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现状与改革思考

2015-03-16 06:12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61000
学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欣赏课素质文学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061000)

新媒体视角下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现状与改革思考

高伟 张骅青 秦景莉 曲喜贞(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061000)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深化教育改革所提出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因此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文学欣赏课程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进行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从高职院校设置文学欣赏课程的必要性出发,对课程现状以及新媒体视角下的改革措施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设置文学欣赏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很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多,这是不符合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的。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职院校设置文学欣赏课是非常必要的。

(一)打磨学生思想,促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认识

很多高职学生进入学校后,思想懈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不甚清晰,缺乏正确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学习不积极,得过且过,懒散混日子;妄自菲薄,感觉自己前途渺茫,破罐子破摔,完全失去学习动力;不适应学校弹性学习方式,努力却没有方向,等等。这些不利因素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会产生不良影响的,而开设文学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文学欣赏课本中选择的文章,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或是积极向上、充满乐观主义精神,或是富有哲理,启发学生思考,或是思想隽永,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升华。比如,庄子的《秋水》一文,哲理性、启发性较强,让我们知道学无止境,必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才能有所收获。在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启迪,个性得到了发展,既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了解,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塑造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着巨大的感染力,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而且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净化心灵。比如,阅读《红楼梦》之后,对作者曹雪芹的写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虽然生活贫困潦倒,但是曹雪芹没有被打倒,反而不屈不挠地用十年时间写成了这部流传千古的巨著。这种坚贞不屈、永不言弃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再如,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不敢忘忧国”等,这些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深深地感染学生,点燃他们的爱国热情,不仅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也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评判能力,是我们全面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审美能力,就不能说他是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文学欣赏课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跟随作者的笔端走进美的世界,感知美的形象,感受美好的事物,体会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美、感知美,既陶冶情操,又能有效提升审美能力。

二、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的现状

虽然文学欣赏课程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却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不重视

高职院校更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岗位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更多地强调专业的实用性特点,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所以也就不重视文学欣赏课。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英语、计算机等将来工作能用得上的专业课程上,对文学欣赏课难免有些忽视,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考不积极,回答问题敷衍对付,不愿意完成课下作业等,使文学欣赏课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二)师资力量不足

文学欣赏课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是选修课,学科地位不如专业技能课,科研经费不足,培训、继续教育的机会很少。选修课原本对教师的要求不高,如果教师在工作之余不能继续深造,不能接受再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单靠自身的钻研,上升空间有限。这就导致了教师教学水平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差,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文学欣赏课,造成了恶性循环。

(三)教学手段陈旧落后

很多高职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滔滔不绝地讲解文章的大纲、中心思想、主题等,或是强制学生去背诵记忆,导致学生觉得上课非常枯燥、单调,对文学欣赏失去兴趣,不愿意学习,更不要说什么审美情趣了。同时,教学手段落后,或是板书,或是幻灯片,或是教师讲解,就完成了一节课的授课任务。但是呈现效果不佳,有些文本学生不容易理解,很难融入其中,也就无法体会其中的内涵,兴趣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三、新媒体视角下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改革措施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文学欣赏课中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文学性,也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因此,学生不仅要用文学的手段去分析,也要了解历史背景。在新媒体视角下,要怎样提高文学欣赏课的教学水平呢?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普及,文学欣赏课也不例外。正确、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营造情境,将枯燥的文字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文本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进而启发思维,在质疑问难的状态下引发更多的思考,探寻本质问题。比如学习《茶馆》时,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大,单纯阅读文字,一些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涵。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话剧《茶馆》,让学生对50年的世事变化和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面貌有所了解,再进行课文欣赏,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就能事半功倍,有力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网络媒体,深化教学

网络是新兴媒体之一,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经常使用的媒体手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善加利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深化教学内容,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大有助益。比如,学习《长恨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自主学习,先是查找白居易的生平、《长恨歌》的历史背景以及创作背景,让学生对“安史之乱”进行详细的了解。那么,学生就容易理解这首叙事诗的感情基调,也对文本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这样的主动学习,不仅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也使学生感到快乐。

总而言之,文学欣赏课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利用新媒体做好教学工作,以便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所需。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欣赏课素质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