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机制
——基于状态空间系统的估计

2015-03-15 03:11王书华杨有振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城乡居民

王书华,杨有振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机制
——基于状态空间系统的估计

王书华,杨有振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城乡居民家庭的收入不平等已成为我国二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特征事实之一,探索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的动态作用机制对调整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缩减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1997-2010年28个省份城乡居民家庭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与金融资产配置的两部门模型及其状态空间系统的回归。在Lewis(1954)、Galbis(1977)的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两部门模型的分析,从数理上证明了两部门中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差异对其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机制,对状态空间系统的回归结果及状态变量的时间路径显示,两部门模型中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确实呈现倒U形动态机制,这表明从长期看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改善确实会缩小收入差距。因此,优化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环境及结构有助于削减收入差距,这对探索金融资产配置缩减收入差距的政策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收入差距;动态机制;状态空间系统

一、引 言

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转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证实了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城乡经济结构变迁的事实。中国经济改革以来的经济金融变迁也正在经历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变革过程,收入不平等、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事实,并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形成了重大冲击。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的重要经济现象,如何调整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非均衡、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金融工作的中心问题之一。

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尚未获得一致结论,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的分析大多起始于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讨论。许多文献对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金融资产变化与收入分配的内在作用机制(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Galor和Zeira,1993;Matsuyama,2000;Jeanneney和Kpodar,2011),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基于完全市场信息的研究为分析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提供了新视角,一些文献从更为广义的财产性收入的角度分析家庭资产配置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部分文献也以二元经济结构为背景,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赵人伟和李实(1997)、高志仁(2008)认为财产性收入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肖争艳和刘凯(2012)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水平的研究表明,囿于风险偏好的差异,高收入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对财产水平的影响往往更大一些。何晓斌和夏凡(2012)以城镇住房资产转换的视角分析了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陈彦斌(2008)发现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的融资能力取决于家庭财富,财富水平越高的家庭融资能力越强。梁运文等(2010)的研究发现金融性资产和房产分布的不平等是净财产分布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部分文献已重视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优化与收入差距作用机制的分析,但在作用机理上并未达成一致结论,且大多数文献对二者作用机制的分析往往暗含于对二者的实证检验中。少数文献虽强调了二元经济差异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但并未深入分析金融资源配置对其产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Beck等(2007)检验了金融资源配置影响贫困家庭的两种渠道,刘晓欣和周弘(2012)进一步明确了家庭借贷金融市场机会及其行为特征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体上,既有文献并不否认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许多文献也基于我国二元结构的特征事实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分布与金融资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但对于二元结构下城镇与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与收入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仍缺乏系统推理,诸多对财产性资产与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也集中于固定参数的回归分析或线性面板,较少关注城乡二元结构下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动态作用效果的时间路径。本文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二元结构下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两部门模型,理清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与收入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以调查数据实证估计二者动态作用的时间路径,探索了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优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机制。本文第二部分为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与收入差距作用机制的两部门模型,第三部分为调查数据的经验事实,第四部分以状态空间系统实证估计了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与收入差距动态作用机制的时间路径,第五部分为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两部门模型:影响机制与渠道

文献对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的研究大多隐含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框架之下,Lewis(1954)开创了二元经济结构研究之先河,之后对二元经济结构下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研究多基于这一基本框架。

在金融资产结构与收入差距的分析上,早期文献多从宏观金融结构的视角考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Uzawa(1965)讨论了两部门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状态,基于完全竞争假设,将消费品与资本看成由不同生产过程生产的完全不同的商品,且投资品生产部门1和消费品生产部门2的生产函数满足新古典假设①即假定生产函数是一个严格拟凹、二次可微、一次齐次、严格递增的函数,对生产要素满足规模报酬不变及稻田条件(Inada Conditions):对于任意的λ>0,有λf=f(λk);且满足。。

这些基于完全竞争条件对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研究提供了诸多启发,然而,对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市场结构远非如此;同时,早期的经济增长模型往往也忽视了金融资产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King和Levine,1993)。对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经济体,家庭通常既是一个消费单位也是一个生产单位,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的生产决策与消费决策相互独立,家庭优先考虑最大化的利润,然后在标准的预算约束下最大化其效用(Bardhan和Udry,1999)。二元经济结构下,生产本身是一种“被分割的经济”,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经济部门并存,且收益率相差较大;发展中国家金融资源在两个部门之间的配置差异较大,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村)经济部门的金融资源(或金融资产)配置较为稀缺(Lewis,1954;Galbis,1977),讨论二元经济结构中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可以从两部门的收益差异入手(Lewis,1954;Bardhan和Udry,1999)。

1.初始状态。基于Lewis(1954)、Galbis(1977)的假设,在二元经济结构中,虽然传统农业经济部门与现代城市经济部门并行,但二者在金融资源配置及技术效率上具有较大差异。部门1为技术效率相对落后的传统部门,部门2为技术效率相对先进的现代部门①为便于表述,这里我们以传统部门1来指代我国农村经济部门,以现代部门2来指代我国城市经济部门;以两部门经济表述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囿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性,部门2的技术效率要高于部门1,因而,可以预计部门2的生产效率要高于部门1。假定现代经济部门中雇佣的劳动力数量为L,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为1-L。

如果两部门均不存在金融资产配置,且两部门的初始资本相同,各部门的产出将与劳动力数量密切相关:Q2=f(L)、Q1=f(1-L)(两部门的资本相同时,可以都视为1)。

根据Bourguignon(1990),工业部门的工资率通常高于农业部门中自我雇佣的农民的工资率,不失一般性,假定农业部门农民的工资为1,工业部门的工资率为w(w>1)。此时,在没有金融资产配置差异的假设下②实际上,由于假设两个部门在初始状态下均没有金融资产配置,因而,此时也不存在金融资产配置的差异。,两部门间家庭收入差距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金融部门的逐步引入,金融资产会首先在现代经济部门中与实体经济融合,并逐步扩展到传统农业经济部门(Schumpeter,2003);同时,金融资产配置的差异会进一步拉大现代经济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在资本转化以及产出间的差距,如现代经济部门由于具有比传统农业部门更为发达的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建设,因而现代经济部门通常倾向于比传统农业部门具有更多的信贷资源、债券和股票等融资手段(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假定现代经济部门2与传统农业部门1的净金融资产配置差额为fin,拥有金融资产的部门可以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生产资本而获得投资收益r(假定金融资产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效率为φ),此时两部门间的家庭收入差距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在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该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受到资本规模的影响,该部门劳动力就业数量L可以视为资本规模的一个比例(Bourguignon,1990):

其中,φfin为部门2金融资源转化的资本规模,λ为单位资本规模所吸纳的劳动力比率。

结合式(1)、式(2)和式(3),此时部门间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差异是影响收入差距的核心因素:

式(4)显示,在二元结构下两部门间的金融资产配置是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会随着其他资源配置的动态变迁而变化,Bourguignon(1990)曾指出,当部门间存在工资或收入差距时,基于获得更高的报酬或财富(金融资产等)、更好的教育机会,或者财富差距而形成的心理波动等因素,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会向城市流动。根据Todaro(1976),劳动力流动的吸引力更多地与工资报酬、金融财富的变动或者收入形成的差距有关:

其中,ΔL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流向城市部门的数量,根据Todaro(1976),函数g(·)满足:g′(·)>0,g″(·)<0。

此外,不论是传统经济部门1还是现代经济部门2,家庭都是经济活动中的最基本单位,除去消费外,金融财富(资产)也是影响家庭效用的重要因素,因而,经济中典型家庭的行为可以假定如下:

2.长期均衡。由此,在城乡两部门经济中代表性家庭按照最大化原则进行生产、消费和财富积累,经济的最优规划为:

这一控制系统的现值Hamilton函数可以构建如下:

其中,u(·)为u(ct,fint),θ为现值Hamilton乘子。控制系统(7)的Euler方程和横截条件可以归结为:

3.动态效应。在城乡两部门经济结构下,基于控制系统(7)的均衡体现了两部门模型中金融资源配置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对Euler方程和横截条件(9)的分析可以判定二者间的作用机制①①由于文中采用的为隐函数形式,可能无法得到收入差距与金融资源配置影响机制的显示解,从Euler方程和横截条件(9)中可以 发 现 二 者 大 致 存 在 以 下 关 系:,基于前文的假设和分析,在控制参数及其他可变因素的情况下,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间的一阶导数。。此外,按照边际递减规律,现代经济部门2与传统农业部门1的净金融资产配置差额为fin,随着时间的变化,差额有一个先增大后变小的趋势(Patrick,1966)。同时,根据Todaro(1976),农业部门向城市部门的劳动力流动ΔL也存在着先增后减的变动。在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在控制其他因素变动的情况下,两部门间的收入差距与金融资产配置的作用机制只要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未曾改变,短期内传统部门1与现代部门2从金融资产配置中获得收益基本没有改变,因此,在二元结构中金融资源发展的初期,可以预见两部门间的收入差距将不断扩大。

但二元经济结构中两部门金融资源配置的差距会随着政府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推进而逐步缩小,同时,部门间的人口流动也会进一步缩小这种资源配置的差距,一旦传统部门1也能像现代部门2那样获得同等的金融资源配置支持,二者间起初的技术效率、收益率差异将会逐渐缩小,因而两部门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将会随着金融资产配置差距的缩小而缓和。因而,理论上金融资产配置差距与收入差距间存在一种类似于Kuznets(1955)所谓的倒U形曲线关系,二者间的动态效应可以表述如图1。这一理论结论与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Townsend和Ueda(2006)、Iyigun和Owen(2004)等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单部门经济模型的结论一致。

图1 金融资产配置与两部门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三、数据、事实与证据

为反映中国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的动态时间机制,本文利用1997-2010年中国居民家庭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居民家庭层次的统计数据上,目前国内尚缺乏对居民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配置情况的系统统计,本文所用数据借鉴《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2010》、《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中国农村金融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数据源于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并对其进行整理,部分年鉴上有出入的数据借鉴了《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等进行整理。

图2 住户人均金融资产分布

其中,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以(储蓄存款收入+收回储蓄性保险本+兑售有价证券+收回投资本金+住房贷款+教育贷款+其他借贷性收入)之和进行计算;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以统计年鉴中(银行存款利息+有价证券收入+租金+红利+财产增值收益)进行计算,但各统计年鉴中农村居民家庭1997年和1998年的收支情况无法获得,这里以1990年和1995年的相应数据进行替代。在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数据上,收入差距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之比替代,囿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里使用了除西藏、海南、重庆之外的28个省份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统计调查数据①由于数据较为分散,对数据的搜集、整理较为繁琐,这一数据是项目课题组整理的结果之一,区域性的微观面板数据库正在调研、搜集和整理中。。

图3 1978-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间轨迹②这里选取了除西藏、重庆之外的28个省份的数据样本进行计算;囿于篇幅,这里仅是代表性的从东、东北、中、西部经济区中选择了某一省份。

图2给出了我国1995年和2002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的分布情况,1995年二者的比率仅为3.32∶1,2002年这一比率已扩大至7.51∶1。图3给出了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有代表性的4个省份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间的比率,不难发现,自1990年以来,总体上各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着一个先随时间上升后缓慢缩减的变动趋势;表1、表2给出了基于Theil指数的收入差距衡量③③ 对于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衡量,许多指标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如收入比、基尼系数、GE指数、Atkinson指数等,其中基尼系数被各界所熟知。但以基尼系数度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将总人口划分为不同收入阶层,而无法区分城乡差异(王少平和欧阳志刚,2008),在度量城乡收入差异的指标中,除收入比之外,Cowell(2011)发展的Theil指数在度量两类经济体的收入差距上具有一定优势,城乡居民家庭间收入差距的Theil指数可以定义为:,其中,j=1,2分别表示城镇和农村地区,pjt表示城镇(j=1)和农村(j=2)地区的人口数量,pt表示总人口,Ijt表示城镇(j=1)和农村(j=2)地区的总收入,It表示总收入。。比较各经济区可以发现(见表2),尽管各经济区域呈现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以Theil指数衡量的东部、东北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普遍要小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表1 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Theil指数度量

表2 各经济区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Theil指数度量

结合前文的理论模型,对于不同部门间获得金融资产配置机会的差异,Matsuyama(2000)认为,金融中介的信贷配给存在一种内生的“财富门槛”。囿于信贷配给的门槛,财富规模较低的部门难以获得金融中介的融资支持,财富规模相对较大的现代经济部门则可以利用获得的资金从事收益率更高的投资,由此,在金融部门发展的早期阶段,金融中介信贷配给的门槛效应会使得两部门间的收入差距扩大。Agihon和Bolton(1997)指出,利润的追逐会使得金融部门的供给不断加大,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一旦所有的部门都能够从金融中介获得同等的金融资产配置,高资源配置的优势将被打破,部门间的收入差距也将缩小。因而,总体上,不同家庭部门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随着时间延展将呈现倒U形机制。但对于我国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因果性及其作用机制是否如此仍需进一步检验。

四、实证检验与估计

由前文的理论模型,二元结构下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可以表述为:

城乡收入差距=f(金融资产配置差异;两部门经济结构差异;其他控制变量)

在前文对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的基础上,为准确刻画金融资产结构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动态路径,基于Cameron和Trivedi(2009)等,本文将二者的影响机制通过状态空间(state space)进行描述,所建的状态空间系统如下:

城乡金融差异对收入差距影响的量测方程(measurement equation)及影响路径的状态方程(state equation)如上所示,假定状态方程服从一阶马尔科夫(Markov)过程①控制变量Econ主要是分析除Fin之外的其他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寻找控制变量Econ时我们的思路如下:(1)控制变量Econ最好能够与收入问题密切相关,且反映城乡居民家庭的数据结构特征;(2)Econ在满足良好的经济解释的同时,最好与Fin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这一思路下,本文最初构想以城乡居民家庭的生产经营性收入作为Econ,但遗憾的是无法找到完整的城乡居民家庭统计口径的这一数据,感谢审稿人在Econ变量选择问题上的建议,我们参考了杭斌(2014)、易行健(2012)的处理办法,选择并试验了一些可替代变量:各省住宅开发投资额、各省住宅销售面积、汽车工业销售产值;且凡涉及货币价值的变量均通过了CPI的平减。经过相关性检验和回归结果的显著性检验,论文最终选取了各省住宅销售面积变量。数据来自CEIC数据库。。结合本文所整理的城乡居民家庭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二元结构下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与金融资产配置状态空间估计的结果如下(见表3):

表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资产配置的状态空间估计结果

表3给出了1997-2010年间我国各省份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对其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结果,图4给出了部分省份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对收入差距的动态路径(限于篇幅,这里仅给出了各经济区部分代表性省份)。表3的模型中,Fin表示各省份城镇居民家庭对农村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之比,gap表示各省份城镇居民家庭对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之比,Econ为各省份住宅销售面积,用以反映城乡居民的经济结构差异。表3的上半部分给出了状态变量的一阶Markov状态过程,量测方程则给出了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差异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表3的下半部分给出了模型系统估计的评价指标及对状态变量系数时变特征的检验。

从表3的回归结果看,不论是状态方程还是量测方程中系数的Z检验都较为显著,方程估计良好,这表明方程拟合的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与收入差距的动态时间路径较为恰当。在方差与协方差参数矩阵中,城乡居民金融资产指标的Markov过程自回归系数为0.877,且在1%的水平下较为显著,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一阶Markov过程;而对Econ变量时变系数的检验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因而,表3估计结果将Econ设定为固定系数进行处理;模型的Wald检验及其p值显著地拒绝了参数为零的零假设。模型对参数的检验证实了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Fin对收入差距的显著性影响,量测方程给出了各省份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参数,以辽宁省为例,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大致在0.01-0.15之间波动(见图4)。这表明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比每上升1点,在短期内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可能会上升0.01-0.15个点;但从长期看,由于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比与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比呈倒U形态势,长期内城乡居民金融资产的配置有助于降低收入差距。此外,图4给出的各省份的动态路径为不同经济区域中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东部经济区中上海市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与西部省份并不完全相同,尽管二者的动态路径也大致呈倒U形轨迹,但其波动较为显著,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也较为明显。从图4所揭示的部分省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与金融资产配置间的动态影响路径不难发现,二者呈现出大致的倒U形动态轨迹,这与前文对二者关系的数理推导相吻合。

图4 部分省份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收入差距的动态路径①篇幅所限,这里仅随机列示辽宁、宁夏、江西和上海4个省份,分别展示了东北、中、西和东部地区省份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事实,二元结构下,我国居民家庭在经济形成与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差异日益显著。Kuznets(1955)、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基于发达国家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产结构对收入差距的倒U形影响机制,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收入差距扩大态势具有重要启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现象是否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重要影响?二元结构下中国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是否仍存在相应的影响机制?结合1997-2010年我国28个省份城乡居民家庭的面板数据,我们构建了城乡居民家庭收入与金融资产配置的两部门模型及其状态空间系统的回归,在Lewis(1954)、Galbis(1977)的基础上,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两部门模型的分析从数理上证明了两部门中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差异对其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从金融资产配置的差异推理了两部门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存在的动态路径。城乡居民家庭两部门模型的数理分析证实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下收入差距与金融资产结构的动态作用机制,拓展了Kuznets(1955)、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模型关于倒U形机制在城乡居民家庭两部门间的适用性,从理论上丰富了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利用省级面板,我们对二元结构下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与金融资产配置的状态空间系统进行了估计,回归结果及状态变量的时间路径显示,两部门模型中城乡居民金融资产配置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呈现出典型的倒U形动态路径。这表明从长期看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差异的改善会缩小收入差距。

二元结构下,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倒U形动态机制的存在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政府部门关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推动了各界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机制的探索,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缩减城乡收入差距,可见,对不同经济结构下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政策调控的分析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重要方面。因此,要避免城乡两部门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化,政策当局应当充分考虑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特殊性,重视金融资产配置的动态效应,利用金融资产配置对城乡两部门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加大对居民家庭收入分配结构的金融调控。要利用金融资产配置缓解城乡间居民家庭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关键在于消除城乡两部门间金融资产配置的门槛,匡正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扭曲,改变城市经济对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源的虹吸效应,这种战略性质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制度设计上打破两部门的二元结构,改善居民家庭金融结构与收入分配的格局。

在充分尊重市场运行机制的前提下,政府应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来规范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以户籍制度壁垒、资源流动壁垒为突破,以城镇化为契机,改变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属性。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向城镇、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转移有助于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等方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但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的固化仍将限制资源的充分流动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当前,农村金融产品的匮乏、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破除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门槛,应从产品供给、信贷配给等方面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支持。适应我国的实践,政府部门应在政策和制度改革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打破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源配置的壁垒,对特定部门实施金融倾斜的发展政策,强化欠发达区域的金融支持,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陈彦斌.中国城乡财富分布的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08,(12).

[2]高志仁.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城乡差距[J].经济科学,2008,(4).

[3]杭斌.住房需求与城镇居民消费[J].统计研究,2014,(9).

[4]何晓斌,夏凡.中国体制转型与城镇居民家庭财富分配差距:一个资产转换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2,(2).

[5]李实,魏众,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05,(7).

[6]梁运文,霍震,刘凯.中国城乡居民财产分布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0,(10).

[7]刘晓欣,周弘.家庭个体特征对居民借款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家庭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2,(1).

[8]王少平,欧阳志刚.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经济增长的阀值效应[J].中国社会科学,2008,(2).

[9]王征,鲁钊阳.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J].财贸经济,2011,(7).

[10]肖争艳,刘凯.中国城镇家庭财产水平研究:基于行为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2,(4).

[11]易行健,吴庆源,杨碧云.收入差距与消费行为的城乡示范效应[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5).

[12]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1997,(9).

[13]Bardhan P.,Udry C.Development Microeconomics[M].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4]Beck T.,Demirgü-Kunt A.,Levine R.Finance,Inequality and the Poor[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7,12(1):27-49.

[15]Cameron A.C.,Trivedi P.K.Microeconometrics Using Stata[M].Published by College Station,2009.

[16]Coulter P.B.Measuring Inequality:A Methodological Handbook[M].Boulder:Westview Press,1989.

[17]Cowell F.Measuring Inequalit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18]Galbis V.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A Theoretical Ap-proach[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77,13(2):58-72.

[19]Galor O.,Zeira J.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3,60(1):35-52.

[20]Greenwood J.,Jovanovic B.Financial Development,Growt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5).

[21]Iyigun M.F.,Owen A.L.Income Inequality,Financial Development,and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J].The Economic Journal,2004,114(495):352-376.

[22]Jeanneney S.G.,Kpodar K.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Can There Be a Benefit without a Cost?[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11,47(1):143-163.

[23]King R.G.,Levine R.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R].World Bank Publications,1993.

[24]Kuznets 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45(1):1-28.

[25]Lewis 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22(2):239-291.

[26]Patrick H.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6,14(2):174-189.

[27]Schumpeter J.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En Jurgen B.(ed).Joseph Alois Schumpeter.Entrepreneurship[C].Style and Vision.Dordrecht,The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

[28]Todaro M.P.Rural-urban 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Job Probabilities:Recen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R].Economic Factors in Population Growth,1976:367-85.

[29]Townsend R.M,Ueda K.Financial Deepening,Inequality,and Growth:A Model-base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M].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3.

[30]Uzawa H.Optimum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65,6(1):18-31.

The Dynamic Influence Mechanism between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Allocation and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s:Estimation Based on State-space System

Wang Shuhua,Yang Youzhen
(Faculty of Finance and Banking,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xi Taiyuan 030006,China)

Household income inequal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tylized facts in the du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and to explore the dynamic influence mechanism between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allocation and the income gap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the adjustment to the imbalance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the reduction in the household income gap.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urban-rural households in 28provinces from 1997to 2010,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wo-sector model between urban-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financial assets allocation and conducts the regression of its state-space system.Based on the research by Lewis(1954)and Galbis(1977),this paper proves mathematically the dynamic effect of differences in urban-rural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allocation on urban-rural income gap through the two-sector model of urban-rural households.The regression results of state-spacesystem and time routes of state variables indicate that the dynamic effect of urban-rural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allocation on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the two-sector model is featured by an inverted U-shape dynamic mechanism,showing that in the long run,the improvement of urbanrural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allocation leads to the reduction in the income gap in deed.Therefore,to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e of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allocation helps to reduce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olicy path of the role of financial assets allocation in the reduction in the income gap.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income gap;dynamic mechanism;state-space system

C912;F830

A

1009-0150(2015)02-0020-11

(责任编辑:喜 雯)

2014-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元结构下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动态传导机制研究”(71303142);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研究”(2012-10);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最适金融资源配置:动态路径与政策选择”(11YJA790151);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市场机制创新研究”(晋规办字[2012]3号);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撑机制研究”(2014336)。

王书华(1978-),男,山东菏泽人,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杨有振(1958-),男,山西河津人,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城乡居民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基于空间行为约束的北京市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论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问题探析
国家金融体系差异与海外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选择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