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岳平
鲁迅在《肥皂》里对封建统治的卫道士四铭在吃饭时的细节作了这样一段描绘:“招儿带翻了饭碗了,菜汤流得小半桌。四铭尽量的睁大了细眼睛瞪着看得她要哭,这才收回眼光,伸筷自去夹那早先看中了的一个菜心去。可是菜心已经不见了,他左右一瞥,就发现学程刚刚夹着塞进他张得很大的嘴里去,他于是只好无聊的吃了一筷黄菜叶。”通过这一段精彩的描绘,四铭的虚伪、卑俗、鄙吝的灵魂被充分地揭露。由此看来,生动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它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有:
1.肖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节描写。
2.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
3.行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动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
4.服饰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衣着进行仔细描写。
5.表情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表情的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写。
6.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7.事物细节描写,即对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写。
常见的细节描写方法有:
一、在特定的环境中捕捉特定的细节
例如:张贤亮在《绿化树》中描写劳改中的知识分子章永璘,拿起农村妇女马缨花给他的白面馍馍时,有这样一个细节:
忽然,我在上面发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指纹印!以它的大小,我甚至能辨认出它是母亲中指的指印,从纹络来看,它是一个“罗”而不是“箕”,一圈一圈的,里面小,向外渐渐地扩大……
噗!我一颗洁亮的泪水滴在手中的馍馍上去了。
这里作者描写了两个细节:白面馍馍上的指纹是“罗”纹,而不是“箕”纹;一颗洁亮的泪水滴在手中的馍馍上。这两个细节非常细腻地传达出了人物此刻内疚、感激而又难言的复杂心情。但如果离开了知识分子章永璘劳改,整天挨饿这个特定环境,这个细节不但没有了其特殊价值和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相反还会使人感到费解、可笑。
二、根据人物的身份、个性创作细节
无论是语言的细节,还是人物刻画上的细节,都要根据人物的身份、个性等统筹考虑,不可偏废。
下面我们看一下鲁迅在《孔乙己》中,关于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细节描写:
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来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从上面这段文字里,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豆,还是后来的“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这些无疑都是十分符合孔乙己身份的动作行为。他分豆给孩子表现了他善良的本质;同时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他此刻的经济状况,后来的“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更是孔乙己的个性化语言。对这些细微处的言行进行描写,举止非常有利于我们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摧残与迫害。
三、准确体察人物的心理活动,从细微处入手,创作典型细节
细节忌大而空,追求小而神,要想反映出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和精神状态,就要从生活中寻找典型的“小”。请看茹志鹃在小说《百合花》中,当她问小通讯员有没有娶媳妇时所描写的一个典型细节: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头来,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对于这一细节描写,作者对年轻人在女同志面前那种不自在的心理体察非常准确。当她问他娶媳妇没有,对小通讯员的反映作者只抓住了他“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这个细节动作,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他此时尴尬而紧张的窘态。
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
2.细节描写应简练、精当。
3.在描写的具体过程中,细节描写往往同环境、人物等其他描写结合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
4.有时候为了充分展现所写细节的效果,某些细节可以多次反复。
总之,细节描写一定要服从主题的需要,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并且要简练、精当,不可繁杂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