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春娱
(1.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2.江苏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江苏镇江 212005)
马克思的人格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葛春娱1,2
(1.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2.江苏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江苏镇江 212005)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阐述现实个体及人格的生成进路,立足于人的种种具体规定,认为人格是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以及自为存在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体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憧憬了人格理想状态——理想人格,认为理想人格是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人的存在方式及价值追求,要真正实现理想人格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教育。马克思人格思想尤其是理想人格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针、政策的制定,对中国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
马克思;人格思想;理想人格;和谐社会
关于人的知识,自古以来被证明为一切思想的阿基米德点,是一个固定且不可动摇的中心。作为统摄人的价值生命和物质生命的人格,也成为各门学科研究的最高鹄。甚至有学者认为向着人格,也许可以找到一条破译宇宙之谜的通途。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在众多著作中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人格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论证。马克思眼中的人格,是社会心理学的人格,体现了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马克思的所有思想的中心都只有一个:人。关于人格的研究和论述同样起始于人,马克思认为:“主观性是主体的规定,人格是人的规定。”[1]在现实研究基础上,马克思对人格作了较为科学的定义:人格即以个体肉体为基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稳定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基础是自然属性,本质是社会关系,趋势是人在现实活动中,物质需求越来越少,人性逐渐超越物性,最终形成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可以说,马克思关于人格的研究首先是从人的相关规定入手的,他从自然存在、社会存在、自为存在3个方面对人做出具体规定,论证了人格构成的多维性。
1.人格的基础是人的自然存在
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324马克思的这一规定超越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说,确立了人的物质本体。这也成为人格的前提“人格脱离了人,自然就是一个抽象。”[2]36这里,马克思肯定了个人存在的物质本体,体现了马克思的本体论原则。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人是自然、肉体、感性的存在物,具有多种欲望和需要,这要依赖自然界,因此,人要受限于自然,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另一方面,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具有多种潜在的自然力、生命力,可以通过自身能动性改造自然,将自然进行人化,两者又是统一的。同时人改造自然的过程是不同个体相互合作的结果,由此,人又是社会存在物。
2.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指出:“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能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3]335他进一步论证:“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56“特殊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2]29可见,社会性是人、人格的本质属性。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物,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其一,人格受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结构制约,脱离特定社会结构来研究、塑造人格,不仅不利于人格的完善,而且将导致人成为虚幻人格的牺牲品。其二,人运用自身蕴藏的表现其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不断改造社会关系,变狭隘的地域关系为全面世界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与自己生存、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以此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的这种有意识的意志活动进一步表明人是自为存在物。
3.人格的最高抽象是人的自为存在
在超越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后,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我。”[3]211自为即“为自、为我”,其中,“自”、“我”狭义上指个人,“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的本身出发的。”[5]广义则包括整个人类,“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4]81根据马克思文本,自为存在的人具有两个特性:一是自主性。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为我”的活动,在这一目的性指导下,充分展现主动性、创造性,变被动为主动,使自然、社会向适合自我需要的方向发展。二是自觉性。具有自主性的人,可以在遵守客观规律范围内超越自然并驾驭自然、社会。正是这种自主、自觉性的自为存在,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长,将人、人格提升至更高层次、牵引至更健康方向。这也体现了马克思认识论的原则。自为存在作为人格的最高抽象,其通过两种实现方式得以体现:其一是人的实践活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非人的目的、意志的体现,需要人通过实践活动加以改变、改造,使其符合人的目的、意志。可以说人以其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不断确证并表现其人格。其二是人的个性。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因其自主性、自觉性差异,形成个体间区别,造就不同个性,个性状况表征着人格发展的程度。
综上所述,马克思所述的人格是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自为存在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自然存在是人格的根基,是社会存在、自为存在的前提;社会存在是人格的本质,制约人自然存在的同时决定着自为存在发展方向;自为存在是人格的最高抽象,是在自然、社会基础上对人格的更高表现,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马克思的人格观,不仅体现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维结构论,也彰显了A·班杜拉等的人格学习理论、马斯洛及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论者的人格理论。
马克思认为,人格是具体的、现实的人在特定社会中,通过社会实践形成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的心理特征总和,而理想人格是其对人格理想状态的憧憬,表征了人格3个方面——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自为存在的充分发展,以及三者高度统一、综合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丰富存在。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6]即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成为全面需要的主体,成为自身以及全面关系的占有者。马克思理想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在逻辑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和同一性,因此,理想人格就是全面发展的人。
1.马克思的理想人格观
(1)自然潜能的充分发掘
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是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者,其自然潜能不仅存在,而且会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如资本主义社会就出现“使工人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作为人类自然历史积累而聚集起来的巨大自然能量,自然潜能的发掘、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人对自身现实的占有和人的现实的实现程度,也影响着人格其他方面即社会关系、自由个性、需要的丰富程度。因此要实现理想人格,首先要让人格的基本要素——自然潜能得以张扬。关于人的自然潜能的充分发掘,马克思曾表述人的体脑充分且同步的发展。这两方面的发展是基础,实践中要注意两者的均衡发展。同时马克思也鼓励个体在体、智方面共同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及其他各方面的才能,尤其是将符合其主观愿望且客观上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的某种或者某几种能力的进一步训练或提升,如教师要充分发展组织管理、表述等职业能力。
(2)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
重视潜能的同时,马克思也强调人的社会关系,认为这是人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制约着人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一是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的生成,可以帮助个体逾越他人、社会以及地域等给他造成的束缚,这是社会关系全面发展的前提,反之,人的天性将得不到发展,甚至导致畸形、片面发展。二是自由控制、支配社会关系能力提升。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7]25,却也是造成人的异化最严重、最全面的社会。因此,人要获得全面发展,必须具备自由控制、支配社会关系的能力,便于消除其异己性和对抗性,将社会关系引向能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
(3)需要的充分发展
人的本性在于他们的需要。马克思在研究人的过程中从未间断过对人的需要的研究,可谓角度全面、层次分明、论证深刻。他将人的需要和人的社会关系、个性以及人的发展相联系,没有需要的充分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他指出人之为人,除了具有和动物相似的基本生存需要,更关键在于对体现自己价值的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深切眷注。“人类的生产在一定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这样,生存斗争——假设我们暂时认为这个范畴在这点仍然有效——就变成为享受而斗争。”[8]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到人的发展、享受需要的逐渐满足,既是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的过程,也是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展开和丰富的过程,更是人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实现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人全面发展的表征。
(4)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曾将人格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最高形式)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阶段,其本质特征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9]。可见,自由个性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是全面发展的指向和目的。个性的自由发展需突破自然肉体的定在,具有相当的自我意识和一定的文化素养,真正达到马克思所谓的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协调一致发展。从客观外在而言,个性的自由发展表现为个体在面对外界客观事物、力量的强压及冲突时,能保持高度的自决性和独立性,在承认外在种的尺度基础上,将自己的意志和意识作用于对象;就主观内在而言,个性的自由发展表现为个体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兴趣、愿望,有效抑制不合理的欲望和盲目冲动,达到独一无二、独具特色的极致。马克思也强调个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每个人自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内嵌于社会和他人,只有将人的发展作为目的的社会才能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积累为目的,个人形成了和他人、社会相异化的关系,个性受到压抑,不可能获得自由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人是生产的目的,物质、生产都表现为手段,社会为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提供了环境和保证。
2.理想人格实现途径
马克思人格理论同样可以理解为社会——人格互动理论,人格的发展不仅需要个体自身努力,还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马克思曾明确表明人的发展势态与生产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并取决于人们生产的物质条件,可以说,经济状况、生产力发展状况对人格的塑造具有决定性影响。“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0]这里人的解放即将人从自然、社会、个性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与理想人格的实现具有本质的一致性。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日趋丰富的社会物质资源,使人们不再受基本生存需要的支配,开始真正的生产——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天赋,以自己能动性、创造性改变世界,为我所用。同样,生产发展也有利于扩大社会交往、丰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但是,马克思也对此提出了两条警示:第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必将产生剩余产品,出现交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扩大矛盾也将进一步增加,要保证社会安定、和谐发展,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保证公平、正义。第二,马克思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的特殊身体,两者密不可分。人类不能一味追求生产发展而忽视环境,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他主张人类通过创造而非毁灭来驾驭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确立人与自然协同发展道德、利益观,尊重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先进技术、循环再生等技术代替高污染、高消费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满足人类“身体健康”和“精神发展”的同时,给予自然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自我修复、再生。
(2)教育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既标志着人对自身本质的占有,也描绘着人类发展的完美状态。他指出“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1]认为教育内容包括文化知识、体育训练和技术教育是马克思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脑等多方面的发展,通过文化知识教育,提高个体智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提升个体各方面的能力和技能;通过体能训练,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也有利于个体勇敢、坚定意志力的培养。三者相结合是促使个体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和社会属性均衡发展的必要前提。通过持续的教育与学习,每个人的人格将越来越趋向理想化。
(3)实践的发展
强调实践是马克思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根本区别,恩格斯称之为蕴含着新世界观的萌芽,侯惠勤老师也认为人正是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超越人的直接肉体需要的界限而趋向全面丰富”、“推动着人类不断超越自己的动物本能而获得自由,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12]实践作为改变世界的唯一方式,同样是理想人格形成的基础。可以说,离开社会实践理想人格根本无从塑造。因此,理想人格的实现只能是现实世界中并通过现实的手段加以实现。实践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劳动实践源于外在目的性的追求,但在活动过程中,人不断将外在目的进行内化,发挥自身潜能克服种种困难,在占有生产总和的基础上实现了才能总和的发挥。实践活动既包括物质领域的财富生产活动,也包括精神领域的科学创造和审美艺术活动。
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教育、注重实践,决定着理想人格的实现程度。
1.马克思人格尤其是理想人格思想对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的人格观立足于社会实践,关注个体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将具体研究和抽象研究相结合,对人格及理想人格都做了科学、具体的论证。为我们正确理解人、把握现实中的人,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首先,马克思人格思想,尤其关于理想人格论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马克思十分关注自然界、社会、他人以及个体精神状态在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既提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特殊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也提出个体意识、行动对自身、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既强调物质财富的决定作用,也呼吁社会公平、正义,自然生态平衡,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依次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层面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自身之间关系的价值要求。富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总要求,也是马克思所谓的个人、社会发展的“根基”,民主、文明与和谐及时保证也是要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对马克思所呼吁的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反应和行动,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获得了初级阶段,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超出个体生存发展所需数量,必然会出现交换、分配、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关系的丰富,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会随之增加,要确保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必须做好合理分配、公平正义的问题。以公平正义使个人权利、价值得以保证,营造和谐融洽、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为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各方面能力、自由个性等创造条件。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马克思人格思想与中国社会具体状况相结合而提出的价值要求,现代工业、科技以及社会获得了巨大进步,却也造成人类无机身体——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精神的缺失和迷茫,道德失范,社会秩序破坏,在此前提下对个人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以期通过个人自律实现和谐。
其次,这一思想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价值启示作用。第一,中国梦的本质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与马克思在其多部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定义的“和谐社会”同途共向,其中,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理想人格的实现具有一致性,这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充分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指引中国梦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要注重充分发掘、激励、保护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3]同时,马克思也强调集体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要求实现中国梦必须反对个人本位主义,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第二,马克思关于需要的论述,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引导人的各层次需要,找准中国梦的价值动力。价值动力是相对于物质、精神动力而言的,是个体为实现自身价值或追求最大化的人生价值而产生的发自个体内心的持久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的任何活动的开展都要首先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更高层次的发展、享受需要的满足是人的价值追求,是人全面发展的表征。中国梦的实现首先要满足广大人民的生存需要,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引导广大人民将中国梦内化为个人梦这一自身价值追求,最终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尽可能多的、持久的正能量。第三,马克思关于实践与人格关系的论述,有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劳动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找准价值路径。“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14]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让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发挥各自的创造性、积极性,加快中国梦实现的进程。
2.马克思人格尤其是理想人格思想对中国社会理想人格塑造的实践指导
马克思关于人格尤其是理想思想的论述立足于现实的人,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辩证逻辑,体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对我们目前中国社会理想人格塑造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首先,马克思关于人格三要素的规定,有助于我们建构科学的人格。马克思认为人格由自然存在、社会存在、自为存在共同构成,是在现实基础上对人格做出的科学论断,超越了传统实体论的形而上学,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体现了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他克服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片面性,认为在人的生存发展过程中,人格的塑造,既有无意识的作用,也有意识的作用,既体现了人为获得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心理诉求,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同时,他也克服了A·班杜拉等人格社会学习理论的缺陷,不仅强调“示范”和“观察学习”等环境因素对培养人格的重要性,也强调人格的自为存在,突出人的个性发展,在通过“外力”塑造人格的动态过程中,竭力保持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因此,中国社会人格的构建既要以自然存在为基础,又要强调社会存在和自为存在,既要达到“大同”理想状态,也要允许个性发展、个体差异的存在。
其次,马克思关于理想人格和路径的论述,有助于指导理想人格的塑造。马克思认为理想人格,即在满足各层次需要基础上实现人的能力、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个性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指出理想人格塑造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社会各界教育的引导,以及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形成和自由时间等因素来实现。纵观我国目前社会,物质财富有了较大增长,人民自由时间也逐渐增多,但却造成了单向度的人:注重物质享受,放弃精神追求,对社会上非生活必需品的追捧,形成重物性轻人性的社会现象。另外,发达的社会资讯、网络媒介主导了世人的思维走向,导致个体“做自己”的私人空间受到入侵,丧失了保存内部自由和自我意识的能力;开放的社会空间中,人们善于模仿,却缺少批判。因此,要塑造国民理想人格必须以马克思理想人格思想为指导,要坚持并加强“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注重社会个体能力、需要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加强社会全体公民对劳动的教育和引导,真正发挥“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13];引导全体公民合理利用“非生产劳动时间”,以促进自身全面自由发展。
[1]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理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3.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8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1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8.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12]侯惠勤.人性的崇高是如何可能的[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2):1-4.
[13]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5.
A811
A
1671 4970(2015)02 0028 05
10.3876/j.issn.1671 4970.2015.02.006
2014 09 25
葛春娱(1981—),女,江苏淮安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