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里斯朵夫》导读

2015-03-17 05:07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4年44期
关键词:朵夫罗曼罗兰

背景介绍

罗曼·罗兰在写这部小说以前曾经屡次宣称:世界要窒息了,必须打开窗子,让新鲜空气吹进来。这个观念在这部具有史诗规模的小说中表达出来,书中的情节在欧洲两个主要的国家——德国和法国展开。作者描绘他的主人公时,以当时汹涌澎湃的各种事件作为背景,同时述及20世纪初叶,欧洲生活中极其纷繁的各个方面,从文化艺术以至政治动态。

作者信息

罗曼·罗兰 1866 年生于法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公证人,母亲是天 主教徒。年轻时他曾受到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1889 年至 1891 年在罗马的法兰西学校从事研究,回国后先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讲授美术史。罗曼·罗兰早期从事戏剧创作,在20世纪初期开始重视传记文学的创 作,陆续发表了三部英雄传记:《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和《托尔斯泰传》。1904 年到 1912 年,罗曼·罗兰出版了洋洋十卷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

内容概览

这部小说以贝多芬为原型,描写平民出身的音乐家克里斯朵夫以个人奋斗反抗资产阶级社会的悲剧的一生。克里斯朵夫出身于莱茵河畔的一座小城市,祖父和父亲都是音乐师。他从小在父亲的严厉教育下学习音乐,并常随父亲进宫中演奏。在宫中他看到了封建贵族的专横跋扈,此后他攻击贵族,鄙视豪门,反抗一切不公平的事物,结果到处受到排挤,加上生活困难,初恋受挫,被迫逃离德国,来到巴黎。在巴黎,他看见的是同德国一样的黑暗和腐败,只有朋友的友谊和纯洁的爱情给他以安慰。在一次“五一”节游行示威中,他的朋友奥里维埃被警察打伤致死,情人葛拉齐亚不久也突然病故,这使他万分悲痛,心灰意冷,从此不问世事。晚年他移居罗马,专心从事宗教音乐创作,同时希望调和一切矛盾,追求精神上的自我,最后在回忆中死去。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倔强性格和自我奋斗精神,广泛地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社会的黑暗现实,暴露了德、意、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虚伪、堕落、勾心斗角、趋炎附势的腐败风气。

形象分析

克里斯朵夫一半像贝多芬,一半像作者自己,一生追求真善美,不断反抗腐朽没落的艺术和庸俗的社会环境。作者通过克里斯朵夫的奋斗,表现了一代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彷徨、追求、苦闷和幻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强者意识。

他性格的基本特征是: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使他对现实不满,却又对统治阶级抱有一定的幻想;日趋破产的社会经济地位使他接近、同情农民,而个人的英雄主义使他不相信人民的力量,从而远离人民;进步的艺术观使他主张艺术接近生活、接近人民、造福人类,而对艺术的偏执的信仰又使他呼出“不能拿艺术去替代一个党派服务”;受压迫的阶级地位使他性格坚强,而个人主义偏见又束缚着他,使他软弱无力;小资产阶级的正义感使他与社会对立,反抗压迫,而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又使他与现实妥协。小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决定了克里斯朵夫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这个脑子里充满“大人物”“英雄”观念而实际上被日益挤向被压迫者行列的小资产阶级飘零子弟,生活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夹缝里,这二者对他都有影响,同时他与这两方面都存在着矛盾。因此说,克里斯朵夫的性格具有双重性。

经典语录

1.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2.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3.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

4.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是只有你,你会减少痛苦,也会在绝望中燃起希望。

5.人生的钟摆永远在两极中摇晃,幸福也是其中的一极:要使钟摆停止在一极上,只能把钟摆折断。

6.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幸福的。所谓幸福,是在于认清一个人的限度而安于这个限度。

相关阅读

罗曼·罗兰

徐志摩

罗曼·罗兰,这个美丽而充满音乐性的名字,究竟代表着什么?

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品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渐渐地变成了我的肉,我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亲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在这本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地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冲突的心理,那年他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地感动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溢满我的眼睛。”下面说他对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兴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受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的心底里上帝是近着我的,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折磨旁人的苦恼。”

(选自《徐志摩散文集》)

读后一思

读了作品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在作品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克里斯朵夫关于“爱”的说教,不仅用言论,而且用他的行动去实践这种“爱”的宗教。他认为变革不公的社会现象,主要的手段就是“爱”。一是用爱的艺术去宽慰受难者的灵魂,使他们忘记痛苦;一是用“爱”的行动把对立的阶级调和起来,让“信仰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好人携手”。你认为作者塑造这一艺术形象的意义何在?

猜你喜欢
朵夫罗曼罗兰
微言大义
用善良的情感写出的好书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
《约翰·克利斯朵夫》选文精读
想象的空间与经验的几何
你到底错在哪儿
还有一只鸡
A Warrior as well as Idealist
罗兰·希尔与邮票
大臀姑娘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