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作品中挖掘历史教学素材——以鲁迅的作品突破新文化运动教学难点

2015-03-14 00:25罗菁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第五中学737100
学周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夏瑜革命者新文化运动

罗菁(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第五中学 737100)

从文学作品中挖掘历史教学素材——以鲁迅的作品突破新文化运动教学难点

罗菁(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第五中学737100)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文学作品去挖掘历史教学素材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化解学习的难点是历史教学一个重要的教学尝试。对此,笔者就针对自己在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中如何以鲁迅的文学作品作为切入点,通过运用文学作品中对相关人物、内容的描写,合理、清晰地讲解人们思想观念中急需改变的腐朽的东西,来突破新文化运动的教学难点。

文学作品挖掘教学难点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九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或者说实质)'即为了铲除封建社会给人们造成的愚昧以启发理智。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下面'笔者就将自己在教学中围绕新文化运动中相关内容的讲解'逐一谈谈是如何以鲁迅的文学作品作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学的。

一、以《药》为例,分析思想解放的迫切性

因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一个背景'就跟当时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有关'因此'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也要有一个“文艺复兴”[1]运动'必须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掀起一场革命'与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斗争'以解放人们的思想。也就是说'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就是旨在解放人们的思想。对于这一点'我在讲课时就以鲁迅的作品《药》为例'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讲解'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后对于民众思想解放的迫切性。为了更好地做好与新授课的衔接'我讲述了上节课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的一面。其实'就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而言'还有一个就是不善于去发动群众。之后'我开始让学生了解鲁迅的作品《药》。这个作品中有两个主要人物'即华老栓和夏瑜'一个是普通民众'一个是革命者。而将这两个人物连接起来的线索是华老栓听信别人的话'认为在食用了沾有革命者鲜血的馒头之后能够治疗痨病即肺结核(华老栓的儿子华小栓就有此病)。而这一行为'也体现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劳苦大众并不明白革命者的行为意义何在'不明白革命者的流血更多的是为百姓谋幸福的。所以'当革命者夏瑜讲革命道理'人们“很现出气愤模样”[2];他挨牢头打'人们幸灾乐祸。当他被反动军队革命的时候'大家“如潮一般向前进”“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3]'甚至用沾有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去治病。即使是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她也不明白儿子的革命行为'所以在清明给儿子上坟的时候'她表现出的“踌躇”“羞愧的颜色”“终于硬着头皮”[4]去上坟'而没有出现感到自豪、挺起胸膛的行为表现。普通百姓的麻木、对革命者行为的不理解共同构成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的悲哀、华夏族的悲哀。由此'学生能够明白的确需要对这一时期的人们进行一场思想上的大换血'即使难度很大'但是必须要进行'从而将新文化运动爆发的背景用学生极易理解的方式清晰的表达出来。不过'好在《药》的结尾——夏瑜坟顶上的那一圈红白的花'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有人还是能理解革命者的行为的'革命的烈火也是扑不灭的'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

二、从鲁迅的作品中,去诠释封建腐朽制度和思想的危害,来更好地说明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封建性

在历史教材第九课讲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中'有“四个提倡和四个反对”的概括'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这四个方面内容中的“愚昧和旧道德”'是学生最不好理解的'也是知之甚少的内容。因此'我在教学中以鲁迅的《药》《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作品中对人物行为的一些描写来说明封建的伦理道德、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深刻影响。如'《药》中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在给儿子上坟看到坟顶的一圈红白花时'她觉得她儿子来到了这里'所以她希望坟边上树上的那只乌鸦飞到坟顶以证实她的儿子也在这儿'也让她自己确定儿子真的在这儿。此外'用人血馒头治病'这也反映的是这一时期民众思想观念里的封建迷信在作怪。《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活脱脱地就是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典型。他以读书人自居'但又考不取举人。受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5]的影响'即使生活落魄到快要沦为乞丐'他也没有想到通过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活的改变'反倒是他同样瞧不起在咸亨酒店门口站着或蹲着、挽起裤脚喝酒的劳动人民'所以不屑与他们为伍。因此'他是咸亨酒店里面唯一一个穿着长袍站着喝酒的读书人。而《阿Q正传》里的阿Q'正是用他的精神胜利法来掩盖其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他所理解的“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便是谁”[6]'甚至将“革命”理解为就是剪辫子。这也更为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至于《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更是借他之口来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作品中对“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7]'到“前几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8];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封吃”[9]'到徐锡林(即徐锡麟)被炒食心肝的描写'无不想要揭示几千年的“仁义道德”、封建礼教对人精神上的残害。所以'透过鲁迅的作品'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封建腐朽思想对人的迫害'这也更加突出了新文化运动急需迫切解决的思想问题所在。

三、结束语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鲁迅的文学作品作为导课和解决本课新文化运动中思想认识方面的疑难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学生听课也很有兴趣'注意力非常集中。其实'真正让教师感觉到有点棘手的就是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取舍上。怎样站在学生的角度?怎样紧抓难点内容围绕鲁迅的文学作品进行合理的运用、讲解?这些问题在教师备课时都认真的考虑过。不过'通过课堂讲课'我发现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也较为满意。至于新文化运动的其他相关核心内容'在授课当中一一点清即可。另外'我在讲课中也发现学生对鲁迅的文学作品了解得少'所以也建议学生课下去阅读教师在课堂上提到的鲁迅作品原文。

通过这节课的讲课'我觉得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同时也需要教师要看重平常的阅读积累'进行大胆尝试'不断探索'以期让课堂生动起来。

[1]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3.

[2][3][4][6][9]李新宇,周海婴主编.鲁迅大全集2:创作篇1919—1924.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39,37,343,208,337.

[5]其出处是元朝郑廷玉的杂剧《金凤钗》第二折:“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7]“易子而食”: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是宋将华元对楚将子反叙说宋国都城被楚军围困时的惨状:“敞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8]李新宇,周海婴主编.鲁迅大全集1:创作篇1898—1918.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356.

(主编张翼翔)

罗菁(1971-),女,汉族,四川庐州人,高级职称,主要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夏瑜革命者新文化运动
楚怡学校与湖南新文化运动
政治、经济及大众娱乐三重视角下的夏瑜之死及其思想意义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场面虽小,亦有乾坤
——作为教学资源的《药》中的场面描写管窥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
代孕“引喜”惹祸,女董事离奇死亡黑手是谁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
“比较”引我们走近鲁迅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
革命者注意的