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金辉
(营口理工学院 基础部,辽宁 营口 115014)
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思想政治课往往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学生上课时常常心不在焉,抱着应付老师、应付考试的心态对待思政课程。如何提高学生听课积极性、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春风化雨、进入学生头脑、进入学生心灵,是摆在当前高校思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以及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后果,大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也亟待培育和提高。笔者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有感于教材内容高度浓缩和概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丰富和扩展,另一方面为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抬头率、听课率,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一直在尝试和摸索着在教学过程中,把科学教育有机地融合和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把思想政治课程打造成一门既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又能提高其科学素养的素质教育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1]。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目标任务,对思政教师来说,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和完成这一重大任务,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双重挑战性的新课题。
从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来看,学生们经过十二年的应试教育之后,形成的是紧紧围绕高考科目的知识结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都相对欠缺,不仅文科生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理科生的科学知识结构也受限于高考的范围、思路和学习方法。理工科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学习的主要是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几门基本的科学课程。进入大学学习阶段之后,根据各自专业学习相应领域内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以说,这些学生并未因为是理工科学生,自动就获得了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宽广的科学技术知识面,他们仍然具有接受科普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在大学生中展开科学素质教育、培育科学精神,不仅对文科学生大有必要,对理科学生来说同样必不可少。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个几门由不同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几门课程分别具有相对独立又互相衔接的内容和理论结构。因此,要在思政课中结合与渗透科学教育,需要结合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因课程内容制宜,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专业,量体裁衣。此外,由于思政教师自身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如果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知识背景,任课教师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强项,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和擅长的题材和领域。
就“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课而言,其内容与科技史和现当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有着极其紧密的天然联系。因此,课程内容自身已经直接或间接包含或涉及相关的基本科学知识和科学命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既有其哲学上的理论源头,也深深植根于科技发展所提供的背景知识。若一味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框架内或单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讲授和阐述其世界观,不足以全面展示其不断吸收和继承人类最优秀的理论成果的动态发展特点,也无法为其基本理论观点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和注释。借助于科技史和现代科技发展所提供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实例,不仅能使教材中抽象、深奥的核心理论观点变得丰满、具体,更能凸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所具有的统摄具体的客观规律的理论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不能撇开人类在科学技术活动中运用和掌握的认识方法和认识理论。科学技术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深刻而复杂的实践活动,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哲学中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例。可以说,科学技术史同时也是一部认识论史与方法论史。
在唯物史观当中,科学技术也是一个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科学技术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又是兼具两面性的一种物质力量。这些基本论断的得出与阐述,仅靠教材提供的内容尚不足以向学生展示出充分的理论力量和魅力。借助于精心挑选的科技史实例和教学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基本原理与理论。
因此,“概论”课,尤其是其中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三章教学内容,是目前思政课程体系中最适合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一门课程。
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尝试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结合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国内高校已经展开了相关的研究与教学改革。例如,渤海大学张春梅就在“概论”课中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章节的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和运用文史名著辅助课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既能提高课程内容的丰满度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又能促进学生提高课外阅读量和阅读层次,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
正如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史名著辅助教学可以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以选材于科技领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作为契合点,既可以改变学生对政治理论感到枯燥、乏味、难懂的现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并且在教学内容深化、拓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和剖析在科学技术发展背后起作用的更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由于每门思政课程具体内容的不同,其内部各部分与章节之间的内容又有很大的跨度和差异性,因此,可以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设计和选择相应的教学实例、教学案例,以期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人文素养的双重教学目的。例如,上文提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章节,适合采用文史名著进行辅助教学。而该课程中关于世界观、唯物辨证法和认识论的内容,非常适合结合科学技术史、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动态,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笔者在该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主要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实例及教学案例编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积累。例如,在讲授世界观(第一章)和认识论(第二章)的内容时,教学内容直接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史的内容。在讨论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时,可以从介绍宇宙的演化、恒星的生命史、地球的生命演化史、人类与人类社会的形成与演化入手,在学生头脑中循序渐进地形成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在讲授普遍联系原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视频资料,如有关太平洋鲑鱼在北美大陆洄游的纪录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洋鲑鱼的洄游习性给北美的各种野生动植物带来的影响,让学生领悟到生物界内部广泛存在的各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以及生存与死亡的相互转化。
在第二章关于认识论的内容中,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问题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理解难度较大。因此,借助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些典型事件和案例,如中国古代农业实践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促进、欧洲近代地理大发现对欧洲天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等,可以非常清晰地向学生阐明实践对认识的推动作用;在讨论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能动飞跃时,也可以借助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对发现新化学元素的预见和指导作用、天文学史上牛顿理论对预测和实际发现海王星的指导作用等实例来加以阐释和说明。在介绍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时,可以通过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再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这一物理学理论演化的过程,帮助学生真正领域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之间的辩证关系。
而在历史观(第三章)中,也有具体讨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篇目。因此,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求授课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基本内容,适当加以扩展和丰富。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展开案例教学,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开辟的一个新的实践和研究领域。以杨慧民为带头人的大连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中心在案例教学的理论建构、实践操作环节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摸索和理论总结工作。杨慧民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操作模式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理论体系,包括教学内容的提炼、教学案例的选编、思考讨论题的设计、教学案例的呈现、课堂讨论的组织、点评和总结、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课后教学反思等逐次递进、环环相扣的一系列教学环节[3]。”此外,由刘建军、杨慧民等人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一书中,按照教材的章节体例,每章精心选择了5到7个相关教学案例,并为每个案例编写了思考与讨论、案例点评、教学建议等内容,便于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中进行案例教学的实际操作。在该书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章节中,共有18个案例,其中科技类案例共计12个,占案例总数2/3。[4]由此,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原理”课、尤其是其中哲学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多么地依赖于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发展所提供的丰富素材。
此外,还可以在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系统化的前提下,还可以结合近年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多项成果,综合运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问题研讨式教学等已经逐渐成形和取得成熟经验的新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结合起来,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
[2]张春梅.以文史名著为辅助 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42-147.
[3]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操作模式探析——以“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内容为课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63-67.
[4]刘建军,杨慧民.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