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5-03-16 06:12:57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总校066500
学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学科情感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总校 066500)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孙丽敏(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总校 066500)

数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学对于人的生活工作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学习数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基本的问题。学习数学还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挖掘人的内在潜力、提高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们在处理日常工作中的条理性。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但有许多人往往都不喜欢数学,给数学的定义大多数都是枯燥、乏味、困难等,缺乏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很多时候都是遇到困难就放弃,在数学这一学科上,知难而退成了大多数人学不好数学的原因。在自制能力还不是很强,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对于数学的定义,都是困难且繁复的,相信学生更是这样,其实数学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难。我认为学习数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向学生讲清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数学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是存在于生活中的,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学,让学生改掉那种无所谓的心理,然后树立认真的、坚定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产生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学习行为。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要机械地照本宣科,只是就知识点本身来进行讲解,而是要充分利用数学学科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向学生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认识数学学科。这样只有当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正确的认识,能够充分认清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时,学生才能彻底改变以往认为数学枯燥无用的观点,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加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来。

二、要善于营造愉悦而活跃的课堂

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活灵活现的课堂,这样才能带给学生心理上与精神上的愉悦,这样学生才能处于高度活跃与亢奋状态,才能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把课本上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是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彻底摆脱机械讲解与题海战术,不要把数学的教学变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活动,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对学习数学的热情;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而愉悦的氛围,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来。

三、不断提高数学教师的综合修养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他所任教学科的学习态度。为此要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感兴趣就必须要在学生心中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喜爱与认可。一位教师能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不在于这个教师的外表是如何光鲜亮丽,而在于这个教师的综合修养。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修养与综合能力,要用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饱满的热情、丰富的专业知识来征服学生,得到学生对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与认可,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将对教师的积极情感在无形中转移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来。

四、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求学精神

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时的新鲜,而是一种内在、持久而稳定的动力。为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精神、协作互助的意识、严谨细致的作风、积极探新的能力,要让学生具有丰富的数学文化素养,积累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学求学精神,这些都将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起至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轻松容易一些,在某些时刻,还会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

五、合理安排教学知识的重难点

数学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把重点、难点都分散开来,不要把所有的重点、难点都放在一堂课来讲,要难易结合。在一节课当中,数学教师可以先讲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学生找找感觉,把学生真正的带入课堂。然后再讲一些重点或者难点,同时数学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如果学生都在认真听,而且大部分都听懂了,教师可以继续往下讲;反之,数学教师就要懂得适可而止,然后讲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来让学生放松一下,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我认为,教师能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课堂,跟能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

六、善于运用情感激励学生

教学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互动,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与心灵的互动,这种情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互动可以大大降低教学的枯燥与无味,不断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情绪,这样学生才不会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负担,而是作为一件礼物欣然接受。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快乐而主动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处于高度集中与亢奋状态,学生才能得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学有成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运用情感的激励效应,以教师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用情感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用情感来拉近师生距离,这样既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长久的学习动力。

七、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与定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如果学生基础不牢,就会觉得数学深奥难懂,而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这样学生学起来才能相对容易,才能激起学习的激情。要想喜欢一门学科,除了做到理解这一学科,就是要掌握了基础,才能渐渐发现其中的奥妙,渐渐迷上这一学科。数学这一学科也是这样,其实数学也包含很多奇妙的知识,又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基础做起,不可急于求成。要让学生熟记常用的公式与概念,当然,我这里说的“熟记”并不是死记硬背背下来的公式和概念,而是通过分析、理解记住的公式和概念。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减少挫折,才能发现数学中的奥妙,才能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兴趣,才能爱上数学。

综上所述,要有效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得到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教师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发挥数学学科特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素养的提高,重视愉悦氛围的营造,重视学生基础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主动探究、全面发展的课堂。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学科情感
【学科新书导览】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