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法探讨

2015-03-16 13:55
学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硬件实训

(甘肃省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744699)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法探讨

赵 娜

(甘肃省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744699)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笔者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理论知识、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计算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在使用中出现各种故障,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因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以能更好地拓展学生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独立拆装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该课程实用性较强、内容丰富、知识更新较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谈谈在中职院校如何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

一、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现状

(一)教学培养目标脱离市场需求

中职学校计算机硬件组装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从事计算机及周边产品的组装与维护工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对计算机硬件知识一窍不通,对计算机软硬件上出现的一些简单故障束手无策。而一些电脑市场或电脑维修店的工作人员往往没有什么计算机学历,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非常熟练。这种现象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教材内容滞后,与市场计算机发展的速度脱节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惊人,计算机硬件的更新速度极快。但是,现有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类教材尽管也在努力地更新内容,但由于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一定的时间,教材的滞后性难以避免。很多教材在编写两三年后,可能其中所列举的很多例子已经完全被淘汰,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技巧也没有涉及,甚至叙述的一些理论与现行的计算机技术相悖,最终使得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实训设备落后,实训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完成对计算机的组装以及调试,在碰到计算机故障时能及时、正确地诊断并解决。但是,由于实训设备落后的影响,使得学生在上实训课时积极性不高,大部分中职学校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而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质量。

(四)考核方式单一,效果不理想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考试形式大多为笔试和实践相结合,并且成绩以笔试分数为主。因此,大多数学生为了让成绩合格,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识记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与概念,而忽视实践与操作,最终导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只停留在理论阶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教学方法不合理,效果不显著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在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时,仍然实行以“以黑板、粉笔、投影仪”为主要工具,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负责掌握一些概念和基础理论,并没有重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只会理论知识,而碰到计算机故障时就满头雾水、一脸茫然。

二、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法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

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首先要介绍组装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主板、CPU、内存、显卡、外设、机箱电源等的工作原理、分类、性能指标及其选购、组装、维护保养等。如果用传统的方法讲授,大多数学生会感觉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好。为此,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合实物展示的方式来教学。先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有一个了解,然后再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各个硬件以及他们的安装过程、各种参数的设定方法,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够提高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组分层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组装、操作系统安装、故障查找与处理等实践项目。

(三)积极改进教材内容,解决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

教材应该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前沿和实用的教材。另外,我们可以在深入了解市场的前提下,借助互联网,以当前计算机软硬件发展技术为依据,自行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而且可以自己编制科学合理的实践部分。

(四)改革考试模式,真正提高学生解决计算机故障的能力

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目的旨在加强学生技能培养,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故考核时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考试前教师先建立本课程的考试项目库,项目内容涉及计算机组装、测试、维护和维修等方面。考试时,让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个项目,学生先口头陈述本操作项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过程等,并回答教师的相关提问,教师可对其陈述情况进行打分,这将作为理论成绩;然后学生再动手操作,操作完成后教师再根据完成情况打分,这将作为实践成绩。最后教师以操作与理论7:3的比例给学生评定本课程的最红成绩。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重视操作实践部分,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计算机实际故障的能力。

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更强调学生上岗所需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此,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探索和总结,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真正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学生,以期实现教学与企业需求更好的结合。

[1]许力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1(01).

[2]陈国先主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8).

[3]王红艳,邢国军.试论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改革.论文网在线,2010(11).

[4]熊冠恒.“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实践[期刊论文]《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硬件实训
基于Unity的计算机硬件组装仿真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析基于医院特点的计算机硬件维护研究
计算机硬件设备驱动程序分析
中职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模式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