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造假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

2015-03-16 23:59王亚琼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8期

王亚琼

摘要:随着“打工皇帝”唐骏等名人简历造假行为的曝光,简历造假这种非伦理行为引起了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行为伦理的角度探讨个人简历造假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分析了他人简历造假行为、伦理严重程度以及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个人简历造假行为的关系,并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提出道德同一性是其中的中介变量。此外,还探讨了两个文化价值观变量——集体主义和短期导向所扮演的调节作用。据此理论模型,提出理论与实践启示。

关键词:简历造假;伦理严重程度;马基雅维利主义;道德同一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09904

简历造假是指求职者有意夸大或者伪造自己的学历、年龄、工作经历等信息,以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2010年,前微软(中国)公司总裁、现任港澳资讯CEO兼董事长唐骏被曝出其简历中的学历信息有假,一时引发了人们对于简历造假行为的关注。人们一方面高度认可唐骏取得的各种成绩与荣耀,但另一方面又对其简历造假行为深感不解。实际上,由于我国就业状况日益恶化,同时职场中尚未形成对求职者背景调查的惯例,一些求职者的简历造假行为就变得屡见不鲜。这种造假行为会严重破坏职场中公平的竞争氛围,影响组织的绩效,而且一旦发现还会破坏组织的声誉。例如,厦门大学医学院原教授傅瑾在2012年被发现其简历中所列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历完全属于造假,该事件对厦门大学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会实施简历造假行为呢?个体的简历造假行为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防范这些行为呢?尽管管理實践界对这些问题有一些谈论,但还缺乏理论上的系统分析与研究。从简历造假的本质来看,该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违背社会道德(甚至是法律)的非伦理行为,其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与一般的非伦理行为具有共同之处。因此,本文尝试基于行为伦理的研究,从外部环境、伦理问题本身以及个体特征三个方面探讨个体简历造假行为的影响因素。考虑到近年来社会认知在行为伦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道德同一性这个社会认知变量作为中介。此外,本文还将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引入到研究模型中,分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短期导向作为影响因素与个人简历造假行为之间的调节变量。通过构建个体简历造假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制模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释现实中该行为的决策过程,进而防止此类行为的频繁发生。同时,本研究也将进一步丰富非伦理行为及道德同一性的理论研究。

1 基于行为伦理观点的个人简历造假行为影响因素及机制模型

行为伦理(behavioral ethics)指个体行为需受制于一般可接受的行为道德规范。行为伦理的研究主要是解释组织内个体(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其中,非伦理行为是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变量。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behavior)是一种由组织成员实施的、违背人们所广泛接受的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造假、撒谎、行贿等均属于非伦理行为的范畴。Kish-Gephart,Harrison和Trevio(2010)通过回顾近二十多年有关非伦理行为的研究,提出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他们认为,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三类:“坏木桶(bad barrels)”、“坏情景(bad cases)”和“坏苹果(bad apples)”。“坏木桶(bad barrels)”则指的是员工的非伦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个体组织或团队环境的影响;“坏情景(bad cases)”学派的学者认为,伦理问题本身也会对非伦理行为造成影响,主要强调道德强度对伦理决策过程的影响;“坏苹果(bad apples)”指的是个体特征和个体差异是导致非伦理行为的主要来源,这些个体特征主要包括:道德认知发展、理想主义、相对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控制点和工作满意度。本文也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简历造假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本文将分别分析他人简历造假行为(坏木桶)、伦理严重程度(坏情景)和马基雅维利主义(坏苹果)与个体简历造假行为的关系。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在行为伦理的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该理论也经常被用作解释个体为什么会实施非伦理行为。在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处于不同道德认知阶段的人会有不同的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能力,进而会影响其伦理行为,此时道德推理是最核心的概念。近年来,学者们发现除了道德推理之外,还有其他的变量(如道德同一性,moral identity)也可以很好地解释非伦理行为的形成,但学者们目前对于道德同一性中介效应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将把道德同一性纳入到简历造假的影响因素及机制模型中,认为上述提及的三个方面的因素会通过道德同一性这个中介变量影响到个体的简历造假行为。

本文还分析了两个文化价值观变量——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短期导向的调节作用。行为伦理研究的学者们发现,个体的伦理决策具有较强的文化差异性,但还较少有人检验文化价值观在非伦理行为形成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本文将首先考察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他人简历造假行为与焦点个体此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还将考察短期导向在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焦点个体简历造假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个体简历造假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 个人简历造假行为影响因素及机制分析

2.1 他人简历造假行为、伦理严重程度、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个人简历造假行为

2.1.1 他人简历造假行为与个人简历造假行为

他人简历造假行为对个人简历造假行为的直接影响可以从以下理论角度加以解释。首先,根据“坏木桶”(bad barrels)学派学者的观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其所在组织或团队的影响。有相关研究表明,当团队中有人在实施非伦理行为的时候,其他个体很容易受其影响。集体非伦理行为会正向影响个体非伦理行为,产生“近墨者黑”现象。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个体通过一个角色模型观察其他人的行为来学习获得正确的行为方式。

由此,我们得出如下命题:

命题一:他人简历造假行为与个人简历造假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2.1.2 伦理严重程度与个人简历造假行为

伦理严重程度又被称为道德强度(moral intensity),是对道德问题特征的总括。根据Jones(1991)的观点,伦理严重程度包括以下六个维度:后果的严重性、社会的一致性、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直接性、与受害者的关系与结果的聚焦度。Kish-Gephart等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这六个维度进行检验发现,伦理严重程度的六个维度均与非伦理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布在-0.202至-0.378之间。

Jones(1991)提出,道德强度通过增强个体的责任感来减少非伦理选择的发生。当个体在面临伦理严重程度较高的道德问题时,更容易引起决策制定者的注意。因此,当个体在面临道德困境时,该困境被感知到是伦理严重程度较高的,那么个体就会较少地形成非伦理意识。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当个体感知到简历造假行为具有较严重的伦理问题时,他会有更高的道德推理和道德意图;而个体的责任感也会使个体在做出道德选择时更加慎重,因而其实施简历造假这种非伦理行为的可能性会降低。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二:伦理严重程度与个人简历造假行为呈负相关关系。

2.1.3 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个人简历造假行为

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是一种人格特征,最早是一个政治术语,由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所著的《君主论》一书所阐述的政治思想演变而来,指的是个体为了目的和实现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违背道德,其政治思想以“非道德”为特征。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更喜欢控制他人,证明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他们比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更容易实施非伦理行为。在马基雅维利主义与非伦理行为的研究中,国外相关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马基雅维利主义是引发不道德行为的重要内部因素。

Tang和Chen(2008)以学生样本为研究对象,并在两个不同的时间点收集数据,发现这些学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T1)会正向影响其非伦理行为(T2)。Kish-Gephart等(2010)的元分析结果更表明,马基雅维利人格与非伦理行为显著正相关。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更容易认可个人简历造假这种非伦理行为。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三: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个人简历造假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2.2 道德同一性对个人简历造假行为形成的中介机制

道德同一性,也被称为道德认同,它指由道德特质(如誠实、关爱、富有同情心等)组织起来的社会自我图式,是道德对自我重要性程度的反映。因此,具有较高道德同一性的人会非常认可自己的道德形象,并为了维持这种形象会实施伦理行为;相反,道德同一性较低的人则认为道德对于自己不重要,进而会实施更多的非伦理行为。

2.2.1 他人简历造假行为、道德同一性与个人简历造假行为

Anand,Ashforth和Joshi(2004)对非伦理行为的蔓延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大多数人都在实施非伦理行为的时候,这种行为很容易在团队内被合理化,进而影响到新成员。实际上,在将非伦理行为合理化的过程中,个体的道德同一性正在降低,导致其自然地实施非伦理行为。文鹏和史硕(2012)也指出,集体的非伦理行为会让个体产生压力和从众心理,进而降低其道德同一性,最终实施类似的行为,形成了“近墨者黑”效应。尽管这些研究的背景都局限于团队,但其作用机制仍然可以扩散到整个职场中。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四:道德同一性在他人简历造假行为对个人简历造假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2.2.2 伦理严重程度、道德同一性与个人简历造假行为

从社会发展心理学角度看,道德同一性是个体身上有益于他人的自我一致感和连续感。道德行为动机是内在保持自我一致的需求,因此,当个体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较高时,个体意识到该情景对于个体和他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此时,个体的有益于他人的自我一致感就会被激发,个体道德同一性将会提高。

以Blasi代表的学者认为,道德同一性是道德判断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Blasi(1984,2004)指出,个体具有自我一致的倾向,愿意过一种与自我相一致的生活,否则将会产生自我不一致感。因此,道德同一性是激发道德行为的主要动机。具有高道德同一性的个体将会做出道德选择并最终拒绝简历造假非伦理行为。

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五:道德同一性在伦理严重程度对个人简历造假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2.2.3 马基雅维利主义、道德同一性与个人简历造假行为

Geis的经典研究认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认知风格使其在决策时将传统的道德准则排除在外。Kish-Gephart等通过研究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对伦理问题的知觉发现,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常常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进行道德判断,感觉不到道德问题的存在,因而将传统的道德排除在外。由此,我们可以推论,由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这些人格特征,使其难以感知到道德问题的存在,因此其对于道德的自我重要性认可度较低,即呈现出较低的道德同一性。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六:道德同一性在马基雅维利主义对个人简历造假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2.3 集体主义导向和短期导向的调节机制

2.3.1 集体主义导向在他人简历造假行为对个人简历造假行为的影响中的调节机制

虽然霍夫斯泰德将集体主义导向作为文化层面的测量因素,但是,也有学者发现,即使是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个体的集体主义导向仍然存在差别。文鹏、史硕(2012)发现,当团队内大多数成员都在实施非伦理行为时,个体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很容易实施同样的非伦理行为;反之,当集体主义导向较低时,其受团队的影响将会减弱,从而其实施非伦理行为可能性也会降低。

具体到简历造假行为中,当他人在实施简历造假行为时,高集体主义导向的个体会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并受到他人的影响,认为别人在实施简历造假行为,就要和他们保持一致,从而实施同样的简历造假非伦理行为。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七:集体主义价值观会正向调节他人简历造假行为对个人简历造假行为的影响。

2.3.2 短期导向在马基雅维利主义对个人简历造假行為的影响中的调节机制

时间取向这一维度最早是被Bond发现的。Bond通过对中国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最先发现了这一文化维度,Bond将其称为“儒家精神动力”,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长远观念或短期观念。短期导向即个体所持有的是一种短期观念,其价值观倾向于过去和现在,认为此时此地才是最重要的,做事比较急功近利,不留余地,不考虑未来的长远发展。该维度是对霍夫斯泰德四维度文化价值观的补充,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价值观。

在短期导向较高的条件下,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个体更会为了追求短期个人利益、获得满意的工作而实施个人简历造假行为;反之,当短期导向较低时,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将会更加注重长远利益,延迟其自我需求,为了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而选择道德行为,从而降低了个人简历造假行为发生的几率。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八:短期导向会正向调节马基雅维利主义对个人简历造假行为的影响。

3 理论与管理启示

职场中的非伦理行为已在近年来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并由此形成了行为伦理这个专门的理论研究领域。本文正是借鉴该领域的相关理论,来解释职场中一种非常典型的非伦理行为——简历造假行为的形成机制。该文将给简历造假、行为伦理等领域带来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和管理启示。

3.1 理论启示

本文的理论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多因素会造成个体的简历造假行为。Trevino等在有关行为伦理行为的综述文章中指出,组织中个体的伦理决策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简历造假是一种典型的非伦理行为,它的影响因素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本文借鉴Kish-Gephart等的研究框架,从“坏木桶”、“坏情景”和“坏苹果”三个方面探讨了简历造假行为的影响因素。作为一种典型的个体特征,马基雅维利主义已在过去的伦理研究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本文认为,当个体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较高时,他会更容易优先选择获取竞争优势而非践行道德,此时会更容易进行简历造假,反之则不易造假。较高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正好反映了“坏苹果”的个体特征,它对简历造假行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2)道德同一性是简历造假行为形成的关键心理机制。道德同一性是个体基于一些道德特征(如诚实等)来描述自我的程度,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自我认同感。本文提出,当他人也在简历造假、马基雅维利主义和对造假行为的伦理严重程度的感知均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同一性,进而影响到其简历造假行为。以他人简历造假行为为例,当焦点个体发现此类现象时,他可能会觉得简历造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行为,此时其理论意识会减弱,导致道德同一性下降,进而很自然地实施简历造假行为。道德同一性在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机制。

(3)文化价值观会改变前因变量与简历造假行为之间的关系。随着行为伦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跨文化的非伦理行为话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认为,文化价值观会改变影响因素与简历造假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主要考察了霍夫斯泰德的两个文化价值观变量的调节作用。本文还认为,短期导向会正向调节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焦点个体简历造假行为的关系。当个体具有较强的短期导向时,他们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做出一些违规行为,加之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本身会比较注重获取自身的竞争优势,这就导致他们会为了获得更高薪的报酬或职位而实施简历造假行为。

3.2 管理启示

人们应该思考如何消除那些降低人们道德统一性的因素,或者是建立一些积极因素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同一性。

首先,以唐骏等名人的简历造假事件为例,有人认为该事件体现了职业经理人的“不职业”性,但也有人认为不必要对这类事件上纲上线。但根据本文的观点来看,他们的这些简历造假行为显然是一种消极的因素,它会降低人们的道德同一性,为职场中的员工提供了较坏的学习“榜样”,进而引发更多的简历造假行为。也就是说,唐骏等人的简历造假行为将为职场中的新人建立了一个“坏木桶”,让更多的人认为简历造假行为就是一种合理化的行为。同时考虑到个体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调节作用,唐骏事件对高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个体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受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个体文化价值观会存在一些差异(即一些人是集体主义,一些人是个体主义),但我国整体上仍然被归入到集体主义文化范畴。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唐骏等事件的危害性就显得更为严重。因此,减少甚至是消除有影响力的个体的简历造假行为,对提升整个职场中的简历真实性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其次,企业、社会组织、政府应该强化简历真实性的重要性,并对简历造假行为予以较为严厉的处罚(如拒绝录用、向同行业公布等),甚至针对简历造假等类似行为制定专门的法律,真正让求职者意识到简历真实的道德重要性。由于过去人们对于简历造假行为的道德性认识不足,导致这些行为在职场中较为盛行。尽管与食品安全等问题相比,简历造假行为的即时危害性相对较轻,但其对组织形成的长期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加大处罚力度将会增加简历造假者的成本,进而强化他们对此类行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同一性,最终减少此类行为的产生。

最后,考虑到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简历造假行为的正相关关系,在招聘或晋升时,组织有必要采取一些工具或方法,来测评员工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对于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组织应该对其简历真实性及其他伦理行为予以重点关注。特别针对那些短期导向较高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组织在招聘或晋升他们时应格外小心。

4 总结与研究展望

本文基于行为伦理的相关理论,构建了职场中个体简历造假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基于该理论框架,本文也提出了若干理论与管理启示。

未来相关的研究可以从如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本文仅从理论的角度对个人简历造假行为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但还缺乏相应的实证检验。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所提出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问卷调查是较为合适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不同自变量、中介变量及结果变量的因果关系,未来可尝试在不同的时间点收集数据。第二,本研究仅将道德同一性作为个人简历造假行为的中介机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可能还有其他因素也会作为中介机制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Trevino L K,Weaver G R,Reynolds S J.Behavioral ethics in organizations:A review[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6,32(6).

[2]Kaptein M.Developing a measure of unethical behavior in the workplace:A stakeholder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8,(34).

[3]Kish-Gephart J J,Harrison D A,Trevio L K.Bad apples,bad cases,and bad barrels:Meta-Analytic evidence about source of unethical decisions at work[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0,(95).

[4]Kohlberg L.Stage and sequence.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socialization[M].Chicago:Rand McNally,1969.

[5]Rest J,Narvaez D,Bebeau M J,Thoma S J.Postconventional moral thinking:A neo-Kohlbergian Approach[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1999.

[6]Shao R D,Aquino K,Freeman D.Beyond moral reasoning:A review of moral identity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business ethics[J].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2008,18(4).

[7]Christie P J,Kwon I,Stoeberl P A,Baumhart R.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ethical attitudes of business managers:India,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46(3).

[8]Vitell S J,Nwachukwa S L,Barnes J H.The effects of culture on ethical decision-making:An application of Hofstedes Typolog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3,12(10).

[9]文鵬,史硕.团队内非伦理行为的社会互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2,(6).

[10]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M].郭本禹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Pinto J,Leana C R,Pil F K.Corrupt organizations or organizations of corrupt individuals?Two types of organization-level corrup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8,33(3).

[12]Jones T M.Ethical decision making by individuals in organizations:An issue-contingent model[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1,16(2).

[13]阮思余.论马基雅维利主义批判[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1).

[14]秦峰.关于马基雅维利主义的道德心理研究[J].心理学探析,2013,33(1).

[15]Tang T L,Chen Y J.Intelligence vs.wisdom:The love of money,Machiavellianism,and unethical behavior across college major and gender[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82(1).

[16]Aquino K,Reed Americus.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3(6).

[17]Blasi A.Moral functioning:Moral understanding and personality[M]. Mahwah,NJ:Erlbaum,2004.

[18]Anand V,Ashforth B E,Joshi M.Business as usual:The acceptance and perpetuation of corruption in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4,18(2).

[19]Blasi A. Moral identity:Its role in moral functioning[M].New York:Wiley,1984.

[20]Geis F L.Machiavellianism[M].New York:Wiley,1978.

[21]Kirkman B L,Chen G,Farh J L,Chen Z X,Lowe K B.Individual power distance orientation and follower reactions to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A cross-level,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9,52(4).

[22]Bond M.Chinese values and the search for culture-free dimensions of culture[J].Journal of Cross-Culture Psychology,1987,(18).

[23]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1984.

[24]Hofstede 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New York:McGraw Hill,1991.

[25]Aquino K,Freeman D.Moral identity in business situations:A social-cognitive framework work for understanding moral functioning[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2009.

[26]Sullivan D M,Mitchell M S,Uhl-Bien M.The new conduct of business:How LMX can help capitalize on cultural diversity [M].Greenwich,CT: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