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注意事项:
学习了抒情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在实际写作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抒情写作中的情感一定要真实诚挚。抒情写作如果少了“真情”,那么文章就失去了灵魂。《礼记》有言:“情深而文明”“乐不可以为伪”,说明了强烈的、真实的感情对于文学艺术的重要性。作者只有具有强烈而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写作中有“泪迸肠绝之笔”,才会让文章产生感染力。
2.在间接抒情时,须抓住借由对象的个性特征,找到情感抒发的契合点,着力描绘。作者应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使事物能够真切传神地表露作者的情思。
3.在抒情时可以灵活运用描写、议论、叙述等表达方式,也可以综合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收到“辞达情发”的艺术效果。
4.无论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都应该明确写作的出发点,坚持以抒情为主,以描写、议论与叙述为辅。抒发情感为目的,其他表现手法皆为手段。写作者要避免为了抒情而抒情,也要避免虚假或空洞地抒发感情。
范文导航:
父 爱
□林 晨
小时候,走路走累了,就回头看向爸爸。
他一定会把我背在宽厚的背上,送我到想去的地方,不管此时他有多疲惫。他就这样,寸步不离地行走在我回眸所能望到的地方。
再大一点,他开车送我到学校,我下车后回头一看,果不其然,他正伸着脖子张望。直到我在他的视线中化成一个小小的点,再到彻底看不见了,他才掉头走开。
“爸,其实不用的。”
“我怕你万一有什么别的事啊,像你这种小糊涂虫老记错时间。”
“那样,我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回眸看见你了,对吗?”我在心里默默补充道。
终于,我可以潇洒地挥挥手,独自奔波于大街小巷,拥有自己喜欢的衣服,哼着流行歌曲,买来青春读物,打开QQ、短信……再回眸时,诧异地发现他也在笨拙地做着同样的事。他开始拿起MP3听周杰伦的歌,听李玉刚的歌;开始左手郭敬明,右手韩寒;开始带着iPhone、iPad到处走,开始问我:“那个QQ空间怎么搞定?”
我应该明白的,他希望在我的回眸处始终有他。他想努力地跟上这个时代,希望与我有共同话题,但他忘却了白发渐生,忘却了身形渐老。
其实,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离开或远去。在我们心里,那段岁月永远明朗。如果可以,请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替代您做那个等待回眸的人。回到属于您的时代,重温您所爱的事物。在您回眸的视线里,有我的微笑。
我会彻夜陪您聊小时候乡下养的小鸭子;聊小时候为攒钱买一个漂亮的人造革钱包而不吃早餐;陪您静静地听一会儿邓丽君或费玉清的歌;给您买回广东特产白切鸡……我从您的眼睛里,读出了那段珍贵的、清澈而透明的、透着阳光的童年,那是可以与自然无拘无束触碰的记忆。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轮回地在走重复的路。你看昨天父亲扶着我蹒跚学步,他守护在我身后;而明天我搀扶着父亲走过那段晚年的路;后天,我重回原点教会我的子女站在人生之初;再后来,我的子女也将送我回到那终点。这就是人生路,亦是轮回之路。
既然人生路漫漫又如此艰辛,那么就让我陪您走过吧。当您张皇时,我就在您的回眸处。即便留下的只有背影,也充满幸福。
(选自《美文》2013年2月)
技法借鉴
《父爱》一文充满了浓浓的父子之情,对于我们高中生写抒情散文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第一,作者抒发的情感深厚真挚,有现实的生活基础,因而能够感动人心。背“我”走路时的寸步不离,送“我”上学时的依依回望,为了“与我有共同话题”而“笨拙”地接触流行文化,作者运用了叙事抒情的手法,在详略得当的事件叙述中,让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关怀表露无遗。第二,善于运用描写。无论是“寸步不离地行走在我回眸所能望到的地方”的动作描写,还是“我怕你万一有什么别的事啊,像你这种小糊涂虫老记错时间”这样的语言描写,都抓住了父爱形象化的外在表现,情感传递真切感人。第三,结构完整,抒情脉络清晰。作者以“回眸”为线索,以自己的成长为轨迹,不仅描绘了父爱,也抒发了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与敬爱。结尾处作者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自己想要陪伴父亲走过一生的意愿和因此带来的幸福感,以“回眸”贯彻始终,使文章浑然一体。第四,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个人眼前的情感宣泄,而是能够有所思考,有所升华。通过阐述父母子女人生之路的重复性,将父爱上升到相扶与相送的哲学层面,运用议论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轮回的坦然和父子能够互相扶持的珍重。
学生走笔:
最美的邂逅
□沃忆婷
人生中总有些难咽的辛酸和委屈,逼得人万般无奈将其熬成了苦药,独自饮下。孤独无助时,苦楚就会越来越浓,越来越重,它打着旗,擂着鼓,踢踏而来,与你敌对。此时,你除了掩面而泣还能做什么?
那日毕业典礼后,面对不知会期的离别,我从伤感中走向迷茫,心中仿佛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依依不舍地相送,念念有词地挥手……回到家后仍找不到一丝安慰,我便信手拿起身边的一本书来读,恰恰是讲告别的。原来,那些在我眼中锥心刺骨的别离,在作者笔下,竟然只是淡淡的一种感触,既引发我情感共鸣,而又安慰了我此时的伤感……合上书的那一刻,心中的雨也渐歇了,反而生出一份释然来。
经历的事情多了,我渐渐懂得,书就是我于千万孤独中寻到的知音,它是等在远方的故人,它一直在那儿,总嘴角含笑,温柔地望着我。它陪我哭、笑、喜、悲、哀、怨。在我最难过的时候,我多高兴有它在身旁。大概伯牙遇见子期的时候就是这样欣喜,因为这是多么美丽的邂逅!
我原以为柳暗可花明,却不一定有另一村,我也曾想,五柳先生的桃花源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我更曾偏激地大声说:“说什么行到水穷处便可坐看云起,哪有那种际遇!”还好,我踏过些许苦恼,几番清愁,邂逅了书,终于得以体会柳暗花明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心境。这些体会让我的思想越来越开阔。我在书中看到飞云冉冉,流水潺潺,几缕清风吹过,半抹晨光露出了欢乐的气色。
书乡是一方无尘净土,是一位值得我将全部心思与之细细倾诉的挚友。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感谢书让我无处安置的愁绪有了去处。
最美的邂逅不是美丽风景闯入视线,也不是音乐填塞心胸,而是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之期待。我与书,就是这样的相遇。
相似对比
相似度:百分之六十。
本文与《父爱》一样,都是典型的抒情散文,都以叙事为开端,借此抒发的情感都是朴素真挚的。
《最美的邂逅》与《父爱》相比,有许多不同。首先,内容上,情感对象不同,因而语言描述也有所差异。《父爱》在亲切质朴中透露父子之爱的深沉,《最美的邂逅》则多强烈的感情宣泄,多直抒胸臆的爱意表达。其次,在技法上,《最美的邂逅》更多地使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它打着旗,擂着鼓,踢踏而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感悟表述得更富形象性。再者,《最美的邂逅》用有借景抒情的手法,“飞云冉冉,流水潺潺,几缕清风吹过,半抹晨光露出了欢乐的气色”一句表达了作者沉浸于书乡所获得的欣喜与舒畅。
总体而言,正是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得《最美的邂逅》在情感表达上过于浓烈,而《父爱》则更有生活基础,更加真切自然。因而我们在运用所学的抒情技法时,应该有所思考,以便有效、真切地传达自己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