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一媚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浙江杭州311231)
论张炜《你在高原》的艺术特色
魏一媚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浙江杭州311231)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张炜,花了20多年时间,写成了一部长达39卷450万字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堪称中外小说史上篇幅最长的纯文学小说,并于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拟从作品的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景物描写等方面,对这部长篇巨制的艺术审美价值进行梳理与探析,以期对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与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张炜;《你在高原》;艺术;特色
齐鲁大地,文脉深厚,名人辈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共有5位作家获奖,而山东一省就有莫言、张炜两位作家获此殊荣。张炜的《你在高原》在当年得票数居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五部获奖作品之首。这部作品是他用20多年心血与生命写就的一部纯文学力作,其篇幅之巨,居中外小说史之最,其用时之久,毅力之坚,也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这部长篇巨制进行梳理与探析,以期对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与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张炜的《你在高原》这部洋洋洒洒,几百万字的宏篇巨制,不是用人们所熟悉的时间纵向性的叙事方式来结构全篇的,完全不同于他以往的写作风格。这部作品用现代主义手法来进行想像和描述。有研究者说此小说呈大树状结构,第一本《家族》是这棵大树的总根,从那里生发了树的主干和其他九部的枝桠,从而形成了这棵树茂密的树冠。如果用张炜自己的话来形容此小说的结构,便是“一条走廊连接着无数的房间”,[1]而且有的房间连着房间,房间里还套着房间,笔者读后认为它差不多可以算是一座文学的迷宫了。张炜在小说的《序言》里说:“它计有十部,四百五十万言。他们虽然每一部皆可独立成书,但它仍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列作品。在这些故事的躯体上,跳动着同一颗心脏,有着同一副神经网络和血脉循环系统。”[2]总之,它与传统小说是很不一样的。它是一部典型的“非常态叙事”的作品,作者把家族历史、当下现实和主人公的抒情诉说三个不同的板块,以共时态的断片予以展开,这种“三重奏”式的交响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的纵向时间序列中的叙事,因此在叙事的时间、空间上存在着极大的跳跃性,这种非线性的叙述方式无疑会给急于进入故事情节的传统读者们带来较大的阅读障碍或阻力。总之,它的叙事方式是非传统、跳跃性的,有时看它觉得犹如在看哥伦比亚作家马尔科斯的《百年孤独》,有如坠入云里雾里的感觉。
据作者自己说,《你在高原》并不是从头写起的,而是事先严格布局之后,固定好它们的位置,再根据写作状态,挑出某一卷来写。最后再修理一番,通盘考虑全书韵律、文字色彩等。[3]作品在结构上不但时空跳跃,还不时穿插了各种故事、传说、寓言与神话,如旱魃、鲛儿(雨神)、煞神老母、山魈、西坶王、合欢仙子、美夜叉、风婆子、憨螈、大鸟会,这些故事都很具有民间色彩,生动有趣,它们或象征或隐喻自己对历史、对现实的一些看法或思索,特别是第5本《忆阿雅》中的阿雅(小兽),那种对“主人”的忠诚,九死未悔的精神品格不正是“我”的父亲、母亲、外祖母、口吃老教授等等善良人的象征吗?总之,《你在高原》规模宏大,构思新颖,叙事跳跃,内容丰富。
《你在高原》以宁曲两家的悲剧故事为主线,叙述“高原”上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及自己的行走与探寻,其间不断地穿插“自己家族”的历史,祖辈、父辈们的悲剧人生。特别是父亲(宁珂)形象的塑造,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父亲的一生:英雄——罪犯——苦役——病死,看得让人感触颇深。特别是在那个非同寻常的年代里,“父亲”被押着去做各种苦役,人人都可以呵斥他,侮辱他,打骂他,被押解到南山水利工程双脚带着镣铐冒死开采石头,好不容易熬到回来,又被押解到很远的村庄上去干最累最脏最苦的活,时时被人监视着,动不动就被人捆绑,被人暴打、批斗、游街,真是生不如死,活得比牲口还悲惨百倍,但父亲仍然不屈地活着,用母亲的话来说,要是别人十条命都死掉了,可父亲仍然顽强不屈地忍着、活着,而且还那么善良,似乎把所有的苦难与被打落的牙齿一起都吞咽到肚子里。例如“我”
发现“我”家小茅屋的四周有人背着枪盯梢,晚上还趴在“我”家后窗上监视“我们”,干扰“我们”,于是“我”在茅屋的四周故意弄上些碎玻璃,以便让他们不要这么近地监视着“我们”。这事被父亲发现后,他气得闭上了眼睛,命令“我”即刻去弄干净。父亲临死前,母亲发现了当年与父亲并肩作战的战友现在的大首长——殷弓还活着,而且就在城里做非常大的官,要求去见他,让他证明父亲是无罪的,父亲竟然不屑一顾“懒得去找”,还不准家人去找他,真是大彻大悟,好像他这辈子来到这世上就是为了来受罪似的。若干年以后,“我”为了完成母亲临终的嘱托,想尽各种方法见到了殷弓,当我用简练的话语跟他说明了来意,要求他给死去的父亲作个无罪的证明,他听后毫无反应,置之不理,后来他竟激动地写了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之后好像用尽了全身力量,瘫坐在沙发上,没有了下文,真是极具讽剌意味,于是我多少理解了父亲当年“懒得去找”的意思。从这部长篇的断断续续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父亲的冤案跟殷弓、飞脚他们是有直接关系的,正是殷弓当年的突然失踪、有意躲避与无语,使父亲蒙受了一生的不白之冤,而当时殷弓的一句话却能洗刷父亲蒙受的冤屈,殷弓却自顾自幸福着、荣耀着、卑鄙着、阴暗着,根本不顾别人的死活。作品中的父亲,活脱脱就是一个受难者的形象,黑黑瘦瘦,浑身是伤,满脸疤痕,牙齿残缺,外形上看去要多猥琐就有多猥琐。“我”从孩提时代就怕他、厌他、恨他,有时甚至巴不得他早点死去。然而,等到长大后,“我”在高原的行走中对他的英雄事迹进行了追踪,从而对他产生了无比的崇敬。在战争年代,这片土地上处处印着父亲的足迹,他是那么地英俊、潇洒、机智、勇敢,父亲实在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大功臣、大英雄,可是他却实实在在地被冤死了,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悲剧英雄,一个受难者的形象。当年他是何等的英俊潇洒,出身于富有的大家族,为了消灭不平等的社会,投身到革命的洪炉,背叛了自己所在的阶级,革了自己家族的命、亲人的命,到头来自己却被真正地革了命。他参与推翻了一个不平等、不公平的社会,而换来的新的社会依然存在许多的不平等、不公平,真是发人深思。诚如张炜自己所说,写作此小说的目的之一是:“我想借助它恢复一些人的记忆,想唤起向上的积极的情感,还想让特别自私的现代人能够多少牵挂一下他人,即不忘他人的苦难……”[3]
文中还有对外祖母、母亲及其他美丽善良女性的赞美与歌颂,对她们的形象塑造也栩栩如生,如写母亲:“我曾经拥有这样的时刻:无论是冬天或春天,哪怕是狂风怒吼也赶不走我的那份温馨。那时我在妈妈或外祖母身边,她们的细声细语伴我入睡,她们的故事和暖融融的被一块儿包裹着我幼小的躯体。屋外,大李子树的枝桠摇动着,发出一连串吱吱声为我们伴奏。夜鸟偶尔一叫。母亲的体息使我沉静,我把头伏在她身上。她抚摸我圆圆的脑壳,分理我有些黄的头发。无论是睡着或是醒着,我都能分毫不差地感到母亲给我的温热和照料。她半夜里为我掖被子、加盖什么、把我压在体下的手轻轻抽出……妈妈润湿温热的嘴唇常常印在我的脑壳和腮部,她有时还要拥起我,为我擦去莫名的泪水。”[4]母爱无边,正因为有如此多深厚的母爱,才有“我”这在苦难中降生的孩子快乐的童年。“我”的童年不但有母亲的庇护,还有外祖母的宠爱,因母亲要外出打工,所以“我”大多数时间都跟外祖母在一起。“在一棵大海棠树下的茅屋里,外祖母用一把铁锥一下一下刺着玉米穗子,金色的玉米粒哗哗淌在簸箕里。……‘你这个孩子,你这个孩子……’外祖母把说不清的责备全掺在了这句话里,重复着我非常熟悉的一种慨叹。……我搂住外祖母,她就不得不停止做活,揽起我,把我拥到了一边。我又伏在她的后背上,她没有办法,只得这样驮着我费力地做活。”[5]母亲与外祖母是“我”童年生活的全部依靠,她们是“我”最亲最爱的人。“我”童年的生活与教育都得益于她们,她们是那么的善良、温顺、忠诚、坚强、勤劳,一切赞美之词全都可以给予她们。作品还叙写了一大批美丽善良的女性,有梅子、柏慧、小时候的菲菲、园艺小学的女音乐教师、肖潇等等;还描写了鼓额、荷荷、帆帆等一大批在当下被污辱与被损害的女性形象,她们也是那么纯真与善良,为了生存,顽强地抗争着,有的还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如帆帆与凯平这对真心相爱的人,历经磨难,最后终于走到了一起。当然作者对文中人物有褒也必有贬,对那些黑心老板、暴富不仁者等等都予以极大地揭露与鞭挞。
《你在高原》即写主人公(或作者)在高原上(故土)行走、探索、徘徊、坚守的故事。张炜说:“一个不热爱大自然的人,难以培养起很强的美的感受能力,也难以写出有华彩的文章,更成不了真正的作家。……我总觉得一个对大自然怀有满腔柔情的人,很难是一个品行低下的坏人。”[5]张炜的作品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物的心灵美,抒发的感情很真挚,很有意境,也很富有个性特征。在张炜的小说里,有许多关于植物与动物的精美细腻的描写,张炜说:“主要原因是我从小与动物接触比较多,因为那时生活在林子里。现在已经没有那样的条件了,但是童年的印象总是对人的影响很大。写作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回忆,这样我就会不断地想到那些动物和植物。一个作者写作的内容和色彩,往往是童年的生活所决定的,会因为那些经历的不同而不同。”[6]因此他对他小时候生活的林子,是饱含着感情的:“童年的林子是彩色的,那里一睁眼就是逼人的绿和耀眼的红啊,当它和我共同处于色彩最鲜艳的那个季节里,我们就会与各种美丽的动物相逢。那时我在林子里每遇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动物,心里就会引起长久的兴奋。我回家时要向大人描述:它的头颅、眼睛、爪子、毛色……”[7]张炜热爱大自然,跟林中的动物简直就是朋友,如他写一种叫阿雅的小兽:“它长着黄色的皮毛,光亮得像缎子一样;它的尾巴粗粗的,毛儿蓬松;它的鼻梁从脑瓜那儿往下拉成一
道直线,很尖很尖;小小的鼻孔,尖尖的牙齿,灵活到极点的身躯……如果它腾跃起来,可以把空中飞动的小鸟咬到嘴里。别看它只有一二尺长,像小狗一样,可它的聪明是世上所有动物都比不过的。”[7]作者写出这是一种非常灵异的动物,不但形象漂亮,品格也极为高尚、忠诚。张炜在作品中曾写道,主人公在高原行走时,身旁或身后总有几只或一帮小动物跟随着,真是物我一体,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这应该是人生最美妙的境界。在对城市与乡野上,张炜曾说:“我如果稍有一点条件,大部分时间就在大自然里了。人在平原山区林间,还有一些安静的小城,河边水边,是最幸福的。好朋友和大自然一样,是滋养人的。一个人有再好的体力,也受不了日复一日的闹市吵嚷。人在吵嚷中知道的消息会很多,但是思考的机会、深入思考的条件,就没有了”。[6]
小说这种体裁主要是在讲故事,是一种回忆。童年的生活经历确实会决定一个人的审美个性,使他以后的艺术创作会具有某种特性,作者孤寂的童年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无疑留下了阴影,却也把他投进了大自然美丽博大的怀抱,那果园、海滩、大河、大海、禾田、瓜地,都给他以美的洗礼与熏陶,所以,他的作品大都在表现自然和美。
450万字、39卷、10部、20年,著名作家张炜以这样一串惊人的数字打造了迄今为止中外小说史上最长的纯文学作品——《你在高原》。作品内容相当浩繁,风格又迥然不同,然文学的主观意义大于它的客观意义,希望能与大家求同存异。张炜的小说也存有争议,它反复地从现实到历史,从历史到现实,时空跳跃性很大,使故事的完整性、叙事的连续性都有些支离、断裂,给习惯于传统阅读的读者带来很大的阅读阻力。
[1]朱又可.一个人绝望过后的曲折故事——张炜和十卷本小说《你在高原》[N].南方周末,2011-05-11.
[2]张炜.你在高原·序言[M].作家出版社,2013.
[3]陈法印.关于作家张炜访谈[DB/OL].http://blog.sina.com.cn/chenfayin.
[4]张炜.你在高原·我的田园[M].作家出版社,2013:385,10.
[5]孔范今,施战军.张炜研究资料[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033.
[6]吴小攀.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张炜专访[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e22e30100ty4v.html.
[7]张炜.你在高原·忆阿雅[M].作家出版社,2013.
On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Novel You in the Plateau by ZhangWei
Wei Yimei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Zhejiang Tourist College,Hangzhou,Zhejiang 311231,China)
ZhangWei,a Chinese famous writer,spent more than 20 years to write the novel You in the Plateau,which contains four million five hundred thousand words and 39 volumes.For this novel,he was awarded the Eighth MaoDun Prize in Literature in 2011.The paper studied the structure,the characters and the scenery description of the novel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novels.
ZhangWei;You in the Plateau;art;feature
I206.7
A
1672-6758(2015)04-0116-3
(责任编辑:郑英玲)
魏一媚,教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旅游文化与文学。
Class No.:I206.7 Document Mar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