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分期选穴的探究
刘慧娟孙娜崔建美武淑娟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关键词]针灸支气管哮喘分期选穴
[中图分类号]R 256
[文章编号]2095-2694(2015)05-128-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病”、“喘证”等的范畴,特点为反复发作性的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等,能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近年来,由于遗传因素、环境污染以及理化因素刺激等因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以抗炎、解痉和免疫治疗为最基本治疗方法,在控制哮喘急性发作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长期应用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下降,使治疗效果不能达到医生的预期目标。针灸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以通过免疫相关分子通路及调控靶点治疗哮喘,且无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决定针灸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穴位的选择与配伍,历代医家对此都非常重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指导临床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1病因病机
中医学很久以前就认识到哮喘是有“宿根”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致伏痰停聚是诱发哮喘内因,感受外邪、接触异物、饮食不当、情志内伤以及过度劳累等是诱发哮喘的主要外因。因此,对哮喘的治疗原则不仅是“发作期治标”,更重要的是强调“缓解期扶正固本”[1]。
2分期选穴
2.1哮喘急性发作期哮喘发作期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胸膈满闷、呼吸困难,甚至不得平卧。喉中哮鸣音或伴有发热恶寒、咳嗽咳痰,常在秋冬时节发作或因气候转冷或感寒而发作,且多于半夜或凌晨机体阳气相对不足时发作或加剧。如《景岳全书·喘促》:“喘有夙根,遇寒即发”。其发作的基本病机为肺脾肾三脏虚损,痰饮留伏,感外邪致痰迷气升,气困而痰阻,痰气相互挟结,阻塞气道而引发哮喘,常表现为气道炎症及气道反应性升高。
对于哮喘,此期的治疗关键是迅速改善患者的喘息症状、 缩短喘息发作的时间。因此此期针灸治疗重在宣肺平喘,兼以化痰止咳,活血行气[2]。鱼际穴为手太阴肺经之荥穴,能通调肺气、滋阴降火、止喘解痉,对控制哮喘急性发作有独到作用[3];孔最穴为手太阴肺经郄穴,为经脉气血深聚之处,有肃肺平喘、疏导经气、调整脏腑之功,尤其治疗肺脏的急性病症效果较好。两穴配伍共奏宣肺止咳、降逆平喘之功,能在短时间内控制哮喘患者的喘息症状,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常用要穴[4]。《针灸甲乙经》中提出可治咳逆上气的腧穴达25个之多,“咳逆上气,唾喘短气不得息,膻中主之”, 膻中穴为人身之气所汇之处“气会”、“心主之宫城”,为任脉与手太阴肺经相通之穴,具有宽胸理气、清肺降气之功效,正所谓“治痰治癖以治气为先”[5]。大椎穴为督脉之要穴,也是督脉与手足六阳经之交会穴,阳气之所汇聚,具有解表清热、扶正补虚、通络止痛及平喘等功效,可“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劳七伤,乏力……”[6]。肺俞为肺脏之气输注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太平圣惠方》曰:“肺俞穴主肺寒热、肺痿上喘,咳嗽唾血、胸胁气满”,可调理肺气、降逆平喘、实腠固卫,使患者症状迅速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7]。《景岳全书》认为:“既发时以攻邪气为主,攻邪气者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清其痰火,然发久者,气无不虚,故于消散中宜温补”。哮喘患者无论临床有无肾虚之症状,皆已存在肾虚[5]。因此,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必须标本兼顾,遵循“发时治肺兼顾肾”的原则[8],《黄帝内经》又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虚乃哮喘发作的根本原因。肾俞是肾脏原气输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的部位,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之功,可补一身之元气,为哮喘治本之法[5]。
2.2慢性持续期哮喘慢性持续期主要特点为:正气尚虚而余邪未尽去,表现为哮平喘止但余痰未尽或入夜遇寒则咳喘。《景岳全书》认为:“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血气即成痰涎”。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虽然多数患者没有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等病理变化[9]。
哮喘久病邪气由实转虚,在慢性持续期主要为肺、脾、肾等脏器虚弱之候。此期依据缓则治本的原则,宜培补正气、补肺、健脾、益肾[10]。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为强壮保健之要穴。清代叶天士认为,哮喘“久发中虚、必补中气”,取足三里之穴可益气健脾和胃,培土生金,使“四季脾旺不受邪”,且胃气和降、脾胃升降有序有利于肺气肃降[11]。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为肾脏之原气经过、留止的部位,具有补肾气、益肾阴、纳气平喘之功,可使肾中精气充盛,吸入之气经过肺的肃降能够下纳于肾,正如《针灸集成》记载:“喘满痰实如胶取太溪”12]。
2.3临床缓解期哮喘临床缓解期主要特点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因哮喘病程长久致体虚气亏,宿痰伏肺,肺虚而难以主气,肾虚精亏而摄纳无权,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等导致喘促日久,动则气喘[1]。临床上在哮喘的临床缓解期采取适当的针刺干预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症状,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和感冒的次数,在哮喘的防治中起重要的作用[13]。
此期治疗主要以补肺益肾、健脾益气、固气抑痰、杜绝生痰为主。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两穴配伍可用于治疗肝脾肾三经不足、元气亏损,能够固摄真元,摄纳真气[4]。脾为“生痰之源脾”, 脾俞为健脾要穴,是脾脏元气输注之处,能健脾燥湿祛痰,可绝生痰之源[14]。天突为任脉与阳维脉交会穴,可宽胸理气,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15]。丰隆亦为祛痰要穴,在临床缓解期扶正固本的同时,主要针对伏痰夙根,即“真正治疗的祛除夙根阶段”,并能有效减少哮喘的复发率和复发时病情。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病情缠绵难愈,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极大地痛苦和经济负担。针灸治疗哮喘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是我国历代医家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但是,目前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选穴依据尚不规范,亦无统一的临床评价指标体系,使得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工作受到限制[16]。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在选穴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广大医者倾向于经验取穴为主,缺少较统一的规范化取穴标准,不利于针灸疗法的推广,故今后应在穴位选取及配伍的科学化、标准化方面加强研究,为临床合理配穴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岩.祖国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机理及治法的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50-151
[2]王力宁.中医分期序贯治疗对哮喘气道重构机制影响的研究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3):749-753
[3]韩健.针刺鱼际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即刻平喘效应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10):891-894
[4]李素荷,刘芳,王士超.针刺孔最穴、鱼际穴治疗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24-125
[5]陈盼碧,崔瑾,杨孝芳.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不同穴位组方的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2,32(7):630-633
[6]张伟,陈明人,熊俊.悬灸“大椎”穴对哮喘大鼠血清IL-4、IFN- γ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5):541-542
[7]李巍,谭洛,苗林艳,等.电针肺俞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与肺功能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4-8
[8]董竞成,张红英,段晓虹,等.论支气管哮喘“发时治肺兼顾肾,平时治肾兼顾肺”[J].世界中医药,2013,8(7):725-731
[9]姚亮,杨佩兰,宋文宝.穴位埋线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上海医药,2011,3(23):137-140
[10]祁玉军.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针刺调神疗法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2):1451-1452,1482
[11]吴兆利,李春日,刘自力,等.针刺“足三里”对哮喘大鼠嗜酸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8):721-725
[12]谢怡琳.温阳利气针刺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
[13]杨树林.针刺干预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9):180-181
[14]林纪秀.穴位针刺对缓解期哮喘患儿复发及血清总1gE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299-300
[15]张瑾,顾怡中,于素霞.穴位敷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8(3):36-38
[16]洪嘉婧,王富春,严兴科,等.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选穴规律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3):372-373
(2015-07-21收稿)(张爱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