4(48):632-654.
[34]Scholtens B.Finance as a Driver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68 (1):19-33.
[35]Khanna M,Quimio W R H,Bojilova D.Toxics Release Information:A Policy Tool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8,36(3):324-366.
[36]张劲松.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及其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258-261.
[37]Murillo-Luna JL,CGarés-Ayerbe P.Rivera-Torres.Why do Patterns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e Differ A Stakeholders’Pressure Approac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11):1225-1240.
[38]Downing P,Kimball J.Enforcing Pollution Control Laws in the United States[J].Policy Studies Journal,1982 (11):55-65.
[39]Banerjee,Subhabrata Bobby.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Interpretations from Industry and Strategic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1,38(4):489-513.
[40]Debby F.M.Factors Affecting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Micro-enterprises Laundry and Motor Vehicle Repair Firms in Jerusalem[J].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2007,25(4):383-415.
[41]Zsoka A N.Consistency and“awareness gap”in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Hungarian Compani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8,16(3):322-329.
[42]Giorgos Papagiannakis,Spyros Lioukas.Values,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managers as predictors of corporateenvironmental responsivenes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2(7):41-45.
[43]Bowen F E,Cousins P D,et al.The role of suppl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in green supply[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1:10(2):174-189.
[44]Cordano M,Scott Marshall R,Silverman M.How d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Go“Green”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grams in the US Wine Industr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0,92(3): 463-478.
责任编辑:徐 蓓
The Study of Stakeholders Influence o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LUOWenbing1,2,JIN XuanZi1
(1 School of Business,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Hunan,411201,China; 2.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Xiangtan,Hunan,411201,China)
The factors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re complex.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it combin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behavior,revealsmechanism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influence o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behavior,aim to find the bestway to improv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advises on policies.
stakeholders;corporate environmental behavior;the influencemechanism
F270
A
1674-117X(2015)01-0045-07
10.3969/j.issn.1674-117X.2015.01.009
2014-03-22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4YJA63003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3YJC630161);湖南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2JJ4076)
罗文兵(1978-),女,湖南湘乡人,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环境管理会计等;金漩子(1990-),女,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环境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