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梅,赵黎明,何 健
(华北电力大学 研究生院, 北京 102206)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成效的调查分析
——以华电校企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生工程为例
赵冬梅,赵黎明,何 健
(华北电力大学 研究生院, 北京 102206)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对校企工作站联合培养基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通过进一步分析,指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对应用性人才培养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与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成效提供基础数据和观察视角。
问卷调查;研究生工作站;效能实证分析
加强校企合作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是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产学研结合,要求分属不同领域的参与者——产业、大学、科研院所,在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中寻求特定领域的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生产实现相互交流与良性互动,形成大于简单相加之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在与产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就业培训前移、拓展实验实训渠道,并增强学校的社会生产、社会服务能力;对于产业和科研院所来讲,能够充分共享高等学校的研发资源、实训资源、师资资源,在产学研一体化中解决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储备人力资源。华北电力大学根据行业需求、依托行业优势,自2005年起陆续在河北电力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等科研院所和企业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目前签约工作站已达60家,范围遍及全国大部分省区,其中包括工程型大型企业10家,研究型科研机构25家,高新技术型25家。培养领域涵盖了电气工程、动力工程、管理工程、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及机械工程等学科。
通过问卷调查,本文对研究生工作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和联合培养效能进行评析,以使学校职能机构和培养院系及时地调整和修正管理规定,对研究生进出站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和评价,从而为产学研基地建设和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成效提供基础数据和观察视角。
课题组就学生工程实践与应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2份,收回问卷122份(其中3份未填),实际有效问卷119份。所有样本中男生占比为82.5%,女生为17.5%;学术型研究生占比16.5%,专业型研究生为83.5%;电气工程、动力工程、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及机械工程等学科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7%、26.1%、21%、10.9%、5%。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校企工作站联合培养效能的认知、校企工作站效能的发挥、双导师机制的运行效能三个模块。
(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培养成效
“推动研究生参与产学研合作,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培育企业资助创新能力、增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紧迫需要”[1]。从调查结果来看,以产学研基地建设为依托的校企工作站在提供研究生实践平台、指导毕业论文和实践项目、攻克科研难题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1.企业导师能够从实践角度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的重要指标。企业导师的参与,能更多地从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实践角度进行有效指导,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使学生真正学有所用,这也是设立工作站的目的。与学生的角色和地位相对,双导师在校企工作站联合培养模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导师的能力、作用与指导等方面对联合培养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企业导师的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94.1%和92.4%的样本认为企业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践指导水平较高,足以承担相关指导任务;79.8%的样本则认为企业导师对其实践技能和论文撰写能够提供较好的帮助。这些数据一方面揭示了企业导师的自身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确实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十分直接和显著的帮助,另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对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有着较为理性的认知。正是基于这种认知以及对企业导师作用的较高期望,63.9%的样本经常与企业导师沟通,很少与企业导师沟通的仅为7.6%,与校、企双导师接触次数达到2次及以上的占57.2%,说明大多数学生是非常重视与双导师的沟通和交流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论文选题主要来自并完成于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阶段,说明在这方面企业导师的实践指导的确能给学生带来直接帮助。
2.专业对口提升进站培养质量
调研结果显示,研究生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的效能给予高度认可。99.2%的研究生认为工作站对自己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其中认为工作站对自己能力提升非常显著的占到35.3%,身边的同学也对校企联合培养形式评价较高(“非常好”、“好”选项占比共为73.2%)。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效能高度认可的主要原因为联合培养过程中相关项目与其所学专业高度相关,绝大多数进站研究生(93.2%)在工作站中所承担项目与其所学专业有较高的一致性。总体来说,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适应了当前专业学位发展的需要,契合了研究生渴望走进企业的实际诉求而被他们高度认可,表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培养模式应持续向纵深推进。研究生对企业导师的作用、工作站的效能普遍持较高评价和认可度,绝大部分研究生认为工作站对自己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通过企业导师的实践指导和自身实地参与与自己专业高度一致的实践项目,研究生参与科研和实践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3.提供科研和实践平台、实现学术研究和就业双重功效
大部分样本至少参与1个以上科研项目,揭示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已真正成为有效的科研平台,而学生也在此项目中收获极大。同时,“对于在校研究生,(校企合作工作站)则能够及早参加科研活动,开阔科研视野,增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2],强调了专业实践对就业的帮助作用。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使学生直接进入实践第一线,极大地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企业导师的指导能够潜移默化地向学生展示企业对员工的具体要求,换言之,提供就业培训能使学生在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生毕业进驻基地工作概率明显增加,多了一条非常好的就业途径”[2]。如果学生表现优秀,合作企业还可能与学生签约,这体现出校企合作在科研与就业的双重优势。
4.企业工作站效能得以综合发挥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模式的效能体现在产、学、研及其一体化过程中,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生在生产、学习、研究方面的具体成果。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模式发挥了其综合效应,研究生在产学研基地建设的科研、学术论文、专利、毕业论文选题及撰写等方面实现了预期目标。在所有样本中,73.2%的研究生参与了1个及以上的科研项目。对此形成验证的指标是,76.5%的研究生表示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对专业标准或行业规章形成更直观的认知,72.3%的研究生对科研开发流程或技能的掌握达到非常熟悉或较熟悉的水平。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与论文紧密耦合在一起,成为其论文的直接来源。84.9%的研究生回答说其毕业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中完成的项目,60.5%的研究生在工作站完成其毕业论文,揭示出实地参与项目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和撰写的重要意义。从更加深刻和长远的角度看,参与科研项目使进站学生获得了更直接的学术训练,其成果在学术论文上得以体现。93.3%的研究生在进站工作期间发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充分说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在学术能力培养方面的极高效能。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讲,专利获得则是更高层次的学术能力指标。调查结果表明,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中,50.4%的研究生获得1项及以上专利申请或授权。这一数据看似平淡,实质上彰显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对培养学术人才和技术人员的战略价值。因此,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效能这一核心要素上,调查结果充分表明联合培养模式适合现行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发展路径,存在纵深发展的必要和价值。
(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所存问题
调查发现,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中,研究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对专业标准或行业规章的了解程度、科研开发流程掌握程度等指标均显示较少部分进站学生的培养结果不理想。换言之,部分工作站的产学研合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进而直接影响校企长期合作关系和学生培养质量。从实际运行过程来看,对校企合作效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
1.双导师间的沟通效果不明显
为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立了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按照华电外聘导师遴选制度选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导师。校内导师是研究生校内培养的主要负责人,企业导师是研究生在工作站实践期间的具体指导人。双导师制的优势本应体现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相互配合上,从而使学生在学术科研和实践两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然而调研结果却显示出这一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是双导师沟通不足导致的。在沟通方式和内容上呈现出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63.9%的学生选择通过面对面或电话方式和导师沟通,采用网络方式的不足1%(0.8%);在沟通内容上,与导师就培养事宜进行沟通的为26.1%,而以合作项目为沟通内容的仅为2.5%,这可能是以下两方面原因导致的:一是部分学生急功近利,更关注参与项目中与自己培养工程相关的内容;二是学生和导师的沟通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沟通渠道不畅通,双方导师工作繁忙,工作站与学校距离远,商业及技术涉密、保密的限制范围等。双导师间的沟通缺失,不仅直接影响合作项目的进度和成效,更使双导师在学生培养、项目操作等方面相脱节,各执一端,这不仅不能发挥双导师培养模式的优势,反而产生消极作用。
2.进站研究生在合作项目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
进站学生在校企工作站联合培养项目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有5.9%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在企业工程项目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而发挥一般性作用和辅助性作用的样本比例达94.1%,可见学生在项目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模式必须时刻将进站研究生放在主体和中心地位,以提高他们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然而,从调研结果分析,学生的作用发挥并不理想,仅有一部分学生在联合培养项目中发挥主要作用,而其他学生仅发挥着一般性作用和辅助性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工作站建立的初衷。数据表明少部分进站学生在科研(占比26.8%)、学术论文(6.7%)、专利(49.6%)、毕业论文选题及撰写(11.7%)等方面未有明显提升,说明联合培养模式还应兼顾研究生个体差异、增加培养路径、丰富培养内容以满足其不同形式的需求。这一现象反映了进站研究生在项目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望与导师提供平台的不足之间的矛盾。
3.进站研究生能力培养层次呈分化趋势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在提高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效能是显著的,但是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论文选题和完成、专业标准和规章了解等较低层次的能力上提升明显,而在科研项目开发、文章发表、专利获取等较高层次能力的培养上尚未完全实现预期目的。这一现象与学生无法在项目中承担主要作用互为因果,说明学生较高层次能力的培养尚未引起校企双方的足够重视。
4.进站研究生与导师沟通方式单一、内容有限
进站研究生与导师间的流畅、高效沟通是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实现预期培养目的的基础。除了进站研究生与导师的有效沟通之外,校、企双导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是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项目顺利运行和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保障。在全部样本中,只有60.1%的研究生表示校、企双导师之间接触次数达到2次及以上,而14.4%的学生回答说校、企双导师之间从未有过接触。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研究生意识到导师指导的重要性,并能保持经常与导师沟通,然而在双方沟通方式和内容上呈现出单一性特征。从沟通方式来看,大多数进站研究生仅限于面对面沟通和电话沟通,只有极少数研究生采用网络沟通,说明他们与导师的沟通缺乏更为全面、有效的沟通途径进而影响沟通效果;从沟通内容分析,他们主要就切身的培养事宜与导师沟通,仅有极少部分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内容涉及合作项目,表明师生沟通内容存在有效管理的问题。该问题不仅制约进站研究生的长远发展,也对导师指导研究生实践的积极性和针对性造成不利影响。
从调研结果分析,产学研基地建设中校企合作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对所存不足的理性反思和深刻审视,形成问题域,有利于形成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加强校企双导师之间以及学生和导师之间的有效沟通
1.规范校企合作程序,保障双导师制度长效发展
针对校企双导师沟通不足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需要通过具体制度和机制加以保障,将校企合作纳入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对实际运行效果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与评估,并根据其结果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如将双导师之间的沟通频率、沟通主题、沟通成效通过沟通制度和机制进行明确规定,并将沟通成效引入导师考核机制。另一方面,强调为双导师间的有效沟通提供物质保障和经费支持,鼓励双导师保持长期有效的沟通。
2.通过制度强化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
引导学生和导师进行有效沟通,强调从沟通频率、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制度规定。首先,通过沟通日志明确规定、记录进站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次数、内容、效果等信息。其次,搭建平台、拓宽双方沟通渠道。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更要注重发挥移动互联网络的作用以突破时间、空间对有效沟通的限制。第三,引导进站研究生确立长远目标,不仅要就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培养事宜与导师沟通,更要关注鼓励他们主动与导师对合作项目的实施进行深入沟通。
(二)提升进站研究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培养侧重点
尽管大部分进站研究生对参与到工作站科研项目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但也应该关注持消极态度和不明确态度的那部分学生。在工作站运作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限制研究生无法有效地参与到项目中,企业导师也无法使用学校相关措施激励研究生参与项目,导致研究生对相关项目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部分企业未完全放开权限让进站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仅停留在参观和浅层次学习上,导致无法实现培养高层次能力的预期目标。进站研究生能力不足和在项目中所发挥的作用互为因果,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有必要出台具体政策与措施敦促企业导师加强对进站研究生的实践指导,允许和鼓励他们在项目中发挥主体作用从而确保其真正地参与项目实施。同时,在实践中有所侧重地强化进站研究生高层次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他们科研项目实施、论文撰写、专利研发能力。
(三)加强校企双方在就业方面的合作
为在研究生培养、项目合作、科研产出等方面加深合作,以未来职业发展为归宿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进站研究生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中的实践锻炼、提高职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有效地指导和帮助进站研究生择业、就业。
当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合作不紧密时,产学研合作必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和水平上。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应以研究课题和科研项目为纽带加强合作,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上加以保障,建立一套完备、系统的工作站网络信息交流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保证学生深入到企业一线,并在较高层次得到训练和提升;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度高的工作站,积极发挥在项目中的主要作用,避免仅承担辅助性、边缘性的任务。同时,主动、全面地收集校企双方的科研项目和课题信息、导师信息、学生生活和实践信息,提供实时指导,并及时改进工作站工作。此外,加强双方信息联系,为导师、研究生、管理者迅速而准确地了解所需信息、进行有效沟通开拓途径、提供便利,为产学研基地协作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1] 章夏冰,赵群.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C]//蒋毅坚,赵伟.探索创新:第五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论文选集,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95.
[2] 王勐,姚谦峰,窦学军等.工程类学科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构建——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C]//蒋毅坚,赵伟.探索创新:第五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论文选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77.
(责任编辑:杜红琴)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Efficienc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Take Joint Graduate Training Project in NCEPU as an Example
ZHAO Dong-mei, ZHAO Li-ming, HE Jian
(Graduate School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China)
By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data analysis of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Efficiency in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on-Learning- Research——Joint Graduate Training Project in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Enterprise Workstation,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graduate workst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specifically.Through further analysis, it pointed out the positive role and th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enterprise graduate workstation for applicable talents,in order to promote bas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 and provide basic data and observation perspective of the joint training effectiveness of applied talents.
questionnaire survey; graduate workstation; efficiency of empirical analysis
2014-12-20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编号:12JDGC009);北京市支持中央高校共建项目资助及“基于企业导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学位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以研究生工作站为依据的产学研协同研究生培养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赵冬梅,女,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赵黎明,男,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工程师;何健,男,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工程师。
G640
A
1008-2603(2015)01-01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