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锁良(安图县教育局,吉林 安图 133600)
促进与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李锁良
(安图县教育局,吉林安图133600)
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不仅影响学生全面、健康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还影响教师自身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进而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各中小学校领导、老师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实践,紧贴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积极探讨构建多层次的校本研修方式和方法,以促进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并以此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制度校本研修
《教师法》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不仅影响学生全面、健康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还影响教师自身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进而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各中小学校领导、老师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实践,紧贴教师专业发展实际,积极探讨构建多层次的校本研修方式和方法,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搭建平台,并以此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下面结合全县实际,谈谈促进与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必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
一是成立校本研修工作例会制度。由各中小学校教导处、科研处组织安排,定期开展活动,每周一次例会。要求学校各学科研修小组全体成员准时参加,力求每次例会都有相关主题。主题或由各学科针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困惑等确定,或由学校教导处、科研处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确定。让例会成为学校制订计划、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经验的平台。
二是健全对外交流互动学习制度。一方面,利用教育局和中国教师报高效课堂专家组共同组织的高效课堂培训活动,加强中小学校教师和外来专家、名师的交流,帮助学校做好课改诊断。另一方面,适时组织中小学校中层领导和教学骨干走出去到山东杜郎口、江苏洋思等地学习,加强与外校的交流、联系与沟通,及时把外来学校的好经验学过来,改进自身不足。
三是尝试个案学习创新制度。如何更有效地使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发生碰撞,在实践层面上不断得到提升,个案学习创新是最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之一。为此,我们要求基层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与“学”的个案研究,让每个参与研究的教师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每周自主选择最具有教学个性特色的个案或课例进行学习、分析、反思,随后在每周学科教研会上相互交流研讨;每月撰写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教学个案,在学科教研组中进行交流,分享成果,共同提高。
四是实行教学问题积累制度。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问题即课题”,实行教学问题积累制度,有利于发掘教师创新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改革[2]。要求教师结合教材、教法与学法实际,每天提出一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或提出一个具有见解性的问题进行积累;并在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和其他教师一起讨论解决。如果确实有解决不了的重大困惑或疑难问题,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校通过报告、讲座及对话商榷的形式进行解决,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加深对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理解与运用。
五是落实读书学习反思制度。做研究型教师要从读书和反思开始,因此中小学校要大力倡导读书和反思活动,并和州教育学院密切联系,购进教师人文素养专辑读本,发放到各中小学校教师手中,适时组织教师人文素养学习活动、教师演讲、学校论坛等,丰富教师教育教学知识,开阔教师的视野。不少学校纷纷掀起读书热潮,购进符合新课程、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书籍,这些书几乎教师人手一本。不少学校还在寒暑假向教师推荐读书书目,并在每学期开学初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书沙龙”活动,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
如何通过教学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学校领导和教师一直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采用“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学研修模式。
“实践反思”的做法是:一是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在对学校教师自身条件和基础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后,再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并让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包括自我分析、发展目标、具体措施等方面;学校教导处、科研处综合统筹,按照教育局相关要求,建立健全教师成长记录袋,定期对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进行矫正性诊断,帮助教师找准自己专业发展方向。二是开展“说课—上课—评课”活动。要求学校每个教研组每学期都要有意识地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进行校内展示,然后备课组或教研组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剖析。具体程序是先由上课教师介绍教学设计思路,然后针对授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进行比较,发现亮点,作为今后教学范例;找出不足,要求教师引以为戒。通过“说课—上课—评课—反思—整合”活动,对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如何落实“三维”目标产生感性认识,并探究“温故与导新—探究与生成—展示与升华—拓展与小结”四板块教学流程,以开阔教师视野。三是养成教学反思工作日常化习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鼓励教师认真撰写教学案例,认真上课,在反思中成长。即教师上完课后立即进行自我反思,侧重对“学困生”的关注度和教材创新使用等方面;作业批改后要写好情况分析,重点分析问题生作业出错原因和改进具体方法:参加学校教学案例研修后,要做出自我评价,写明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原因,主要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回来后,要做学习听课反馈,并为自己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
“同伴互助”:一是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优秀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可以一次带两个徒弟。导师要在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科研等方面加强指导,使年轻教师尽快步入工作轨道,进而使更多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基层学校乃至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或教学新秀。这种做法可以实现教师层级间的互助支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是开展互助备课活动。要求学校教导处在新学期开始就部署好一个学期备课计划,要求每位教师提前搜集资料,写出“可圈可点”的个人备课教案。在此基础上各学科集体备课组坚持周备课制度,让备课有创新的教师讲讲自己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的课例,大家再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修改、完善,形成集体备课织通用教案,实现备课资源共享。三是开展分层推进活动。采取“搭台子,压担子,树样子”等做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搭台子”:教学业务部门可以组织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参与教学竞赛等活动,让广大教师登台亮相,展示自己的风采。在竞赛活动中,教师间相互进行教学探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压担子”:鼓励中小学校选派年轻教师参加上级研讨课、各级各类公开课、各种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让年轻教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时时针对自己的常态课做研讨性诊断改进,向高效课堂迈进。“树样子”:在青年教师中树立榜样,让每位教师都得到成长,让榜样鼓励带动其他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专业引领”:一是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做辅导报告,进行理论引领,实现理论上脱“盲”。可以邀请铜都、杜郎口等名师、专家到我县各中小学校进行教学诊断,点评课堂,现场做课,拉近与他们的课改距离,同时可以与杜郎口中学进行两地教学互动交流,并就如何抓好教育教学改革,如何推进高效课堂进行充分沟通与对话,帮助教师树立新课改理念。二是抓好学校典型引领。众多教师共同生活工作在校园,周围生动鲜活的专业发展典型事例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师。因此要积极挖掘学校一些成功教师的成长历程,并向广大教师解读,让教师们产生强烈的自我发展欲望[3]。同时,充分利用老教师的经验财富组织帮助他们把经验写出来、提炼出来,并通过视频、声像、文本等多种方式把他们的经验及时传递给新教师,促进新老教师更替。此外,还要在学校优秀教师中间选拔专业辅导员为县域教师做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操作能力。三是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引领。要求学校业务副校长牵头,协同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专门成立“听课”小组,随即听取教师“常态课”,听课组人员对照课程标准,结合自身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写出详细的课堂教学评价,及时与上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如果发现教师的“常态课”问题较典型,则要求该教师选择同类内容再做准备,届时邀请听课组人员再次前往听课。这样反复“磨课”,教师教学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这是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有效做法。当然也有一些困惑,如个别教师观念更新步子慢,新的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新的教学行为落实滞后,给整体工作推进带来一定问题;教学中,智力好、反应快的学生和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整体把握对待问题:对教师、学生的评价怎样才能更好地操作问题,等等,都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难题,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讨。
[1]朴虎俊.教师法读本[M].延边出版社,2006.
[2]李浩燕.教师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方法浅谈[J].吉林课改,2007(1).
[3]穆世强.教师“帮扶”与骨干教师作用浅谈[J].教师培训,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