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既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危机对人力资源需求下降有关,也与近几年来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而质量下降有关。总需求量下降,而总供给却不断扩大、增长,供大于求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根本上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不断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改变院系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的设置、安排。要让高校的师生走出去——到社会实践,生产一线去历练,去体验,去熟悉。以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把生产一线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请进来,让高校的课程教学更生动、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正如哲学的基本原理所言:“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改变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首先要从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抓起,改变大学生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的现状;改变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教材教学脱离实际的状况。这种状况导致高校的毕业生不但学无用武之地,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很难适应。例如某高校暖通专业毕业生到一家空调公司工作。不但不能做简单的设计,工程造价、成本核算,而且连简单的空调机安装也不会。老板让他做了一次工程造价。成本核算,他竟大笔一挥,未经老板过目就将高出实际成本价值十倍的价格报给客户,致使对方撕毁协议,将此规模巨大的工程转给其他公司,不仅使该公司信誉受损,而且给该公司带来经济上的巨额损失。有些毕业生不但能力低而且工作态度也不够端正。例如老板让该生将购买来的设备的大额发票转交会计报账。他却迟迟未转,最后将数张发票丢失,再次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老板感叹道:“以后宁可雇佣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会安空调,能踏踏实实工作的民工,也不要再招此类的大学毕业生了”。此生不仅工作能力差,而且责任心不强。无论德与智都和社会对职业的需求相去甚远。诚然,并非所有的大学毕业生皆如此,但该生的表现绝非个案,并带有一定的典型性。另一建筑公司新招聘的大学毕业生,老板让他在电脑上做几项业务。他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竟然哭了。问其原因,他说都不会做。老板派了技术总监带他,教他业务。他却在领到端午节发放的 500元补贴后不辞而别。大学生是高校这一人才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产品不合格,人才不合格,高校这一人才工厂就成了问题。目前在一些院校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年年搞评估,期期搞检查。报表、总结、材料汇总、数字统计。一线老师花出大量时间疲于应对。上报的文字材料越写越多,给学校的高帽越戴越高,而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却在下降。这就是在企业招工时常常列出的“只招有工作经验的”一个条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招聘宁肯要有工作经历的中专毕业生、职高毕业生,也不要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这些年来“教改”只是高校老生常谈的一句口号,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只有为数不多的重点院校。常此下去,毕业生就业的路子很难拓宽。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还得从改革做起。
纵观全球,一些国家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以职业教育闻名全球的德国双轨教育体系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德国15至24岁的年轻人口失业率不到 8%,相比欧盟年轻人失业率的25%,西班牙年轻人失业率的 50%而言,德国是欧盟27个成员国中年轻人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真可谓一枝独秀。
所谓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就是学生一半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工作的教育模式。其优点在于学习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学习的同时,又得到工作经历,并且能拿到实习工资自食其力,学生在企业接受重点培训,提前适应工作,为就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毕业就已经成为企业合格的员工了。
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人才市场的需求,我国需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范围,扩展双轨教育体系以保障就业率的提升。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开展,但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例如《京华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职业生成廉价苦力实习是假侵权是真》:某职业技术学校强制安排学生到广东企业实习,涉嫌从中赚取“管理费”,学生们超时加班,甚至通宵上班,俨然沦为“廉价苦力”。学生为何实习?无非是克服从理论到实践的问题。该校迫使学生前往专业根本不对口的企业,纯粹是以实习之名行打工之实。而且,苦力打工对学生还是无偿的。学校或利用学生牟利,企业借此获得廉价劳力,他们倒是“双赢”。学生却遭剥削。“以工代学”甚至“只工不学”,更可能构成欺诈。
进一步看,职业教育之所以社会评价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些职校的专业设置与教学水平很成问题。教育部门应跟踪考核职业学校的教学情况,叫停不符合资质的职校与专业。职校生沦为苦力,则涉及劳动侵权与违法用工,劳动监察部门恐怕不能不闻不问。这样的职业教育非但难于解决就业问题,而且与我们的办学目标、宗旨是背道而驰的。让这种钻钱眼儿的人办学,教育岂不都走了味儿?
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高校需加强与企业的联盟,把企业做为大学生实习的基地和毕业后的就业单位。与欧盟年轻人失业率的25%相比较,俄罗斯的失业率仅为 5.8%。尽管目前俄罗斯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比率已经达到90%,大学在校学生的数量还在逐年增加,远比欧盟年轻人的就业情况好得多,原因在于俄罗斯一向教育发达,重视高校与企业的关系。大学常与企业、部门等用人单位签署安排学生实习的长期合作协议,鼓励学生到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实习。这些实习单位就成了未来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同时,俄罗斯的在校大学生也很重视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去企业、单位进行实习和参加社会实践以取得工作经历和经验。据统计,俄罗斯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在社会上工作。他们在大学一到三年级集中精力学习功课,四五年级就去工作,或半天工作半天学习,甚至全天工作。这些都为他们毕业后的正式就业做好了准备,打下了基础。
实施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建立三结合的教学体系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三者的一体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如美国高校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培养工业界迫切需要的科技人才。这种合作主要通过以下形式:
1.建立联合顾问委员会。如马里兰大学建立由教师和企业经理组成的联合顾问委员会,对改革本科课程提供咨询意见。
2.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
国外高校与企业合作做为一种重要方式,是以大学为中心建立科学公园或工业公园。由大学教授兴办研究开发性企业,企业资助高校,高校为企业开展科研,二者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的结合。美国建立的第一座工业公园——斯坦福工业公园,就是当今世界闻名的硅谷。其成功,使美国掀起了以建立大学为中心的教育、科研、生产融为一体的科学公园和工业公园的热潮。科学公园和工业公园的建立不仅为企业注入了活力和动力也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拓展了广泛的渠道。
以教育发达闻名于世的前苏联,高校为保证毕业生质量,使他们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了教学同生产、建设的联系,出现了高校同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崭新形式——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教育部通过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发展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指示信》。这些联合体,一是有助于加强教学和生产的联系。生产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师、专家到高校给大学生讲课,做专题报告、上习题课、组织实验、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与高校教师一起编写教材,人才的培养在科研和生产第一线进行,使大学毕业生很快能适应生产条件。例如白俄罗斯工学院汽车制造专业和拖拉机制造专业以明斯克汽车制造厂和拖拉机制造厂做为教学基地。厂方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提供设备、测试仪器、工厂实验室、绘图室、技术档案等等。这两个专业两年内完成了 165项设计,其中多项设计直接在生产现场进行答辩。二是联合体提高了高校、科研的工作效率,加速了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加速了工厂企业大量生产问题的解决。在乌克兰高校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有80%以上的研究项目完成以后,当年或下一年就在联合体内投入生产。在首都莫斯科,仅一年就有五百项左右大学生科研成果运用于生产,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使大学生们有机会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施展才华。这样的毕业生何愁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即使是在前苏联解体以后,这样的联合体仍保持着生命力,仍为大学生提供着就业平台。使俄罗斯大学生的就业率远远高出欧盟的发达国家。
连续六年名列全球经济体竞争力之冠的瑞士,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瑞士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增强人才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瑞士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善,院校科研能力居世界前列,包括有进行学术研究的两所联邦工业大学和10所州公立大学、偏重职业教育导向的应用类大学和师范等高等专科院校,以及多个联邦研究所。瑞士存在一个与高中教育并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瑞士,青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都会接受某种形式的高中教育: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毕业后有资格升入大学等高等院校,另外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会转入职业培训,受培训者大部分时间在为有培训资格的雇主工作,但每周有一至两天去职业学校上课,这种进企业工作与学校教育并行的双轨培训模式被称为学徒工教育制度。在瑞士,这种职业教育得到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广泛认可:青年人正式就业前具有实践经验被认为对提高生产水平有着直接作用,在岗培训的针对性较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在学徒期满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外,学徒领取工资,这使得瑞士的青少年失业率在欧洲处在最低水平。接受学徒工教育并不意味着终身“蓝领”,这只是瑞士劳动者终生培训的初始阶段,工作后他们仍可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免试进入高等专科学院学习,继续学习更具体的专业技能,为今后担任各层级管理者做准备。
在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潮流面前,我国很多高校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联合体正在逐步发展,成为新的教学体系的支柱。北大的方正、清华的紫光,等一系列联合体的出现不仅为该院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办学资金,而且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的岗位、工作的经历和经验。
然而这样的联合体在全国的数量仍然是有限的。仅局限于有数的重点大学、名牌院校的名牌专业。众多的普通院校尚停留在口头上、笔头上,尚未落实到行动上。因为要改变现状,需要有很大的决心、信心和事业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系统工程。长期在大学的象牙塔里养尊处优的某些官僚学者又有谁愿意改变现状而为之奋斗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实施教改,不搞产、学、研的结合,高校就失去了青春的活力,大学毕业生就会变成没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书呆子、知识存储器、无用武之地的滞销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能不引起高校一线教师、工作者、管理者的深思。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整体化趋势,各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出现一系列边缘性科学。交叉性科学、综合性科学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结合。产生许多新学科,如工程美学、工程心理学、工程经济学等等。科学发展的这种整体化趋势要求科学家的知识结构更全面、更渊博。而那种单一专业型的知识结构显然已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在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课程设置上,要避免理工科院校轻视文科,文科院校与理工学科绝缘的传统作法。其实即使是在自然科学的经典理论的创始阶段,做出重大发现的科学家们,无不得益于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高深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知识结构。
然而,我们在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总是习惯于把文、理科教育截然分开。文科生不学数、理、化,而理科生对人文科学知之甚少。这样不但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而且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广泛涉取知识,做到文理并重、融会贯通、促进各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实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并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而不是仅仅具有某种专业技术的工作机器。因此,改革高等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适当调整某些课程的安排和设置,加强以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的人才市场的竞争中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才是就业的根本。
做为大学生就业的外部条件,客观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据国际劳工组织称2015年,全球失业人数达到2.08亿。今年欧元区年轻人在四月份的失业率已达24.4%。面对全球失业人口骤增,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以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1.法国政府采取特殊合同雇用年轻人。在法国,除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之外,有近一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根据一项民意调查,有58%的毕业生认为他们较难在未来的6个月中找到工作。
法国政府非常重视年轻人的失业问题,认为这是解决未来法国经济问题最为重要的一步。法国总统奥朗德多次强调把增加就业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他提出两个主要措施,一个是未来就业合同,一个是代际合同,它们都是针对年轻人就业问题的。未来就业合同主要面对16岁至25岁、缺乏专业技能的年轻人,向他们提供工作岗位。法国政府在2014年签订15万个未来就业合同,并为每份合同提供1至 3年的工资补贴。代际合同计划旨在鼓励企业与年轻求职者签订或长或短的工作合同,并为被招募者配备一名资深员工进行技能辅导,以此将资深员工留岗至退休。该计划将斥资25亿欧元,可在今后的5年中创造出50万个工作岗位。目前已开始实施。
2.俄罗斯政府命令企业必须接受大学毕业生上岗就业的摊派。在俄罗斯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由劳动和居民就业部门负责大学生就业。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开展推介工作,并组织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直接见面的招聘会。在就业形势特别吃紧的时期,一些地方政府为缓解社会矛盾,甚至出台过要求企业必须接收大学毕业生的名额分摊政策。为帮助解决毕业生就业,俄罗斯各大专院校都设立了就业服务中心,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同时与企业等用人单位保持密切协作,为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
3.意大利把年轻人的就业做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意大利就业市场普遍严重恶化,年龄在15至24岁之间的年轻人失业情况持续,而在南部这一情况更为严重,其中46.7%的男性和56.1%的女性失业。
意大利经济状况仍然严峻,居高不下的公共债务给当代和下一代人造成了严重负担,政府认为就业是停止意大利贫困化的重中之重。政府向议会提议降低就业税,鼓励企业雇用年轻人。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该问题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后继发展。要正确解决这一难题既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又要政府继续出台政策和制度,给毕业生就业以保障,多管齐下以取得成效。
[1]朱慧卿.就业:“有位”,有未来[J].参考消息,2013(6):21-23.
[2]刘美辰.瑞士竞争力凭什么能六连冠[J].参考消息,2014(9):17-19.
[3]张明.理工科大学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J].煤炭高等教育,1987(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