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理,吕雪峰
(1.河海大学公民道德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研究基地,江苏南京 210098; 2.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创新及时代意义再认识
黄明理1,2,吕雪峰2
(1.河海大学公民道德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研究基地,江苏南京 210098; 2.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势渗透和国内价值多元冲突等“内忧外患”,是我们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时所必须置入的重要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认识的深化发展,为整合多样化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和建构社会主义价值秩序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是对国内意识形态“西化”倾向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积极应对。它的创新表现在:实现了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扩容,体现了其开放性;增添了共通的情感性因素和人类共性话语,增强了其感染力,扩大了其群众基础;分层要求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对象化。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为信仰,提高认识、增强认同是前提,落小落细落实是关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意识形态
自2006年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至2013年首次明确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初步完成。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集中表达,后者是前者的理论指导,前者是后者的凝练和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将二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来表达。它的提出是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的划时代创新,然而,这一建设工程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民间所受到的质疑和由此带来的认同度之低却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那么,这一战略性的重大工程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流于运动化和形式化。为此,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的创新意义。
随着资本主义强国经济出现衰退的趋势和中国由世界的边缘走向世界的中心,奉行强国必霸逻辑的霸权主义国家便更加注重以其意识形态上的暂时优势来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由于意识形态的灵魂是其核心价值观,因此,他们大搞核心价值观输出。我国大众精神世界正在面临被以普世价值面貌出现的西方核心价值观改造的危险,这是意识形态安全最为严重的“外患”。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价值观念多样多元特别是错误落后甚至是反动的价值观在世俗生活中悄然蔓延,由此引发的矛盾、冲突以及人们内心的焦虑与痛苦越来越严重,构成了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的巨大消极阻抗,这是我们的“内忧”。这种“内忧”与“外患”的夹击正是我们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的重要战略意义时所离不开的背景。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的提出,既是解决当前面临的价值多元化时代里价值多元冲突与整合的客观需要,也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以价值观外交进行和平演变的必需,同时,它更是我国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后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必然。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认识的深化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曾有共识性的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由于邓小平的表述特别类似于在给什么是社会主义下定义,因此,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作单一的经济化解读,仅仅从经济上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忽视其他要素。其实,邓小平的论断有其特殊语境,他是针对被姓“资”姓“社”的极“左”思想影响下不敢对外开放的现象,提出不能简单地从所有制或体制上判断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也就是说,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解并不是对社会主义严格而全面的界定。社会主义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提出之前,我们只是以精神文明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来代表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或精神世界上的优越性,并没有明确地在价值观层面概括和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精神表征。
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一定是既合乎客观规律性,又具有价值合理性,即要得到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双重维度的辩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的提出和概括,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精神层面上的本质表现和优越性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观),它从价值观这一精神层面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把握的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灵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它的生命之魂,表达出它特有的精神气质。”[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和制度完善的重要精神动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的提出和建设为整合多样化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和建构社会主义价值秩序提供了有效指导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甚至出现价值相对主义和善恶颠倒的现象。从理论上讲,世俗价值观的多元与价值共识(即核心价值观)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一方面,价值多元是价值共识形成的基础,若没有价值的多元,就没有真正的价值共识;多元价值的冲突与交融还是价值共识不断达成的动力。那种把价值多元视为洪水猛兽的观点是极其片面的,相反,价值多元同时也是精神信仰进步发展的表现。另一方面,多元价值需要价值共识来整合和引领,因为,如没有价值整合,多元价值就无法“和平共处”,终将导致价值冲突进而陷入价值相对主义;没有共识价值的引领,多元价值就无法通过相互借鉴而得到提升与发展,同时,落后腐朽的价值观就会横行无忌,最终会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和文明的进步。不过,在当前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价值观领域多元有余、共识不足,冲突有余、和谐共生不足。西方人批评说当代中国人没有核心价值观,如果这种批评不无道理的话,那么,这种现状便为西方那些不怀好意的政客们企图向中国进行价值观输入提供了空隙和借口。近年来,我国由于缺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整合,多元价值观之间呈现出紧张、冲突与对立的趋向,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混乱与倒错。如果任由其自发演化,就会影响人际和谐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带来社会不稳定,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当代中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并没有能够相应地带来幸福指数的同向增加,这是由于核心价值观的缺位所致,因为正是核心价值观赋予物质生活以意义。
价值观念由一元走向多元的价值观虽然也是精神世界发展的表征,但由此又必然产生更复杂的价值矛盾与冲突,如果任由这种矛盾和冲突自发性演变,又会反过来制约多元价值的健康发展,因此,与多元价值共进的是凝聚价值共识性诉求的产生,以减少价值冲突,确保多元价值矛盾既保持相辅相成的适度张力,又不走向相互掣肘的对抗。当前,人们深切体验和焦虑的正是价值多元有余、共识不足。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不仅是时代进步发展客观要求的自觉适应,更是对人民群众需要的积极呼应。
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经济搞不好要出大问题,同样,假如缺少核心价值体系(观)的引领也要出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的建设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核心价值体系(观)作为国家力量中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安全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它蕴含着巨大的动力,能够以隐性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任何领域。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凡是具备了核心价值体系(观)内聚力并以此进行价值整合的国家和民族,便能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相反,一旦缺乏核心价值体系(观)或其内聚力不强,必然会给民族和国家造成严重的思想危机和深重的民族灾难。
就社会发展而言,坚决地批判、抵制错误的思潮也是历史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的权利,历史的经验教训赋予了我们这种权利和责任意识。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一个有为的民族、创业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民族。抵制腐朽的思想是所有有为的、创业的、蒸蒸日上的民族的必然选择,他们必然要批判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而历史的反面教训则是,一个民族如果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泛滥,这个民族必然分裂,甚至最后会走向灭亡,这是共性的历史教训。所以,我们在价值观方面,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同时更要理直气壮地批判和抵制腐朽错误的思潮,不能任由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否则,今天的放任就意味着对未来的不负责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是对国内意识形态“西化”倾向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积极应对
对经济基础强大的国家而言,意识形态安全的负担要远小于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同样,经济基础强大的国家其意识形态自然要比弱国更具有话语权、影响力和统治力,因为硬实力决定软实力,经济的发达便成为意识形态尤其是核心内容即核心价值观优越的有力证据和天然屏障。就目前而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走异于资本主义强国道路的且走得很成功的大国,对一贯奉行霸权主义的资本主义强国而言,就意味着是对其意识形态底线和霸权地位的挑战,进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必然遭受更猛烈的攻击,因此,这时走强大国的意识形态的维护和辩护的责任与负担要远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资本主义制度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往往成为颠覆根本制度的最薄弱环节和最主要的突破口。
正在走强的中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国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压力,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国人已经产生了深刻影响,进而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评价严重持肯定态度的比例超过持否定态度的比例。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持“赞同”、“反对”和“说不清”态度的分别为52.8%、2.3%和44.9%。这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人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缺乏深刻而正确的认识。人性自私论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而大学生对“人性自私”观点持“非常赞成”和“比较赞成”的分别占16.2%、52.8%,“说不清”的占 20.4%,“不赞成”的占8.4%,“非常不赞成”的占2.2%。绝大多数大学生肯定人性是自私的。该调查还显示,在世俗生活中,其他价值观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占据较大市场。例如,对如何看待利己主义,5.9%的大学生选择“非常认同”,30.4%选择“比较认同”,35.7%选择“说不清”,23.0%选择“不认同”,5.0%选择“非常不认同”。大学生对利己主义认同者超过不认同者[4]。另一个调查也显示,在回答“您认为现在大多数人信仰哪一种道德原则”的问题时,选择“利己主义”的为38%,选择“拜金主义”的为30.1%,选择“集体主义”的仅为8.9%[5]。
中共中央办公厅2013年4月22日向地市级发布了《关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简称“9号文件”),这是向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通报当前七大错误思潮和主张,即揭示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西方新闻观、历史虚无主义、质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和主张的表现、实质和危害,以便统一思想认识。在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占强势地位和攻击态势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处于弱势和守势地位的情况下, “9号文件”是提高意识形态的理论自觉,预防前者的渗透与瓦解以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常规动作”。因为这些错误思潮和主张往往通过披着民主、正义和反专制的“美丽谎言”,是危险的“话语陷阱”,唯有直接揭露其实质,才能提高人民的意识形态鉴别力和政治判断力。但国内一些人却对“9号文件”提出的七大错误思潮和主张,断章取义、恶意炒作,概括成“七不准”,认为该文件在于约束人们不准谈论某些内容,并将该文件“污名化”。最令人忧虑的是,民间对这一文件的质疑呈现出“一边倒”的现象,那些敢于发表正面文章的却往往要遭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群体性攻击。这充分说明相当一部分人其意识形态价值判断相当模糊甚至出现了严重倒错。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的向心力。”这“三个事关”,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国家、稳定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道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性、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就政党而言,意识形态是其精神旗帜,决定着政党的性质,是其政治行为合法化的依据;就国家而言,意识形态是国家政权建立和巩固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支撑;就民族而言,意识形态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意识形态是社会的“黏合剂”、“调控器”、“动员令”和“晴雨表”。因此,“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6]
东欧剧变应验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断:“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7]一个国家的衰败往往是从精神世界开始的,如果精神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很难守住。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是盲从其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精神上的独立性和判断力,成为其他民族的应声虫。中国的崛起必然有其核心价值体系(观)的支撑,不可能出现经济强大而精神渺小的畸形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既是对原有理论成果的概括和提炼,也是理论在回应现实问题时的重大创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实现了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扩容,体现了其开放性
过去,我们总是把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简单地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唯有坚信了马克思主义才是坚持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我们意识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马克思主义只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指导,不是它的全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这一当今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其内容已经扩大到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这是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上的巨大突破。
当我们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简单地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时,就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它会使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割裂开来。民族精神是文明的遗传密码,是民族延续之根;时代精神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任何民族振兴不可忽视的两翼。我们过去在意识形态上犯了一个极“左”错误就是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能够体现时代发展的国外优秀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窄化了,使马克思主义僵化和教条化。二是如果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仅限于马克思主义,则可能要求过高,有些群众特别是一些宗教人士,很难让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他们一旦不信奉马克思主义,就被指责为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显然是荒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的提出使得我们关于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一些极“左”思想和片面的做法得到了校正,它所涵盖的思想内容更广,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战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扩容后所带来的挑战是,如何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批判抵制错误思潮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承认有不同的文化需求,有不同的精神需求,因此,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它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但是,在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同时还要能做到批判、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这样的原则和底线,仅仅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那就会导致纵容不健康的东西泛滥。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包容做得比较好、批判做得比较差。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错误思潮,开展批判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争取自己话语权的必然要求。因为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互比较而存在,相互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勇于批判与斗争,才能澄清是非、弘扬正气,催生真、善、美,抵制假、丑、恶。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有理论上的自觉与自信[8],确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信仰的坚定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尊重与包容的同时,有力地批判、抵制各种错误的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增添了共通的情感性因素和人类共性话语,增强了其感染力,扩大了其群众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爱国主义和荣辱观,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首次强调其共通性的情感因素。爱国主义是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不只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感情,情感是最能打动人的素朴人性。人类有其共通性的人性和情感要素,如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等,它们是人类的通用语言,也是最能打动人的人性魅力和将人们团结起来的黏合剂。但是,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的人性和情感因素时,又有其适度原则,把情感因素仅仅限制于价值论、价值观领域,而不能置于世界观或本体论的高度,因为人性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性矛盾不是社会矛盾的焦点。实际上,人性矛盾是社会矛盾的表现,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不是人性创造历史,而是历史改变人性。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归根到底是由利益取向所决定的,而不是按照人性论的设计去发展的,利益导向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虽然人性不是万能的,但若是丧失了人性却又是万万不能的,因为人性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它也是人类创造奇迹的重要力量源泉。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意识形态的建设不仅看成是理论建设,而且是一种情感的陶冶和一种实践的培育,这是一种巨大的理论创新,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何把核心价值的宣传教育和人的情感进行融合,仍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使用了一些人类性的话语,有助于增强其群众基础。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然而,即使对立的意识形态也未必在一些内容和形式表达上没有共通性。“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自由、民主、平等、敬业、友善等,已经突破了阶级性的话语范式。事实上,意识形态往往是用全民性的话语来表达阶级性的诉求,过去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比较窄化,只讲阶级性的话语,不讲全民性的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里出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道德荣辱、自由、民主、平等,这些都是全民性的话语,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这一突破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因为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共同的规则和共同观点的形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势所趋,如果再继续沿用阶级性的话语,只能走向自我封闭并因之而衰败。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突破又带给我们一个重大的挑战,我们在诉求全民性话语的时候,会不会忘了意识形态实质上是阶级性话语、集团性话语这一本质?例如,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都是打着全民性话语的招牌的,但它实际上仍然具有鲜明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如买卖自由、契约平等,都是资本自由运作的需要。如何实现全民话语和阶级性话语的对接,这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观)必须要解决好的时代课题,我们必须有自己的解读,即一词各表。
运用全民性话语还带来了一个理论问题,即有无普世价值?如果有普世价值,那么,谁的价值可以普世?西方人说,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普世的,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好像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才是普世价值。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但不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的存在是以主体利益的共同性为前提条件的。就当前而言,人类社会还处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阶段,阶级剥削(有时更多地表现为民族、国家矛盾)仍然普遍存在,国内主体利益多元化的事实就决定了在社会领域内的普世性的价值只能是理想化的道德期待,因此,我们更倾向于用价值共识来表达极其有限的共同价值。但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不能消除不同主体的不同的价值旨趣,价值多元化现象仍然存在,也就是说,仍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普世价值。当前国内,那些热衷于传播“普世价值”的人,要么是在价值共识意义上使用普世价值,要么是在借助于自由、民主、人权、平等旗号,推行西式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国际上,对“普世价值”这一说法更多的是与某种强权政治相关联的,在本质上是价值观的“强制认同”。我们承认有价值共识或共同价值,但否定有永恒不变的适用于任何时候和任何对象的普世价值的存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个层面的具体划分是其科学创新和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价值是关系概念,本质上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或取向,而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国家、社会(或集体)和个人(或公民)3个层面,这三者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主线。作为核心价值观更应当要体现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复杂关系中的最基本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扣住了全部社会关系的这3条主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性,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是国家建设应当遵循的最核心价值目标,表明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性,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社会主体(社会主体更多地表现为各种社会组织和单位)行为的主要价值追求,表明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体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性,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表明了我们要塑造什么样素质的公民。
核心价值观上述3个层面的划分突破了以往社会形态里核心价值观只是片面地约束和改造百姓个体道德的不足,或者只是不分主体的抽象化要求(而越是抽象的就越难以落实)。国家、社会与公民个体是平等的主体,它们互为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各有其不同的权利与义务。在封建专制社会和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国家与社会是“法外”权利主体,其使命是治人而非被治对象,国家、社会与个体3者总体上呈现出对立状态,因此,不可能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新意,不仅概括出覆盖各方面意见最大公约数的24字理念,更把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扣住了全部社会关系主线的3个层次——国家、社会(或集体)、个人(或公民),使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越发清晰起来了。”[9]对公民个体的4条行为准则属于道德义务性要求,其道德权利兑现则体现在国家和社会各自的4条要求之中;对国家的4个价值目标属于道德义务性要求,其道德权利兑现则体现在对社会和个体的各自4条要求之中;对社会的4个价值取向这一道德义务性要求,其道德权利则在国家的4个价值目标和个体4条行为准则中得以兑现。总之,三大主体不仅平等地明晰地拥有了各自的义务与权利,而且彼此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每一个要求一旦脱离了其他要求,或则变成片面的要求,或则难以践行,所以,24字构成了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价值观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凝心聚力和兴国强国之魂,是理想信念之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为国人的价值信仰。
1.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高度认同24字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然而,虽然在各种场合人们都已意识到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重要性,但许多人对24字核心价值观却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冷淡甚至拒斥的态度。认同度和信服度相当不高,这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阻力。这种态度的形成主要基于3种理由(这也是3种必须要克服的思维路径依赖):其一,有人认为中央本身并不十分坚信24字就是已经定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据是,从中央文件的重要程度看,中央文件分为“决定”、“决议”和“意见”等不同层次,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一方面它只是《意见》而非《决定》或《决议》,另一方面它仅是以中共中央办公厅而非中共中央名义发布的,这充分表明24字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非定型态,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还只是“正在进行时”而非“完成时”。其二,有人认为24字没有体现出核心价值观应有的简洁性。核心价值观之所以为核心,就是因为它是众价值观的灵魂和统领,因此,应当少而精——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都是非常简单的几条,否则就是没有核心的核心价值观。其三,有人认为24字把资本主义社会甚至是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包含其中,未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性和优越性。
如果否定了以上24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那么,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概括出来,这时,又如何要求去践行它呢?笔者认为,就我国当前究竟需要凝练出怎样的核心价值观之争议,应当取不争论原则,将其搁置起来,因为这些都不是根本的分歧,不同的概括更多地表现在侧重点和词语上的非本质性差异,如果仍然纠缠于什么是核心?核心到底应当是多少?哪些才有资格成为核心价值观?这不免太学究气,甚至最后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经院化。
有人认为过去所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简单的几条,现在我们的概括多达12条,无法记忆,因此认为这种概括不理想或不成功。其实,以往社会里核心价值观并不一定都是少而精,即使是这样,那也正是其不足,因为,那个时代价值选择单一,价值观约束的对象主要是老百姓。再说,核心价值观过少更容易流于抽象,这也正是其他社会形态意识形态的特点和缺陷。过去核心价值观主要以个人伦理道德观为其取向,现代则主要以社会政治观为其取向;过去价值观的主体是单一的个人,现在则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多主体存在。主体增加,取向增多,核心价值观总数量必然相应增加。再说,随着文明的进步,思想价值观念越来越多样化,人们价值选择的空间和自由越来越大,核心价值观多样是对多样价值选择自由的尊重。因此,核心价值观内容增多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另外,衡量核心的标准是社会需要及其功能而不是数量的多少。
再进一步说,24字固然总字数较多,但分解到3个不同的主体,每一主体4条8个字,符合简洁原则。24字概括了国家、社会和个人3个不同层面的最基本的价值观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五位一体”总目标的价值概括,体现了国家这一主体区别于其他主体的特殊使命,但这决不意味着国家排斥其他的价值观,只是说其他价值观具有为其服务的从属性。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具有总体性和引领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要求(即自由、平等)和社会主义个性要求(即公正、法治)的辩证统一,它是由社会组织及其特殊功能所决定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对其他社会价值观起到制约和引领作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公民个人处理国家与个人、单位与个人、个人与他人等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要求,它是人的社会本质在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体,存在着许多价值要求或道德应当,但作为社会关系承载者的人,其本质就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组织和个人与他人3重关系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便是调节这3重关系的基本要求。总之,24字核心价值观克服了以往社会形态核心价值观主体的单一性,即只是对个体主体的要求,24字既有统一要求,它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彼此相辅相成,又有不同主体要求之差异,这样就使得核心价值观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关于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能充分体现它与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的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吸收了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精华,但又不是全盘照搬,个人主义、金钱至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便被弃置一边。有许多学者认为,人民至上或为人民服务和劳动光荣应当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对此不能苟同,因为人民是抽象概念,无具体的主体承载,因而人民至上或为人民服务也无法在实践中进行具体操作和评判,其实,这一内容已经体现在24字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中了。同样,劳动光荣体现在敬业中,况且劳动一词不构成价值判断,如再有其前缀或后缀,便又不简洁。
2.探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工作和生活的具体环节中去的具体方法和举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标是要将其升华为国人最根本的信念和最高的信仰,显然,它是长期的战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此,首先应当努力克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宣传教育方面重论断轻论证、重抽象话语轻具体落实之不足。在当代中国,有一个意识形态现象值得反思,一个重要的意识形态新概念的提出,总易被视为政治作秀,即使重视也多为形式上的,或将其运动化。这一教训不应当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建设上重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绝不是策略性的权宜之计,而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始终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将核心价值体系(观)落细落小和落实,就要注意点面结合,就面而言,应当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它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中,贯穿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个教育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环节中,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多维一体的育人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是德育课程的核心内容,要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建构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将师德作为考核、聘任和评价的主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就此而言,一是创新各种仪式并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西方国家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借助于宗教活动仪式是其重要经验。仪式具有规范性、严肃性和常态性等优点,它能够营造氛围,既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又能培养对仪式内容的敬畏之情。习近平曾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一些重大礼仪活动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6]89二是将核心价值纳入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中,落实到各级领导业绩考核中去,要探索如何将核心价值观量化、制度化和考核标准化;同时,加强官德立法,并对社会公众人物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和更严格的道德监督机制。三是将核心价值观与企事业单位自身的文化建设相结合,融入具体行业活动中,转化为行业核心价值核心观,成为人们职业素养的灵魂。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73.
[2]吴向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自觉[J].光明日报,2013-09-14(11).
[3]刘仓.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毛泽东研究,2014(3):4-11.
[4]黄明理,冯茜.我国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1):6-13.
[5]黄明理.公民道德信仰理论及实证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338.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9.
[8]顾玉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三重维度[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0-63.
[9]叶小文.核心价值观 关键在“核心”[J].光明日报, 2013-08-06(1).
D641
A
1671 4970(2015)02 0005 07
10.3876/j.issn.1671 4970.2015.02.002
2014 12 2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KS06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B1216)作者简介:黄明理(1961—),男,江苏盱眙人,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