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剂
——与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共榷自我发展之道

2015-03-17 08:04江苏省无锡市广丰中学秦岭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三视图立体课件

☉江苏省无锡市广丰中学 秦岭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剂
——与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共榷自我发展之道

☉江苏省无锡市广丰中学 秦岭

近年来,在参加初中数学青年教师的听评课及说课系列教研活动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尽管许多青年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非常关注,尽管他们也进行了较为精心的课前准备,而且课也上得很有条理,可最终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分析其原因,主要还是这些教师偏重“瞻前”而忽视“顾后”.如果他们能经常进行教学反思,自我诊断,那么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步显现的同时,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也会得到大幅提升,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运用知识的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好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已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青年教师只有具备了迁移学习的意识,并养成了教学反思的习惯,才能找到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的原因,并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获得专业成长的机会,推动教学效益的不断提升.关于教学反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为此,教师应清晰地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反思,反思什么,怎样反思,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一、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

具有科学而清晰的教学理念是保障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它犹如一盏明灯,能引领教师沿着正确方向去实施教学,从而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1在一节课题为“图形的平移”的课堂上,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如图1,在长方形ABCD中,AB=1cm,AD=2AB,E、F分别为AD及BC的中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教师虽然在课件中作了充分的预设,但是课堂上并不急于使用课件演示解题的思路,而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接着安排前后四人小组交流解题思路,最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在学生代表讲解之后,仍有个别学生似乎仍然有点不够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键盘操作,屏幕上扇形区域的阴影部分缓缓地向左平移,直至与左侧的阴影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正方形.看到这里,那几名学生纷纷表示懂了……

图1

从案例所描述的课堂情景看,教师课前作了精心的预设,包括课件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并不急于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而是对课件“按兵不动”;另一方面,了解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弄清楚影响学生思维的困惑在哪里?直至该出手时就出手.试想,如果教师一上来就操作课件进行动画演示,那么学生的思维何谈得以发展!也许直接进行动画演示问题解决得更快.但是缺乏思维的参与是难以促成真正的数学理解,不顾教学生成的课堂推进终究难以促成有效学习的落实.抓住有效学习的本质去进一步思考,假如课堂上在动画演示之前全班学生对此题都能彻底理解,不演示又何妨?换句话说,评价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关键还是取决于学生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对照案例中这位老师的做法,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也能秉承着科学的教学理念,真正地做到以生为本?

二、反思我们的教学对象

教学反思最重要的一环是反思我们的教学对象,以了解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个性特点,从而找准切入口,真正地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业基础水平,反思我们的教学进度是否偏快,难度是否偏大,知识的获得是学生自己研究而得还是教师“慷慨相送”,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否到位.只有把这些工作都做实做细,才能确保所有学生能保持学习的激情.

案例2 在一节课题为“函数的图像”的新授课上,执教老师在黑板上画函数y=x的图像用时2分钟,画y=x2的图像用时5分钟,但是,随后所安排的课堂练习“画出函数y=-x+1和y=-x2的图像”,尽管时间充裕(实际用时15分钟),但学生的练习结果却错误百出——有些学生未注意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没有将图像向两方无限延伸;有些学生则没能正确理解“平滑曲线”的含义,而将函数y=-x2的图像画成了折线段……

本节课教学效果很差,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稍加反思,不难找到其原因,教学中教师未能真正地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要知道,学生刚刚初步了解函数的概念,初次接触函数的图像,在未能深入理解函数及其图像的意义甚至对点的坐标的意义也不够理解之时,快节奏的教学,岂能带来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不顾及教学对象的教学,一定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材施教不是口号,而是指导我们的基本理念.想一想,如果案例中的这位教师不去反思教学对象的特点,而将一切不好的结果都归根于学生基础差,能力弱,这样势必难以改观实际的教学效果.所以说,反思教学对象,一定会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启迪.

反思我们的教学对象,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当学生因解题顺利而有点骄傲自满的时候,教师不妨通过提问来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问题考虑得全面吗?”“对你的答案还有补充吗?”当学生思考问题陷入困境时,我们要善于开启他的思路——“读完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还有其他想法吗?”当学生的思维活动与老师的思维活动挂不上钩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通过对话,了解学生思维活动中有没有合理的因素,千万不能采取简单的“打闷棍”做法.有时候,教师的一个不经意举措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或大有出息,或一蹶不振,因为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

三、反思具体的教学内容

青年教师要教好数学,除了要修炼自己的数学功底外,当然也要仔细研究读透全套数学教材,从而理清各知识点与结构体系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整个数学科学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还要熟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的教学要求、中考说明,以及每年的发展变化趋势.只有教师心中有底气,其措施、手段才能有效到位,才能做到以下“三性”:讲解具有针对性,训练具有实效性,综合运用知识具有灵活性.如此一来,我们的学生面对各种问题,才会有平稳良好的心态,有效分析处理各类数学问题.

案例3在一节课题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新授课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了几道有关“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例题之后,通过课件给出了如下所示的一道课堂练习题:

已知一个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请你根据三视图画出这个立体图形.

图2

可是,在题目呈现后近十分钟,全班还是没有学生能画出所要的答案.于是,教师就一边训斥学生一边自说自话地在黑板上画出了如图3所示的答案.

从案例所描述的课堂教学片断看,似乎学生的课堂表现不尽人意,所以教师看到“失败”的结果,于是忍不住“训斥”,最终只能“自说自话”地给出答案.

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真的是学生表现不佳吗?未必如此!稍加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较大问题.从课题“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上看,这道题设计得好像还算比较吻合主题.但是,对照《课标》(2011年版),关于这一内容,要求学生“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也就是说,并不需要学生掌握“根据视图画出立体图形”这一技能.从字面上看,“描述”与“画图”在难度要求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而这道题,要求学生“画出”立体图形,很明显超过《课标》(2011年版)目标要求了.此外,解答这道题,初中生即使知道立体图形的大概结构,能够没有任何差错地比划出这个立体图形,但想要画出这个立体图形则显得有心无力.所以说,随意拔高要求,非但无益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反而会对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造成伤害.确定这样的教学内容,岂能演绎出有效的数学课堂?

其实,如果我们合理确定目标,将这道练习题修改如下:“已知一个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则这个立体图形是由_______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如此一来,就符合《课标》(2011年版)要求了——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不仅可以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也能科学地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有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足够深度的反思,选择恰当的素材,既能全面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能唤起学生的兴趣.

四、反思自己的专业技能

数学教学是一门经教师原始加工、思维整合后再与学生共同配合表现出来的综合艺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与学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而这都基于教师自己的专业技能.试想,如果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连徒手画圆都要惹得哄堂大笑,那么势必会在学生心目中失色不少.再如,假如一名数学教师连分类讨论的基本原则(不重复、不遗漏)都不能牢固掌握,连循环论证的科学性错误都要常犯,那么他又如何能立足课堂取得学生的信任?为此,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的专业技能是否达标,是否与时俱进地与时代同发展.

案例4在一节课题为“几何的回顾”的初三中考专题复习课上,执教老师通过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的课件出示了这样的一道例题:如图4,在△ABC中,D为BC的中点,E为BD的中点,且AB=BC,求证

在给了学生足够时间思考之后,教师请学生代表畅谈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甲说出了这样的想法:“结合条件与结论的特征,适当联想,由于点E为BD的中点,即AE为△ABD的中线,因此可以考虑延长AE到点F,使得EF=AE,接下来只要证明AF=AC即可……”在这名学生叙述思路的同时,教师即时地在课件中添设了相应的辅助线,如图5所示.看着清晰的图形,同学们大都豁然开朗.最后,教师又利用几何画板的特有功能将△ADF与△ADC着色,以突出这对全等三角形……

当全体同学对上述思路都理解的时候,学生乙站了起来,说:“从结论‘AB=BC’出发,可考虑取AC边的中点G,再连接DG,只要通过全等证得AE=AG即可……”学生丙说:“由于题中出现了多处‘中点’条件,再联系结论,进而联想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但图中并不存在中位线,于是,再取AB边的中点M,连接DM,构造中位线……”

同样地,在学生乙和丙阐述想法的时候,教师在课件中创建新页面,通过复制、粘贴原图后,在新图上分别画出了相应的辅助线,如图6、图7所示……

图6

图7

最后,学生丁站了起来,说:“老师,前面的几种方法都太烦琐了.此题根本不需要添辅助线.由条件易知,又因为∠ABE=∠CBA,所以△ABE∽△CBA.所以

……

上面的课堂,给人以美的享受.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而这背后隐含的其实就是教师的专业功底.一方面,可以看出,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本质理解非常透彻.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课堂上教师能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想法,于是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看出,这位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于学科教学的技能水平过硬.执教者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课堂的生成,故而选择“几何画板”软件来制作课件.几何课上的例题教学,大屏幕上展示的题目图文清晰,课堂上结合学生的思路,教师在课件中同步作图,既体现出了以生为本,也充分折射出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水平的高超.

对照案例中这位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自我反思,如果我们每一名青年数学教师都能基于课堂教学作反思,锐意进取,以不断提升方方面面的业务水平,日复一日,何愁专业技能得不到发展!

五、结束语

反思仅仅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要真正产生效果,还必须加大尝试实践的力度,否则,反思也只不过是一种对教学的思考而已.而尝试也并不是贸然行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施,更需要长期坚持才行.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唯有如此,反思才能起到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作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反思不实践则空,只实践不反思则盲.

教学反思的脉络其实可以很清晰:(1)为什么要反思?反思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会反思是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2)要反思些什么?一节课下来,要静心沉思:教法上有哪些成功的创新举措?内容处理上有哪些不妥?组织教学方式能否更加优化?例题解析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针对性的启发提问设计是否得当?巩固训练是否到位?……(3)到底怎样反思?从看似没有问题处去发现问题,从问题成堆处去聚焦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反思要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因为反思是专业成长的动力,是永葆健康心态的良药.反思是尝试实践之前的思想准备,是追求完美教学的催化剂.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不但需要有坚强的意志,能直面自身的弱点,还要有勇于实践的精神,要努力把反思的成果转化成改变课堂教学的行为,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反思的水平.H

猜你喜欢
三视图立体课件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念个立体咒
割补法在三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中的应用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立体登陆
借助长方体巧解棱锥的三视图问题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三视图题型例析
三视图解法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