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方言“蟑螂”的读音

2015-03-15 01:15陈李茂崔少娟
现代语文 2015年33期
关键词:客家话白话声母

□陈李茂 崔少娟



广东茂名方言“蟑螂”的读音

□陈李茂崔少娟

摘要:茂名方言是指广东茂名市境内(包括茂名市区、化州、高州、信宜、电白等)的方言,主要包括粤方言、闽方言、客家话等。本文立足于茂名范围内方言的38个调查点,并与广东、广西境内其他地方一些方言点进行比较;所依据的材料均为第一手调查所得,从语源、变异、相关关系、历时层次、地理分布特点等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蟑螂茂名方言语源历时层次

茂名是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北连广西,南接南海。茂名方言复杂,包含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旧时正话、马兰话等,以前三者为主。笔者以“蟑螂”一词为篇名或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显示相关语言学论文为0篇。当然,不排除有些论文没有被收录其中,或者有些论文可能还没发表出来。针对“蟑螂”读音进行语言学研究并正式发表的论文还不多见的现状,本文以茂名方言中“蟑螂”说法为个案进行分析探讨,以同一个地级市中多种汉语方言为研究范围,通过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为结合当地称呼,一般情况下,文中将粤方言称为白话。文中个别地方引证,出于字体准确的需要,使用繁体字。

本文所调查“蟑螂”一词在相关地区的说法(包含茂名地区以外的方言点)如下表所示:

表1:“蟑螂”在部分地区说法一览表

41  东莞企石话 kuk31ʦæʔ24广东其他地区广西53  广西灵山白话 kæt22ʦʰæk3142  东莞桥头话 kɐt31ʦak2443  东莞谢岗话 kɐi33ʦʰæk5544  东莞市区话 kai33ʦʰat3345 韶关新丰客家话 wɔŋ13ʦʰæt3346 惠州博罗龙溪话 kʰi31ʦʰat3547 惠州博罗客家话 wɔŋ31ʦʰæt5548  雷州闽方言 kaʔ31ʦʰua3149  潮州闽方言 kaʔ31ʦua3350  肇庆白话 kat33ʦat3151  梅州客家话 wɔŋ31ʦʰæt5552  广西平南白话 kʰa21ʦæk21

一、语源探讨

事实上,在历时文献中,“蟑螂”及粤方言字中的“曱甴”两词并不常用。

[释名]蜰:即蜚,薄。见上条。蜰、蜚在《广韵·尾韵》均有“府尾切”一读。宋罗愿《尔雅翼·释虫四》:“蜚者,亦作蜰。”

[释名]蟑:犹章,文章,即花纹。一些比较常见的蟑螂有鲜明的纹彩。如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riae,头背有黑褐色蝴蝶状斑,“蝴蝶”周围黄色,黄带外镶有黑边,翅退化为两小片,背、腹布满黄色斑或条纹。螂,犹郞,拟人名素。

在历史文献中的用例,比如:

蜰,《尔雅》:蜚,蠦蜰。郭云:“今之臭虫”。《五行传》云:“夷狄之物,越之所生,南方滛气”。《本草》云:“□盘,一名夜行,有短翅,飞不远,好夜中行,触之气出。”《尔雅翼》:“今人谓蜚,盘虫。”○平水韵増。(《古今韶会举要》)

蟦蛴:一名螬,亦名蛴螬、蜰齐、齐。《庄子》云:“乌足根所化。”《淮南》云:“黍成。”王充云:“化复育转为蝉。”《博物志》云:“以背行驶便于用足者也。”蝤蛴:一名蝎、一名蠧、一名桑蠧、一名蛣、生于桑栁柏及构木中。诸腐木根下亦多有之。本是二种,陶隐居及苏恭俱混为一误也。(《陆氏诗疏广要》)

也许有人会认为,“蛣”可能为粤闽方言中“蟑螂”说法的来源,然而且看:

蝤蛴,生粪中。《尔雅》曰:“蟦蛴,螬也。蝤蛴,蝎也。”(《陆氏诗疏广要》)

关于客家话“蟑螂”说法的语源,据陈修(2009:216)载:

《本草》“飞蠊”注家云:味辛辣而臭。今人家壁间灶下有之,体椭圆平扁形,其色褐,状类促织而三尾,不鸣不斗,两翼能飞,餐一切食物,触之则发恶臭,俗谓之黄。,当为蟅,《尔雅》:飞蟅,飞蠊也。

笔者发现:

(1)蟅,之夜、之石二切,《本草》曰:“虫,似鳖,亦似鼠妇,大者,寸余有鳞,无甲,生沙中及墙壁下湿土中。”《广雅》曰:“负蠜也,又名土鳖,亦谓地鳖,别作。”(《六书故》)

李如龙(2002:309)认为:“凡是在闽、粤、客都有相近的音义,在古代汉语又无明确的本字的,可能就是百越语的‘底层’。”[3]综上所论,我们认为白话及闽方言中的“蟑螂”说法疑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欧阳觉亚、郑贻青(1980:113)说:“臭虫[kɯp7](笔者按,‘7’为黎语的调类)。”[4]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1959:111)认为:“臭虫:湘西苗语[tɑ1 liɯ37],黔东苗语[kɑŋ1 qen1]、川黔滇苗语[mo1 lɑ1]、瑶族勉语[pje1]、瑶族布努语[ka1 ɲcɤŋ1]、瑶族拉珈语[jiet7]。”[5]不难看出,其声母多为[k][j],而[k]>[j],这可以理解。

二、变异考察

在白话当中,见母字带圆唇色彩,比较常见,所以首字声母由[k]说成不难理解,例如东莞企石话念作uk31ʦɛ24]。

笔者认为发生了以下变异:

1.塞音尾脱落:[k]、[t]脱落;

2.[ɐ]>[a];

演化结果为[kɐt]>[ka],故在上述方言点中,第一个音节声韵母为[ka]。

当地客家话中的一些点第二字的声母为送气音,例如:信宜合水客家话念作[vɔŋ31ʦʰæʔ33]。原因可能为在客家话中送气音较为常见,正如全浊声母清化时绝大多数念作送气音。甚至连首字的声母也发生变化,成为送气音,例如:惠州博罗龙溪客家话念作。

(四)[ka55ʦua55]等

亦有茂名茂南鳌头镇官地村黎话[ka22tu31]。经笔者实地调查,对应粤方言里韵母发[a]的音,当地黎话大都发成[u],所以不难理解当地黎话成此音。即使声韵母为[ka ʦua],调值上也有不同。例如:电白电城闽方言[ka55ʦua55]。

三、各种形式之关系考察

(一)白话

白话“蟑螂”说法,以[kɐt31ʦæt31]为主。在该地区白话“蟑螂”发音中,有一读,其差别主要为第二字声母为。其原因为,在当地白话中不少点,精组字声母念为相对。

而在白话中,有些前字的韵母念作[a],有些前字“蟑”的韵母念作[ɐ],因“蟑”为[a]与[ɐ]之间相邻的舌面元音,音色相近。

(二)闽方言

闽方言“蟑螂”说法,以[ka ʦua]为主。然而,在调值上有差异,例如:电白博贺闽方言[ka31ʦua31]、电白羊角闽方言[ka33 ʦua13、电白霞洞闽方言[ka31ʦua13]等。其中,博贺闽方言调值疑受白话影响,借用了白话的调值。

张双庆(2002:413)说:“曱甴:蟑螂,与闽南话的[ka11ʧua24]相关。”[6]笔者分析:闽方言的读音,疑为在当地粤方言“蟑螂”发音的基础上,脱落了塞音尾所致。类似的阳入相配的情况并不罕见,古代就有。如李新魁(1994:90)指出:

“古代汉语中发生‘对转’这种语音变化的字音不少,如上古音中同一类的韵部(主元音相同而有阴、阳、入声韵三者的差异的韵部)彼此就常发生转化,如:寺、侍(上古之部)—特(职部)——等(蒸部)。”[7]

(三)客家话

四、历时层次考察

(一)白话

笔者认为茂名地区白话层次,需分开前后两字考虑,首字层次较早的为[kɐk],较晚层次为[ka]或[kʰa]。第二字层次较早的为,较晚层次为[ʦ]。正如化州那务白话有两读,化州杨梅白话有at31][ka55ʦæt21]两读,化州同庆白话有两读。

(二)闽方言

(三)客家话

[vɔŋ ʦʰæʔ]为较早层次,[wɔŋ ʦæʔ]为较晚层次,[vɔŋ ʦɐi]为更晚的层次。

五、地理分布特点考察

(一)白话

化州北部、高州、信宜、茂南、电白等地白话声韵多发成[kɐt ʦæk]。其中,个别地点存在发[kʷɐt ʦæt]情况。此外,附近的肇庆白话发为[kat33ʦat31],化州中南部等地白话声韵多发成[kɐt ʦæk],而为化州南部的个别点,则两种发音并存。

(二)闽方言

大多数声韵发成[ka ʦua],多为电白境内;而茂名茂南区鳌头镇官地村闽方言发成[ka22tu31],颇具特色。而在广东境内的雷州、潮州闽方言中亦存在发成[kaʔ ʦʰua]等的情况。

(三)客家话

[k]>[ʔ]>[0]

据张屏生(2007:207~208)[8]整理所得下表:

表2:台湾部分地点汉语方言“蟑螂”说法一览表

23 美浓四县腔 黄蚻 voŋ11ʦʰat524 头份四县腔 黄蚻 voŋ11ʦʰat525 龙潭四县腔 蜞蚻仔 kʰi11ʦʰat5le1126 竹东海陆腔 蜞蚻仔 kʰi55ʦʰat3l̞5527 新屋海陆腔 蜞蚻仔 kʰi55ʦʰat3ɪ5528 东势大埔腔 黄蚻 voŋ11ʦʰat529 纸寮窝饶平腔 蜞蚻仔 kʰi33ʦʰat5ɘ5330 卓兰饶平腔 黄蚻 voŋ33ʦʰat531 仑背诏安腔 黄蚻 boŋ33ʦʰat532 大溪诏安腔 蜞蚻仔 kʰi11ʦʰat5le11、黄蚻仔voŋ11ʦʰat5le1133 粗坑永定腔 蜞蚻仔 kʰi11ʦʰat5le3134 桄榔村长乐腔 蜞蚻 kʰi11ʦʰat535 石门武平腔 黄蚻 boŋ11ʦʰat536 蓝埔丰顺腔 蜞蚻 kʰi11ʦʰat537 中埔海四腔 蜞蚻仔 kʰi55ʦʰat3le5538 南州海四腔 蜞蚻仔 kʰi55ʦʰat5lɵ5539 南州四海腔 蜞蚻仔 kʰi55ʦʰat5le3140 水流军话 蜞蚻 kʰi33ʦʰat5

从中可看出,在台湾闽方言中,“蟑螂”读音中的第二字多带[ʔ]尾;而在茂名地区闽方言中,大多已经脱落。在台湾客家话中,“蟑螂”说法存在发 [kʰi33ʦʰat5]之情况,与惠州博罗龙溪话中念作[kʰi31ʦʰat35]相似,然而在茂名地区客家话中不多见。

本文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自立项目“茂名地区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项目号:14FZ18](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编号13AYY001]管理)与湛江市社科项目[批准号:ZJ15QN05]、岭南师院项目[编号:QW14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考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5.

[2]陈修点校.客方言点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如龙.闽方言的特征词[A].李如龙主编.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4]欧阳觉亚,郑贻青编著.黎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5]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主编.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简志苗瑶语族部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6]张双庆.粤语的特征词[A].李如龙主编.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7]李新魁.广东的方言[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8]张屏生.台湾地区汉语方言的语音和词汇(册三)[语料篇]台湾汉语方言词汇对照表1[M].台南:开朗杂志事业有限公司,2007.

(陈李茂广东广州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510632;广东湛江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南海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524048。崔少娟广东高州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中文系525200)

猜你喜欢
客家话白话声母
声母韵母
家乡的土白话
广西客家话持续体标记的主要类型及历史演变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Kiss and Ride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有趣的客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