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烽
摘 要:《围城》是钱钟书的唯一一篇长篇小说,由于其独特的讽刺性,被人称为“新儒林外史”,还因其语言幽默,内涵充盈,被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 “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关键词:讽刺;幽默;比喻
要论中国文学小说里的经典,《围城》是不容忽视的一部文学奇书,他的题目来源于书中人物所说的两句欧洲的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是钱先生生平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亦是中国文学里最值得研究的文学艺术,整部书里充满了各种值得人深究的文学价值,就像夜空中的繁星, 不计其数,闪闪发亮。
一、幽默的讽刺
在近现代文学作品中,讽刺类的文学作品繁不胜数,但要说能够把讽刺与幽默结合得宛如一体,唯《围城》一部文学作品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又让人深思,甚至读者在文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缩影,深思的同时又让人反思。《围城》以其幽默的语言、辛辣的嘲讽,闻名于世,被人誉为新《儒林外史》,书中主人公方鸿渐出国留学一无所成,回国时为了给父亲、岳父一个交代,买了“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这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虚荣,欺骗,软弱,还有对现实的妥协,同时也就把方鸿渐塑造成了一位对现实不满却又没有勇气反抗的知识分子。小说里的讽刺无处不在,可谓无处不讽,这本书中出现的所有人物除了如梦一般的唐晓芙,所有人物的性格和道德上的弱点都被钱老先生用机智幽默的方式予以剖析,赤裸裸的展现在读者眼前。甚至还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突贯穿于整部书中,深挖了国人在吸收西方文化时的一些荒诞的做派。并且整部书都围绕着“围城”这个线索进行着,整个故事的走向是以方鸿渐的经历让人反思,了解“围城”的含义: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钱先生在书的序中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钱先生在这部小说里在时代与人性的基础上生动、幽默的地讽刺着知识分子。
二、生动的比喻
如果说幽默与讽刺造就了《围城》的独特性,那么文中出现的大量的比喻才是其文学价值的体现,如果读这本书时只在意书中的故事和情节,那么这本书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文学意义,《围城》的语言才是这本书的精华,文中的比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景物和事物等具体事物的形象、生动的比喻,另一种就是对人物的感觉和心理等抽象事物运用具体事物来比喻,或者反过来。例如开篇第一章描写晚霞的经典的句子:“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这句话将比喻与拟人共有的手法,让人不觉的感受到一种甜甜的、粘粘的心理感受,自然又顺畅的将景色写到人的心里。再如方鸿渐到县省立中学演讲时,说道在中国唯有鸦片和梅毒长存不灭时,听讲做笔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的最后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失去贞操”,寥寥数字就将少女听到这污言秽语时微怒、羞赧等等复杂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移形换位,新奇而又形象生动的比喻充斥在文中的各个角落,给读者带来一个奇妙的感官世界。
三、形象的描写
描写是写作的最基本的表述方法之一,《围城》中钱先生将讽刺、幽默、比喻全都表现在描写上,文中的描写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对景物的描写、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对情绪、心理活动的描写。书中对景物的描写并不多见,但每一处都可算得上是神来之笔,最为典型的就是开篇描写夕阳的景物,不到百字就能够将船上人们的心情同周围景色契合在一起来烘托氛围,可以看出钱先生对文字可谓惜墨如金,這一点也渗入在人物外貌的描写。如当方鸿渐第一次见到唐晓芙时,“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涡。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作者将唐晓芙的脸色比作新鲜的水果,不动声色的将唐晓芙的美展现在方鸿渐和读者的面前,再一个第一章写孙太太的儿子:“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方先生用“要害相思病”五个字就把小男孩的眼睛与眉毛的距离描写得幽默、搞笑,把小男孩的丑刻画得深入人心,这一美一丑都给读者留下来深刻的印象。而在对心理的描写上,钱先生也运用了大量的讽刺,方鸿渐准备回国时对于要不要买假文凭时的心理描写:“方鸿渐盘算一下,想爱尔兰人无疑在捣鬼......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就这一段心理描写刻画出方鸿渐为自己的欺骗找借口,虚伪、自欺欺人的嘴脸。
四、结语
《围城》中的艺术特色就像夜空中的繁星,每一颗都闪着不同的光辉,整本书就是一夜星空,总是需要人去探究、去欣赏。而钱老先生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他将自己的洒脱、幽默,和豁达的生存智慧揉进文字里,显现在小说里,供人钻研、品味。
(作者简介:吉林省长春师范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