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抓住列宁主义研究的“当代问题”
——评《列宁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015-03-17 09:21侯惠勤
关键词:民族化列宁马克思主义

侯惠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北京 100732)

·书评·

紧紧抓住列宁主义研究的“当代问题”
——评《列宁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侯惠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北京 100732)

一、加强列宁主义研究是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需要

从意识形态建设的视角看,列宁主义尤其是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一般地说,无论出于什么动机,持何种立场,都承认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以列宁主义为中介的。这样,列宁主义的命运就紧紧地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3个历史阶段,但都是在列宁开辟的“十月革命”道路基础上走出来的。因此,我们赖以确立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都离不开对于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对于“十月革命”道路的开创性拓展。特殊地说,在苏联解体之后,除了传统敌对意识形态对于列宁主义的歪曲和攻击外,中西方不少学者都在“回到列宁”、“反思列宁”和“重塑列宁”的不同口号下,要求重新认识列宁与列宁主义。虽然发掘列宁主义的思想资源以服务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努力不少,但质疑列宁主义当代价值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有的思想观点还显得十分尖锐。譬如:有些人认为,苏联是列宁亲自缔造的,既然苏联已经解体了,苏联共产党瓦解了,列宁的事业在俄罗斯也已经化为乌有,那么再谈列宁主义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有些人认为,我们可以提“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没有必要提“坚持列宁主义”,试图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中的列宁主义内涵加以剔除,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意义;还有些人认为,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异形”,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有意篡改”,必须破除把列宁作为与马克思相并列的经典作家的崇拜;等等。否定列宁归根结底是切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内在联系,破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二、列宁主义研究事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理论依据

对于列宁主义的研究,事关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定位,事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理论依据,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性条件,绝对不是“纯学术”问题;另一方面,这一研究又必须面对世界社会主义低潮难免出现的思想混乱,必须面对政治栽赃和学术片面的艰难划界,必须面对思想解放和蓄意歪曲的复杂局面,因而绝对不是从意识形态需要出发,简单重复过去的评价就能奏效的,必须要有一个立足于今天的实际情况,具有更高学术眼界的研究。顾玉兰撰写的《列宁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正是适应了这一研究趋势的学术力作,可谓是恰逢其时。

该著为我们研究列宁主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就是抓住当代否定列宁主义的关键问题,从历史和学术的制高点上加以回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努力发掘列宁思想的当代价值的论文和著作逐渐增多,但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列宁思想的研究多半是从单个学科角度展开的,且主要是研究列宁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具体思想,而把列宁主义作为研究对象,对列宁理论体系进行整体和综合性研究的成果则比较少。虽说已经出版和发表的相关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列宁主义的传统看法(即: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在理论界和思想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斯大林的列宁主义定义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它没有全面阐释列宁主义,过于重视列宁主义中革命和专政的内容,而忽视了其中改革、建设、发展和民主、法治的内容),然而,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从正面阐述列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而没有对曲解列宁主义和藐视列宁主义当代价值的种种错误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有针对性的批判与回应。因此,在什么是列宁主义和怎样对待列宁主义的问题上业已形成的一些共识并没有能够解决在列宁主义当代价值问题上所存在的严重分歧。

三、列宁主义研究重在回答当代社会主义实践问题

《列宁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一著的特色在于抓住了列宁主义研究的3个关键性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其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否搞早了?这个问题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如果肯定了这点,“十月革命”以后建立的全部社会主义国家就将没有历史的合法性;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困难,就在于“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这一现实。该书在回应这一难题时,除了更深入阐发列宁关于“一国革命首先胜利”论外,更多地从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兴起,阐明“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站在了超越了以往对于这一问题回答的高度上。其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是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常态”?这个问题之所以尖锐,就在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必然被排除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统之外而变得非常可疑;这个问题之所以困难,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国际的产物,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它和民族化怎样才能有机统一不易说清楚。该书主要通过阐发列宁关于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辩证法,并结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当代发展的历史过程,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其三,什么是列宁主义和怎样对待列宁主义?这是自列宁主义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存有纷争的问题。今天则要通过对列宁主义的科学内涵、内在本质、思想精髓和国际意义的正确认识,彰显其现时代价值。该书把列宁主义的国际意义定位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开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拓上,这是很有见地的,也较为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列宁主义和怎样对待列宁主义”的问题。

该著以《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60卷为文本依据,以列宁主义为特定研究对象,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针对中西方学界曲解列宁主义和藐视列宁主义当代价值的种种错误观点,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有的回应。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梳理和评析否定列宁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的错误观点;于揭示与阐述列宁主义的理论来源、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③诠释与论证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一致性;④阐释和说明列宁主义对于人类认识现代文明基本走向的意义。重点是:阐明列宁主义开辟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之路的世界意义,并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角度揭示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根本一致性;评析否定列宁主义思潮的民主观、国家观、革命观和资本主义观,论证列宁主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基本观点的科学性。

其创新之处在于:①针对错误思潮,把列宁主义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系统和综合性研究,克服单学科和单方面思想研究的局限性,从而获得对列宁主义的全面认识;于把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为切入点,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角度揭示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根本一致性,凸显列宁主义的国际意义;③将列宁主义纳入人类文明视角,研究列宁主义关于现代文明基本走向的思想观点,进一步揭示列宁主义的现时代价值。其实践意义主要体现为:①有利于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和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构成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正像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列宁主义一样,没有列宁主义也就没有丰富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于有利于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列宁主义的思想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俄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列宁主义的重要意义在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之路,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列宁主义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阐述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内容,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由此可见,《列宁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一书坚持以现实问题引领基础研究,将文本研究与科学阐释有机结合起来,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实践意义,是列宁主义研究方面有较强学术力度的著作。

2011年,南京审计学院的顾玉兰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做高级访问学者时,我是她的合作导师。该同志勤奋好学。她自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开始研究列宁思想,至今已有十多年。期间她曾完成多项列宁思想研究方面的课题,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她的博士学位论文《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2005年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当年所属学科的正式奖名额空缺),之后又被列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著作,由江苏省委宣传部资助出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的《列宁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是其研究列宁的新著,我期待她不断地推出新作,以推动列宁主义研究的不断深入。

2015 01 24

侯惠勤(1949—),男,安徽安庆人,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化列宁马克思主义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