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教”为“导”实现转型

2015-03-16 12:29顾敏杰陆献慧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5年1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协作思维

顾敏杰 陆献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习惯于“教”,师生间缺少互动,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受到阻碍,这样的教学行为从根本上背离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试图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导”为手段。通过引导、指导、辅导,吸引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不断解决“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寻找方法,发展思维。

“变教为导” ,教师以引导、指导、辅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互动中,强调的是学生主体地位和师生的互动合作。具体流程为:学生,分析信息→产生任务→独立思考(第一次学习)→协作互动(第二次学习)→展示反思(第三次学习)→练习拓展(第四次学习)。教师,情境创设→激发引导→点拔指导→启迪创造。

一、创设情境,产生任务

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综合,提出“任务”,学生带着任务走向问题解决。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有强烈的任务意识,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如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的开始,教师先是创设了鸟叫、蝉鸣、水流声、心跳声等声音,然后问学生:对于声音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么传播的?……教师顺势提出了今天的课题。这样的教学尝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这种以“任务”为前提,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把学生上课伊始的兴奋点转移到了学习任务上。

二、积极思考,解决任务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人。” 我国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在独立思考之后教师要及时组织议论、讨论、争论等多项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协作互动中,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会尝试独立思考的乐趣。学生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才能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训练,思维力随之提高。

(一)独立思考。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材料和问题,让学生有兴趣地、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如教师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作者初识闰土时留下的印象,在他们相处过程中,闰土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你选一件你喜欢的事,仔细研读,想一想,作者通过哪些描写,让你认识闰土的特点?教师放手让同学独立思考。学生自己圈圈、画画、写上批注。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写得还有理有据的,很让人惊叹!这位教师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独立分析,寻找规律,探寻解决任务的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视角就会更广,思维也会更加缜密。

(二)互动协作。互动协作是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必不可少的一环。互动协作中学生展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会独立思考的乐趣,还可以激起新的思考。如教学五上《解决问题》一课,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题1.把2.5千克盐放入瓶中,平均每瓶可以放0.4千克,需要几个瓶子?题2.礼品店有一根25米长的丝线,捆扎一个礼盒需用1.5米的丝线,可以捆扎几个礼盒?在反馈时,学生们对“四舍”还是“五入”各持己见。教师适时组织学生以同桌或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经过讨论后,学生逐渐明晰了今天学习的“四舍五入”与以往的是有区别的:四舍五入不再是一种规定,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境,灵活选择。让学生在同伴的“指点”下明确四舍五入的实际用意,比教师的说教更为有效。

当然,无论是独立思考还是互助协作,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到交流之中。把自己当作一个促进者与合作者。有时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加以指导和个别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失误,并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对学生、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三、展示反思,梳理知识

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成果交流的重要平台,可靠的经验是经过多次深入反思的经验。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和肤浅的。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成果和倾听同伴发言的过程中,既可以反思自己的成果,还可以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一次重新学习的好机会。

如在人教版一上《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教学中,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无法得出结论,于是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展示。随着学生的展示,其他学生受其启发又不断生发出新的比较方法。

生1:用圆片和正方形纸片进行比较(见图1)。

图1 图2

生2:用小正方形纸片铺满比较(见图2)。

生3:只铺横、竖比较(见图3)。

图3 图4

生4:用透明小正方形盖上比较(见图4)。

……

在同伴的启发下,学生不断有新的方法出现,思维也在展示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展示的过程还是明辨是非的过程,要让学生能从展示过程中矫正错误,得出正解。还要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使前一个问题作为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作为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或结论。这样每次的展示就能成为学生思维的阶梯,边展示边梳理,把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

四、练习应用,拓展思维

要想达到提升学生思维的目的,合理巧妙地设计课堂练习尤为重要。在准确把握教材、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拓展练习,对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一位英语教师在执教了《PEP7 Unit5 PartA》之后,要求学生制作一张自己的“Weekend plan”。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文本式、思维导图式或者图片介绍式等,作品琳琅满目。

这种拓展型的作业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既会很乐意去做,也更愿意展示作品。从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语言和思维也得以提升。

五、阶段思考,承前启后

“变教为导”,教师以引导、指导、辅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互动中,以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思维方式为依据开展教学。由于教学方式相对开放,课堂上师生的行为变得不可预知,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势必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课标、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好教学预案。尤其要设计好核心问题(主要任务),以便能围绕“任务”“问题”展开教学。课堂上氛围的营造、高潮的把握、节奏的建构、师生的理答和及时的串联、提炼等,都要求教师在平时努力学习积极修炼。同时,学校也应组织教师开展相应的专项训练。课后,教师要针对问题设计、课堂生成、调控等及时作出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下扎实的基础。

(浙江省嘉善县大舜小学 314100)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协作思维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谈独立思考
协作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