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翠芳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市400715)
从沉香到乳香
——唐宋两代朝贡贸易中进口的主要香药之变迁研究
温翠芳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市400715)
唐宋两代朝贡贸易中进口的主要香药在种类、数量、原产地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迁:唐代主要进口沉香,宋代主要进口乳香;唐代沉香的单次朝贡量有达450斤者,宋代乳香的单次朝贡量在1万斤以上的很多,甚至有超过10万斤的超大规模朝贡;唐代进口的沉香,其产地为南海诸国;宋代进口的乳香,其产地为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和非洲索马里.其变迁原因如下:唐宋两代政府在香药朝贡贸易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型,唐代政府是香药消费者的角色,宋代政府是香药专卖者或经营者的角色;宋代平民消费力量的兴起推动了乳香贸易的活跃;波斯与阿拉伯医药文化的传入,带动了乳香的消费;乳香产量的增加是乳香朝贡贸易活跃的基础;三佛齐与于阗等国对乳香的积极推销也是乳香朝贡贸易活跃的重要因素.
唐宋;朝贡贸易;沉香;乳香;变迁
唐宋两代朝贡贸易中进口的主要香药在种类、数量、原产地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迁,目前学界尚无人探讨这一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考察,并对变迁原因作出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张骞通西域后,中外物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其中有不少贡使实际上是由商人冒充的.“商胡贩客的贡使化,是汉唐时期习以为常的历史现象.……在借贡行贾的条件下,贡品具有二重性,是以礼品为形式的特殊商品”[1]46.这种以礼品形式出现的特殊商品中,香药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在南朝梁武帝统治时期,香药朝贡贸易一度颇为活跃[2].至唐代,随着“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到来,国威远播,香药朝贡贸易更为频繁.南海的林邑国(今越南中南部)、堕婆登国(疑亦爪哇赞词中之Batan,亦在苏门答腊岛)、陁洹国(即南海古国);中亚的伽毗国(今阿富汗境内之Begram)、安国(今布哈拉)、东安国(今泽拉夫善河北岸);南亚的天竺国、乌苌国(今印度河上游及斯瓦特河地区);西亚的波斯、大食国都曾向唐朝进贡香药.
从表1所列朝贡次数来看,沉香与郁金香均为4次,超过龙脑香和白檀香.从贡量来看,安国于开元七年(719)朝贡的郁金香为30斤,林邑国于天宝八年(749)朝贡的沉香也是30斤,波斯巨商李苏沙于长庆四年(824)朝贡的沉香亭子材,其价值高达1 800贯,约合450斤.综合贡次和贡量来看,唐代朝贡的外来香药中,沉香无疑具有突出的地位.首先是由于沉香价格较高,符合向唐朝皇帝进贡贵价香药的原则.据大谷文书3096号记载[3]445-513:
欝金花壹分 上直钱陸拾文 次伍拾文 下肆拾文
沉香壹分 上直钱陸拾伍文 次陸拾文 下伍拾伍文
白檀香壹两 上直钱肆拾伍文 次肆拾文 下叁拾伍文
表1 唐代香药朝贡贸易表
沉香不仅比郁金香价位略高,其上等沉香更是上等檀香价格的5.8倍(“壹分”相当于“四分之一两”),符合皇宫内廷奢侈性消费的特点.此外,沉香还被唐朝皇帝用作亭阁等建筑的材料,其用量动辄几百斤,远非郁金香、龙脑香等可比,后者主要用于焚香、熏衣等,用量有限.上表所列波斯巨商进献给唐敬宗的沉香亭材料,就重达450斤左右.唐玄宗也曾在兴庆宫造沉香亭,并与杨贵妃在亭前赏牡丹,③《太平广记》卷204引《松窗录》云:“开元中,禁中初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549-1550页.其沉香亭也必定造价不菲.据《明皇杂录》载,唐玄宗在华清宫的温泉池内还垒有沉香假山:“玄宗幸华清宫,新广汤池,制作宏丽.……又于汤中垒瑟瑟及沉香为山,以状瀛洲方丈.”④《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818页;《太平御览》卷八百八“珍宝部七·瑟瑟”条也载其事.宫廷的奢侈性消费对官僚及富民的消费产生导向作用.官僚宠臣及富民之家,竞相在建筑与装饰中使用沉香.杨国忠在宅邸内建有沉香阁,比皇宫中的沉香亭还要壮丽得多;宗楚客造的新宅,用沉香和红粉来涂抹墙壁,开门则香气蓬勃;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建造了价值数百万的大堂,以琉璃沉香为饰;长安豪富王元宝,家内置礼贤堂,以沉香为轩槛;扬州六合县的园叟张老,以灌园种菜为业,其正堂也以沉香为梁.沉香还是贵族官僚之家焚香、熏衣常用的香药.[4]67-70山田宪太郎氏认为,东方的焚香料以沉香为中心,以白檀为副.[5]838
宋代香药朝贡贸易中,乳香无疑具有最突出的地位.对此,陈宝强《宋朝香药贸易中的乳香》①陈宝强认为:乳香是宋朝进口香药中的主项,宋朝的香药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乳香贸易.乳香在财政收入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出卖乳香往往成为帮助宋廷渡过难关的一个手段.详见其硕士学位论文《宋朝香药贸易中的乳香》,暨南大学,2000年.已有较为详细的论证,此外夏时华《宋代香药业经济研究》也将宋代香药朝贡贸易作了分阶段列表②夏时华通过对宋代香药朝贡贸易的分阶段梳理,认为北宋前期,统治者出于树立国威的政治需求而积极鼓励朝贡贸易,故获得较快发展.北宋中期以后,由于财政困难,宋政府实行估价回赐制度,控制朝贡贸易规模和成本.南宋时,转变为抽解和买为主,估价回赐为辅.详见其博士学位论文《宋代香药业经济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其中均有涉及乳香朝贡的内容.陈宝强所作“历代朝贡统计表”和夏时华所作“宋代香药朝贡贸易表”,对于乳香的研究来说,有如下缺憾:(1)将乳香与其他香药一起列表,不利于清晰梳理乳香朝贡情况;(2)未按朝贡国别统计乳香的贡量,不便与唐朝沉香的贡量进行比较;(3)将海外诸国与周边民族政权和割据政权的朝贡糅杂一起,不便于深入研究.今在前述研究基础上,将宋代乳香朝贡贸易表梳理如下:
表2 宋代海外诸国朝贡乳香表
由上表可知,南海的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三佛齐(今苏门答腊岛)、交趾(今越南北部);南印度的注辇①注辇国即南印度之绰拉王朝、或曰珠利耶王朝(见《大唐西域记》卷十)之转音.北宋时,此国大盛.霸有南印度全部.详见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193页.;西亚的大食(包括其属国俞卢和地②《宋史》卷四百九十《外国传》“大食国传”云:(大食)其国部属各异名,故有勿巡,有陁婆离,有俞卢和地,有麻罗跋等国,然皆冠以大食.)等国都曾向宋朝进贡乳香.此外,东非的层檀(今桑给巴尔岛)也向宋朝进贡过乳香③据《宋会要辑稿》蕃夷七之三二载,熙宁四年七月五日(1071年)层檀国向宋朝进贡乳香.因没有确切的贡量记载,故未列入表中..
从贡量来看,三佛齐的乳香朝贡量为163 360斤,位居榜首.三佛齐之所以能掌控巨额的乳香贸易,主要是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国(三佛齐)在海中,扼诸番舟车往来之咽喉,古用铁索为限,以备他盗,操纵有机,若商舶至则纵之.……若商舶过不入,即出船合战,期以必死,故国之舟辐凑焉.”[6]36若商舶经过三佛齐而不入其所设的铁索关卡,会遭到三佛齐的袭击,故来往船只莫敢绕道而行,该国遂成商旅辐辏之地.其次,大食商人常常到三佛齐国作生意,“番商兴贩,系就三佛齐、佛啰安④佛啰安,其地在马来半岛中部西岸之董里(Tarang)、帕里安(Palean)等港,为此国古时之疆域,因时代而有所变迁,宋元时,今之博他伦(patalung)亦为其国之疆域.详见赵汝适著,杨博文校释《诸蕃志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47页.等国转易.”[6]90故三佛齐境内,有许多蒲姓阿拉伯商人,“国人多姓蒲⑤《岛夷志略》、《殊域周咨录》皆言三佛齐人多姓蒲.夏德与柔克义谓“蒲”为Bu之对音,乃阿拉伯语Abu之略,义为父,阿拉伯人常常冠有此字.详见赵汝适著,杨博文校释《诸蕃志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8页.桑原骘藏《蒲寿庚考》也采用其说,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12页..”[6]35三佛齐境内的这些蒲姓阿拉伯商人应当是乳香的积极推销者.
占城的贡量超过大食,位居第二.乾道三年(1167年),占城一次性就朝贡乳香100 730斤(其中白乳香20 435斤、混杂乳香80 295斤),创下了宋朝单次朝贡乳香超过10万斤的最高记录.占城并非乳香的原产地,为何竟能一次朝贡如此多的乳香呢?据《宋会要辑稿》蕃夷七之五一载,占城此次朝贡的乳香是劫夺大食商人佛记霞、啰池、乌师点等人的财产:
乾道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市舶司言:……外又据大食国乌师点等诉:本国财主佛记霞、啰池各备宝具、乳香、象牙等,驾船赴大宋进奉,至占城国外洋暂驻候风。其占城蕃首差土生唐人及蕃人招引佛记霞、啰池等船入国,及拘管乌师点等船,众尽夺乳香、象牙等作己物进贡。⑥夏时华《宋代香药业经济研究》第66页论及此事.《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考》九“占城”条也载其事:乾道三年,其子邹亚娜遣使入贡,诏受其献十分之一.既而福建市舶司言:大食国人乌师点等诉,占城入贡,即所夺本国物.
如果不是这次意外劫夺事件发生的话,毫无疑问,大食的乳香进贡量应该是超过占城的.从海外诸国朝贡乳香的情况来看,大食、三佛齐、占城无疑把控了海上丝绸之路乳香贸易权,从上表统计结果来看,这三个国家的乳香朝贡量约占海外诸国乳香朝贡总量的99.9%.
此外,宋代周边民族政权、割据政权亦朝贡乳香,具体情况如表3.
从表3来看,北宋初年,地处东南沿海的割据政权吴越和泉州,无疑是乳香的主要朝贡者.吴越累计贡乳香136 650斤,仅次于三佛齐;泉州累计贡乳香99 000斤,两者合计贡乳香235 650斤.这些割据政权所在地并非乳香的生产地,所反映出的是大食等国的乳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贩入中土,在杭州、泉州等地中转,进一步运销内地的情况.吴越国都所在的杭州,其港口极其繁忙,“舟楫辐辏,望之不见其首尾”.[7]2534泉州港经过五代十国时期的发展,在宋初也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据《宋史》卷一八六《食货志》载:“诏诸蕃香药、宝货至广州、交趾、泉州、两浙,非出于官库者,不得私相贸易.”到南宋时期,政治中心南移杭州,泉州因为临近杭州的原因,其对外贸易更加发达,甚至超过广州.⑦全汉昇《宋代广州的国内外贸易》云:宋代以前,广州海运发达,且有北江、西江通至各地,所以对外贸易特别发达,南宋起,泉州所以日形重要,是因为当时政治中心南移杭州,与之较为接近,而当时除河流外,沿海岸线的运输也较前发达的缘故.见《史语所集刊》(第八本),1939年,第303-356页.
表3 宋代周边民族政权、割据政权朝贡乳香表①
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上从事巨额乳香朝贡贸易的主要是于阗国,其入贡量超过131 000斤,虽然元丰三年(1080年)朝贡的乳香杂物等10万余斤,被诏“乳香约回”,但其拥有朝贡10万余斤乳香的能力,就充分说明其在西北丝路上对乳香贸易的把控权.于阗并不出产乳香,其拥有的大量乳香当是经过陆上丝绸之路从大食等国贩易而来.11世纪之后,于阗在黑汗王朝(即喀喇汗王朝)的统治下逐渐皈依伊斯兰教,与阿拉伯诸国有了更为密切的经贸往来,进一步推动了陆上丝绸之路乳香贸易的繁荣.
由上可知:大食等国出产的乳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到南海诸国,再经过三佛齐、占城等国的转手,朝贡给宋朝(有的运销到杭州、泉州等地中转,再运销内地);也有大量乳香,经过陆上丝绸之路的节节转输,被运到于阗国,再由于阗朝贡给宋朝.宋朝的乳香朝贡贸易,在海陆丝绸之路上都很兴盛.
(一)变迁状况
由上可见,唐宋两代朝贡贸易中进口的主要香药发生了重大变迁.首先,进口主要香药的种类发生了变迁.唐代主要进口沉香,宋代主要进口乳香.其次,进口主要香药的数量也有重大悬殊.唐代朝贡沉香最多的一次是波斯巨商李苏沙进献的沉香亭子材,约合450斤.宋代朝贡的乳香,其单次朝贡量在1万斤以上的很多,甚至有超过10万斤的超大规模朝贡,其朝贡礼品作为商品的特性极其明显.再次,进口主要香药的原产地也发生了变迁.唐代进口的沉香,其产地为南海诸国;宋代进口的乳香,其产地为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和非洲索马里.
(二)变迁原因
其一,唐宋两代政府在香药朝贡贸易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型.唐代朝贡的沉香数量有限,价格高昂,是一种礼节性的朝贡,唐代皇室和政府充当的是香药消费者的角色.如上文所述,波斯巨商进贡的沉香亭子材,主要供皇帝修建沉香亭.林邑国进贡的数量不多的沉香,被唐政府用于南郊祭天、明堂祭五帝等祭祀仪式;也有部分沉香用于内宫焚香、熏衣、制作棋盘、棋子、精美佩刀的刀柄、沉香木箱、沉香高座等.[4]66-72宋代香药动辄几万斤的巨额朝贡,使得宋政府转型为香药专卖者或经营者的角色.这些经朝贡贸易得来的乳香被打套包装后,由京师及各地的榷货务等机构直接销售给民众,故乳香的消费者主要是一般平民.
其二,宋代平民消费力量的兴起推动了乳香贸易的活跃.沉香价格高昂,唐代壹斤沉香约合四贯文.宋真宗时,“贵重沉栈香与黄金同价”.[8]238非一般民众所能消费得起.宋代乳香的价格相对便宜.如熙宁五年(1072年),于阗进贡乳香“三万一千余斤,为钱四万千余贯,乞减价三千贯卖于官库”,则一斤乳香的价格基本在一贯二百文左右,这与回纥第一等瓶香缠、回纥缠等价.①毕仲衍《中书备对》第二卷(中)“市舶“条云:“西香六等(……回纥第一等瓶香缠,每斤一贯二百文;回纥缠,每斤一贯二百文).”见毕仲衍撰,马玉臣辑校《〈中书备对〉辑佚校注》,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6页.最末等的乳香每斤才三百文②毕仲衍《中书备对》第二卷(中)“市舶”条云:“回纥缠末(最末等的乳香),每斤三百文.”同上,第226页.,是平民消费得起的香料.
宋代平民在医疗消费中所用的乳香呈上升趋势.(1)外科病广用乳香.从事体力劳动的平民难免遇到跌打损伤等外科疾病,“一人因结屋,坠梯折伤腰,势殊亟.梦神授以乳香饮,其方用酒浸虎骨、败龟、黄芪、牛膝、萆薢、续断、乳香七品,觉而能记,服之,二旬愈”[9]1796.该人从梯子上掉下来,摔折腰,情况非常危急,通过服用乳香饮,20天就治愈了,可见乳香是治疗跌打损伤的特效药,也是平民生活中的常备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所载的云母膏、太岳活血丹、没药降圣丹、万金膏等医方中均含有乳香,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等疾病.陈宝强认为:有宋一代,乳香几乎成了外科的首选和必用之药.[10]41(2)中风病广用乳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以乳香冠名的医方如乳香圆、乳香应痛圆、乳香没药圆、乳香宣经圆等主要治疗中风引起的口眼歪斜、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等疾病.(3)妇产科疾病也用乳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所载的催生丹、神仙聚宝丹、济危上丹、琥珀黑龙丹等医方中均含有乳香,用于治疗难产、妇人血气病、产后下血过多、产后一切血病等. (4)儿科病也用乳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所载的定吐救生丹、钓藤膏、大天南星圆、辰砂茯神膏均内含乳香,用于治疗小儿呕吐、惊风等症.现代研究表明:乳香的主要成分为乳香脂酸、乳香树脂烃、树胶为阿糖酸的钙盐和镁盐、挥发油等,具有镇痛、消炎、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并能加速炎症渗出排泄,促进伤口愈合.[11]325男子跌打损伤、女子妇产科疾病、小儿呕吐惊风等病,皆是平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遇到的疾病,乳香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的卓越功效,使其在平民医疗消费中的比重日益攀升.
宋代平民在宗教信仰活动中也大量消费乳香.南宋时福建一带的民众信奉明教,明教的礼拜仪式中,崇尚焚烧乳香的习俗.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云:“闽中有习左道者,谓之明教.……烧必乳香,食必红蕈,故二物皆翔贵.”[12]125陆游《渭南文集》卷五《条对状》亦云:“(明教教徒)烧乳香,则乳香为之贵;食菌蕈,则菌蕈为之贵.”[13]27可见福建明教教徒之众,由于教徒们群起消费乳香和菌蕈,致使这两种物品的物价上扬.据林悟殊研究,宋代的明教系由唐代的摩尼教演变而来.[14]363据陆游记载,南宋时期摩尼教的传播地域极广,绝不限于福建一带,且各地名称不同,“伏缘此色人,处处皆有.淮南谓之二禬子,两浙谓之牟尼教,江东谓之四果,江西谓之金刚禅,福建谓之明教、揭谛斋之类,名号不一,明教尤甚.”[13]27摩尼教教徒众多,除了一般的贫苦民众外,还有“秀才、吏人、军兵,亦相传习.”[13]27摩尼教教徒在礼拜仪式中使用乳香,对乳香的消费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宋代平民在婚礼、育子等民间习俗活动中也消费乳香.嫁娶时,女家于宅堂中备香烛酒果.[8]214-215案:用乳香作灯烛,唐已有之.唐代万安州大首领冯若芳会客时,“常用乳头香为灯烛,一烧一百余斤.”[15]68宋代乳香的价格较低,适合平民在婚礼活动中消费.此外,在育子仪式中,宋人有用香汤洗儿的习俗.案:洗浴用香,以乳香为先.据陈藏器《本草拾遗》载,用乳香煮水洗浴,能去水肿浮气;用乳香与土姜、芥子等煎汤洗浴,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瓶香)又于水煮,善洗水肿浮气,与土姜、芥子等煎浴汤,治风疟①疟疾之一种,其症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头痛烦躁,兼见无汗恶风,或汗出恶风,谓之风疟.甚验也.”[16]81《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四卷提到:“道书乳香、檀香谓之浴香,不可烧祀上真.”[17]1239可见乳香是洗浴常用之香.道教经典《太上七晨素经》认为,以乳香等五种香沐浴,可以使体香骨芳,面生玉泽,体发奇光,“每以月一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一月三取三川之水一斛,鸡舌、青木香、零陵香、薰陆香(乳香)、沉香五种合一两,捣内水中煮之,水沸便出,盛器之中,安著床上,书通明符著中以浴.……天帝君沐浴上法,受之元始天王.按法修行,体香骨芳,得为帝皇.”[18]卷41民间育子习俗活动中用乳香洗儿,盖取吉祥之意.
平民在消费过程中,以求廉为动机,以实用性为目的.[19]168乳香价格较低,是平民进行宗教活动和民间习俗活动的理想选择;乳香在医疗上又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符合平民在消费中以实用性为目的的需求.故宋神宗元丰六年(1082年)的户部上书中就提到“乳香民间所用”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三十五,“元丰六年六月戊申”条:户部言:“乳香民间所用,乞依旧条给长引,许商贩.其诸路卖官香,亦用旧法.”从之..黄纯艳认为:宋代普通居民对进口品消费的增长,为进口品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市场,极大地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20]214
其三,波斯、阿拉伯医药文化的传入,带动了乳香的消费.沉檀香木之所以颇受唐人喜爱,与佛教文化从汉至唐近千年的濡染有关.乳香、没药在宋代流行,也与波斯、阿拉伯医药文化的输入有关.据考古发现,乳香早在西汉武帝、昭帝时期(公元前140-74)已输入我国,被称为薰陆香.[21]然直到盛唐时代,乳香的医学用途仍很有限.中唐以后的蔺道人始在治疗跌打损伤等伤科疾病中使用乳香,这可能受到波斯、阿拉伯医药文化的影响.据《茅亭客话》卷二载,波斯后裔李珣的弟弟李玹,即以卖香药为业,且好道,爱炼丹.李珣所著《海药本草》卷三即提到没药主治折伤坠马等伤科疾病[22]58,乳香主治中风口噤不语等病.[22]41李珣《海药本草》还提到唐代的道士常用服食乳香的方法,代替饮食来充饥(辟谷),“谨按《广志》云:(乳香)生南海,是波斯松树脂也,紫赤如樱桃者为上.仙方多用辟谷,兼疗耳聋,中风口噤不语,善治妇人血气.”[22]41到宋代,乳香、没药合用,成为治疗跌打损伤、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主要药物.北宋时,随着阿拉伯人在中国西部地区、中原一带、沿海城市及海南岛等地的聚居,[23]250阿拉伯医药文化进一步输入中国,对乳香的消费起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其四,乳香产量的增加是宋代乳香朝贡贸易活跃的基础.据上文乳香朝贡表合计,宋代海外诸国、周边民族政权和割据政权朝贡的乳香超过716 623斤.大食是乳香的主产地之一.据《诸蕃志》记载,乳香主要出自“大食之麻啰拔、施曷、奴发三国深山穷谷中.”[6]163此三国皆在今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的哈德拉茅海岸,其中麻啰拔、施曷自古以盛产乳香闻名于世,有“乳香国”之称.奴发即今之佐法尔,为古代阿拉伯之一大香料集市.[6]164宋人已经知道:三佛齐等国的乳香是从大食贩易而来,“(三佛齐)外有珍珠、乳香……皆大食诸蕃所产,萃于本国.”[6]35“大食以舟载易他货于三佛齐,故香(此处指乳香)常聚于三佛齐”[6]163.黑衣大食建立的阿拔斯王朝迁都巴格达之后,由于靠近底格里斯河,更便于和中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巴格达)是一个优良的营地.此外,这里有底格里斯河,可以把我们和老远的中国联系起来.”[24]340大食向宋朝朝贡乳香11次,有贡量记载的3次,约合79 910斤.此外,占城、三佛齐、于阗、吴越、泉州朝贡的大量乳香也主要来自大食.
此外,大食商人还到非洲去转贩乳香.《诸蕃志》卷上云:中理国(今索马里)“国出乳香.人多妖术……番舶转贩,或有怨隙,作法咀之,其船进退不可知.”[6]105东非沿海地区的层檀国(今桑给巴尔岛)也有乳香,据《宋史》卷四百九十《外国传》“层檀国传”叙述该国的物产云:“药有木香、……薰陆(即乳香)”.大食商人也到层檀国进行贸易,“每岁胡茶辣国及大食边海等处发船贩易”.[6]100黄纯艳认为:宋代中国海外市场与前代相比的另一个发展就是东非沿海城市的兴起.7世纪末到975年大批阿拉伯人迁移到东非,建立很多居民点,逐渐发展为城市,如桑给巴尔等.阿拉伯人对东非沿海的开发为宋朝的贸易创造了新市场.[20]91-92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和非洲索马里出产的大量乳香,是宋代乳香朝贡贸易活跃的基础.
其五,三佛齐、于阗等国对乳香的积极推销也是宋代乳香朝贡贸易活跃的重要因素.三佛齐累计朝贡乳香163 360斤,反映出宋朝与三佛齐之间的友好关系.据林家劲先生统计,北宋时期,三佛齐派来的使节共28次,平均不到六年就有一次遣使,这是南海国家使节到宋廷最密切的国家之一.[25]三佛齐的使节,受到宋廷很好的接待和回赐,因此更加积极致力于乳香朝贡贸易.此外,于阗的喀喇汗王朝也朝贡乳香131 000斤,显示出与宋朝密切的经贸往来关系.据《宋史·于阗传》载,宋神宗熙宁(1068-1077)以来,于阗贡使“远不逾一二岁,近则岁再至”,可见双方关系极为亲密.魏良弢认为,喀喇汗王朝商队不仅来宋朝次数多,且每个商队的人数也多,输入商品的数量也大.[26]据殷晴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宋朝为了联络西北各族共同对抗西夏,故对于阗人也极亲善,宋神宗还亲自过问于阗使节的接待事宜.在喀喇汗王朝的经营下,于阗通过青海道成为西方诸国与宋朝贸易的中转地.[27]故大食的乳香经过于阗的中转,从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输入宋朝.正是海陆丝绸之路上这些强国对乳香的积极推销,满足并刺激了宋朝民众的乳香消费需求.
[1]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温翠芳.汉唐时代南海诸国香药入华史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3(3):139-144.
[3]池田温.中国古代物价初探——关于天宝二年交河郡市估案断片[G]//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4).北京:中华书局,1992. [4]温翠芳.唐代外来香药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5]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香药之路[C]//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6]赵汝适著,杨博文校释.诸蕃志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陶岳.五代史补[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8]夏时华.宋代香药业经济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9]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陈宝强.宋朝香药贸易中的乳香[D].广州:暨南大学,2000.
[11]刘永新.国家药典中药[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1.
[12]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3]陆游.陆放翁全集(上)[M].北京:中国书店,1986.
[14]林悟殊.唐代三夷教的社会走向[C]//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5]真人元开著,汪向荣校注.唐大和上东征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6]陈藏器著,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7]李时珍著,钱超尘等校.本草纲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8]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9]张雁南.唐代消费经济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20]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1]张显成.西汉遗址发掘所见“薰毐”、“薰力”考释[J].中华医史杂志,2001(4):207-209.
[22]李珣著,尚志钧辑校.海药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3]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
[24]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5]林家劲.两宋与三佛齐友好关系略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4):99-107.
[26]魏良弢.喀喇汗王朝经济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1983(4):22-32.
[27]殷晴.唐宋之际西域南道的复兴[J].西域研究,2006(1):38-50.
责任编辑 张颖超
K24
A
1673-9841(2015)05-0196-09
10.13718/j.cnki.xdsk.2015.05.026
2014-03-10
温翠芳,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宋香药进口贸易比较研究”(11YJC770066),项目负责人:温翠芳;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外来香药对中国中古社会影响研究”(13CZS069),项目负责人:温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