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飞
在阅读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比较常见:第一课时感知课文内容做得远远不够,文本的感知过浅,表现在第一课时僵化地让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理清脉络,导致课文内容的感知在低水平徘徊,最终使得第二课时要么语言品味无法深刻,要么教学内容被迫减少。
这令人着急,促人深思,也召唤着我们去探索解决路径。
那究竟怎么做呢?下面,我结合《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的尝试来谈一谈。
一、关注“陌生”词语,深入感知文本个性
第一课时必须让学生深入感知文本的某一“独特性”。“独特性”可以是文本体裁方面的,可以是故事发生的特殊地点、时间等等。而文中别具特色、较为陌生的词语系列,往往是感知文本“特殊性”的最佳切入口。
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我首先板书“普罗米修斯”,指导学生读准后,让学生说说这个名字与盘古等名字有什么不同。有的说这个名字字数多,有的说这个名字肯定是一个外国名字。我肯定了他们的发现,并让他们继续发现课文中类似的名字,学生一一找到:阿波罗、赫拉克勒斯、宙斯。
学生读毕,我说:“这些都是神的名字,而且是希腊神话中的名字(板书:希腊神话)。同学们,文中除了神的名字,还有两座山的名字,你能找出来读准吗?”(高加索山、奥林匹斯圣山)
像“普罗米修斯”这样的词语对于学生是陌生而又特别的,借助这些词语的朗读、梳理,明确这是一篇希腊神话故事,于是学生在词语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了希腊神话这一体裁,阅读兴趣也变得更为浓厚。
二、做到“点面结合”,深入感知词语意思
对词语意思的准确、深刻理解,是感知课文的基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也是感知课文的基础。一个是对课文“点”的感知,一个是对课文“面”的感知,两者的教学不应该分开,也不可能分开,否则无法深入。
在课文第五自然段中,有一个生词“惩罚”。这个生词的本意学生早已心知肚明,但词语的语境意还是需要深入感知的。于是,我让一名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宙斯是怎样“惩罚”普罗米修斯的?接着,其他学生把自己的“发现”朗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相机教学了“啄”。然后,我请他们说说父母是怎样惩罚自己的。我小结:“看来,惩罚是有轻重的,宙斯对普罗米修斯的惩罚显然很重,甚至可以说是极其严重。”最后我请三位学生按“由轻到重”的顺序再次朗读第六自然段。
以上案例中,为了更好地解决“惩罚”这个“点”的感知,笔者运用文本资源,让学生对第六自然段这个“面”进行充分感知,一箭双雕,解词与朗读指导双重任务皆完成,对课文“受罚”部分的感知深入了许多。
三、引导“造句、比较”,深入感知文本情景
不只是第二课时品味语言时才需要感知词语的“画面感”,其实,第一课时读懂词句时也需要。如果在深入感知某些词句时,学生的体验、经验被充分地尊重、唤醒,那么,词句里的画面便能较为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如“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一句中的“获得”是生词,我请同学造句,我最近表现比较好,获得了老师的表扬;由于积极争取,我获得了出去旅游的机会;我获得了一顿暴打……其中“我获得了一顿暴打”引起哄堂大笑。我问笑为何故,却无人讲得清楚。于是让同学们思考:他这句话应该把获得改成什么词?同学们改的词是“遭到”,至此,同学们豁然开朗。我追问:“赞美你想要吗?表扬你要吗?机会你要吗?那暴打、批评你要吗?”我顺势小结:“获得的东西都是令人向往的。你看普罗米修斯获得的是什么?”“自由!”学生再次齐读,对于“获救”部分的欢快情景已经有了一种较为深入的感知。
四、用好“课题”资源,深入感知文本脉络
第一课时必须深入地感知课文脉络。课文脉络,既指藏在全文的“框架”,也指化在某段中的“结构”。深入感知脉络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以“课题”为“线索”梳理文本脉络,往往有“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之功效。
课始,揭课之后,引导质疑。“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这一问题引起激烈讨论,他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人类没有火,生活非常困苦。(外因)第二是普罗米修斯有同情心(内因)。
“怎样盗火的”这个问题非常容易。而“盗火之后怎么样”这一问题是最复杂的。但是引导学生默读课文4~8自然段之后,他们发现,盗火之后,人们欣喜若狂;宙斯大发雷霆;普罗米修斯受罚;赫拉克勒斯英勇相救。
此时,我进行小结:“为什么盗火,其实就是故事的起因。怎么盗火,就是——经过。盗火之后怎么样,就是——结果。按理说,经过应该写得非常详细,但是,现在是什么写得最详细?(结果)。请大家把“结果”部分再朗读朗读,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写?同学们可以先思考一下,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抓住“课题”,以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既是一种深入感知的手段,也是一种“理清脉络”的方法渗透。
参考文献:
孔令香.“整体感知”知什么.语文教学之友,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