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日凌规律 完善卫星通信发稿流程

2015-03-15 02:56:16吴丽华
中国传媒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经度秋分春分

文|吴丽华

日凌,是一种天文现象。每年春分和秋分节气前后光顾地球,两次日凌时间达90天,对卫星产生严重干扰,有时卫星通信完全中断。在此期间,卫星用户接收信号时常受到干扰,投诉和技术咨询大量增加。卫星通信技术人员全面掌握日凌发生、形成以及何时到来的规律,向用户提前预报,并提供全面详细的技术咨询服务,减小日凌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善发稿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日凌的发生

1. 什么是日凌

每年春分、秋分时,太阳距离地球最近,太阳直射赤道,太阳发出的电磁波对地球的辐射最强烈,这一现象就是天文学上的日凌,在卫星通信领域就叫日凌中断。由于通信卫星大多定位于赤道上空,春分秋分时,卫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同处一条直线上,卫星接收站的天线对准卫星的同时也对准太阳,太阳强大的电磁波信号会使卫星信号的接收干扰或中断,严重时甚至损坏接收设备。

2. 日凌的形成

图1-地球自转公转示意图

日凌形成的条件是太阳、卫星、地球三者成一条直线。地球距太阳约1.5亿公里,卫星距地面36000公里,卫星与太阳的距离是与地面距离的4000多倍。地球的半径为6400公里,而太阳的半径为696342公里,是地球半径的108倍。悬殊的体积、距离差距以及地球的自转公转关系,日凌导致只发生在春分和秋分前后,并会持续一段时间。如图1所示,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需23小时56分4秒,同时,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需365天6小时9分10秒。地球自转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形成23°26′的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才有春夏秋冬,因春分(3月21日)秋分(9月23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离地球最近,太阳直射赤道。在静止卫星星下点进入当地中午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发生日凌。

3. 日凌的时间

日凌发生在春分、秋分前后的46天之内。当太阳的入射角度与天线的轴线平行时发生日凌,这时卫星信号受到干扰。由于太阳相对地球来说大很多,因此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区域的时间较长,那么日凌的持续时间也就较长,每次都达四十六天。太阳一年直射赤道两次,因此日凌一年发生2次,分别在春分、秋分前后。即春分前二十多天开始,北半球开始发生日凌,春分后,南半球开始日凌。秋分前二十多天,南半球开始进入日凌期,秋分后,北半球开始日凌期。对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来说,一年2次,每次持续10天左右,每天发生在10时至16时之间,时间10分钟左右,最长可达20多分钟。

影响日凌的几个因素

1. 卫星位置因素

对同一接收地点,经度越东的卫星,日凌发生越早,逐步影响到经度越西的卫星。太阳、地球和经度越东的卫星最早形成直线,形成日凌。对同一个地方,同时有多个接收天线分别对准多颗卫星,肯定是对准经度靠东卫星的接收天线先受到影响。

2. 纬度因素

纬度影响日凌开始结束的时间。春分时,对北半球而言,纬度越高,则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越早。对南半球而言,纬度越高,则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越晚。春分时前二十多天,太阳从南至北向赤道移动,太阳、卫星和北半球形成直线,直射高纬度地区,再由高到中直至低纬度地区,北半球处于日凌期。春分后二十多天,当太阳从赤道向北移动时,太阳、卫星和南半球形成直线,直射低纬度地区,再由低到中至高纬度地区形成直线,南半球处于日凌期。秋分前后太阳由北向南穿过赤道。秋分时,对南半球而言,纬度越高,则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越早。对北半球而言,纬度越高,则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越晚。对同一经度的地球站,纬度每相差3度左右,则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就相差一天。

3. 经度的因素

经度影响每天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地球的自转影响了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地球站的经度越往西,则每天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越早;经度越往东,则每天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越晚。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每天的日凌区域为自西向东移动,因为地求自转,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移动,太阳、卫星先和经度西的地域形成直射关系。如果两地纬度一样,那么经度每相差2度,则两地日凌开始及结束的时间相差1分钟。

4. 接收天线因素

日凌与接收天线的电气特性密切相关。对一个地面接收站来讲,日凌的时间从太阳进入其3dB波束宽度开始,至太阳离开3dB波束宽度结束。

其中,λ为波长,c为光速,f为天线接收频率,D为天线直径。

从上式可以看出,3dB波束宽度与天线口径和天线接收频率有关,成反比。天线口径越大,3dB波束宽度越窄,日凌时间越短。如口径3.7米的C波段天线3dB波束宽度为1.4度,2.4米的C波段天线3dB波束宽度为2.2度,地球每分钟转0.25度,则2.4米天线的日凌持续时间比3.7米天线长约3分钟。也与接收频率有关,KU频段的3dB带宽就比C波段的3dB带宽窄,KU频段就比C频段的日凌时间短。以2.4米天线为例,KU频段的3dB波束带宽为0.7度,C频段的3dB波束带宽为2.2度。地球每分钟转0.25度,则C波段比KU波段的日凌时间长6分钟。

日凌的计算

学会计算日凌时间才能精准地向用户通告日凌时间,可使用户提前了解受干扰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1. 如何计算日凌时间

图2 卫星日凌期计算图

如图2所示,令P点为卫星地面接收站站址,K1为地面站所在的经度,∠POK1=Φ为该站纬度。赤道上静止卫星为S。K2为星下点,地心为O,星下点经度为K2°。则:星下点经度与地面站址经度差|Δλ|=|K1°-K2°|。

OS为地心与卫星距离,OS=42164.177km,

R1为赤道半径 R1=6378.137km

R2为极半径 R2=6356.725km,

则平均半径R3 R3=(2R1+R2)/3=6371.008km

过P点作PD垂直赤道平面交OK1于D点,再用DD″⊥OS和PD′⊥PD,则可见矩形PDD″D′。

过地心作OS′平行于D′S,设∠SOS′=A。

过地心作OS″平行于DS,设∠SOS″=B。

当地球自转和公转能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时,卫星地面站接收站将发生日凌。 (1)太阳光线S″O与DS平行并与OS夹角为B。

太阳光线S′O与D′S平行并与OS夹角为A。

根据图2卫星日凌期计算图所示,运用立体几何定律可得A、B计算公式如下:

A=tg-1[sinΦ/(6.6181328-cosΦcosΔλ)]

B=tg-1[cosΦsinΔλ/(6.6181328-cosΦcosΔλ)]

B值确定发生日凌时太阳光直射经度位置M1, M1=K2+B

B>0时M1>K2, M=M1 开始,M=K2 结束。

B<0时M1<K2, M=K2开始,M=M1 结束。

某地发生日凌的时间可用下式换算:

T1=12.00-(M-M0)×4 (分)M=M1开始,M=K2,结束

M0为某地授时经度线值,当M1>M0时为午前,M1<M0时为午后,M1=M0时为正午12点。

A值确定发生日凌时太阳光直射纬度位置M2,若M 2在春(秋)分前后45天里的平均南北移动角速度为ω=0.3853815°/天,则每年两次日凌时间:

T2=春(秋)分()日()时()分-(+)A/ω天

B值一天一次,A值一年共两次,计算出T2值是日凌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天,前后连续发生2~3天,每天的时间由T1决定。

2. 日凌日期计算实例

以中星10号卫星(110.5°E),选取北京做一实例计算,计算2012年的秋分时的日凌时间。2012年秋分日为9月22日。

A=tg-1[sinΦ/(6.6181328-cosΦcosΔλ)]

T2=春(秋)分()日()时()分 ±A/ω天

北京: 116.3°E,39.55°N,Δλ=K1-K2=116.3°-110.5°=5.8°。选用北京时间,查表得北京时间属于东8区,授时经度线为120°。

A=tg-1[sin39.92°/(6.6181328-cos 39.92°cos(116.46°-110.5°)]

=tg-1[sin39.92°/(6.6181328-cos 39.92°cos(116.46°-110.5°)]

=tg-1[0.641717/(6.6181-0.7669*0.9945)]

=tg-1[0.109594]

=6.25°

T2=秋分+6.25°/0.3853815°=秋分+16.23天,

B=tg-1[cosΦsinΔλ/(6.6181328-cosΦcosΔλ)]

=tg-1[(cos39.92°sin(-6)°)/(6.6181328-cos39.92°cos(-6)°]

=tg-1[-0.771×0.101)/(6.6181328-0.771×0.9945)]

=tg-1[-0.08/5.851]

=tg-1(-0.01367)

=-0.78°

因B<0,所以M1

T1=12:00-(M1-M0)×4 (分)M1=K2+B,结束;M1=K2,开始。

结束:T1=12:00-(K2+B-120°)×4=12:00-(110.5-0.78-120)×4=12:00+41.12分=12时41分7秒

开始:T1=12:00-(110.5-120)×4=12:00+9.5×4=12时38分

持续时间:T1(结束)-T1(开始)=3分7秒

图3-鑫诺卫星公司网站日凌计算结果截屏图

9月22日为2012年的秋分日,则10月8日为日凌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天,以此为中心点,前后持续8天左右。在鑫诺卫星公司网站提供的日凌在线计算程序验证:北京的日凌时间为10月4日-12日,最强日凌日为10月8日、与上述计算基本一致(详见图3-鑫诺卫星公司网站日凌计算结果截屏图)。持续时间与网站提供的计算工具有出入,是由于上述公式为一粗略估算公式,日凌与地理位置,信号电平,数据格式、天线尺寸、指向精确度、接收站电气性能等因素都有关系,计算起来比较复杂,也没有必要。卫星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只要懂得原理即可,现在卫星公司一般会在官网站上提供在线日凌计算界面,个人输入相关参数,日凌数据就直接在界面上显示,非常方便,是技术人员的得力工具和助手。

如何应对日凌的影响

1. 积极谋划卫星通信,减小日凌的影响

日凌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可避免,在工作中尽量消除减小它的影响,是我们可以争取的。重要稿件的播发力争避开日凌时段。如工作确实需要,又实在难以避开,在主用卫星处于日凌期时,需使用另一颗卫星。如每年的两会期,正好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春季日凌期。如中央电视台2001年两会直播,当中央电视台使用的“亚洲一号”卫星发生日凌时,北京电视台的“亚洲2号”卫星承担起直播重任(亚洲1号,东经105.5°。亚洲2号100.5°。亚洲1号先发生日凌,正好利用了日凌发作的时间差)。也可以切换不同的地面接收天线,因为不同经、纬度日凌发生的时间不同,当然在可能的范围内,两个地面接收站要尽量隔开,以彻底避开日凌。

图4-INTELSAT-904星北京春分日凌计算截图

图5-INTELSAT-904北京春分日凌计算结果

2. 积极做好日凌期的用户服务

技术人员应在日凌发生前数日,以通知形式下发用户,及时通报用户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引起用户重视,做好用户服务工作。现在基本每个卫星公司的网站上都提供日凌计算工具。技术人员可登录网站进行计算。以国际卫星公司IS-904星(60°E)北京接收端为例。登录:http://www.intelsat.com,在Tools&ResourcesSatellite Data&ToolsSun Interference Calculator界面下计算,计算结果可原界面打印,也可存为PDF、EXCEL文件。图4为计算截图,图5为日凌计算结果截图。

日凌现象的利用

日凌对卫星通信会形成干扰,但对此现象加以利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卫星地面站选址时,对前面高楼、大树、烟囱等是否形成遮挡难以确定,可在日凌期间观测前方的建筑物、大树是否对选址地形成阴影来加以确定。还可实现简易调星。在日凌时刻调星,调整天线方位角、俯仰角,使高频头的影子落到天线中心即可。

猜你喜欢
经度秋分春分
巧用四步法 妙解地方时
巧用四步法 妙解地方时
中学政史地(2023年8期)2023-04-14 07:19:08
农事 春分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42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9-01-08 02:23:16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春分
春分
秋分
Équinoxe de printemps
秋分
旅游(2015年9期)2015-01-08 23: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