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缘起与渐进式转型方式选择

2015-03-17 00:49尚双双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渐进式经济体制市场经济

李 英,尚双双

(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转型经济学是在20世纪末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对于转型经济学的界定不尽相同。景维民认为,转型经济学是以中国和前苏联、东欧等国家的经济转型实践为主要对象的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经济转型主要是指前苏联、东欧及中国等国家,在20世纪后期所进行的转变传统的以国有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实践。为此,笔者就为什么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为什么中国选择渐进式而不是激进式转型方式进行分析。

一、经济转型的起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经验可借鉴,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存在认识的分歧,曾引起激烈讨论。有的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实行计划经济,有的认为应该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存。但当时列宁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认为同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更加一致。所以最终斯大林选择了计划经济。从1928年开始,建立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30年代末,前苏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改造完成,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这一制度使前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经济和军事强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成功,促进了该体制向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的传播。受前苏联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也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不仅仅受前苏联的影响,还取决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经济上一穷二白。为了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必须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二是选择空间的限制。从国际环境来讲,新中国成立之初,只有前苏联和东欧、亚洲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承认,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承认新中国,并在经济上进行封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的选择。三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1929—1933年实行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暴露了市场经济的弊端,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成功与市场经济国家出现经济危机,从正反两个方面都印证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选择的必然性。

二、经济转型的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一是能够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国内经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和国际上的经济封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能集全国之力,有效地调动国内各种资源,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集中力量搞重点项目,大大加快工业化的步伐,使得新中国在短短20多年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

但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中,其低效率的弊端逐渐显现。一是决策权高度集中,必然会造成失误。生产计划由中央决定,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按照计划生产,不管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压抑个人的自由选择和体制内的创新动力。无论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由国家计划部门订货,企业只需要完成计划,从而缺乏改进技术和创新动力。三是计划经济体制运行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从计划的制定、监督到维护,都需要成本,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进而造成经济结构扭曲和资源消耗。

在计划经济体制内的改革并未受到显著效果。由于计划经济体制运行中出现低效率、缺乏动力、资源浪费等弊端,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不断进行改革。但改革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经济逐渐出现下降趋势,发展速度由快到慢,再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20世纪80年代后期,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出现严重滞涨现象,进而导致前南斯拉夫、前苏联等国家解体。

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效果,早就有一些经济学家进行过研究。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不是有效的运行机制,只有市场经济才是最有效的。兰格为了证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有效性,设计出了学界称之为“兰格模式”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模式,但兰格模式并没有解决激励问题。斯蒂格利茨认为计划经济体制无法有效解决不完全信息和激励问题,因而注定要失败。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并没有给实行计划经济的前苏联、东欧等国家带来好处,反而出现滞涨现象,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发生经济危机甚至国家解体,使得计划经济体制走到尽头,经济转型成为必然。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功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完备工业体系的建立,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卫星上天的巨变。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左”的错误开始出现,尤其是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体制僵化、缺乏活力的弊端等使国家陷入了严重困境。1978年我国经济不得不进行改革。当时世界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8 100美元,发展中国家是520美元,我国只有230美元。

三、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混合经济

世界上经济体制的类型很多,但主要是两大类,即市场经济体制与非市场经济体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当然属于非市场经济体制。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不断显现,市场经济体制便成为经济转型的目标。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有多种,究竟选择哪一种?这些模式有什么特点?

1.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是个典型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强调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主张经济活动按照经济规律自发运行,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有三:一是市场机制是调节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二是法律制约市场经济活动;三是政府的干预和指导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又叫政府微调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2.法国计划引导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法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是计划引导下的市场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与企业、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但不是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是由社会进行有意识指导的市场经济。其特点是,以市场经济规律为主,以社会保障为辅的经济制度,这种制度把自由市场的经济原则与社会公平结合在一起,是市场经济、国家调节与社会保障有机结合的市场经济模式。

4.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是国家在肯定市场作用的同时强调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日本政府利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对经济特别是企业决策进行诱导和干预。

四种市场经济模式比较,有很大差异。一是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美国崇尚自由的文化环境决定了其政府微调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日本信奉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崇尚权威,决定了其市场经济模式是建立在政府主导之下。法国和德国都受到早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二是政府、企业和市场关系的侧重点不同。在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中,企业是三者的重点;德国的模式中市场是重点;在法国和日本是计划引导或政府主导。三是政府调控的重点不同。美国通过经济立法、税收和金融政策计划宏观经济调控;德国的调控手段除了经济立法、货币政策外,还有社会政策。法国通过计划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日本则通过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无论是哪种模式,都有共同特点,就是市场“看不见的手”与政府“看得见的手”相结合,是一种混合经济。我国根据国情选择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中国经济转型目标的探索:渐进式

如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主义国家根据自身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选择了不同的转型方式。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采用了激进式的休克疗法,快速实行经济私有化、价格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其理论基础是经济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我国则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进行务实可行的实验,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曾提出:“在全国统一方案没有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他们进行这种试验,试验中间会出现各种矛盾,我们要及时发现和克服这些矛盾。这样我们才能进步的比较快。”这样我国从试点开始,不断总结经验。转变以往重工轻农的态度,开始以农业为突破口,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方向进行改革,突破公有制和私有制狭隘的思想观念,开始探索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才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并逐渐走上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农村后城市的原则。我国的渐进式改革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是在那些改革成本低、能产生明显收益的领域进行。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然后推进城市经济改革,并把经济改革的力度、社会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相结合。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一般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从而为新体制要素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先增量,后存量的原则。增量改革又叫体制外改革,就是在不破坏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上,在体制外培育出一套新体制,在资产存量的配置上引入市场机制。随着新体制及增量部分不断发展壮大,计划经济的存量逐步缩小。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程中,我国通过发展非国有经济并同时改革国有经济,不是对国有经济的私有化。这样就可以在不伤害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增加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从而使改革大步前进。

3.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始终将经济体制的改革放在首位,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安排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这样就在保持政治相对集中和稳定的前提下,排除了政治动荡对经济建设的各种干扰,使国家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

五、中国实行渐进式改革的原因:历史必然性

经济转型有两种主要方式,激进式和渐进式。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了激进式,我国采取了渐进式。我国采取渐进式转型方式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1.中国的改革没有外国的经验借鉴。我国的改革始于1978年,并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开始了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分领域,分部门,分步推进的非均衡改革。“休克疗法”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引入到经济学领域,主要是为了解决南美国家较高的通货膨胀和较高的外债问题,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运用到俄罗斯及其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之中。因此,在当时条件下,我国改革的道路其实只有三条,分别是:“走老路”,即肯定文化大革命,继续沿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走下去;“走邪路”,即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否定社会主义,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走新路”,即开辟一条前所未有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这样,对于前无古人的新路的探索,我国选择渐进式的改革也就成为了一种自然。

2.改革的本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我国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通过建立新的体制,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中进行改革,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邓小平对于“稳定”和“实事求是”有着较为高远的理解。邓小平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他还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就肯定了我国改革的渐进性和长期性。其实,当时,关于改革从哪里下手、如何推进,我们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能从局部试验,边学边干,总结经验,并逐步推广,因此,我国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局部入手,逐步深化的。

3.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我国只能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把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前无古人的大变革,任务艰巨而复杂。

首先,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具有长期性。经济体制的改革,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从反对到接受,涉及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以及社会心理状态的深刻变革,是一个渐进和长期的过程。经济转型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全方位变革。其次,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利益关系发生重大调整的过程。每一个具体改革的方案的出台和实施,都会触及社会利益关系。所以说,什么时间内,什么条件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措施进行改革,需要全力关注,谨慎对待,这就决定了改革只能是一个渐进展开的历史过程。最后,改革采取小规模实验再逐步推广的方法,决定了我国的改革只能是不断探索和反复实验的漫长过程。

六、对中国实行渐进式转型方式的思考

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在不破坏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的前提下,通过引入新的体制因素,新的动力和调节机制,使我国经济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我国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令世人瞩目的“中国模式”。但无论是激进式或是渐进式的改革,都是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好道路,都有自己独特的优越性。我国实行渐进式转型方式,还有如下一些原因。

1.目标明确与否,决定改革或转型的方式。从新中国的历史看,我国曾经实行过大跃进。当时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快速赶超英美实现共产主义。而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不明确,无法快速前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改边总结。

2.对经济转型任务的艰巨性与否的判断影响改革或转型方式的选择。任务改革和转型的任务比较艰巨,则选择渐进式的可能性较大。

3.对经济所处阶段的判断也是影响转型方式的因素。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且还要经历很长时间,采取渐进式转型方式的可能性加大。

[1]张湛彬.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变迁评析[J].中共党史研究,2002,(4).

[2]李纯仁,高连营.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原因探析[J].发展论坛,2000,(8).

[3]尹倩.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11).

[4]张睿.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必然性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3).

[5]景维民,孙景宇.转型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6]张宇.转型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渐进式经济体制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渐进式黏磨层气压砂轮的设计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