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般若
(兰州财经大学 外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
翻译语境下的连贯属性探究
刘般若
(兰州财经大学 外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
信息在重复中的推进、某一语篇与其他语篇的关联和其在整个互文网络中的位置以及语言框架和心理情景,都是保证语篇连贯解读的重要参数。连贯作为语篇交际效果的参数,探讨其心理属性和语篇属性,可以加深对连贯的认识和凸显其在语言层面的表现特点。
翻译语境;连贯;心理属性;语篇属性
由于翻译研究中植入了连贯概念,这就使译者能够把语篇语境与语篇结构建立起联系。连贯不是语篇特征,而是某一个读者对某一语篇的判断,不是从源语语篇照搬而来,是以源语语篇中的语义关系为基础在译语语篇中的重建,从而引导读者理解全文潜在的逻辑结构,赋予词语和结构比它们单独存在时更多的意义。
纵观翻译研究领域对连贯概念的移植和演变,有两个突出点:一是十分强调连贯的心理属性或认知特征;二是关注到连贯的语际机制,即译语语篇和源语语篇连贯的关系。这是因为翻译作为语际信息传译活动不但涉及语言符号的转换,也要涉及逻辑模式的重建和语境因素的处理,而这些都是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的主观思维活动。
从语境视野理论框架来看,连贯是一种心理过程。从语篇生成过程来看,作者必须首先形成合乎逻辑的连贯思维,然后才可能运用可行的语言框架组句谋篇;从信息接收过程来看,它涉及到读者的一系列认知推理。找出两个句子之间的联系并非是言语形式自动产出来的机械功能,而是读者或听者进行主动的释义,才能发现语篇中两部分之间的联系。这要依靠释义行为,即对语篇中描述实体的心理再现过程。一般说来,译者倾向于认为源语语篇是连贯的,即使对词语的释义出现了误差或错误,也会竭力构建“连贯”的译语语篇。
所谓连贯的心理属性主要含义有:首先,连贯是心理活动,是心理表征,是交际参与者赋予语篇的特质,连贯是一种认可,是一种心理再现,而未必是“事实”。因此译者所构建的连贯语篇往往是和其心理世界诸因素相契合的产物,一个操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世界的思想意识、语言能力、审美观和交际目的等相关因素都会发挥导向或制约作用。译者的源语能力保障其能够摄取到源语语篇的连贯情景,而译者的译语能力则保障其能够构建连贯的译语语篇。但源语能力的欠缺,并不一定会阻止译者构想出连贯的情景,当然也不会妨碍其构建连贯的译文,只不过译文的连贯情景已不同于源文。至于思想意识、审美观和交际目的等心理世界范畴,当然也影响着对源文连贯情景的认知,而且也更强烈地操控着译文连贯的构建,尤其是当其中的某个因素变得十分强势的时候。连贯的情景毕竟是建立在个体的心理世界中,译者的心理连贯不等同于作者的心理连贯,甚至会扭曲作者的心理连贯。
其次,对连贯的判断和构建是认知活动,而人的认知活动总是基于一定的经验,也就是说,对连贯的认识需要经验支撑。具有某种经验结构的人会认定某语篇是连贯的,而具有不同经验结构的一些人可能会无法认同同一语篇的连贯性。文化被视为一个由参与者不断谋议的动态过程(Cavid Katan, 1999),连贯同样也是动态的,有历史维度、人际维度。过去不连贯,但现在连贯;对一些人不连贯的,但对其他一些人连贯。
这一认识对跨文化交际有重要意义。连贯首先要得到相关知识储备(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积累)的支撑。译语读者往往缺乏达成心理连贯的经验积累,需要译者以适当的方式提供即时信息,以支撑他所预期读者的认知活动。连贯的经验支撑还体现在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上。
语篇本身无所谓连贯,连贯是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没有经验的支撑便没有语篇的连贯。我们都熟知的一种有趣现象是,某些初始从事工程技术翻译的人,对所译语域还不甚了解,也就是说源文在他们头脑中尚无法形成连贯的心理情景,但他们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非专业人士读这种译文便是不知所云,但读者如果是专业人士,译文的连贯即可重新确立,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经验对连贯的支撑作用。没有经验的支撑,语篇便只能是一种“宏观符号”(macro-signs),只能是一堆缺乏必要交际参数的、意义杂乱不清的句子而已。
最后,连贯还有一个视野幅度问题,即交际者的语境视野所摄入的有关语境因素范围的大小。交际者可以只关注局部连贯(local coherence),即只顾及在一个句子或一个句群中的语义逻辑连贯,也可以将视野扩展到整个篇章,并关注到语篇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即所谓的全局连贯(global coherence)或语境连贯(contextual coherence)。
连贯的语篇属性并不能简单地说连贯是语篇现象。从本质上讲,语篇属性也是心理现象,是交际参与者认知过程的结果,是被交际参与者赋予的,强调的是语篇特点对连贯认知的诱发作用。
(一)连贯的语言专有性
连贯是个认知问题,但认知活动的媒介是语符,所以连贯也就具有了语言专有性,即连贯需依赖于一定的语符来表达其特征,往往由同音词、谐音词、多义词等来诱发语义连贯。此类连贯结构在翻译中必须依译语的表达方式或语言框架加以重塑,用另一种语言的语符重建连贯。译者一方面会享有一定构建连贯的自由;但另一方面也受到译语语言能力的制约。
连贯的语言专有性,显示了形成连贯心理情景时语言能力和经验构成的互动作用。在一种文化、语言环境中,语篇中的一系列语符可诱发交际参与者对某一事物的认知连贯。因为在这种认知环境中,语义和经验已交织成一种认知网络,这些认知网络有既成的,也有在既成网络的基础上即时构建的。而要在另一个文化、语言环境中构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连贯,则需要构建另一种语义——经验网络(semantic—experiential network),这个网络可能和源语语篇中的相似,也可能面目全非。
(二)语篇形态的显化
语篇形态是指语篇中意义的整体结构形态,也就是语篇中信息推进的方式 (Chesterman,1998) 。在汉英语篇对比研究中,语篇形态可指各种语义命题的线性排列序列和方式,以及这种排列所呈现出的结构特征。
语篇形态在跨语言交际中多有变化,这一点李运兴(2001)已经以“逻辑重组”、“语篇推进层次”为题举例进行了讨论。译语语篇的形态是受源语语篇形态的诱发,但同时又是各自独立的。在翻译过程,源语语篇中的逻辑关系常常被译者显化,从而使译文的逻辑层次更加清晰和明显,这是由于连贯往往被视为语篇各部分间存在一种暗含的潜在语义关系,这种关系在读者或听者的释义过程中被彰显出来(Blum-Kulka,2000)。译语语篇是对源语语篇的一次重写,对源语语篇逻辑形态的重新审视。
语篇形态的显化有两个意思:一是源语语篇形态在译语语篇中常发生变化;二是源语语篇形态在译语语篇中常得到强化。语篇形态显化,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将信息顺序重新排列,在信息结构层次上,构建中的译语语篇要顺应其所属语篇的体裁规范;二是将某些信息合并;三是源语语篇形态在译语语篇中得以强化。
就本质而言,语篇的连贯性是一种心理认可,属于认知属性。交际参与者的经验(包括知识结构和个人体验)、心态,以及交际目的和参与力都会对语篇的构建和解读有一定的影响。同一个语篇,在一个语境中是连贯的,在另一个语境中就可能是不连贯的;对一些人是连贯的,而对其他一些人可能就不是连贯的。对同一个人来说,同一个语篇在不同时间的连贯性也可能有所变化,甚至可以极端地说:一个语篇,你认为是连贯的,它就是连贯的。
连贯的这种认知属性使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它和心理世界以及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从而探查心理世界和外部世界相关因素与翻译中译文构建的种种关联。连贯的语篇特性又可使研究者从翻译过程中语言特质的凸显和语篇形态的强化来探讨译语语篇的构建规范,为翻译教学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1]Enkvist,N.Coherence.Pseudo-Coherence and Non-Coherence[J]. Cohesion and Semantics,1978.
[2] Gee,J.P.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1999.
[3] Leech, G,& Short, M.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M].1981.
[4] Li,C,& S. Thompson.Third-Person Pronouns and Zero-Anaphrara in Chinese Discourse[J]. Syntax and Semantics,1979,(12).
[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7]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8]徐玉臣.词汇衔接与作文质量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0,(2):33~37.
[9]王红孝,李民权.衔接手段与连贯[J].国外外语教学,2000,(1):44~47.
[10]张德禄.语篇连贯研究纵横谈[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6):24~31
[11]邓志勇.语境、修辞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6):23~25.
[12]张琦.英汉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J].中国翻译,1999,(1):27~30.
[13]苗兴伟.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4):45~50.
[14]何兆熊,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6):17~23.
[15]杨若东.语篇衔接关系的建立与跨文化语篇理解[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6):24~29.
[16]彭利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异同考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1):108~113.
[17]王一多.翻译过程中语篇连贯之逻辑关系本质[J].外语研究,2006,(4):61~64.
[18]潘红.认知环境差异与语篇连贯的翻译解读[J].外语学刊,2001,(3):79~83.
[19]张德禄.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103~109.
[20]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6):24~29.
2095-4654(2015)07-0129-03
2014-12-21
H315.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